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历史综合教学的“浅”与“简”顺德一中姚玮528300有考必有教,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自高考改革加考综合能力考试后,应对综合考试的历史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越来越为广大的历史教师所重视。如何操作,是个新的课题。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近几年综合能力高考试卷的认真分析,我觉得破解这一课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浅”与“简”,在此谈谈本人对“浅”与“简”的“一面之词”。“浅”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水上浮萍。综合科的历史复习教学有这样二种现象:其一,历史老师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将某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发生的事,按时间顺序将依次写出,要求学生抄在本子上,下课后背下来。这样的辅导,看起来好象是做到了知识点落到实处了,对高考可谓“有备无患”了。但明摆着的是,这样辅导的“浅”根本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学生所记的笔记不过是一堆索然无味的流水帐罢了。说重点这种蜻蜓点水的招数,实在误人子弟。其二,一节课,老师按章、节、目,依次交待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然后强调学生将历史事件的主要因素记住。这也是一种“浅”。看起来,有讲解、有分析,但是就事论事,历史事物之间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这种教学只能说是水上浮萍,明显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有三个层次:一是知晓,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学生“不知还是不知”;二是理解,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水上浮萍式的教学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运用,即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衡量历史知识掌握的最终标准应是活学活用,而不是要死记硬背,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我们还知道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历史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离开了历史知识这个载体去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是空谈。所以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剖析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然而,把历史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是掌握历史知识呢?回答也是否定的。现在我们所说的基础知识较以往单科考试中的基础知识是有差别的,不再是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影响)了,而是侧重于基本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及重要的历史阶段特征。综合课历史复习教学上所说的“浅”,从内容上讲,我以为就是指的基本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重要历史阶段特征。从“浅”的操作尺度上如何定义呢?我校一位历史特级教师对如何做到“浅”是这样定义的:“讲明白了就是浅”。多简单的道理!哪什么才叫明白了呢?他说:“概念清楚;定义准确;结论扣死;评价科学;能纵能横”。原来如此!“浅”是教师对某一个具体历史概念由难化易的过程。我把本科组正在研究的课题“历史问题教学法”与自已的课堂实践相合起来进化由难化易的尝试。比如我在讲西安事变“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由一组问题来完成化易,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不杀蒋呢?4、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以问题组的形式带着学生由浅到深的思考,使学生即全面地掌握了西安事变这个历史概念也培养了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又如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三制”的历史意义时,可做如下化易点拔、引导,1、它是否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2、它是否体现党派合作与民主协商的精神?3、它是否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原则?4、它是否体现精兵简政的政策?5、它是否能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样的“浅”,恰恰收到了学生掌握“深”(思维全面、严密)的效果。在讲“洋务运动”一节时我这样问:1、清政府为什么要搞洋务运动?2、为什么慈禧太后会支持?3、当时条件成熟吗?4、结果和目的为什么不能相符?5、而同一时代的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这样把问题一步步地推向深处,刺激学生去思考,去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再如,在分析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可问:日本为什么要在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为什么它胆子那么大?(要求学生从国内外形势去回答,国内:国民党围剿红军、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国际: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给日本的打击、重要大国忙于摆脱危机等因素)学生回答后继续发问:为什么东北三省很快沦陷?(蒋不抵抗政策,国联没有制裁)继续问: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政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进行回答)。这样不断向学生发起攻势,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中外史实、新旧知识的联系有了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学生对这个史实的记忆自然是靠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印象比较深刻,这样学到的基础知识会很扎实的。
“简”——不是“减”“简”——不是“减”,是“简化”;是“简要”;是“简捷”。我走过这样的弯路,以为“简”就是“减”,就是减少历史知识的一定数量,就是少讲,所以在教学中,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内容。只挑一些与现实热点有关的点给学生讲,自以为这样做还是“精讲”呢。结果,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全是一块一块的,零零点点,我讲过的题,如果出到、碰上学生很会做,题目稍一变,学生就傻眼。不会举一反三,更不要谈什么触类旁通了。而我自已其实也很心虚,不知高考会出什么热点,这个热点从什么角度问历史。在我不断的摸索中,我慢慢领悟了这个“简”,是“简化”;是“简要”;是“简捷”。怎了得一个“简”字,它是对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水平、自身素质的更高要求,而不是降低要求和简单要求。“简”——是“简化”:化繁为简——教材系统化。我们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仅记住零星的历史知识,不叫掌握历史,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见到森林,但那是杂乱无章的森林,一走进去就迷失方向,不知东南西北了。而要让学生不但见到森林,且要能明了森林纵横交错的关系,知道这棵树与别的树的枝丫是如何连接的,这样才能出入自如。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章节在整体中的地位,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如果把整个人类历史作为一个大系统,把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作为子系统,那就应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严密性系统性的培养。例如对凡尔赛—华盛顿这个概念的学习,就应让学生从它形成的背景、途径、影响,体系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矛盾以及它是如何瓦解的,它的瓦解说明了什么问题,它与维也纳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又有何异同点,它对我国历史又有何影响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样才完整,思维才严密。又如通过对20世纪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明了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呈现前所未有的广泛性、深刻性。这一时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旧的界限仍然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新的结构已经萌发生长并日益居于主导地位,新旧因素交替杂陈,新老力量交织对立,由此引发半个世纪的较量和碰撞,调整与变革、危机与革命、冲突与战争、在经历了一番动荡、调整、革命和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社会进步了,人类也发展了,历史进入了不同以往的新纪元。这样,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也跟着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二、抓住重点——教学内容具体化综合能力考试涉及的学科多,既考学科内,也考跨学科综合,内容多,头绪杂,总复习时要面面俱到绝对不可能,必须抓住重点。那么重点是什么?重点有几个?应当说重点不至一个。今年广东省综合能力高考有关历史内容明确规定范围为中国近现代史。那么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现代化及相关问题无疑是第一重点了。我们以现代化这个重点为主线来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把教材上复杂的内容简化为“三线”,“两点”。“三线”以时间为序,构成纵向系统;“两点”截取两个时段,横向展开。二者综合,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其中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历史特征和具体历史事件简要表达。(一)三线:经济——工业化、城市化: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应重点掌握的内容:①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②清朝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自然经济的解体。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19世纪末、1914年~1918年、1927年~1936年以及抗战期间西部工业的发展)。⑤社会主义工业化。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一五”时期工业化的成就。C中共“八大”前后对工业化道路的探讨。D新时期经济建设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及在清时的主要表现。②艰难的政治民主化进程。A维新派的主张及其在“百日维新”时的实践。B清末立宪派的活动及其影响。C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与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君主制的终结。D民国初年维护共和制的斗争。E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实践(各个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F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政协到人民代表大会、新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等。③曲折的法治化进程:A封建法制的特点。B维新派的“立宪”主张与“百日维新”改革措施的缺失。C清末新政时期的立法活动与《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性质、内容与历史地位。E《中华民国约法》。F伪《中华民国宪法》。G《共同纲领》H《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其性质。J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如宪法的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文化思想——科学化、理性化;从封建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科学化和大众化。应着重掌握以下内容:①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正统化的影响。(略介绍)②民主思想的萌生和发展:A明清之际产生进步思想家对专制的批判。B《资政新篇》的民主思想。C维新派的民主观。D孙中山的民权思想。E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的“民主”口号。F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G邓小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③中国近现代新旧思想的论争:A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争。B维新派与洋务派、顽固派的论争。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争。D新文化运动中新旧两派的论争。E问题与主义之争。F抗战胜利前后两个中国前途的论争。G真理检验标准之争。H中国近现代思想论争的特点、规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二)、“两点”晚清民初时期的早期现代化。①时代特征:中国现代化的起步。②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洋务新政)维新变法运动(戊戌新政)、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③应掌握的重要问题:A以上五大事件的性质、过程、特点及其影响。B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C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重要活动。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①时代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②重点问题。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划分与模式变化。1949年10~1952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准备时期。1953年~1978年10月,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启动、曲折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按苏联模式运作,同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1978年10月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现代化沿着邓小平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快速前进。B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C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三个代表”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这样的简化处理,一幅中国现代化的史卷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语言捷洁,事件集中、简要。学生好学、好记也好“用”。“简捷”——是捷径、是方法,也是简洁历史综合教学所说的“简”的另一个意思是教会学生应用所学解决新问题的简便方法。就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这个路最好是直接到达,而切勿曲曲弯弯,所以说是捷径。也就是教会学生“行”。因为老师本领再大,也不可能知道高考出的那道题,也不能把世界上的历史题都作完了。那末,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如何办?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最便捷的一种方法就是帮助学生找规律。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例如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可总结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产生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和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等条件,把此上升为方法论进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市场等物质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还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再比如,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资阶级革命的原因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矿山地质勘察合同2篇
- 内科病房护工劳动合同
- 城市供电管网改造民建施工合同
- 影视公司编剧合作协议聘用合同
- 食品安全顾问厨师长招聘合同
- 品牌旗舰店开业模特招聘合同
- 银行大楼真石漆涂装协议
- 社区菜市场耐磨地面施工合同
- 文化中心基础加固注浆合同
- 水产加工鱼塘施工合同范本
- 上市央国企数智化进程中人才就业趋势
- 2024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课件
-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设计
- 2024农村机井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公路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导则
- 2024-2030年中国巨菌草市场需求规模及未来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文具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建一局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