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神话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意识的存在。尽管神话是对自然万物幻想式的解释,但是它仍然是一些客观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以及精神追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神话中英雄形象反映出来的真、善、美以及正直、大公无私、诚实等高贵品质都是原始先民社会中的道德典范及行为要求。虽然在上古时期还没有道德这一准确的概念,但是初民生活中无成文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对于真善美的宣传和颂扬是人们得到共识的普遍道德追求。神话正反映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集体劳动和相互关心是原始社会道德的重要特征。他们为着公共的利益,敢于牺牲、不屈不挠,往往表现出正直、刚毅、诚实的高贵品格。这一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反映是很充分的。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氏族成员都以维护自己部落的共同利益作为最高法则,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集中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古代神话中。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射日除害的后羿、治理洪水的鲧禹、还是炼石补天的女娲、遍尝百草的神农等等,他们既是人们理想化了的天神,也是为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敢献身的英雄,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看出,道德这一观念形态,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并成为调节氏族成员之间以及氏族部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一准则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已经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原始社会公有制的道德类型。中国神话形成了重视社会责任、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中国神话中的神也往往是完美的伦理与道德的化身,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榜和偶像。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中国神话是善的神话,反应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有学者研究指出,神话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神话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于仪式、道德与社会组织中,同时又是原始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积极的组成部分。现代人类的生活、命运及种种活动都是由它决定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仪式和道德行为的动机,还告诉了人们如何去进行这些活动。神话作为对远古现实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远古时代的道德价值、社会秩序与信仰等方面曾有的模式。因此,神话的道德规范功能也一直受到学者的注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朴素伦理观更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刘媛《中国古代神话的教育价值探究》)材料二:中国神话传说在文字创造之前一直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它是古代人民进行道德教化最朴素的题材。中国神话传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主题,是人们最早的精神观念与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道德凝聚力。那些人民大众极其熟悉的神话传说,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一直以来都广泛流传于民间,这些经典的神话传说塑造了许多道德人物形象,包含着大量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鞠躬尽瘁、尽心尽责、不畏艰苦、坚忍不拔……这些神话传说中的高贵品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正是这些伦理道德观念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民族品格。这些神话传说中的道德主题在传播过程中世世代代地影响着中华儿女,它们是中华儿女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也是人们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神话传说具有深刻与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但它的叙事方式却并不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相反,其叙事形式活泼有趣,让人百听不厌。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用神话故事来进行道德教育不是一种课业负担,而是一种娱乐方式。这种生动有趣的故事比枯燥无味、苦口婆心的教导有趣多了。神话传说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不仅让人们喜欢听、愿意听,还让人们乐于传播,让我们的神话传说生生不息,让我们的道德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感悟、总结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群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的道德题材。也正因为如此,神话传说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结局总是正义战胜邪恶,善恶有报,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直接给予人们警示与告诫,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神话传说内容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深入人心,历久弥新。这种寓教于乐、以小见大的道德教育方式总能深深地牵动着人们的心,让人全身心紧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神话传说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而紧张不已,从而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共鸣。(摘编自阮丽凤《中国神话传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虽是人类原始意识形态的存在,但它仍然是对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及精神追求等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B.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是完美伦理道德的化身,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他们都能为了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于献身。C.神话传说虽借助娱乐化的方式传播,但它并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神话传说总是通过正义战胜邪恶、善恶有报的结局来直接给人们警示与告诫,因此它能成为民众自我教育的道德题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对中国传统神话在德育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但二者的论述重心并不相同。B.在没有形成统一道德准则的上古时期,神话宣传的真善美成为人们共同认识和道德追求。C.中国传统神话虽然体现的是古代伦理利益准则,俱其德育功能在今天仍然具有教化意义。D.古代神话的传播靠的是其通俗易懂,如果将内容高雅化、反而会不利于神话的流行转播。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郭沫若《神话的世界》:我们对神话的世界,当然不能学无智者的盲目信仰、然而也不能学主智者的执意反抗,可以分道而并行,可以异时而两立。B.鲁迅先生《破恶声论》: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出古异,淑诡可观,虽信之失当,而嘲之则大感也。C.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神话在原始文化中有必不可少的功用、那是将信仰表现出来,给道德以保障并加以执行。D.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随之消失了。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其中“自强”“厚德”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就己经有体现,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5.如何有效发挥传统神话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楚霸王自杀(节选)【注】郭沫若亭长把船摇拢了岸,他到船尾去和钟离昧开坐着,表白了自己的来历。“钟离昧将军,我现在对你说出真话罢。”亭长镇静地说着。“我自己并不是什么亭长。我只是这儿的一位读书人。我今天来本是没有怀好意的……”钟离昧愈见惊愕了,把剑按着。“但你也不要误会,”亭长忙慰解着,“我也不是汉王的奸细。你要晓得,现今的老百姓对于项王,哪一位还怀着有好意呢?是他自己把民心失掉了……项王就是因为成功的暴速,他自己生了一个幻觉,他自己以为是他一个人的拔山盖世的力气,把秦人歼灭了的。秦人的暴政颠覆了之后,他的行动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这两年来我们老百姓对他,就和从前对于秦始皇是一样!我们虽不是汉王的奸细,也可以说都是汉王的奸细。我对你说出真话罢,我今天来,本是想把他诱到江心去,我到江心再把船弄翻,然后和他两人同归于尽。我也是死了心来的呢,我现在这样说出真话,你就要杀我,我也是不怕的。”自充亭长的说到这儿停了好一会,等待着钟离昧的处决。但钟离昧把头垂着了。“不过呢,”他又接着说起来,“据我今天的经验,我看项王依然是一个好人。我后来也把对于他的态度改变了,真的想把他送到江东去。不料他却起了那样的短见。他的短处是在太年轻,而且———恕我不客气罢———是有点‘不学无术’……我看他的才器最好是做一员大将,他不该生出了野心要来做天下的统治者。以后他所闹出的乱子,说来有点伤心,实在伤了我们中国的不少的元气……人民的死亡在百年之内或者还可以复原,但学术上的损失,就再隔一千年怕也不能复原罢。秦始皇烧的书是烧的天下的私书,楚霸王却把秦人存下的公书也一把火而焚了。秦宫三月火不灭,你是晓得的,你想,那里面是烧了多少的史书呢?”……说话者又沉默了好一会,钟离昧也沉默着,深深地把头垂着。“钟离昧将军,但今天的项王对于你和这马的态度,我真是受了感动啦。一个人临到生死关头,能够顾朋友而不顾自己实在是很少的。我们听说汉王刘邦在逃难的时候,连他自己的儿女都要推下车去。项王在这些地方却比刘邦更有仁者之心了。他这种心肠假使能够推广,他是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的。但他始终不悟,他偏以为是天老爷要亡他,哪晓得是他自己做错了,怎么怪得天呢?只顾自己的权势,不管老百姓死活的人,是走着自杀的路。项王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啦。”钟离昧这时候撑着了自己的腰杆,好容易跪下去了。“项王!项王!”钟离昧向着天,流着眼泪叫着,“是我们误了你,是我们这些不学无术的武人误了你。我们误了天下的人,我们误了中国。中国的元气在千百年后都不能复原,这不是天大的罪恶吗?我们是比秦始皇还要该死。项王,你请等着我。”他用力把腰间的宝剑拔出了鞘来,但是亭长却把他的手挽着了。“钟离昧将军,你不要也寻短见。”亭长劝着他,“一个人最怕是不觉悟,觉悟了是有办法补救的。你是武人,我是文人,但我们做人的标准却只有一个。我们要抛弃了自己去利益他人,利益了他人也就成全了自己。你现在要自杀,已经做到了抛弃自己的工夫,但于人是没有益处的。我们随时抱着必死的心去做着利人救世的事,不是很好的做人的路吗?……我的家离这儿不远,我所以把船摇回了来,是想把你引到我家里去养伤,养好之后好让你再去尽你做人的责任。现今天下的人还在水火里面,北方的匈奴尤其在跳梁,我们现在正是需要着有不怕死的精神而以济人救世为怀的武人的。你的责任还很重大,不应该做这样无责任的事……你听我说罢,项王最后的不觉悟,我看,也就在这一点。他晓得不怕死,而且晓得利用死,但他把死利用来只是把自己装饰成一个英雄。他始终都是为的他那个‘自己’……我看你不要再蹈他的覆辙罢……”钟离昧被“亭长”挽着的手早已消失了抗拒的力气,但头依然深深地垂着。“亭长”到这时候把他的手中的剑取了来,替他插进了鞘里,接着又说:“我们回去罢,汉兵已经走得很远了。”他说着便离开了钟离昧,先把马拉上了岸去。回头钟离昧也被背上了岸,费了莫大的力气,被扶上了马背。……【注】短篇历史小说《楚霸王自杀》取材于《史记》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写于1936年郭沫若游历日本期间,此时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亭长”告知其真实身份后,钟离昧“按剑”的细节描写既符合他的身份,又表明他对“亭长”产生了警惕之心。B.“亭长”是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对项羽心怀怨恨想和他同归于尽,主要是因为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C.面对“亭长”对项羽失败的评价,钟离昧两次“把头垂着”,这一动作描写表明他内心也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作用。D.“亭长”把项羽对待钟离昧和乌雅马的态度与刘邦对待自己的儿女的态度进行对比,意在表达对项羽最终失败的惋惜。7.关于文中“亭长”劝诫钟离昧不要自寻短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离昧想要自寻短见,这说明他对自己“武人”的身份和作用产生了怀疑。B.“亭长”认为项羽的死只是把自己装饰成“英雄”,对利人救世毫无作用。C.“亭长”劝诫钟离昧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要承担起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责任。D.钟离昧最终被“亭长”的话打动,他已看清形势,定会履行好做人的责任。8.小说中划横线句子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乌江亭长只是凸显项羽恪守信义的一个模糊的陪衬人物,到了郭沫若笔下却变得鲜活、生动,郭沫若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有意刻画、增补有什么文学效果?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完成小题。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①。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问于孙林甫,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问于张老,张老②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问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祐?訾祏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宣子问于訾祏,訾祏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败绩。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今吾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于是无四方之患,而无外内之忧,赖三子之功而飨其禄位。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节选自《国语·晋语八》)【注】①伯华:羊舌赤,伯华是他的字。②张老:张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B.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C.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D.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人,古代指客居他乡的人,现指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文中的意思与现在有所不同。B.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包括国君近亲三代范围之内亲属。同时,也指诸侯王国或政权。C.家老,家臣室老,指卿大夫家族的家臣中的年长者,也泛指民间家族中的长者,文中指后者。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是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宣子与和大夫争夺田地,去询问张老,张老认为自己只辅佐军事,如果不是军事方面的问题,自己是不能干涉的。B.祁奚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以公谋私,如果为范宣子办理私事,宣子可能表面上应承,而内心里却是憎恨的。C.祁午认为范宣子是晋国的正卿,应该把精力放在平定诸侯上,若能使诸侯归顺晋国,就不会有人再违反他的命令了。D.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完成晋、楚的会盟,使诸侯没有二心。等他做卿时,又辅佐成公、景公整饬军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2)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14.对范宣子与和大夫的争执,众人的态度主要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回答。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浑大夫赴丰州刘禹锡凤衔新诏降恩华,又见旌旗出浑家。故吏来辞辛属国①,精兵愿逐李轻车②。毡裘君长迎风驭,锦带酋豪踏雪衙。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③。【注】①属国:汉官名。此以辛武贤父子借指浑家父子。②李轻车:汉代李蔡,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弟。③牡丹花:长安浑家宅以牡丹花著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凤凰衔诏,旌旗招展,直观地描绘出了浑家受荣宠的盛大场面,“又见”一词更是写出浑大夫家承世勋,门第显赫。B.“故吏来辞”写出了浑大夫与同僚的关系融洽,“精兵愿逐”则暗示浑家乃著名将门威望极高,战士们愿随从戍守征战。C.颈联运用虚写,作者想象友人此去会受到边疆异族首领的顽强抵抗,也从侧面赞场了友人顶风冒雪与敌人斗争的英勇豪情。D.本诗是诗人为友人赴任前送别所作,却没有直接表达二人的离别之情,而是以叙述为主,融抒情于叙事,豪放中带有婉约。16.诗歌尾联为人们所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的《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居之久,深沉地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3)古人常用“行人”指漂泊在外的人,借以表达羁旅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行人”就是此意。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广州的黄埔区历史悠久,不说别的,隐藏在都市里的幸福里、融德里、迳下村、深井村,一个个
①
的村落,就够你伸大拇指。无论你冲着一座古塔、一座古祠,还是一棵老树走去,都会找到你的惊奇与惊喜。这不,顺着一条莲花溪,无需询问,就到了莲塘村。莲塘村有五个大花瓣似的莲花溪,让“莲塘村”这个名字
②
。也就是说,无论顺着哪一条进来,都不会走错。莲蓬一直拥挤到老桥边,再挤就挤到桥上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周敦颐的莲塘村人爱这里开得又大又鲜亮的莲花。你看他们刻于黄蜡石上的话语:根扎污泥终不染,洁身自好永流芳。还有刻于陈公祠前面的:德如莲藕心永明,道似莲花不染尘。刻于戏台边上的:一身正气如莲洁,两袖清风比荷轻。荷花成了村子的主题,也成为村子的象征。莲塘人选择了莲塘,莲塘就成了最好的去处。他们总能在这里找到乐趣。你看,有人在洗涮,有人在垂钓,有人在谈天,有人在耍闹。抬眼间,莲蓬中又绽开一枝枝
③
的嫩荷,它们都具有自己的身高优势,有的像静雅的蜡做的雕塑,有的像灵动的水中芭蕾。蜻蜓和彩蝶飞舞其间,逗引出一串脆亮的叫唤。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七、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很多,有三种主要原因无法避免。第一,
①
,它们和我们一样也需要食物,而它们“吃喝拉撒”都在食物上,就导致了食物腐败;第二,除了微生物,食物内部含有的各种酶类会分解食物;第三,空气中的氧气会导致食物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只感官品质大大下降,营养价值大大流失,安全性也会降低。如果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
②
,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冷藏是我们保存食物很常用的方法。在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在低温下慢,繁殖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食物内部酶的活性以及其他化学反应速度都减慢了,就像动物进入冬眠一样,食物的腐败变质速度大大降低,食物就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了。不过,虽然低温保存基本不会损坏食物的营养素,但营养素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③
,尤其是没有厚实的皮包裹的水果,比如草莓等各种莓类。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吃喝拉撒”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B.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C.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语,离题万里”。D.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八、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两则故事:一个郑国人学做雨具,学三年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了用处。他放弃雨具改学做取水的用具,学了三年又碰上大雨,又没了用处了。于是他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能挡雨的军装,不再使用雨具,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已经老了。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没有听从,仍按原来的干。后来连续干旱,他的收成不仅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他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以上材料对你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D
3.C
4.①神话是原始初民精神追求的体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体现的都是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②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体现了先民的共同道德追求,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产生深远影响。
5.①继续挖掘传统神话的精神内涵:②优化传统神话的叙事方式,让其传播更广泛,使受众更乐于接受;③赋予传统神话新时代的要义,与新时代生活相联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它仍然是对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及精神追求等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错,曲解文意。材料一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以及精神追求”,可见,原文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而选项没有这样说。B.“他们都能为了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于献身”错,过于绝对。材料一说的是“他们为着公共的利益,敢于牺牲、不屈不挠,往往表现出正直、刚毅、诚实的高贵品格”,可见,原文并没有说“他们都能为了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于献身”D.“因此它能成为民众自我教育的道德题材”错。材料二说“神话传说……是民众进行自我教育的道德题材。也正因为如此,神话传说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结局总是正义战胜邪恶,善恶有报,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直接给予人们警示与告诫”,可见选项的说法因果颠倒。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D.“如果将内容高雅化、反而会不利于神话的流行转播”错。材料二只是说“中国神话传说在文字创造之前一直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可见,材料中并没有说如果将内容高雅化、反而会不利于神话的流行转播,选项说法是无中生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论述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A.郭沫若阐述对神话世界的态度和解决方式,不是阐述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鲁迅这句话阐释神话的起源问题,不是阐述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马林诺夫斯基这句话强调的是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马克思这句话是说神话具有历史性,且神话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失去存在的基础的特点,没有阐述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6.B7.D
8.①表明普通百姓虽然不是刘邦的奸细,但同样反对项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②项羽在推翻暴秦统治后的所作所为导致民心离散,这是导致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③明确民心向背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告诫统治者要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9.①乌江亭长在小说中是一个睿智的读书人形象,通过他的话语,展示了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让项羽的英雄形象更丰满。②乌江亭长以启蒙者的身份对钟离昧进行劝诫和教化,实际上是作者借“亭长”之口评述时政,号召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③有意刻画、补充这一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小说情节更具叙事效果和传奇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主要是因为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错误,依据原文“你要晓得,现今的老百姓对于项王,哪一位还怀着有好意呢?是他自己把民心失掉了”可知,原因是项羽的所作所为已经失去了民心,而“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只是其失民心的一方面。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已看清形势,定会履行好做人的责任”错误,原文只是说“钟离昧被‘亭长’挽着的手早已消失了抗拒的力气,但头依然深深地垂着”,“他已看清形势,定会履行好做人的责任”无中生有。10.A11.C
12.D
13.(1)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何不去向訾祏询访。(2)如今国家已经太平,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呢?14.①有人认为应该守好自己的职责,不参与此事;②有人劝范宣子应向德高望重的人请教;③有人劝宣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应与和大夫计较。【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籍偃说:“我是为张老执掌刑法的,每天都听他的命令,如果是他的命令,那还有什么二话可说的?丢开张老的命令而擅自行动,那也就违反了您的命令。”“日听命焉”是“以斧钺从于张孟”补语,起强调作用,中间要断开,可以排除CD;“是……也”是判断句,“是”是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指后者”错误。结合语境“訾祐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可知,应该指前者,即卿大夫家族的家臣中的年长者。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范武子……完成了晋、楚的会盟”错误。从“及文子成晋、荆之盟”可知,应该是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未宁”,没有平息;“决”,解决的办法;“盍”,何不;“访之(于)訾祐”,“(于)訾祐访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既”,已经;“无事”,国家太平;“非”,怨恨;“于是”,如果此时;“何……为”,怎么……呢?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张老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可知,有人认为应该守好自己的职责,不参与此事;从“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祐……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可知,有人劝范宣子应向德高望重的人请教;从“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訾祏对曰:‘……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可知,有人劝宣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应与和大夫计较。参考译文:范宣子与和大夫争讼田地的边界,很久没有解决争端。宣子想攻打他,询问伯华。伯华说:“对外有军事行动,对内有政事。我是管对外军事行动的,不敢侵犯职权干涉内政。您如果有心对外用兵,可以把我召来询问。”问到孙林甫,孙林甫说:“我是客居晋国的人,是事奉您的,只等待着为您做事。”问到张老,张老说:“我从军事上辅佐您,不是军事问题,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问到祁奚,祁奚说:“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当,大夫们贪得无厌,这是我的罪过。如果作为国君的官而给您办私事,那么恐怕您表面上应承我,而内心却要憎恨我。”问到籍偃,籍偃说:“我是为张老执掌刑法的,每天都听他的命令,如果是他的命令,那还有什么二话可说的?丢开张老的命令而擅自行动,那也就违反了您的命令。”叔向听说后,去见宣子说:“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何不去询访訾祏?訾祏正直而且知识渊博,正直就能公正地分辨是非,知识渊博就能上下进行比较,而且他又是您的老家臣。我听说国家发生大事,一定要遵循常规办事,还要寻访咨询年老的长者,然后才能行动。”司马侯来进见宣子,说:“我听说您对和大夫很恼怒,我不相信有这回事。诸侯们对晋国有二心,您不忧虑这个,反而恼怒和大夫,这不是您应该做的。”祁午来进见,说:“晋国是诸侯的盟主,您是正卿,如果能够平定端正诸侯,使他们归顺听从晋国的命令,那晋国还有谁不听从您,岂止是和大夫呢?何不同他亲密和好,用大德来平息小怨呢!”宣子问到訾祏,訾祏回答说:“从前隰叔子躲避周难到了晋国,生下子舆当了法官,整肃朝政,朝廷没有奸佞的官员;当了司空,治理国家,国家没有败坏的功业。传到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诸侯没有二心。等做了卿,辅佐成公、景公,军队中没有败坏的政事。及至做了景公的军师,官居太傅,端正刑法,汇合训导的法规,国中没有奸刁的百姓,后人可以遵从效法,因此受封随、范二邑。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加深了兄弟国家间的友谊,使各国之间没有嫌隙,因此受封郇、栎二邑。现在您继承了职位,在朝中没有奸诈的行为,国内没有邪恶的百姓,此时四方没有灾害,又没有外患内忧,仰赖着三位先辈的功劳享受禄位。如今国家太平无事,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跨国球员转会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租赁合同书大全
- 2025专卖店合同专卖店申请加盟合同
- 文言文古诗词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
- 2025《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复习大纲梳理》课件
- 课件: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障-教学内容与讨论
- 《城市规划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课件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资产评估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科技大学《历史学前沿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PPT全套教学课件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