血培养知识课件_第1页
血培养知识课件_第2页
血培养知识课件_第3页
血培养知识课件_第4页
血培养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培养知识

大纲血培养简血培养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实践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一、血培养概念:采集患者的血液或无菌体液标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检测.检测原本无菌的血液及体液中是否有细菌存在.如有细菌,则极有可能为致病的细菌.进一步进行鉴定/药敏试验.A=AppropriateTherapy(正确治疗)I=InappropriateTherapy(不正确治疗)ClinInfecDis24:584-602,1997EMPIRIC

经验治疗

AFTERCx+

培养阳性后

AFTERAST

药敏检测后

ASSOC.MORT

(%)死亡率

RELATIVE

RISK危险性

A

A

A

10.5

1.0

I

A

A

13.3

1.27

A

I

A

20.0

1.91

A

A

I

20.0

1.91

I

I

A

25.8

2.46

A

I

I

28.6

2.73

I

A

I

0.0(2)

0.05

I

I

I

33.3

3.18

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医师开出医嘱护理人员收集送检样本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国内血培养现状

—阳性检出率低10%(国外约为15%)血流中含菌量低血液中抗菌物质抗生素的应用培养条件限制血培养的临床实践欠规范!!原因何在?目前血培养的问题: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只做需氧培养,不同时做厌氧培养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贴标签时不应覆盖瓶身上的原有标签

正确

错误

问题一: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问题二:怀疑血流感染,何时采血最佳?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

答案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问题三:应该采几份血液标本?基本概念成人“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也叫“一份”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儿童一般只做需氧培养,特殊患者才考虑厌氧培养

采血套数Cockerill,CID2004血培养套数与阳性检出率(%)65%80%96%99%采血套数Weinsteinetal.DetectionofBloodstreamInfectionsinAdults:HowManyBloodCulturesAreNeededJClinMicrobiol.2007;45:3546-3548应该采几份血液标本?

答案每位患者采血最少2套,3套更好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

问题四: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问题五:应该采集多少血液?采血量(ml)与检出率的关系

Overall血培养物每增加一毫升,真性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关于儿童血培养:类似于成人,应在24小时内采2-3次血培养不同于成人血培养,由于厌氧菌感染极少发生在儿童患者,因此建议只需采用需氧瓶。厌氧培养只考虑针对特殊的高危群体,包括分娩过程中延迟破膜的新生儿、母婴垂直传播的绒膜炎、慢性口腔或鼻窦感染、蜂窝组织炎(特别是肛周及骶骨)、腹部感染体征、咬伤、破伤风、脓毒性静脉炎、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儿童。采血后必须洗去皮肤上残留的碘类复合物。大于2

个月的儿童皮肤消毒同成人,建议用采用洗必泰。

2月以下的婴儿建议仅采用70%异丙醇。儿童的采血量不能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可按年龄或体重分别采足够的血量不同部位采血有助于污染的判断与阳性率的提升

<1月:≥0.5ml1月-36月:≥1.0ml≥36月:≥4.0ml阳性率:足量采血5.2%(34/655)VS.不足量采血2.1%(14/648)关于儿童血培养:Behrman:NelsontextbookofPediatrics,17thed.,2004儿童专用培养瓶:领取时注意:粉红色标签专门为儿童设计,采血量仅为1-3ml

添加特殊促进细菌生长因子,采用树脂专利技术低SPS浓度可提高儿童特征性病原菌(如耐瑟氏菌)的检出率树脂颗粒能中和抗生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筛选指征在ICU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h,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低血压的患者,儿童出现低体温者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送检方法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送检方法:保留情况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1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志,另外的1套则从导管中心或硅酮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送检方法:不保留情况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Vortex或超声降解)护士们,您知道您有多重要!1、对医生而言,血培养检测能否指导其诊断及治疗。2、微生物实验室能否成功地得到正确的标本。3、患者能否有机会调整用药,正确治疗。四、血培养的采集:无菌操作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的指标是<3%

(100份标本里只能有不到3个标本出现污染。)再谈洗手每次采集血液标本前一定要洗手.使用3-5ml抗菌皂液保证所有手部皮肤接触皂液的时间超过15秒双手在流水下有力的搓洗至少10秒钟注意指尖及指甲内侧不要遗忘拇指纸巾干手并勿用手直接关闭水笼头。你的手真得洗干净了吗?消毒液:要保质还要保量

消毒液的种类繁多,我院采用安而碘II型皮肤消毒剂及75%乙醇进行血培养的消毒。细菌是干死的,不是淹死的皮肤消毒程序:取无菌棉签或棉球沾取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原液由内向外划圈,均匀涂擦消毒区域二遍,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自然干燥后再行穿刺采血。如没有佩戴无菌手套,不允许按压消毒后的静脉。(因含洗必泰,<2月的婴儿不建议采用该消毒剂)培养瓶的消毒程序:去掉培养瓶口的塑料瓶盖。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60秒。自然待干。将标本注入培养瓶内。5.

颠倒混匀标本与肉汤,以避免血液凝集。细菌是干死的,不是淹死的使用蝶翼针采血1

皮肤消毒2

培养瓶消毒3

标注采血量4

准备采血针5

静脉穿刺6

负压采血采血录像关于采血的一些问题:1、血培养采血建议从外周静脉采,不建议采动脉血,为什么?

——对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动脉穿刺危险性较大2、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取血,为什么?

——污染菌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CRBSI3、如果需要从导管处取血,初段血或导管内的补液是否需要弃去?为什么?

——不能弃去,以便于判断污染菌、定植菌或病原菌4、如果用注射器采血,采好后注入血培养瓶之前是否需要更换针头?为什么?

——无需更换,对提升阳性率无统计差异,增加了针刺伤的几率注意事项1、成人抽双瓶的条码为:血(骨髓)培养(住院)、血培养(导管内住院)、血培养(左侧外周住院)、血培养(右侧外周住院),收费均为200元。(一瓶100)2、同一条码打印2份,分别贴于厌氧瓶和需氧瓶上。不要用纸胶布或其他东西黏贴血培养瓶。3、条码千万不要覆盖瓶子自身的条码。4、瓶口不需要用棉签黏贴。5、当血量较少时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血量足够则反之。常用的血培养瓶采集标本前:于室温保存,切勿冷冻。如冷藏需恢复至室温使用。采集标本后:尽快送微生物室,如无法及时送检,应置于室温,不能置于冰箱或温箱,以免影响检出。提问与回答培养瓶未使用时,是否需要冷藏或冷冻?答案:不需冷藏,更不能冷冻。保存在15-25℃的室温即可,温度过低会导致对温度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加入标本后的培养瓶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是否需要冷藏或放入35℃的温箱?答案:保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

℃的温箱

。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

提问与回答:两套血培养可否从一个静脉穿刺点一次采集?答案:不可以,第二套需从第二个穿刺点采集,这样能帮助判断污染。患者静脉中插有导管,可否直接从导管采血?答案:不可以,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中采集,检出污染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请参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采血方法。提问与回答:标签是否可用随意张贴于培养瓶上?答案:标签应竖贴于瓶身上,同时不得遮盖瓶身原有标签,以免影响扫描。如用注射器采血后,是否需要更换针头再向培养瓶内注入标本?答案:不需要,对检出率无提升,会增加针刺伤的几率。但采集第二套血培养需更换针头进行穿刺。

正确

错误

提问与回答:何时采集血培养标本最佳?答案:寒战后或发热初期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前或下一次用药前。怀疑血流感染,一般应采集几套血培养?答案:成人应一次采集2-3套血培养。儿童只需采集需氧培养。

提问与回答:采集血培养的间隔时间是多少?答案: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3份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吞噬系统会在15~30min内清除掉进入人体内的细菌。每套血培养的采血量为多少?答案:成人一份标本使用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共20ml;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40ml。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总血量下,一般为1-3ml。

提问与回答:如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该如何采集血培养?答案:根据导管是否需要保留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