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 20XX年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史记》中记载: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与这段TOC\o"1-5"\h\z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下列思想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政德治3.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詹天佑的 “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 上”,到佟麟阁的 “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 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产生,社会变革 B.民族团结,祖国统一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他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 只有君主立宪才是 “治国之大经 ”,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 “他”是中国近代的(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顽固派“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他们在不依靠共产国际或驻上海党领导人之帮助或指导的情况下,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 ”材料中“不太正统的活动 ”(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C.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礼运》的开篇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在 50年代末进行过一次社会主义探索,这次 “探索”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土地改革7.20XX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 ( )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④.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 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政附代4和时正^帝国时代匚二)东西分裂A.古埃及的历史B.古罗马的兴衰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帝国的兴亡.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西TOC\o"1-5"\h\z方也有一位传奇人物为这条商路的开通作出了贡献。他是( )A.伯利克里B.屋大维C.亚历山大D.乔达摩.悉达多.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肆虐已经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近代历史上曾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的罪恶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缭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 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这里的(政府”可能是指( )A.德川幕府B.明治政府C.美国政府D.沙皇政府.如图是德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造成这一状况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占D.雅尔塔会议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在答题卷上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于订正.).秦朝和元朝都是短命王朝,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都兴建了重大工程,都是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车昔误:;订正:。.唐和恩,山东莱阳人,在参加辽沈战役支前工作过程中, 他每到一地都会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这件不寻常的文物,成为人民支前的历史缩影。车昔误:;订正:。.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车昔误:;订正:。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苏联工农发展指数(1913年均为100)时间(年)农业产值工业产值1928124132194014185219531462143--摘编自樊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苏联经济发展史》根据表格内容概括 1928--1953年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仔细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

圉一集雷顿会议 图二日本愉龚玲■珠海(1)图一、图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材料二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在公报中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华东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2)据材料二,说说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三20XX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 ”,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等。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 加太地区的和平、稳定”?18.(1。分)(2016?赣州模拟)芷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励精图治促盛世】材料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君道》(1)材料一体现唐太宗的什么优秀品质?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什么景象?【自由追求赢解放】材料二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史部分上册( 2)材料二中追求的神圣权利是什么?材料二内容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慷慨赴死御外侮】材料三“看最近之情况, 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只要敌来犯, 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 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 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牺牲前写给手下将士的绝笔书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张自忠将军的绝笔书体现了中国军人具有怎样的精神?【榜样传递正能量】(4)请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实论证:传递正能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20XX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适应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史记》中记载: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与这段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 由题干中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可知是分封制.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下列思想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政德治【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教育的相在知识.【解答】 “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核心思想是公平.有教无类是说要给人人一个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体现的是公平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仁政德治体现的主要思想都不是公平,排除 ABD.故选C.【点评】 本题以教育公平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3.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TOC\o"1-5"\h\z两昆仑”;从詹天佑的 “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 上”,到佟麟阁的 “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 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产生,社会变革 B.民族团结,祖国统一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时代特征.【解答】 题干中林则徐、谭嗣同、詹天佑、佟麟阁四个人都是中国近代史时期,为民族独立进行抗争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遭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 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故选C.【点评】 本题以林则徐、谭嗣同、詹天佑、佟麟阁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时代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他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 只有君主立宪才是 “治国之大经 ”,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 “他”是中国近代的(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洋务派.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作用.【解答】 阅读材料可知,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这场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顽固派盲目守旧, 不主张向西方学习; 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故选B.【点评】 本题掌握了戊戌变法的作用.重点掌握维新派.“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他们在不依靠共产国际或驻上海党领导人之帮助或指导的情况下,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 ”材料中“不太正统的活动 ”(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C.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考点】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解答】 由材料中的信息 “江西和湖南腹地”“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 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 ”可知,“不太正统的活动 ”指的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A.【点评】 应注意区分中国革命道路和苏俄革命道路的不同.6.《礼运》的开篇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在 50年代末进行过一次社会主义探索,这次 “探索”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土地改革【考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解答】结合题干中的时间50年代末”犬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可以判断材料说的是人民公社运动.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 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故选A.【点评】本题以《礼运》的开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人民公社化运动.7.20XX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994年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 ( )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④【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解答】1994年以来,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表述错误;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针对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D.【点评】本题以20XX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为依托, 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在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8.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 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二j.和时代南徊时代一~>A.古埃及的历史 B.古罗马的兴衰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帝国的兴亡【考点】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兴衰.【解答】 罗马王政时代又称为罗马王国, 是指在公元前753年到前 509年, 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公元前 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 共和制无力统治,奴隶TOC\o"1-5"\h\z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 以稳固政权,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 后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 公元前 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故选 B.【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兴衰的历程.9.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西方也有一位传奇人物为这条商路的开通作出了贡献。他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C.亚历山大D.乔达摩.悉达多【考点】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的贡献.【解答】 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TOC\o"1-5"\h\z的亚历山大, 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 C.【点评】本题以题干信息为依托, 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10.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肆虐已经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近代历史上曾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的罪恶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三角贸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的知识点,应把握主角贸易”的有关知识.【解答】在三角贸易中,欧洲殖民者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掳获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三角贸易的有关内容..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缭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 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这里的 (政府”可能是指( )A.德川幕府B.明治政府C.美国政府D.沙皇政府【考点】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点.【解答】明治维新在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正是殖产兴业的内容.故选B.【点评】本题以明治维新的内容为背景, 考查的是学说对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的记忆、 理解能力..如图是德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造成这一状况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占D.雅尔塔会议【考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会议.【解答】题干所给地图是二战后美国、苏联、英国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现象.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会议,要熟练掌握这一会议的时间、内容和影响.二、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在答题卷上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于订正.).秦朝和元朝都是短命王朝,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都兴建了重大工程,都是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错误:元朝;订正:隋朝。【考点】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秦朝、隋朝的相似点.【解答】秦朝从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7年灭亡,隋朝从公元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因而两个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秦朝修建了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隋朝开通了大运河,这都是举世闻名的大工程.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都兴建了重大工程,都是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元朝不是短命王朝.故答案为:错误:元朝;订正:隋朝.【点评】本题以秦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突出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和隋朝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唐和恩,山东莱阳人,在参加辽沈战役支前工作过程中, 他每到一地都会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这件不寻常的文物,成为人民支前的历史缩影。错误: 辽沈战役;订正: 淮海战役 。【考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淮海战役.【解答】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发起淮海战役.结合题干里的 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 ”可以判断出这是淮海战役.故答案为:错误:辽沈战役;订正:淮海战役.【点评】掌握淮海战役的经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三大战役的结果和意义要准确识记..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订正: 英国工业革命。【考点】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于 18世纪后半期,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之时,正是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进行之时.故答案为: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订正:英国工业革命.【点评】本题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放在一起考查,内容整合度广,跨度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苏联工农发展指数(1913年均为100)时间(年)农业产值工业产值1928124132194014185219531462143--摘编自樊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苏联经济发展史》根据表格内容概括 1928--1953年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考点】材料解析题;斯大林模式;阐述见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解答】由表格可知,1928年苏联的农业产值为124,到1953年则为146,这说明苏联的农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为132,到1953年则为2143,这说明苏联的工业发展迅速, 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答案为:

特点: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迅速;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主要原因:大力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点评】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要注意对表格信息的解读.17.仔细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圉一华膈顿会设 图二日本愉袭玲■珠海(1)图一、图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材料二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在公报中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华东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2)据材料二,说说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三20XX年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本次APEC会议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等。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 加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考点】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1)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之间的内在联系.(2)本题考查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3)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维护 亚太地区的和平、 稳定”.【解答】 (1)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为调整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日本怀恨在心,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埋下了祸根.(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经常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经常对台军售,阻止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由材料“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为亚太地区的和平、 稳定、发展和共 同繁荣作出努力 ”可知,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本题答案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当今世界和平的认识.为了避免战争,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 人类应该加强国际合作, 求得共同发展. 我们要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在今后的发展中, 尽量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等.故答案为:(1)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限制了日本的势力扩张,加深了美 曰矛盾,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埋下祸根.(2)一个中国问题或者台湾问题.(3)全球化,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等.【点评】 本题以维护世界和平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 战争与和平问题, 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记忆、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 解题时应注意掌握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18.( 10分)( 2016?赣州模拟) “正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 和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励精图治促盛世】材料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君道》(1)材料一体现唐太宗的什么优秀品质?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什么景象?【自由追求赢解放】材料二“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从他们的 ‘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 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 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史部分上册( 2)材料二中追求的神圣权利是什么?材料二内容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慷慨赴死御外侮】材料三“看最近之情况, 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只要敌来犯, 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 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 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牺牲前写给手下将士的绝笔书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张自忠将军的绝笔书体现了中国军人具有怎样的精神?【榜样传递正能量】(4)请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实论证:传递正能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考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独立宣言》;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 (1)本题考查贞观之治.(2)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中国军人的民族精神.(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 (1)据材料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