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歌鉴赏训练八491.阅读下面一组唱和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州湓水梦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
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注】唐元和年间,白居易谪江州,元稹贬通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难通音问。〔1〕记梦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而这两首诗却能巧妙构思,翻出新意。试分别简述这一特点。〔4分〕〔2〕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你认为元稹的这首诗,从语言看,属于“初关〞或“重关〞哪种情况?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白诗不说因自己想念微之而“梦见君〞,而说因微之过于想念自己而使自己“梦见君〞,这就有新意。元诗又不同于白诗,白诗记梦以写思念之情,元诗写不能成梦的凄苦,深刻巧妙,人所不至。〔2〕元诗自然属于越过“重关〞一类,因为他用平常的语言获得了新奇的意思,比锻炼出新奇的句子更为难得。49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①比较〔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铙有情趣〕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的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春雷轰鸣。〔1分〕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2分〕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鼓声如雷,欢声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的竞渡夺标热闹场面。〔2分〕49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这首诗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试结合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2〕有人认为诗中“屠〞字用得怪而异趣,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说明:解答此题能结合诗句两处作分析即可。诗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暑热的难耐,表现作者伤时忧民的情怀。“落日着翅〞以新奇的比喻描写夕阳一反西下的常态,而是高悬天空,不肯落山,极写骄阳毒如火。三四句写害怕江海枯竭,担忧银河枯槁,想象大胆奇特,以奇旱衬酷热,震撼人心。五六句联想丰富而出人意料,人间难以避暑旱苦热,索性上昆仑仙山,下蓬莱仙岛,去寻找清凉世界。“手提天下〞更是极度的艺术夸张,天下在手中,似是荒谬,实写天下在心中,作者心怀黎民,伤时忧民之情蕴含期中。〔2〕切合诗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屠〞字用得异趣,使人联想到“杀〞,以拟人手法形象面会,清风满怀仇恨,视暑气为敌,只可惜力缺乏兮难以将其斩除,此字确实奇妙,表现了作者对暑旱酷热的极度怨恨,以此衬托热之烈。“屠〞字可谐音“涂〞,意为“涂盖〞“去除〞,清风似乎视想以己之绵力将这逼人的暑热涂抹掉、去除掉,怎耐心有余而力缺乏,如火的灼热之气瞬间就将清风吞噬掉,表现了作者的愤懑、无奈与苦闷。49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后面的问题。〔7分〕念奴娇·过洞庭①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①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张孝祥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被谗落职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词。〔1〕请说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中的“妙处〞所指代的内容,并简要分析。〔4分〕〔2〕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参考答案】〔1〕“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答“洞庭风光之妙〞的不给分。〞〕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而“表里俱澄澈〞,不仅仅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还标示了胸怀坦荡、表里如一等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洞庭湖月下景色是澄澈的,词人的襟怀也是旷达、豪迈的,天人自然融合。〔2分〕〔2〕①比喻:“玉鉴琼田〞比喻湖面澄澈明净。〔“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②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人的豪情。③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只写手法不给分〕495.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以下问题。〔10分〕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泉州军:唐末一支军阀部队,据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①请结合诗句谈一谈首句中的“自〞和最后一句中的“空’’的艺术效果。〔4分〕②有人评价“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立意相仿,但在角度和写法上又有不同,试结合诗句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A描绘出了泉州军洗劫后,村落一切自生自灭,渺无人迹的荒凉萧条的景象。B“自〞与“落〞不是前后对仗却在首尾照应,使得整首诗都呈现一种空落之感。借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②相仿之处:同是描写战乱过后残破的景象。
不同之处:
A杜诗从大处着笔,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写出国家残破的景象;而韩诗写的是“村破〞从小处着笔,以一个村落作为整个国家的缩影,以小见大。
B杜诗直接写出有什么,不说无什么,有草木而无人烟的空落荒凉之意令人思而得之;
韩诗既写有什么又写无什么,将有的景色“鸣鸦〞“花〞与没有的景色“鸡犬〞“人烟〞进行比照,更鲜明的表现出了千村万落正常生活已如同“寒食〞一样萧索的荒凉破败。〔答衬托也可〕496.阅读下面两首元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越调]小桃红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1)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4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1)(4分)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2分);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2分)(答出思想感情计1分,具体分析计1分,共4分)(2)(4分)都是以乐景衬悲情(2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1分);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1分)(如果只答到“以乐景衬悲情〞而无分析,计1分)497.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杨冠卿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椽,又知广州,以事罢免。〔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分〕〔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1〕①政治上,正视社会现实,奋笔直陈民生疾苦;②文学上,表现写作才华,作品流传千古。〔2〕①同情贾谊的怀才不遇。②抨击统治者的不用贤才;③以此自况,抒发对被罢官的愤慨。49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山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注。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注离坡:散乱的样子.(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有何变化?〔3分〕(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进行赏析。〔4分〕【参考答案】(1)雨前,诗人野行,心旷神怡。雨中,他流露出喜雨之情。雨后,直抒了目睹奇景的惊奇和赞美之情。〔3分,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2)①遇雨时诗人任由雨水打湿自己的衣巾也不躲避,“任〞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轻松、自由的心态,委婉地表达了遇雨而喜雨之情。②经山雨的洗礼,雨过天晴时的山峰更为青翠,“放〞字把山雨写活了,仿佛是山雨把山峰囚禁了,现在才放它出来一样。〔4分,“任〞“放〞各2分;大意相同即可〕49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6分〕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①“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1〕从全诗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2〕“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参考答案】〔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气氛;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到达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分〕〔2〕此联表现了诗人的自伤之意,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2分〕“零落梅花〞是诗人自况。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1分〕50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千秋岁引①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②,庾楼月③,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注】①此词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的晚年作品。②楚台风: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③庾楼月:《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⑴请概括说明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写景的,表达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5分〕⑵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作简要说明。〔5分〕【参考答案】⑴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隽的秋光图。〔2分,只要答出两个角度即给2分〕表现了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2分〕反衬或比照。〔1分〕。
⑵①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寄寓人在旅途的感慨;②对无拘无束的百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③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一点2分,三点全答到得5分,意思对即可〕50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舟中见猎犬有感二首〔其一〕清·宋琬秋水芦花一片明,难与鹰隼共功名①。樯边饱饭垂头睡②,也似英雄髀肉生③。[简注]①隼〔sǔn〕:鹰类之最小者。猎者多蓄之,以逐禽兔。②樯:桅杆。③髀肉生:语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九州春秋》曰:“备往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入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假设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因用“髀肉复生〞为自叹久处安逸,思图有所作为之辞。髀(bi):股部,大腿。从“猎犬形象〞的角度,简析全诗。【参考答案】这是只本该驰骋原野,却被养在舟中,吃饱了倒头就睡,白白羡慕鹰隼立功成名的猎犬〔猎犬的形象:2分〕。诗人在这里托物言志〔或答借物咏怀、借物抒怀等也给2分,以‘猎犬’自喻或用典等,给1分〕〔2分〕来说明自己像猎犬一样处非其境,用非所长,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度人生的感慨。〔感慨:2分〕50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的特点。〔3分〕〔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5分〕【参考答案】〔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气氛静谧。〔3分,每个特点1分〕〔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写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半山园主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气氛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5分。答出“以动衬静〞给1分,分析恰当2分;答出“寓情于景〞1分,分析恰当1分〕50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注:此诗为作者罢官闲居乡里之作。〔1〕此诗中,作者夏日所居村落的环境有何特点,请用诗中的文字作答。并请结合全诗,概括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该特点的。〔4分〕〔2〕吴之振《宋诗钞》说,张耒诗效白居易,“近体工警不及白,而蕴藉闲远,别有神韵〞请以本诗颈联为例,分别找出这两句中最能表现“蕴藉闲远,别有神韵〞的一个字,并作简要赏析。〔6分〕【参考答案】〔1〕〔4分〕〔1〕清。〔1分〕〔2〕第二联写了环境的清净第三联写了心境的清闲。〔3分,答1点得1分,答全得3分〕〔2〕〔6分〕邀、纳。〔2分,每字1分〕。月透疏帘而入,仿佛邀来婆娑的月影;溪声传至耳边,似被奇妙地纳入了枕函之中。环境之清虚寂静可见〔1分〕。“邀〞“纳〞二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把月影写成有情之物,把溪声写成似可装纳起来的实体,透露出诗人对于月影、溪声的欣赏〔1分〕。这种月影、溪声本已带清凉之感,而诗人又于枕上感受到这一切,那么心境之清,更不言而喻〔1分〕。〔学生假设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04.阅读下面这首词,答复以下问题。〔11分〕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①暮,彩笔②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①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
②“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
〔1〕“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请试着赏析。〔5分〕
〔2〕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一生,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因此,有人认为作者是以此自比,也有人把它看作一首情词,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阐述自己的理由。〔6分〕【参考答案】〔1〕〔5分〕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一川烟草〞以面积广阔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
“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3分〕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将不可触摸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的景,形象、真切地表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2分〕〔2〕〔6分〕答案一:情诗。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那么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锦瑟年华谁与度?〞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下句自问自答,朋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美的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F柔肠寸断的诗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者比愁之多,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
答案二: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不为世用。“碧云冉冉横皋暮〞,托洛神以寄对君主的思慕。上片写相恋和思念,开头两句写错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写美人〞可望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以上两种说法,结合原诗言之成理即可〕50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诗里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4分〕〔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①“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2分〕;同时也是凄凉气氛、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2分〕。②虚写,写的是作者想象的情景〔虚写、想象任何一个即得分〕〔1分〕。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1分〕。诗歌外表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2分〕。《送魏二》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照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亿〞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50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各题。(8分)霜天晓角
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假设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
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注】①陈继儒,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②作者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中写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数重花外,设土剉(瓦锅)、竹床及三教书,除见道人外,皆无益也〞。③陈仲,战国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称陈仲子,山东邹平人。陈仲子辞官隐居于长白山,终日为人灌园。〔1〕.上片详细写居住环境的用意是:〔2〕.“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个性。(1分)〔3〕.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4分)【参考答案】〔1〕.(3分)强调居住环境清幽而又朴陋的特点(1分),抒发主人的自然之趣和孤洁之志,表达返朴归真的隐士情怀(2分)。〔2〕.(1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3〕.(4分)语言风格l分,分析2分,表达l分。要点:率真朴素、平易质朴(质朴无华、多用口语);语言与人物形象(作品内容)相吻合。507.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望罗浮
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注】①钓矶:钓鱼台。②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技巧进行赏析。【参考答案】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那么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7分。每一划线处1分。]508.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别
滁①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些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③旌阳,山名。
〔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2分〕【参考答案】〔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冲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以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比照,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2〕答案有两种。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合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509.阅读下面的宋词,答复后面问题。〔8分〕
好事近
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19年辞官离开朝庭,长期隐居浙江嘉兴。〔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4分〕〔2〕请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4分〕【参考答案】〔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2〕下片写景动静结合、以静显动、以动衬静。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静,上下天光,表里澄澈。作者用洗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比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5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题王石谷画册玉簪清·蒋士铨底丛大叶翠离离,白玉搔头放几枝。分付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注]搔头,玉簪花的别名。这是一首题画诗,融画意、诗情、理趣于一炉。请概括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道理。(6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在绿叶的衬托下,几枝开放的花和多为含苞待放之蕊的勃勃生机的画面。(2分)抒发了诗人流露出的对画家笔下玉簪花形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这首诗表达了十分深刻的哲理:花儿开到十分之时正是枯萎、凋谢之日,它的美就随之消失。盛极必衰,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皆然。(2分)(这点也可从正面作答:含苞待放,几枝初开;生命力极强,因而是此花最美的时刻。万物之美在于它的生气,在于它的勃勃生机)5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祖席①韩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莫以宜春②远,江山多胜游。【注】①祖席:饯别的宴席。元和初,王涯因其甥皇甫浞触犯宰相而受牵连被贬,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兼有与皇甫浞之谊,因而写《祖席》二首相赠,此其一。②宜春:地名,今属江西袁水流域。①中国古典诗词往往以虚字传神。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以“况与〞与“那堪〞相照应,表达了诗人内心哪些复杂的感情。②“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一样,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参考答案】①中国古典诗词往往以虚字传神。诗中“况与〞与“那堪〞照应表达了三种情感:①有情人本悲秋,此苦之一;②在这愁心的季节伤离别,此苦之二;③羁宦之愁,此苦之三。情感层层相递,一层比一层深入。
②韩诗好。《祖席》中诗人劝朋友要想得开,保持乐观的情绪。这里不仅有劝慰之情,而且替朋友着想,提出了如何解决精神苦恼的建议。比王诗单单表现身可离心相近的意思更为丰富、温暖、动人。王诗好。豪迈宏放,赞颂了人间友谊坚不可摧,知音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即使千山万水难以阻隔。诗句富有哲理,闪现着理性的光芒,这是韩诗所不及的。5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5分〕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⑴第一句诗中所说的“陶家〞指谁家?
。请写出此人咏菊诗一句:
⑵“遍绕篱边日渐斜〞中“绕〞字蕴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说明了诗人对菊花有着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⑴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分,各1分〕⑵“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专心致志地绕篱欣赏,直至不知日之将夕。〔2分〕表达了作者对菊花深深的喜爱之情。〔1分〕513.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②题〔6分〕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①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②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3分〕【参考答案】〔1〕前三句写诗人重到当年分别地之时,驻马立足,默默无言,长久地在故地徘徊,不忍离去,沉浸往对往事的同忆之中。刻画了一位住清冷的秋季因思念妻子〔亲人、友人〕而引起无限惆怅的、徘徊不定的游子形象。〔3分〕
〔2〕“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写不恨那远去天涯的行程困苦,只恨这无情的西风,将梦一股的往事吹得无影无踪了。整句通过对恨与不恨事物的比照,
反衬出作者对往事的珍惜,表现对时间总在冲淡自己珍惜的记忆的无奈和深深追悔的心
情。〔3分〕
514.诗歌鉴赏8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总①
岑参②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故土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_____,第一首写了节日中________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_____的习俗。〔4分〕〔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重阳节〔2分〕
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2〕、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土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2分〕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土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的渴望。〔2分〕5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6分〕苏幕遮〔般涉调〕[宋]张先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斜日两竿留碧□。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莫讶安仁①头白早。天假设有情,天也终须老。[注]①安仁:晋代潘岳的字,他著有《秋兴赋》,序中说自己三十多岁,鬓边已生白发。〔1〕.在不少古籍中,这首词上片的□处少了一个字,请你补上这个字,并简述理由。〔3分〕〔2〕.你认为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情感?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言之成理即可,如补“草〞,可从押韵角度谈;补“影〞,可从意境角度谈;补“波〞,可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谈。补出1分,言之成理2分。〔2〕.离愁别绪〔意思根本符合即可,1分〕。结合词作〔1分〕分析〔1分〕符合情理〔1分〕。5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苏幕遮·草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①庾郎:南朝梁代文士。这里借指一般宦游的才子。②春袍,即青袍。宋代刚入仕的年轻官员的装束。⑴这首词写草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上下阙各写出了草的什么特点?〔3分〕⑵欧阳修认为梅尧臣的诗词在艺术上常常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六一诗话》〕。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这一特点。〔4分〕【参考答案】〔1〕①绘形绘色。这首词用“平〞“烟〞“萋萋〞,描写出草的形态;用“碧〞“嫩〞“翠〞,描写出草的颜色。②比照、衬托的手法。词人在上下阙分别写草色的“碧〞“嫩〞和“翠色和烟老〞形成鲜明的比照。〔3分。答出其中一种手法即给1分,答出上下阙特点“碧〞“嫩〞和“萋迷〞“翠色如烟老〞各1分,共2分。〕⑵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时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情〔能答出倦于宦游和春末思归其中一点的可得2分〕,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或说在上下阙景物的比照描写中,或说寓情于景,以草喻人、以草衬人的写法〕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4分。答出所含“不尽之意〞给2分,有简要分析给2分。〕517.阅读下面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气氛?〔3分〕〔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1〕〔3分〕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2分〕,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1分〕。〔2〕〔4分〕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2分〕;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2分〕。】5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10分)春
晓
盖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
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春色,但描下写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4分)〔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6分)【参考答案】〔1〕.《春晓》:从听觉角度,选取了鸟呜和春风春雨声等富有特征的声响,写出了雨后天晴,落花遍地的春天景色;《雨晴》:从视觉角度,选取了雨前的花蕊,雨后的落花以及纷纷来而又去的蜜蜂蝴蝶,写出了大好春光被一场苦雨破坏而成残春的景象。(4分,“听觉〞“视觉〞各1分;具体分析各1分)〔2〕.联想和想象(1分)。惜春(1分)。
《春晓》:诗人被鸟啼声唤醒,落花非亲眼所见,而是由对风雨的回忆,想象出落花的景象,从而把惜春的心情表现的十分充分。(2分)《雨晴》:被苦雨久困的蜂蝶,本想来院内饱览春光,却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望着飞墙而过的蜂蝶,满怀惜春之情的诗人产生了奇妙的联想;“春色在邻家〞。
(2分)5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联系其写作背景,答复以下问题。〔8分〕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心,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作者当年曾跟随武那么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长安。游寓:官员出外游览。秦:指西京长安。〔1〕首联中作者提到“愁思〞,结合全诗分析其原因有哪些,请分条表达。〔5分〕〔2〕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就世界金融危机答中外记者问时引用了该诗的尾联,请分析其用意。〔3分〕【参考答案】〔1〕“愁思〞有三:①首联“独〞字写出今年春游不在东都洛阳,朋友不在身边,倍感孤独寂寞。〔1分〕②颔联写春日美景,但作者觉得花儿白白开放,柳叶空有清新,皆因不能和朋友欣赏大好美景,乐景写哀情。〔2分〕③颔联作者身在西都,想像东都的公子位在桥头尽兴游玩,在将军府宴饮欢聚。这里用反衬手法,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2〕尾联作者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转化为祝愿,表现出昂扬乐观的情怀。温总理引用这一句意在鼓励人们不要被今年的金融危机所吓倒,明年形势将会大大好转。〔对尾联感情基调把握正确,并能联系当前环境进行分析,即给3分〕52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⑴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分〕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参考答案】(1)(6分)“少日〞,春天来临,词人要“插花〞、“走马〞、“醉千钟〞纵情狂欢,(1分)感觉生命像浓酒一样让人陶醉,其乐无穷。(2分)“老去〞,春天来临,词人呆在小房子里,烧香、喝茶,消磨时光,(1分)内心感受像病酒一样痛苦难奈。(2分)(2)(4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1分)想像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1分)巧妙地答复了上句的疑问,(1分)想像奇特,生动形象,引人联想。(1分)5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诗中哪一联“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试作简要说明。(4分)〔2〕.诗中尾联与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1〕颈联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动景。“熊升树〞、“鹿饮溪〞未受任何惊忧,见其除“幽径〞的“独行〞者之外,四野无人,一片幽静,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见于言外。(4分)〔2〕.杜牧诗句是看见了人家,王维诗句是看不见人家,才问樵夫,梅尧臣诗句那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问:“人家在何许?〞恰在这时,云外传来鸡叫,仿佛有意答复诗人的提问。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4分)52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①检校:查核。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诗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4分〕(2)下片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参考答案】(1)①“连云松竹〞,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精神上的满足。〔2分〕②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富足。〔2分〕(2)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害怕、惟恐被人发现的神情。〔2分〕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保护之情。〔2分〕523.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云涛石①黄庭坚造物成形妙化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鼍②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注】①云涛石: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摆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②鼍tuó:扬子鳄。(1)简说“妙〞字在诗中所起的作用。(3分)
(2)赏析尾联诗人是怎样表现他对“云涛石〞的喜爱的。(4分)【参考答案】(1)整体评价“云涛石〞这一自然的杰作可谓精妙,(1分)引出下文有关云涛石之景妙如真山真水的细致描写。(2分)(2)诗人想象自己在秋夜醉梦中乘坐一叶小舟,出没在“云涛石〞的山水间,(2分)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使云涛石愈发奇妙,而愈见诗人的喜爱之情。(2分)52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山坡羊·叹世陈草庵
渊明图醉①,陈抟贪睡②,此时人不解当时意。志相违,事难随,不由他醉了齁齁睡③。今日世途非向日:贤,谁问你;愚,谁问你。【注释】①渊明图醉: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说“吾尝得醉于酒足矣〞。②陈抟贪睡:宋人陈抟曾隐居华山,相传其贪睡,“多百余日不起〞。③齁齁(hōuhōu):打鼾声。(1)作者在曲中为什么替“图醉〞、“贪睡〞的古人辩白?从中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际遇?(4分)(2)本曲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简析其好处。(4分)【参考答案】(1)渊明嗜酒,陈抟贪睡,是因为他们的志趣与世俗不合,万事很难顺遂,不得不以酒销愁,以睡抗世。作者在曲中替“图醉〞、“贪睡〞的古人辩白,实是透露出他对古代高士的仰慕、对当时现实的批判,“厚〞古只为“薄〞今。(2分)从中可以窥见作者才没于世,有志难展的人生际遇。(2分)
(2)用典,比照。借陶渊明嗜酒、陈抟贪睡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同古人一样,有着与世俗不合的志趣。将“此时〞与“当时〞、“今日〞与“向日〞作比,说明今天的世途更不如往日,对现实的批判由前面的含蓄转而变得明确、直接。(4分,答对一种手法并分析出好处2分。)5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秦楼月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①,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气氛,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2分〕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2分〕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哀之情,〔2分〕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2分〕526..阅读下面一首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
山馆
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①畲田:燃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⑴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了自己的情怀?试做具体分析。〔4分〕⑵“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⑴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凄清孤寂的画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2分〕⑵“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2分〕这是乐景写哀的手法。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2分〕527.诗词鉴赏〔8分〕太常引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秋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1〕、月亮的别称除本文外,还有:
等。〔1分〕〔2〕、选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起句“转〞、“又〞字,抒发了日月轮回,人生短暂的感伤,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是通过问月来表达年事渐高、无可奈何的情感。C、“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是运用借喻手法表达铲除朝廷中投降派的决心。D、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借月咏怀,语言蕴藉而又不失明快。〔3〕、散文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结合本词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嫦娥,婵娟,玉轮,玉盘,玉兔,蟾宫,桂宫,桂魄,广寒,清虚……〔2〕、A〔3〕: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一轮秋影转秋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两句让我们似乎聆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血泪哭诉。〔引、评各1分〕“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两句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评各1分〕528.阅读下面的诗,答复以下问题(9分)盆池韩愈池先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小池扬万里泉眼无声惜如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夫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以下表述不当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
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
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3分)(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1)B(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无限生机照亮全诗。(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那么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5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对颔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4分〕〔2〕诗中的“淮上有秋山〞一句,有的版本作“淮上对秋山〞。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浮云〞喻两人行踪不定,“流水〞喻两人年华逝去。此联既说明分别十年后的重逢,又跟眼前淮水边的浮云、流水之景暗合,即景设喻,借景抒情。〔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淮上有秋山〞更妙。此句巧妙答复了上句“何因不归去〞的设问,只因留恋淮上的美景,才没有回到故土。通过自问自答,向友人说明了自己喜爱自然风光的高雅情趣。或:“淮上对秋山〞更妙。上句说不知什么原因使自己滞留此地不能回故土,结果使自己客居淮水,愁对空山。说明诗人欲归无计的愁苦和不能主宰命运的悲哀。53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琴歌
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释】①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②《渌水》、《楚妃》:琴曲名。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1〕诗人借听琴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2分〕〔2〕本诗写琴歌的未作正面描写,而从侧面衬托。请结合全诗举两例作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1〕琴歌的动听感人,作者听琴之后,勾起了因怀乡而产生的辞官归隐的思想感情。〔只答“思乡〞给1分,答“归隐〞给2分。注意末两句是全诗主旨句。“千余里〞说明路远,因而怀乡,“云山〞含隐居之意〕〔2〕例一:如未奏琴前,以室外月明星稀、乌鹊纷飞、寒霜侵木、冷风吹衣的秋夜之凄清来衬托室内华烛齐放的欢快气氛。例二:奏琴时,写万物皆静,四座无言,直弹到夜淡星欲稀,从侧面衬托出琴歌的悦耳动人。例三:奏琴结束后:诗人竟闻琴怀乡,期望归隐,使对琴歌美妙的衬托到达极致。53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⑴颔联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⑵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述这首诗是如何表达的?(4分)【参考答案】⑴颔联从两个角度客观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⑵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诗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自己的情思。532.诗歌鉴赏8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总①
岑参②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故土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_____,第一首写了节日中_________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_____的习俗。〔4分〕〔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重阳节〔2分〕
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2〕、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土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2分〕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土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的渴望。〔2分〕53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虞美人【宋】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①,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天涵水:谓水天相接。②背飞:背向而飞。〔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片通过景的描写营造出的意境。〔2分〕
(2)联系全词,说说“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一句在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2分〕
(3)说说下片最后两句词在构思方面有何特色?〔4分〕【参考答案】〔1〕起两句,写沧波浩渺,写出远旷之境。次两句,写燕贴云飞,写出高寒之境。〔答出“浩渺〞“远旷〞指意给1分,答出“高寒〞意再给1分〕〔2〕“独向〞一句既总承前面对景的描写〔1分〕,又暗示下片欲写登高怀人之旨〔1分〕。〔意对即可〕〔3〕不写自己主观上如何思念“故人〞,而从思念的对象〔客体〕出发,以虚笔假想“故人〞将折梅寄赠,以慰相思。53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答复相关问题〔16分〕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1〕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____〞字。〔4分〕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景象。〔6分〕〔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6分〕【参考答案】〔1〕柳/留〔每个2分〕
〔2〕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1点2分,2点4分,3点6分〕
〔3〕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2分〕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2分〕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2分〕53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初冬夜饮①
杜牧淮阳②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注:①会昌二年〔842年〕,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②淮阳:指西汉人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数被外放,曾任淮阳太守。〔1〕请简要分析“霜〞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2〕本诗以问句作结,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参考答案】〔1〕答:“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析弱电安防系统综合防雷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石棉在流体控制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工艺对低质煤利用的影响考核试卷
- DB11T 589-2010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 森林小屋课件教学课件
- 员工知识产权培训总结报告
- 员工技能培训道场方案
- 英语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沥青与沥青混合材料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ATM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习思想教材配套练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led显示屏工艺流程
- 建设项目设计管理方案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仓库货物条码管理培训
- 第六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社区学派-《中国社会学史》必备
- 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
- 技术协议范本通用模板
- 香港十日游旅游计划书
- 屠宰工培训课件
- 生命的价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