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高血压药栾抗高血压药栾1优选抗高血压药栾优选抗高血压药栾2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HO建议在未服用抗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血压超过140/90mmHg
(18.6/12.0kPa)者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如发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妊娠或药物所致)。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3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RAS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病。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病因不明,目前认4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良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5高血压水平分级血压水平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5990-94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90高血压水平分级血压水平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随之增加。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者300万人,每年主要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其中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达366亿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7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0kPa)者为高血压。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者300万人,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缺血性脑卒中;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0kPa)者为高血压。(3)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病人慎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并发症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及猝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肾脏病变:糖尿病性肾脏病变;肾损害(肌酐升高男>133mol/L,女>124mol/L);蛋白尿(>300mg/24H)周围血管疾病眼底病变:视网膜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8抗高血压药治疗效果1.↓症状2.↓病情3.↓并发症4.↑生命抗高血压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治疗效果1.↓症状抗高血压药:9第1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根椐药物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五类1、利尿药:氢氯噻嗪2、交感神经抑制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芬外周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利血平、胍乙啶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1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根椐药物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五10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洛沙坦5、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
11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与分类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神经节阻断药β1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血管舒张药钙通道阻断药利尿药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肾素ATACEIAT1阻断药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与分类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神经节阻断药β112血压、高血压及其影响血压的因素1.血压:血压是心脏把搏入到血管内并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2.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心输出量取决于心率、心肌收缩力、回心血量等;外周阻力取决于血管的长度、血管半径以及血液的粘滞度等。3.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血压、高血压及其影响血压的因素1.血压:血压是心脏把搏入到血13第2节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
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特点
1.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第2节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142.降压机制:⑴初期机制:排Na+、利尿→血容量↓→BP↓⑵长期机制:①排Na+↑→血管壁细胞内Na+↓→Na—Ca交换↓→胞内Ca2+↓→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2.降压机制:153.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1)水电解质紊乱:长期用药可致低K+、低Na+、低Cl-及低Mg2+。低K+易致心律失常(可停药),应补K+。(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3)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病人慎用。(4)用药期间,限制钠盐的摄入。(5)增加肾素活性,可与b-受体阻断药合用。3.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16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一)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1.药理作用及机制:⑴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口服给药可见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一)中枢性降压药17⑵降压机制(复杂)①激动延脑腹外侧吻部端的Ⅰ1咪唑啉受体和激动中枢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的2受体→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血压↓。②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2受体及其相邻的咪唑啉受体→负反馈↑→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③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血管扩张→血压↓,且具有镇痛作用。⑵降压机制(复杂)18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症状心肌梗死及猝死;0kPa)者为高血压。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血管紧张素Ⅲ(ATⅢ)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降压药无效时。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2.临床应用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降压药无效时。特适用于患胃肠道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还用于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毒治疗。3.不良反应
(1)可见口干、嗜睡、头痛、便秘等,可引起水钠潴留,与利尿药合用可减轻。
(2)长期应用不宜突然停药,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升高等。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2.临床应用19(二)肾上腺素阻断剂1.-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
(1)阻断心脏1R→心脏抑制→心率↓收缩力↓心排出量↓→BP↓。
(2)阻断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R→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
(3)阻断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2R→外周交感神经活性↓→NA释放↓→BP↓。
(4)阻断中枢的R→外周交感神经活性↓→NA释放↓→BP↓。(二)肾上腺素阻断剂20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适用于伴心排出量增加、肾素高、冠心病、甲亢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其对心率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和伴有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21(1)消化道反应:恶心、轻度腹泻等。(2)严重不良反应:诱发哮喘、心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痉挛,故有上述病变者禁用。本药因个体差异大,宜从小量开始,每日应<300mg/d。(3)反跳现象:血压上升、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是由于β受体向上调节所致。故不可骤然停药,病情控制后须2周内逐渐减量停药。(4)长期用药可见血脂升高、血糖降低等。不良反应(1)消化道反应:恶心、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22【作用用途】1.阻断α1受体
小动脉、小静脉扩张
血压↓
单用治疗中度高血压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合用治疗重度高血压心脏负荷↓
难治性心衰α2-R不阻断→NA不↑→心率和肾素不↑
2.调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可升高HDL,有利于防止冠心病。
【不良反应】1.有首剂现象,首剂减半,卧位或睡前服。2.常见头晕、头痛、嗜睡、无力、心悸、恶心等,减量可减轻。3.长期应用少数病人可发生呕吐、腹泻、便秘、腹部不适等。2.a-R阻断药哌唑嗪【作用用途】1.阻断α1受体小动脉、小静脉扩张血压↓23(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代表药:利血平(利舍平).1.作用温和、缓慢而持久,静脉注射作用强、快、短,因可引起抑郁症,单独应用较少,现以复方组药应用,如复方降压片。2.降压机制是选择性对交感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上的胺泵结合,抑制交感递质的再摄取,逐渐耗竭递质NA而发挥作用。(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24三、钙通道阻滞药↓0相除极速度↓血管平滑肌Ca2+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内慢钙通道↓心肌Ca2+血管扩张↓传导↓兴奋-收缩偶联↓心肌收缩力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三、钙通道阻滞药↓0相除极速度↓血管平滑肌Ca2+阻滞心肌和25
1.
作用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其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舒张小动脉>小静脉
),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2.
临床应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①降压作用迅速强大,但对正常人无降压作用。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②舒张小A>小V。③伴有心率↑、心输出量↑、肾素↑④不影响内脏血流量,对血脂和电解质无不良影响硝苯地平1.作用①降压作用迅速强大,但对正常人无降压作用。短效制263.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为颜面潮红、踝部水肿、头痛、恶心等;(2)严重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3)个别病人有舌根发麻、口干、发汗、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4)服用硝苯地平时可见血压骤降,应从小剂量开始;(5)硝苯地平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6)明显心功能不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及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必要时减量使用。(7)孕妇、哺乳妇女及心源性休克者禁用。3.不良反应27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28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蛋白尿(>300mg/24H)不影响脂质代谢(↓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和性功能,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心肌梗死及猝死;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合用治疗重度高血压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收缩压控制随年龄而异,60~69岁控制在160mmHg以下,70~79岁控制在170mmHg以下,80岁以上控制在180mmHg以下。⑵降压机制(复杂)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HO建议在未服用抗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血压超过140/90mmHg(18.④不影响内脏血流量,对血脂和电解质无不良影响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4)用药期间,限制钠盐的摄入。(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随之增加。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水电解质紊乱:长期用药可致低K+、低Na+、低Cl-及低Mg2+。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2)阻断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R→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0kPa)者为高血压。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胎儿发育有影响,妊娠禁忌用药。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本药因个体差异大,宜从小量开始,每日应<300mg/d。收缩压控制随年龄而异,60~69岁控制在160mmHg以下,70~79岁控制在170mmHg以下,80岁以上控制在180mmHg以下。
RAASATⅠAT
ⅡACE收缩血管醛固酮↑钠水潴留心室重构血管重构血管紧张素原肾素缓激肽降解产物血管扩张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可乐定29RA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
收缩血管促进交感神经递质释放促进醛固酮分泌肾脏抑制排钠利尿促进细胞增殖中枢神经系统作用AT2受体ACE激肽系统激肽原
缓激肽失活
AT1受体拮抗药ACEIBP升高心血管重构舒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血容量抑制细胞增殖BP↓逆心血管重构作用机制舒张血管抗生长PGI2、NORA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AT30抗高血压作用机制1.用药初期抑制循环中的ACE→AT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2.长期降压是持久抑制心血管局部组织ACE→局部组织的ATⅡ↓→缓解或逆转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因为ATⅡ是组织生长因子)(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抗高血压作用机制(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313.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4.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NA↓→交感神经张力↓→BP↓作用特点1.起效快(15分钟起效,1-2h达高峰),不加快心率,不减少心排出量2.逆转心血管重构,保护心功能。3.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功能。但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3.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324.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5.不影响脂质代谢(↓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和性功能,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6.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临床应用及特点:1.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肥大、糖尿病性肾病等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治疗。2.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3.缓解或逆转高血压的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抗高血压药栾课件33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有:
1.低血压见于开始剂量过大;
2.刺激性干咳常见于用药后1周,与缓激肽前列腺素在肺部积聚有关。
3.中性白细胞减少
4.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
5.胎儿发育有影响,妊娠禁忌用药。
6.其他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锌以及而引起的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补充锌可望克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有:
1.低血压见于开始剂量过34(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也存在于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代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35氯沙坦的特点:1.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2.并能逆转心室重构、血管重构。3.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d。4.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他不良反应相似ACEI。氯沙坦的特点:36五、血管扩张药
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纠正血压上升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但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常用药物有肼屈嗪、硝普钠等。
五、血管扩张药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37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
1.作用及用途
为强、快(1’)、短效(5’)的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降压药。临床主要用于静脉点滴抢救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急、慢性心功能不全。2.不良反应(1)给药速度过快→血压过度下降→呕吐、头痛、心悸、出汗等。(2)长时间大量用药可引起氰化物中毒,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38BP↓交感N(+)肾血流↓Na致密斑(+)牵张感受器(+)β-R球旁细胞肾素(R)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AT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氨基肽酶+肾上腺髓质+AT-R血管收缩血管壁、心肌增厚肾上腺皮质醛固酮(AS)钠水潴留外周阻力升高远曲小管集合管BP↑βR阻断药ACEI类利尿药RAAS肝血管紧张素Ⅲ(ATⅢ)AD分泌心输出量↑顺应性↓血容量↑AT1R阻断药血管舒张药BP↓交感N(+)肾血流↓Na致密斑(+)牵张感受器(+)β39第3节
临床用药原则第3节
临床用药原则401.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用药目的:
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改善靶器官的功能和形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2.根据病情轻重选药3.根据并发症选药4.治疗应做到个体化5.坚持长期用药1.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用药目的:2.根据病情轻重41
降压标准:使用降压药后,舒张压控制在80~89mmHg为最佳;收缩压控制随年龄而异,60~69岁控制在160mmHg以下,70~79岁控制在170mmHg以下,80岁以上控制在180mmHg以下。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降压标准:使用降压药后,舒张压控制在80~42
现有抗高血压药物长期单用后常会失效,如加大剂量又易引起不良反应而难以继续应用,所以临床实践中常采用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用量、增强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联用两种能控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经多种二联方案无效可考虑三联方案,此时95%患者可产生良好疗效。联合应用时各药的剂量要适当调整,以不致降压过快或降压过低,产生心、脑、肾供血不足为准。2根据病情选药现有抗高血压药物长期单用后常会失效,如加大剂量又易43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血容量(4)阻断中枢的R→外周交感神经活性↓→NA释放↓→BP↓。(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4)长期用药可见血脂升高、血糖降低等。(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缓解或逆转高血压的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⑴初期机制:排Na+、利尿→血容量↓→BP↓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血管紧张素Ⅲ(ATⅢ)⑵降压机制(复杂)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6)明显心功能不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及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必要时减量使用。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NA↓→交感神经张力↓→BP↓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其他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锌以及而引起的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补充锌可望克服。(5)硝苯地平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α2-R不阻断→NA不↑→心率和肾素不↑(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改善靶器官的功能和形态;代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等。还用于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毒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如发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妊娠或药物所致)。不影响脂质代谢(↓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和性功能,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5、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促进交感神经递质释放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调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可升高HDL,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1)阻断心脏1R→心脏抑制→心率↓收缩力↓心排出量↓→BP↓。A类:利尿药CCCBBBAB类:①钙拮抗药②ACEI③β受体阻断药
C类:①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②α1受体阻断药③血管扩张药④胍乙啶等
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重度高血压A或BA+B/B+BA+B+C思考题:请分析普萘洛尔+氢氯噻嗪+肼屈嗪联合应用是否合理?为什么?阶梯用药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其他有血管神经性44抗高血压药栾抗高血压药栾45优选抗高血压药栾优选抗高血压药栾46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HO建议在未服用抗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血压超过140/90mmHg
(18.6/12.0kPa)者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如发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妊娠或药物所致)。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47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RAS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病。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病因不明,目前认48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良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49高血压水平分级血压水平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5990-94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90高血压水平分级血压水平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5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随之增加。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者300万人,每年主要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其中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达366亿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51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0kPa)者为高血压。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者300万人,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缺血性脑卒中;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0kPa)者为高血压。(3)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病人慎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并发症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及猝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肾脏病变:糖尿病性肾脏病变;肾损害(肌酐升高男>133mol/L,女>124mol/L);蛋白尿(>300mg/24H)周围血管疾病眼底病变:视网膜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52抗高血压药治疗效果1.↓症状2.↓病情3.↓并发症4.↑生命抗高血压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治疗效果1.↓症状抗高血压药:53第1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根椐药物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五类1、利尿药:氢氯噻嗪2、交感神经抑制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芬外周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利血平、胍乙啶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1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根椐药物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五54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洛沙坦5、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
55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与分类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神经节阻断药β1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血管舒张药钙通道阻断药利尿药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肾素ATACEIAT1阻断药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与分类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神经节阻断药β156血压、高血压及其影响血压的因素1.血压:血压是心脏把搏入到血管内并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2.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心输出量取决于心率、心肌收缩力、回心血量等;外周阻力取决于血管的长度、血管半径以及血液的粘滞度等。3.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血压、高血压及其影响血压的因素1.血压:血压是心脏把搏入到血57第2节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
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特点
1.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第2节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582.降压机制:⑴初期机制:排Na+、利尿→血容量↓→BP↓⑵长期机制:①排Na+↑→血管壁细胞内Na+↓→Na—Ca交换↓→胞内Ca2+↓→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2.降压机制:593.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1)水电解质紊乱:长期用药可致低K+、低Na+、低Cl-及低Mg2+。低K+易致心律失常(可停药),应补K+。(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3)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病人慎用。(4)用药期间,限制钠盐的摄入。(5)增加肾素活性,可与b-受体阻断药合用。3.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60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一)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1.药理作用及机制:⑴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口服给药可见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一)中枢性降压药61⑵降压机制(复杂)①激动延脑腹外侧吻部端的Ⅰ1咪唑啉受体和激动中枢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的2受体→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血压↓。②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2受体及其相邻的咪唑啉受体→负反馈↑→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③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血管扩张→血压↓,且具有镇痛作用。⑵降压机制(复杂)62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症状心肌梗死及猝死;0kPa)者为高血压。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血管紧张素Ⅲ(ATⅢ)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降压药无效时。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2.临床应用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降压药无效时。特适用于患胃肠道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还用于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毒治疗。3.不良反应
(1)可见口干、嗜睡、头痛、便秘等,可引起水钠潴留,与利尿药合用可减轻。
(2)长期应用不宜突然停药,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升高等。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2.临床应用63(二)肾上腺素阻断剂1.-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
(1)阻断心脏1R→心脏抑制→心率↓收缩力↓心排出量↓→BP↓。
(2)阻断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R→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
(3)阻断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2R→外周交感神经活性↓→NA释放↓→BP↓。
(4)阻断中枢的R→外周交感神经活性↓→NA释放↓→BP↓。(二)肾上腺素阻断剂64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适用于伴心排出量增加、肾素高、冠心病、甲亢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其对心率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和伴有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65(1)消化道反应:恶心、轻度腹泻等。(2)严重不良反应:诱发哮喘、心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痉挛,故有上述病变者禁用。本药因个体差异大,宜从小量开始,每日应<300mg/d。(3)反跳现象:血压上升、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是由于β受体向上调节所致。故不可骤然停药,病情控制后须2周内逐渐减量停药。(4)长期用药可见血脂升高、血糖降低等。不良反应(1)消化道反应:恶心、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66【作用用途】1.阻断α1受体
小动脉、小静脉扩张
血压↓
单用治疗中度高血压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合用治疗重度高血压心脏负荷↓
难治性心衰α2-R不阻断→NA不↑→心率和肾素不↑
2.调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可升高HDL,有利于防止冠心病。
【不良反应】1.有首剂现象,首剂减半,卧位或睡前服。2.常见头晕、头痛、嗜睡、无力、心悸、恶心等,减量可减轻。3.长期应用少数病人可发生呕吐、腹泻、便秘、腹部不适等。2.a-R阻断药哌唑嗪【作用用途】1.阻断α1受体小动脉、小静脉扩张血压↓67(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代表药:利血平(利舍平).1.作用温和、缓慢而持久,静脉注射作用强、快、短,因可引起抑郁症,单独应用较少,现以复方组药应用,如复方降压片。2.降压机制是选择性对交感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上的胺泵结合,抑制交感递质的再摄取,逐渐耗竭递质NA而发挥作用。(三)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68三、钙通道阻滞药↓0相除极速度↓血管平滑肌Ca2+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内慢钙通道↓心肌Ca2+血管扩张↓传导↓兴奋-收缩偶联↓心肌收缩力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三、钙通道阻滞药↓0相除极速度↓血管平滑肌Ca2+阻滞心肌和69
1.
作用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其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舒张小动脉>小静脉
),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2.
临床应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①降压作用迅速强大,但对正常人无降压作用。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②舒张小A>小V。③伴有心率↑、心输出量↑、肾素↑④不影响内脏血流量,对血脂和电解质无不良影响硝苯地平1.作用①降压作用迅速强大,但对正常人无降压作用。短效制703.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为颜面潮红、踝部水肿、头痛、恶心等;(2)严重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3)个别病人有舌根发麻、口干、发汗、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4)服用硝苯地平时可见血压骤降,应从小剂量开始;(5)硝苯地平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衰,对血压不稳者不利。(6)明显心功能不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及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必要时减量使用。(7)孕妇、哺乳妇女及心源性休克者禁用。3.不良反应71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72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蛋白尿(>300mg/24H)不影响脂质代谢(↓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和性功能,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心肌梗死及猝死;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合用治疗重度高血压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收缩压控制随年龄而异,60~69岁控制在160mmHg以下,70~79岁控制在170mmHg以下,80岁以上控制在180mmHg以下。⑵降压机制(复杂)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有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WHO建议在未服用抗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血压超过140/90mmHg(18.④不影响内脏血流量,对血脂和电解质无不良影响可乐定(可乐宁、二氯苯胺咪唑啉)②胞内Ca2+↓→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4)用药期间,限制钠盐的摄入。(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随之增加。可单独应用,也可与b-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断药俩联合应用。氢氯噻嗪是作用温和的抗高血压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水电解质紊乱:长期用药可致低K+、低Na+、低Cl-及低Mg2+。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2)阻断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R→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0kPa)者为高血压。最佳的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胎儿发育有影响,妊娠禁忌用药。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2)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神经-体液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本药因个体差异大,宜从小量开始,每日应<300mg/d。收缩压控制随年龄而异,60~69岁控制在160mmHg以下,70~79岁控制在170mmHg以下,80岁以上控制在180mmHg以下。
RAASATⅠAT
ⅡACE收缩血管醛固酮↑钠水潴留心室重构血管重构血管紧张素原肾素缓激肽降解产物血管扩张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可乐定73RA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
收缩血管促进交感神经递质释放促进醛固酮分泌肾脏抑制排钠利尿促进细胞增殖中枢神经系统作用AT2受体ACE激肽系统激肽原
缓激肽失活
AT1受体拮抗药ACEIBP升高心血管重构舒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血容量抑制细胞增殖BP↓逆心血管重构作用机制舒张血管抗生长PGI2、NORAS系统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AT74抗高血压作用机制1.用药初期抑制循环中的ACE→AT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BP↓,2.长期降压是持久抑制心血管局部组织ACE→局部组织的ATⅡ↓→缓解或逆转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因为ATⅡ是组织生长因子)(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抗高血压作用机制(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753.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缓激肽↑、NO↑、前列腺素↑→血管扩张→BP↓4.醛固酮↓→钠水潴留↓→血容量↓→BP↓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NA↓→交感神经张力↓→BP↓作用特点1.起效快(15分钟起效,1-2h达高峰),不加快心率,不减少心排出量2.逆转心血管重构,保护心功能。3.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功能。但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3.抑制ACE→ACE(激肽酶Ⅱ)活性↓→缓激肽降解↓→764.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5.不影响脂质代谢(↓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和性功能,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6.无耐受性、减轻钠水潴留。临床应用及特点:1.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其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肥大、糖尿病性肾病等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治疗。2.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3.缓解或逆转高血压的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抗高血压药栾课件77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有:
1.低血压见于开始剂量过大;
2.刺激性干咳常见于用药后1周,与缓激肽前列腺素在肺部积聚有关。
3.中性白细胞减少
4.高血钾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者。
5.胎儿发育有影响,妊娠禁忌用药。
6.其他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锌以及而引起的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补充锌可望克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有:
1.低血压见于开始剂量过78(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也存在于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代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79氯沙坦的特点:1.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其代谢产物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BP↓2.并能逆转心室重构、血管重构。3.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50mg/日,q.d。4.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他不良反应相似ACEI。氯沙坦的特点:80五、血管扩张药
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纠正血压上升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但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常用药物有肼屈嗪、硝普钠等。
五、血管扩张药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81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
1.作用及用途
为强、快(1’)、短效(5’)的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降压药。临床主要用于静脉点滴抢救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急、慢性心功能不全。2.不良反应(1)给药速度过快→血压过度下降→呕吐、头痛、心悸、出汗等。(2)长时间大量用药可引起氰化物中毒,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3)使用时注意本药对光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度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船舶租赁及船舶维修保养服务合同下载
- 二零二五版婚内财产分割及净身出户执行协议
- 2025版合资公司股权分配及经营管理制度合同
- 2025版智慧校园公共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公路运输安全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股权激励与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冬虫夏草产业园区物业管理合作协议
- Python快速编程入门(第3版) 课件 第9章 异常
- 公司年度培训总结汇报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2024年患者用药指导知识技能竞赛(省选拔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
- 国家管网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马工程《文学理论》
- 加油站消防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 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计算机操作技师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