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防护课件_第1页
职业健康与防护课件_第2页
职业健康与防护课件_第3页
职业健康与防护课件_第4页
职业健康与防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与防护海洋石油***医院主任医师—张**职业健康与防护海洋石油***医院主任医师—张**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主要特点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主要特点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主要类型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对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主要类型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一)一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三)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使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止疾病恶化及复发,防止劳动能力丧失。对慢性职业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通过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治疗,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典型职业病尘肺:

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要变化的职业病。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硅酸尘肺、碳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会丧失劳动力。尘肺多发生在粉尘浓度高、劳动防护条件差的工作场所。典型职业病尘肺:对粉尘危害的预防1、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2、使用防尘口罩(面罩)3、按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预防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

对粉尘危害的预防1、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噪声噪声的特性:1、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面的。2、影响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因素有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和频谱、个体差异、其他因素等。3、噪声强度,接触噪声的强度与听力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暴露噪声的强度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越高。噪声噪声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5、影响睡眠,造成疲倦。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噪声的危害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业性噪声的预防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佩戴护耳器即耳塞与耳罩。接触噪声作业的人,每年一次包括听力检查在内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听力异常达到国家标准的就及时调离噪音岗位。减少暴露在噪声作业下的时间。定期接受听力检查。职业性噪声的预防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佩戴护耳器即耳塞与耳罩。职业性噪声的预防1、耳塞的使用(1)各种耳塞在使用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但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觉适度为止。(2)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微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如果经反复调整仍然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改用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试用,以选择最佳者定型使用。(3)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圆柱体搓成锥形体后再塞人耳道,让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4)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的耳塞,应分清左右塞,不能卉错;放人耳道时,要将耳塞转动放正位置,使之紧贴耳甲腔内。职业性噪声的预防1、耳塞的使用职业性噪声的预防2、耳罩的使用(1)使用耳罩时,应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的方向,顺着耳廓的形状戴好。(2)将连接弓架放在头顶适当位置,尽量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相互密合。如不合适时,应移动耳罩或弓架,调整到合适位置为止。(3)无论戴用耳罩还是耳塞,均应在进入有噪声车间前戴好,在噪声区不得随意摘下,以免伤害耳膜。如确需摘下,应在休息时或离开后,到安静处取出耳塞或摘下耳罩。(4)耳塞或耳罩软垫用后需用肥皂、清水清洗于净,晾干后再收藏备用。橡胶制品应防热变形,同时撒上滑石粉贮存。职业性噪声的预防2、耳罩的使用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职业健康与防护海洋石油***医院主任医师—张**职业健康与防护海洋石油***医院主任医师—张**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主要特点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主要特点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主要类型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对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主要类型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一)一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三)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使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止疾病恶化及复发,防止劳动能力丧失。对慢性职业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通过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治疗,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典型职业病尘肺:

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要变化的职业病。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硅酸尘肺、碳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会丧失劳动力。尘肺多发生在粉尘浓度高、劳动防护条件差的工作场所。典型职业病尘肺:对粉尘危害的预防1、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2、使用防尘口罩(面罩)3、按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预防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

对粉尘危害的预防1、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噪声噪声的特性:1、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面的。2、影响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因素有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和频谱、个体差异、其他因素等。3、噪声强度,接触噪声的强度与听力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暴露噪声的强度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越高。噪声噪声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5、影响睡眠,造成疲倦。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噪声的危害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业性噪声的预防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佩戴护耳器即耳塞与耳罩。接触噪声作业的人,每年一次包括听力检查在内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听力异常达到国家标准的就及时调离噪音岗位。减少暴露在噪声作业下的时间。定期接受听力检查。职业性噪声的预防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佩戴护耳器即耳塞与耳罩。职业性噪声的预防1、耳塞的使用(1)各种耳塞在使用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但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得太深,以自我感觉适度为止。(2)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微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如果经反复调整仍然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改用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试用,以选择最佳者定型使用。(3)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圆柱体搓成锥形体后再塞人耳道,让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4)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的耳塞,应分清左右塞,不能卉错;放人耳道时,要将耳塞转动放正位置,使之紧贴耳甲腔内。职业性噪声的预防1、耳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