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1页
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2页
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3页
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4页
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技术及应用纳米技术及应用1一、纳米与纳米技术一、纳米与纳米技术21.纳米纳米(nanometer)——长度单位nano是十亿分之一的意思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记作nm

1nm=1×10-9

m1.纳米纳米(nanometer)——长度单位1nm=32.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结构: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的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技术。2.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结构:是43.纳米技术的提出提出纳米技术

概念的科学家

费曼

(1918~1988)

R.P.Feynman3.纳米技术的提出提出纳米技术

概念的科学家

费曼

(1954.纳米技术的实现与发展直到放大倍率达千万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发明后,纳米技术才真正成为一门科技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4.纳米技术的实现与发展直到放大倍率达千万倍的扫描隧道显微65.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981年,美国IBM公司设在瑞士苏黎世的实验室里,物理学家葛·宾尼(G.Binnig)和罗·海雷尔(H.Rohrer)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式显微镜,他们称其为“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简称STM。

5.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981年,美国IBM公司设在瑞7宾尼希博士于1978年加入了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室的一个物理研究小组。1987年时,宾尼希博士被提名为IBM公司的杰出研究人员(IBMFellow)。宾尼希博士于1978年加入了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8罗雷尔博士(HeinrichRohrer)罗雷尔博士于1960年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随即加入IBM新成立的苏黎士研究实验室,从事Kondo材料、反铁磁体(antiferromagnets)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工作,接着便把研究重心转向扫瞄式穿隧显微镜。1986年时,罗雷尔博士被提名为IBM公司的杰出研究人员(IBMFellow),并且在1986~1988年间担任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室的物理科学部门经理,罗雷尔博士于1997年7月从IBM公司退休。罗雷尔博士(HeinrichRohrer)9我国的纳米先锋为期十年的“纳米科学攀登计划”和一系列先进材料的研究计划是核心活动。已投入经费约数千万元人民币。中科院纳米科技项目

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我国的纳米先锋为期十年的“纳米科学攀登计划”和一系列先进材料10(1)势垒在两块导电物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体,若在两个导体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通常是不会有电流从一个导体穿过绝缘层流向另一导体的,即:(1)势垒在两块导电物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体,若在两个导体之间加11(2)隧道效应假如这层势垒的厚度很窄只有几个纳米时,电子将穿过而不是越过这层势垒,从而形成电流。(2)隧道效应假如这层势垒的厚度很窄只有几个纳米时,电子将12(3)STM的工作原理将针尖和样品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电极间的绝缘层,形成“隧道电流”,这种效应就是隧道效应。STM工作时的特点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过隧道电流获取图像。(3)STM的工作原理将针尖和样品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两者13(4)STM的结构STM主要由STM主体、电子反馈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高分辨图象显示终端组成。CSTM-9000(4)STM的结构STM主要由STM主体、电子反馈系统、计14二、纳米操纵技术二、纳米操纵技术151、纳米级微加工后的表面应用隧道效应,用STM可以人为操作表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用自己研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石墨晶体表面刻写出一幅中国地图,并刻写出“中国”两个字。两幅图像和文字的线条宽度只有10纳米。1、纳米级微加工后的表面应用隧道效应,用STM可以人为操作16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17中科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绘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中科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绘182、移动氙原子1990年4月,美国IBM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在用STM观测金属镍表面的氙原子时,由探针和氙原子的运动受到启示,尝试用STM针尖移动吸附在金属镍表面上的氙原子,得到下图所示的情况。2、移动氙原子1990年4月,美国IBM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在193、移动硫原子1991年6月初,日本日立中心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利用STM从二硫化钼晶体表面上把硫原子有规律的轰击出来,留下的空位则组成了英文“PEACE91”的字样,并附有日立中心实验室的字头缩写。PEACE’91HCRL3、移动硫原子1991年6月初,日本日立中心研究室的科技人员204、移动铁原子1993年,美国科学家在低温下,用STM针尖将48个铁原子排成一个圆环,并且直接观察到了电子驻波的图形而后,他们又成功地移动铁原子写成了两个汉字“原子”。4、移动铁原子1993年,美国科学家在低温下,用STM针尖215、移动一氧化碳分子1991年2月IBM公司用STM针尖移动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一氧化碳分子,描绘出“一氧化碳人”,其身高为5纳米。5、移动一氧化碳分子1991年2月IBM公司用STM针尖移22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等纳米显微术,将单个DNA链完整地拉直,再对分子链进行切割、弯曲、修剪,终于“写”出“DNA”三个字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等纳米显微术,将单个DNA链完整地拉直,再对23三、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三、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24各种纳米材料的特性莲花叶子表面

的自我洁净各种纳米材料的特性莲花叶子表面

的自我洁净25鹅毛和鸭毛的排列非常整齐,且毛与毛之间的隙缝极小,小到纳米尺寸,所以水分子无法穿透层层的鹅毛和鸭毛。鹅毛和鸭毛的排列非常整齐,且毛与毛之间的隙缝极小,小到纳米尺26不用洗涤剂的纳米服装2002年,一批高科技服装面料从实验室走上了展台:不用洗涤剂也能清洁的衣物、可用做防水地图的仿真丝面料等相继出现。不用洗涤剂的纳米服装2002年,一批高科技服装面料从实验室走27具有易洁纳米涂层的陶瓷具有易洁纳米涂层的陶瓷28摔不碎的纳米陶瓷纳米陶瓷摔不碎的纳米陶瓷纳米陶瓷29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纳米铜纳米铜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纳米铜纳米铜30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电子和通讯 全媒体存储器;平板显示器;纳米医疗 纳米结构药物;微型机器人;化学和材料 纳米催化剂;纳米陶瓷;能源 新型电池;氢燃料安全存储;制造工业 微细加工;微型机器;飞机和汽车 无须洗涤的油漆;不燃塑料;航天 轻型航天器;环境保护 纳米膜;纳米存储器;开关;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电子和通讯 全媒体存储器;平板显示器;31未来的理想超级纤维

──碳纳米管未来的理想超级纤维

──碳纳米管32碳60和巴基球1985年,美国科学家克劳特和斯莫利等用激光束去轰击石墨表面,意外地发现了C60。碳60和巴基球1985年,美国科学家克劳特和斯莫利等用激光束33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指用纳米技术将碳做成的细管C60C60C70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指用纳米技术将碳做成的细管C6034纳米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纳米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35以研究分子机械而著称的美国风险企业宰贝克斯公司的一项预测认为,纳米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准确地控制原子数量在100个以下的纳米结构物质。第二阶段生产纳米结构物质。第三阶段大量制造复杂的纳米结构物质。第四阶段纳米计算机的实现。第五阶段科学家们将研制出能够制造动力源和程序自律化的元件和装置,促进高效的人工智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以研究分子机械而著称的美国风险企业宰贝克斯公司的一项预测认为36思考题什么是纳米结构?什么是纳米技术?简述STM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点。简述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性。试述纳米技术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思考题什么是纳米结构?什么是纳米技术?37纳米技术及应用纳米技术及应用38一、纳米与纳米技术一、纳米与纳米技术391.纳米纳米(nanometer)——长度单位nano是十亿分之一的意思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记作nm

1nm=1×10-9

m1.纳米纳米(nanometer)——长度单位1nm=402.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结构: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的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技术。2.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纳米结构:是413.纳米技术的提出提出纳米技术

概念的科学家

费曼

(1918~1988)

R.P.Feynman3.纳米技术的提出提出纳米技术

概念的科学家

费曼

(19424.纳米技术的实现与发展直到放大倍率达千万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发明后,纳米技术才真正成为一门科技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4.纳米技术的实现与发展直到放大倍率达千万倍的扫描隧道显微435.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981年,美国IBM公司设在瑞士苏黎世的实验室里,物理学家葛·宾尼(G.Binnig)和罗·海雷尔(H.Rohrer)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式显微镜,他们称其为“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简称STM。

5.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981年,美国IBM公司设在瑞44宾尼希博士于1978年加入了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室的一个物理研究小组。1987年时,宾尼希博士被提名为IBM公司的杰出研究人员(IBMFellow)。宾尼希博士于1978年加入了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45罗雷尔博士(HeinrichRohrer)罗雷尔博士于1960年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随即加入IBM新成立的苏黎士研究实验室,从事Kondo材料、反铁磁体(antiferromagnets)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工作,接着便把研究重心转向扫瞄式穿隧显微镜。1986年时,罗雷尔博士被提名为IBM公司的杰出研究人员(IBMFellow),并且在1986~1988年间担任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室的物理科学部门经理,罗雷尔博士于1997年7月从IBM公司退休。罗雷尔博士(HeinrichRohrer)46我国的纳米先锋为期十年的“纳米科学攀登计划”和一系列先进材料的研究计划是核心活动。已投入经费约数千万元人民币。中科院纳米科技项目

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我国的纳米先锋为期十年的“纳米科学攀登计划”和一系列先进材料47(1)势垒在两块导电物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体,若在两个导体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通常是不会有电流从一个导体穿过绝缘层流向另一导体的,即:(1)势垒在两块导电物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体,若在两个导体之间加48(2)隧道效应假如这层势垒的厚度很窄只有几个纳米时,电子将穿过而不是越过这层势垒,从而形成电流。(2)隧道效应假如这层势垒的厚度很窄只有几个纳米时,电子将49(3)STM的工作原理将针尖和样品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电极间的绝缘层,形成“隧道电流”,这种效应就是隧道效应。STM工作时的特点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过隧道电流获取图像。(3)STM的工作原理将针尖和样品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两者50(4)STM的结构STM主要由STM主体、电子反馈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高分辨图象显示终端组成。CSTM-9000(4)STM的结构STM主要由STM主体、电子反馈系统、计51二、纳米操纵技术二、纳米操纵技术521、纳米级微加工后的表面应用隧道效应,用STM可以人为操作表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用自己研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石墨晶体表面刻写出一幅中国地图,并刻写出“中国”两个字。两幅图像和文字的线条宽度只有10纳米。1、纳米级微加工后的表面应用隧道效应,用STM可以人为操作53纳米技术及应用-课件54中科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绘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中科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绘552、移动氙原子1990年4月,美国IBM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在用STM观测金属镍表面的氙原子时,由探针和氙原子的运动受到启示,尝试用STM针尖移动吸附在金属镍表面上的氙原子,得到下图所示的情况。2、移动氙原子1990年4月,美国IBM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在563、移动硫原子1991年6月初,日本日立中心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利用STM从二硫化钼晶体表面上把硫原子有规律的轰击出来,留下的空位则组成了英文“PEACE91”的字样,并附有日立中心实验室的字头缩写。PEACE’91HCRL3、移动硫原子1991年6月初,日本日立中心研究室的科技人员574、移动铁原子1993年,美国科学家在低温下,用STM针尖将48个铁原子排成一个圆环,并且直接观察到了电子驻波的图形而后,他们又成功地移动铁原子写成了两个汉字“原子”。4、移动铁原子1993年,美国科学家在低温下,用STM针尖585、移动一氧化碳分子1991年2月IBM公司用STM针尖移动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一氧化碳分子,描绘出“一氧化碳人”,其身高为5纳米。5、移动一氧化碳分子1991年2月IBM公司用STM针尖移59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等纳米显微术,将单个DNA链完整地拉直,再对分子链进行切割、弯曲、修剪,终于“写”出“DNA”三个字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等纳米显微术,将单个DNA链完整地拉直,再对60三、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三、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61各种纳米材料的特性莲花叶子表面

的自我洁净各种纳米材料的特性莲花叶子表面

的自我洁净62鹅毛和鸭毛的排列非常整齐,且毛与毛之间的隙缝极小,小到纳米尺寸,所以水分子无法穿透层层的鹅毛和鸭毛。鹅毛和鸭毛的排列非常整齐,且毛与毛之间的隙缝极小,小到纳米尺63不用洗涤剂的纳米服装2002年,一批高科技服装面料从实验室走上了展台:不用洗涤剂也能清洁的衣物、可用做防水地图的仿真丝面料等相继出现。不用洗涤剂的纳米服装2002年,一批高科技服装面料从实验室走64具有易洁纳米涂层的陶瓷具有易洁纳米涂层的陶瓷65摔不碎的纳米陶瓷纳米陶瓷摔不碎的纳米陶瓷纳米陶瓷66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纳米铜纳米铜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纳米铜纳米铜67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电子和通讯 全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