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课件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课件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课件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课件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教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解题驳论文知识驳论方法(1)驳论点直接反驳间接反驳(2)驳论据(3)驳论证独立证明法归谬法批驳方式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国际联盟承认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有特殊地位。日本的铁蹄进一步向华北深入。这时失败的阴影、悲观的情绪笼罩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国民党的《大公报》社论中说:“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时代背景鲁迅简介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881年。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等进步组织。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在上海迁移并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词语解释⑥为民请命:代表人民的利益,替人民说话。⑦省悟:醒悟,觉醒。如“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信赖它的不可靠。”⑧玄虚之至:玄妙空虚到了极点。玄虚,空虚,不真实。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⑨自欺力:即自我欺骗的本事。如“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讨论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加油呦?明确: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加油呦?明确: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埋头苦干的人”

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

如:李时珍、毕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

指历史上起义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

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

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如:玄奘、鉴真、……玄奘

作者是怎样批驳对方论点的?思考题研讨作者是怎样批驳对方论点的?第1—2段,摆出对方论点论据,树立“箭靶”。第3—5段,揭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言论的欺骗性。 虽然论据是事实,但只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 事实,而不是全体中国人。他们把自己这一部 分中国人当作了全体“中国人”。实际犯了“以 偏概全”的错误(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即通过驳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第6—8段,确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 中国人在。并列举了实事论据,从而否定了诬 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无耻谰言。“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明确:指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华民族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来自下层,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明确:1、不能(无权)知道

2、不愿知道(“看客”)驳论文写作思路

树靶子

打靶子

摆论敌论点

驳敌论点驳敌论据驳敌论证

立观点

证明自己观点(一)论敌的论点论据论据论点两年前:不久:现在:

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二)反驳直接反驳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今埋头苦干的人有确信,不自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前仆后继的战斗舍身求法的人文章结构内容

(三)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脊梁(1—2)(3—5)(6—8)(9)比较阅读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以免肌肤相碰,有碍男女大防。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生活在同一天地间,一同呼吸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鼻孔出,被那个女人吸进去,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