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建设方案1.建设背景近儿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扩张速度加快,出行者对城市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突出,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城市面临的全球性“城市通病”之一,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在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中心区域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高峰时间延长,出行时间增加,路网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同时,随着道路交通需求的增长,道路交通供给与道路交通需求发展严重不平衡,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道路交通拥堵直接导致道路交通延误增大、行程时间增加、行驶速度降低,进而造成油耗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出行成木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将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干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建设的有效运转。随着芜湖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芜湖市的人-车-路等道路交通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致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局部道路交通拥堵等各种道路交通连带问题,芜湖交警支队面临的“保安全、保畅通”的压力也日益增大。为了解决芜湖交警支队面临的道路交通流量激增、通行能力趋于饱和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压力,满足国家对道路交通运营和管理提出的要求,尽快建立一套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预案机制,立足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工作实际需要和指挥中心工作特点,不断提高道路拥堵预警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有效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预案处置能力。故提出了建设“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项目的需求,拟通过木次建设,全面提升芜湖交警支队的路网监测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运营管理效率和信息服务水平。推进道路交通拥堵预警预案系统建设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规范道路交通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途径和基础条件,对于缓解芜湖市道路交通拥堵、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项目的开展对于规范芜湖市道路交通行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需求分析2.1整体需求针对突发事件、大流量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各类交通事件感知不及时、过程把控难以及监管手段缺失等现状问题,为实现对交通事件预警预案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预警预案一体化作战机制,形成“交通态势感知预警-交通预案应急处置-交通事件全程监管”的闭环管理体系。利用电子地图将监控、铁骑、350M对讲机、执法记录仪、警车等各类资源一图展示,指挥中心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对应道路交通管理元素,并联动进行指挥调度,实现警情处置信息及时获取、快速反馈,中心可视化指挥。通过''警预通”实战管理平台打通支队、大队、中队民警三级组织架构,支队层面上实现警情的监测、管理、督办;大队层面主要完成警情的精准定位及派发,同时根据警情进行分级分类的派发流程;中队民警层面主要完成警情的签收、处置及反馈,中队民警针对警情,通过对讲机线下沟通、移动警务应用线上记录,明确警情签收人后,完成后续警情签收、处置和反馈工作。针对重点警情,通过支队调用相应的预案协调多方资源协同处置。结合预案化指挥调度、预案化勤务管理方案,实现警力的提前部署、重大事故处置的高效指挥、交警多部门的快速拉通,提升统筹交管协同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警预通”实战管理平台为共享信息、迅速响应、高效联动、协同处置提供了平台支撑,与交警多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动协调,加强公安交管多部门的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不断提高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保畅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畅通、便捷的出行服务,同时满足支队未来可能的业务拓展和性能扩容需求。2.2功能需求本次项目建设,针对交通拥堵、突发事件等交通警情,建立健全交通预警预案协同作战机制,实现预警、预案、监管全流程闭环,平台建设需要满足的具体功能包括:2.2.1交通事件视频感知与信息采集利用既有监控设备,主动发现交通事件,采集交通信息;充分利用既有视频监控设备,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反馈路段信息,在众多的监控图像中迅速找到交通事件,改变传统依赖人工进行的数据挖掘和日常管理的局面。把道路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从'‘死盯”监视器的工作中解脱出来,AI自动分析代替人眼分析,提供更快、更有效的监视。利用既有监控设备,采集交通信息,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沿线既有视频监控设备,AI主动采集流量、速度、排队长度等交通信息,为交通预警、预案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1) 设备接入需求支持接入前端所有类型的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警察、卡口、球机等设备)拍摄的视频流。支持全量接入,可接入立元平台内所有的监控视频数据,支持对立元平台内所有的监控视频进行事件分析与信息釆集。(2) 分析功能需求系统支持拥堵、路障、施工、事故、停车、压线、掉头、逆行、变道、机占非(占用应急车道)、大车占道等多种交通事件检测分析;支持车型、车道流量、车道速度、车头间距、车头时距、车道时间占有率、车道空间占有率、排队长度等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支持全部事件类型分析、全部交通参数采集和部分类型事件分析、部分参数采集,可进行所有的交通事件分析和所有的交通参数采集;也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按需选择交通事件的类型进行分析和交通参数的类型进行采集;可叠加应用,也可单一应用。支持全量分析与批量分析,可对接入的所有视频流进行交通事件分析和交通参数采集;也可对接入的视频流进行批量分析,可按分时段、分路数等进行交通事件分析和交通参数采集。2.2.2交通态势感知预警(1)大流量拥堵预警通过前端流量检测设备采集所交通流数据,升级完善长江大桥、重点路口路段、重点区域的交通态势感知体系,尽可能呈现一个完整、客观、全面的城市交通系统数据图像,为预警预案业务应用提供融合的、统一表达的、高质量的交通参数服务,帮助交通预警从“感而不知、感而略知”进化到“感而全知”。(2)警情预警对采集的警情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重点警情。建设与重点警情相关的识别关键标签库。指挥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重点警情信息,便于进一步进行人工警情确认。系统应支持人工干预触发重点警情预警。2.2.3交通预案应急处置(1) 交通事件预警保障预案系统应支持预警预案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自定义预案名称、适用范围、对应的预警等级、参与部门、参与人数、预案时间、岗点位置等,对预警预案进行初步创建。针对创建完成的预案模版,可选择下发至勤务大队或中队进一步进行排班完善,并由支队进行审核。审核完成的预案,可进行定时调用或长期调用。当预案执行时,地图上会展示该预案相关的执勤岗位,安排的出警人员状态、执行情况及其运动轨迹等,实现预案执行的全程可视化。包括节假日预案、恶劣天气预案、重大事件预案、过江通道预案等计划性预案和突发性预案。(2) 警卫任务特勤保障预案系统应支持特勤预案配置,支持录入预案基础信息,包括预案名称、预案级别、活动时间、岗位人员数、岗点执勤半径、预案车辆、车辆速度、预案描述、上传预案附件等。系统应支持特勤预案车牌号配置、车辆GPS配置,可通过调用已有路线和新建路线等方式规划特勤路线,应支持人工手动绘制特勤路线,也可以通过输入路线起始点,系统按照时间最短、距离最短原则自动生成规划路线。系统应支持地图上对每个岗点口绘制岗点的执勤范围,并显示路口名称。可通过列表展示岗点及配置的警员信息,包括执勤时间、警员姓名、警员状态、所属部门、警号、电话,职务等,支持移动警务终端对警员进行实时调度指挥。(3) 移动警务应用移动警务应用支撑执勤警员可确认是否出警并对于警情处理情况等进行反馈,形成警情的闭环管理的抓手。包括程序的登陆、警情签收确认、到达现场确认、信息更正反馈、处置结果反馈等,其中警情签收后,实时同步上传移动端当前定位经纬度信息。根据现场执勤警员的录入操作,平台可同步标记警情处置状态并记录现场反馈时间,并可将警情的接警、派警、出警、处置完成等具体信息实时同步到“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2.2.4交通事件全流程监管(1) 事件响应态势监督管理为保证交警支队下属各大队及中队事件应急响应效率,在事件预案启动以后,通过系统在地图上实时监测预案现场情况及警力到岗执勤情况,辅助交管部门针对重大事件实时掌控,科学决策。有效提升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大幅度缩短事件处置时间,降低事故引起的人员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包括预案事前启动、预案事中监测、预案事后追溯。(2) 警情流程监管依托移动警务终端对警员的警情处置、执法管理等业务数据,对警情运行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实现全流程的监管,可对历史勤务轨迹进行回溯分析。通过对警员的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实现信息化手段考核警员勤务活跃度和管理质效,系统提升见警率及管事率。(3) 信息舆情督办系统应支持对各类外部信息渠道反馈的要情要事进行管理,包括12345市长热线、电台媒体、固话投诉、上级关注等重要警情或事件,应支持对派发事件向平台端及移动端用户下发,支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的任务指令下发、任务签收、任务跟踪、任务处理、任务反馈的全过程管理。上级部门可对下级部门进行事件督办,对下发警员或部门进行评价。下级部门可对上级部门的工作指令进行反馈。系统应支持按照时间、事件类型、关键字进行检索及统计功能。2.3数据需求为保证各项业务数据的正常流转,为预警预案系统提供更全面的道路交通数据。一方面需从前端设备获取描述道路交通流运行数据,如流量、速度、排队长度等;另一方面需从现有的软件系统共享相关的信息资源。具体需要共享清单如下:系统数据类别数据情况交警智慧指挥警车、铁骑基本信息、车牌、车载设备编号、经纬度、视频(如有)平台手台基本信息、归属人员、经纬度信息视频综合应用平台(浙江立元)视频监控点位名称、经纬度、实时视频、历史录像、云台控制、IP地址、设备基础信息(类别、厂家、年限、像素等)卡口点位名称、经纬度、实时视频、历史录像(如有)、过车图片、过车记录、方向、车道、IP地址、设备基础信息(类别、厂家、年限、像素等)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上海电科)交通诱导屏点位名称、经纬度、IP地址、当前播放内容、发布控制、设备基础信息(类别、厂家、年限等)警情信息数据时间、地点、所属辖区、警情大小类、警情详细情况等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道路名称、路段及方向、路网地图数据等本项目涉及大量信息资源和数据共享等实际需求,需要构造最优的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数据规范遵循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设计规范,同时囊括大数据、视频图像文件传输等非结构型数据。数据规范基于公安部《GAT-1400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标准2017》和《GAT-1295-2016道路交通管理业务信息数据项》进行数据标准化并存储和共享等,标准包括数据源编写规则、数据处理技术要求、数据资源目录技术要求、要素表示技术要求等。2.4性能需求本次项目涉及外场道路交通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后端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在设备硬件性能指标和软件功能模块的开发过程中,需立足当前业务需要,同时适当超前。在线用户数支持最高2000个在线用户,正常200个在线用户的性能要求。并发用户数支持最高200个并发用户,正常100个并发用户的性能要求。响应时间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2秒。交通事件视频解析算法库的响应时间在1秒以内。访问速度一般业务查询,总历时小于1秒。对于日、周、月的统计性查询,总历吋小于10秒。道路交通管理业务系统数据查询响应要求:一般条件查询,总历时少于1秒。可靠性系统的核心架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采用良好的分层、模块化设计,赋予结构上极大的灵活性,为系统扩展、升级及可预见的管理模式的改变留有余地。系统釆用开放性和通用性好的软、硬件技术,提供与其它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联接的接口,以适应道路交通管理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的长期投资。3建设内容与要求3.1建设目标指挥调度秩将管控■那故预防突发处置11髙速许理I特動安保■1、提升重大警情预警及响应能力通过接入前端报警数据,基于市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人工在内网进行警情研判,在新建平台录入重点警情,实现异常拥堵及重大警情的主动感知发现和预警能力,基于GIS地图实现警情的智能化定位、周边情况的实时视频查看及警力的调配,达到警情的高效预警定位及实时响应。2、 提升处置执行的监督管理能力通针对指挥勤务的监督,实现支队和大队及路面民警指令的上传下达(岗点、警力要求及处置职责),实时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通讯调度,出警路线全过程跟踪,现场处置执行视频画面的冋传及图上展示。最终对接处警全流程进行监管,并实现事后冋溯分析和重点警情治效情况统计。3、 提升支队纵横统筹的调度能力依托汇聚市区范围前端设备资源,通过整合单警设备资源、接处警信息以及情报研判成果,实现资源一张图展示、一键式调取和一张图作战,结合预案化指挥调度、预案化勤务管理方案,实现警力的提前部署、重大事故处置的高效指挥、医疗消防等部门的快速拉通,提升统筹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4、 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L1有预案分别对貶大事故及节假日、恶劣夭气等异常事件的勤务指挥过程中发现的警力部署不匹配、指令流转不周全、处置过程不科学等情况进行复盘,提升应急预案的勤务安排、跨部门的协调处置、完善异常事件处置的知识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力。5、 提升现有资源的融合应用能力通过对接交警支队前期建成的交警智慧指挥平台、交警视频综合应用平台、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安徽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等,将卡口、电警等前端感知设备,350M等智能警务终端,在GIS地图上实现统一呈现及调阅,实现各类交通管理资源的一图展示。6、 建立权限管理机制按照交警支队、大队等不同的辖区划分,以及不同的业务职能划分,定义相应的人员角色并建立权限管理机制,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数据权限。交警支队能够基于全市警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各大队只能基于辖区内警情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实现警情的分级管理和相应流程设置,其中没有触发预警的普通警情(不涉及多个大队)直接流转至大队指挥中心(同时抄送支队指挥中心),由大队安排现场警员前往处理,支队负责监管;触发预警的警情(涉及多个大队的大范围交通事件、重点警情)由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直接介入关注,启动相对的交通预案进行处置。3.2总体架构3.2.1系统物理架构“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应采用如下分层结构设计,从物理逻辑关系上看主要分为三层:路面边缘汇聚节点一中心平台一应用场景。

系统物理架构图路面设备及组网,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监测设备、终端服务器和交换机等。前端组网采用光纤手拉手组成环网,并由环网某个节点接入主干传输网络,实现点播视频、连续图像、目标跟踪数据、工作状态等数据的上传。本项目视频源、数据源对接数据中心现有芜湖市交警视频监控平台、芜湖市交警视频综合应用平台、芜湖市交警智慧指挥平台、芜湖市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等系统平台,实现跨画面目标匹配,并通过智能分析服务器完成道路交通事件、道路交通参数的分析。应用场景支持多用户、多线程,支持多客户端同时访问,并支持在指挥中心的高清大屏上展示道路交通运行态势、道路交通预案警力部署、视频监控等。3.2.2系统网络拓扑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网络拓扑斤联网&移动应用络酬ra公安网安全边畀新砲设爸给恂化数粧现有鹫件分尿■融.安徼公安指秤iH度系统(三合一)现有设芻新削设备斤联网&移动应用络酬ra公安网安全边畀新砲设爸给恂化数粧现有鹫件分尿■融.安徼公安指秤iH度系统(三合一)现有设芻新削设备夕卜场 *口 电・潮 35OMWiHM 4G枫法记氓仪需达規濾车检0备 8T达 •“•“ I端 *18北斗 移细剧11・・・•・・y卡口 离点益桂》«机I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所示,本次项目前端设备按照需求通过支队汇聚交换机接入到支队专网内,从专网通过公安网安全边界接入至公安网内,公安网内的三台合一系统的数据通过人工在内网进行警情研判,在新建平台实现将所有警情录入到专网平台。移动端应用从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安全边界接入至专网内,实现互联网与专网之间的通信。充分利用芜湖交警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网络及系统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节约投资减少浪费。在前端设备上,一方面,利用现有布设的前端设备,如监控、电警等,通过对其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事件分析,获取本次“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需要的交通参数数据,如排队长度、车头时距、交通流量等,获取的交通参数数据接入“警预通”平台;另一方面,对于关键场景进行设备补充,以完善关键场景的感知能力,通过新建前端感知设备,获取视频数据和结构化数据,视频数据将接入视频综合应用平台,结构化数据接入“警预通”平台。在软件平台上,整合芜湖交警现状的软件平台,获取“警预通”平台所需的数据,通过现有公安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警情数据,录入重点警情,包括报警时间、事发地址(含定位信息)、联系电话、报警内容等;通过视频综合应用平台获取视频数据,包括本次新建设备的

视频数据和现状设备的视频数据,接入“警预通”平台,具体数据情况为点位名称、经纬度、实时视频、历史录像、云台控制、IP地址等数据;通过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获取诱导屏数据,接入''警预通”平台,具体数据情况包括点位名称、经纬度、IP地址、当前播放内容、发布控制等数据;通过智能指挥平台,获取手台、警车、铁骑、执法记录仪等数据,接入“警预通”平台,具体数据情况为警车、铁骑的基本信息、车牌、车载设备编号、经纬度等数据,手台的基本信息、归属人员、经纬度信息等数据,执法记录仪的基本信息、归属人员、经纬度信息、实时视频、历史录像等数据。3.2.3系统逻辑架构大流■拥堵J1点警加预警雳知图指揮预警上挟報中心交通事件保警卩住务特Itft响应态铃监U管理•大流■拥堵J1点警加预警雳知图指揮预警上挟報中心交通事件保警卩住务特Itft响应态铃监U管理•・・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系统框架分控

终螺寧件处*股务 视频调用 地图访问 事件分析坦件 泪件 姐件 担件API%前幅服笛摄口移动僕服笛損口务接□后進服务报口权隈认证报口1汛■动态分析引犁引玄1saiisw法引犁K短路径策法引$卡口系统架构图系统逻辑架构设讣如下:(1) 支撑层主要包括卡口、电子警察、流量检测器、视频监控、诱导屏等前端设备,350M对讲机等单兵设备,三台合一、电子地图等其他平台数据支撑。(2) 数据分析层针对不同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格式,进行数据的汇聚和融合,构建预警引擎对数据资源进行分

析、存储、管理,为实战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构建事件分析算法库,算法库中具有多种类型的算法,对各种类型的交通事件进行分析。(3)服务层包括视频调用组件、地图访问组件、事件分析组件等服务组件,关系数据库、缓冲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库等数拯存储,前端服务接口、后端服务接口、移动端服务接口等API服务接口。(4)应用层提供大流量拥堵预警、重点警情预警、预警感知图上核验、交通事件保障预案、警卫任务特勤保障预案、事件响应态势监督管理、警情流程监管、信息舆情督办展示等应用服务。3.2.4系统功能架构移动誓务鑫用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系统功能图■毎4冷0移动誓务鑫用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系统功能图■毎4冷0系统功能图如图所示,本项目系统功能应根据芜湖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部门实际业务需求建设,以实现组织更有序、管控更有力、运行更安全、决策更科学、管理更高效、服务更全而的目标。拟建系统主要包括交通态势实时感知、交通预案处置、交通事件全流程监管、多维音视频通信、资源管理、基础管理等多个一级功能模块,大流量拥堵预警、重点警情预警、预警感知图上核验、交通事件保障预案、警卫任务特勤保障预案、移动警务应用、事件响应态势监督管理、警情流程等多个二级功能模块。本次芜湖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的建设,通过对接交警支队现有平台,将市区范围所有设施、设备、警力、警情进行数据融合接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一张图整合实现数据资源统一,便于一键调取事件周边预警感知资源,实时查看事件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启动处置预案;通过“警预通”系统进行预案场景细化,设置控制点、执勤警力、勤务单位等,制定相关路段、路口的设备控制方案,及时对道路交通进行疏导和管控;选择视频监控设备,快速调取现场视频;选择诱导屏,快速发布诱导方案。3.3建设任务本次建设的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是围绕道路交通事件预警监测与预案处置的综合管理系统,应以可视化快速响应预警事件为建设目标,建立动态警情流程监管机制、扁平化预案处置机制。整合公安现有信息化资源,实现对警力资源、道路设施设备等各类资源的动态上图,最终实现图上指挥、图上调度,以进一步提升公安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件的感知调度的效率和水平。3.3.1信息系统设备建设3.3.1.1现状设备芜湖市目前已建有智能道路交通设备系统类型较丰富,主要电警、卡口、视频监控、流量检测、信号控制系统、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移动警务通和车载北斗终端等,具体建设情况如下:•电子警察系统目前建成528套,已经全部接入芜湖交警视频综合应用平台,其中具备卡口功能的电子警察87套。•卡口系统已经建成319套,已经全部接入芜湖交警视频综合应用平台,设备厂商和建设单位种类较多。•视频监控芜湖交警支队建设6841套,接入市局及其他单位至视频管理平台共有19217套,其中具备事件检测功能的监控267套,高空监控视频41套。•流量检测系统已经建成704套,目前已经全部接入流量管理平台。其中使用雷达检测611套。•智能信号机建成410套,已经全部接入到信号控制平台,主要设备厂家分别为SCATS295套,华路德115套。•手持对讲机共计833台,另有车载平台138台。•车载北斗终端已建147部,已经全部接入现有平台。•执法记录仪具备4G功能的有523部,已经全部接入现有平台。•移动警务通共有317部。经过调研,对于预警预案应用功能需要的现有设备存在使用年限较久、且部分设备功能较为单一,现有部分设备已无法满足预案预警应用的需要,现对预警预案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备提岀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1) 长江大桥场景随着芜湖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出行的交通量已成倍的增长,过江交通已逐渐成为了芜湖市交通治理的重点,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芜湖长江大桥上的交通量更有明显的增长,交通拥堵情况严重。长江大桥是芜湖市交通管理的重点之一,以长江大桥上行线(芜宣主线站一长江大桥一芜合方向)为例。采取分级处置方式,由轻至重,对长江大桥收费站拥堵(三级)、大桥南岸接线拥堵(二级)以及芜宣高速公路收费主线站拥堵(一级),启动不同级别的交通预案,由支队指挥中心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实施统一调度,发布交通排堵应急分流预案处置的启动及解除指令。可实现“警预通”平台对长江大桥场景进行预警预案实战管理的设备需满足如下要求:相机6-8m架设高度,视频分辨率M1080P,码率2Mbps;视频中行人目标像素大小$32*32,车辆目标像素大小$32*32;相机夜间需补光良好,宜选取带有宽动态、强光抑制、滤雾等功能摄像头;相机拍摄方向正对进出口道;相机拍摄范围^100m;相机架设间距W500ni;主线在距离匝道出入口处450m〜550m有相机设备;匝道在距离匝道岀入口处150m〜200m有相机设备;在距离大桥收费站1950m—2050m有相机设备。(2) 高速公路场景在雨、雪、雾、冻等恶劣天气下,由于高速公路、国省道车速较快,更易引发交通事故。恶劣夭气下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是交管部门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预案,可以提高交管部门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缓解恶劣夭气对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和严重交通拥堵现象。可实现“警预通”平台对高速公路场景进行预警预案实战管理的设备需满足如下要求:相机6-8m架设高度,视频分辨率P1080P,码率2Mbps;视频中行人目标像素大小N32*32,车辆目标像素大小$32*32;相机夜间需补光良好,宜选取带有宽动态、强光抑制、滤雾等功能摄像头;相机拍摄方向正对进出口道;相机拍摄范围M200m;相机架设间距W1000m;主线在距离匝道出入口处450m〜550m有相机设备;匝道在距离匝道岀入口处150m〜200m有相机设备;在距离高速收费站1950m〜2050m有相机设备。(3) 重点路口、路段场景芜湖市城区路网以主、次干道为主,支路密度远远未达到要求。此类结构的路网,交通疏解能力有限,道路间可替代性差,到发性交通与通过性交通均集中在城市主、次干道中,通行效率低,易造成交通拥堵。通过重点路口、路段场景的交通预案,保障道路畅通,提高通行效率,快速处置、有效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当城区重点路口、路段发生拥堵时,一般采取周边控制、远端分流的措施疏解流量。在外围路口设立外围分流点,对拥堵路段进行分流、管控。可实现“警预通”平台对重点路口、路段场景进行预警预案实战管理的设备需满足如下要求:相机6-8m架设高度,视频分辨率P1080P,码率2Mbps,视频中行人目标像素大小$32*32,车辆目标像素大小$32*32;相机夜间需补光良好,宜选取带有宽动态、强光抑制、滤雾等功能摄像头;相机拍摄方向正对进出口道;相机拍摄范围^100m;进口道距离停止线100m〜150m有相机设备;基于最大排队长度在路段上进行补充增设相机(基于实际需要调整确认)。(4) 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中山路步行街区域大流量时,以环中和路、北京西路、二街、镜湖路为中心要提前加强占路违法停车管理和轻微交通事故的快撤快处。发生交通拥堵时采取周边控制、远端分流措施疏解流量。近端在相邻奥顿路口、二院路口、冰冻街口、龙桥路口、青山街口、新市口、沿河路口设立外围控制圈,经九华中路、北京中路、文化路、银湖南路、中山北路、长江南路分流绕行;远端根据流量增幅扩大管控区域,在长江路、赭山路、弋江路、中山南路沿线设置控制点组织分流绕行。方特景区周边区域大流量拥堵时,根据流量积压程度启动阶梯分流管控措施,以赤铸山路为主线加强周边区域巡防,禁止机动车占路违法停车;方特停车场容量饱和时,即时启动安庆路、安康路、经三路临时停车区域容留;近端在赤铸山路与徽州路交口、安澜路交口、海晏路交口组织外围分流,经陈棱路、神山路、徴州路绕行。远端在赤铸山路与包公路交口、梦溪路交口分别设立临时管制点。鸠兹古镇、海洋馆周边发生拥堵时,加强对徽州路、万春西路的交通疏导,景区停车场容量饱和时在陈棱路以东路段启动临时停车区域容留;流量积压时在安澜路与万春路交口、徽州路与万春路交口、徽州路与陈棱路交口组织分流,经中江大道、安澜路、陈棱路分流绕行,远端在万春路与徽州路交口设置应急管控点实施临时管制。对于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场景范围包含但仅限以上道路范围,可基于业主需求作适当调整。“警预通”预警预案实战平台应用的前场设备需满足如下要求:相机6-8m架设高度,视频分辨率M1080P,码率2Mbps,视频中行人目标像素大小$32*32,车辆目标像素大小$32*32;相机夜间需补光良好,宜选取带有宽动态、强光抑制、滤雾等功能摄像头;相机拍摄方向正对进出口道;相机拍摄范围^100m;路段上相机架设间距W300m;距离停止线100m〜150m有相机设备;基于最大排队长度在路段上进行补充增设相机(基于实际需要调整确认);区域内多路段、交口等空间保障交口各个分支进出口道内、距离停止线100米范围内、长路段中间点(400米以上)有视频资源设备(满足以上参数要求),保障视频分析资源支撑。区域内通过以上点位串联实现预警及调度操作。对于资源丰富区域每100米道路范围内接入1-2路视频设备资源。(5)案例介绍除拥堵以外的事件检测都是针对单个点位部署,需要结合业主方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重点管控路段如事故常发地、违停路段、逆行、压线、变道、机占非等路段进行布设点位,原则上视频监控范围(100-150米)内即可对视频路段进行监管。对于大流量拥堵路段的预警及预案调度监管实战需要,下面从路口、路段、区域三个层面对前端设备接入情况应用芜湖市案例进行介绍说明。单个路口的前端设备布置示意图上图是单个路口需要接入可查看路口内各个进出口道车流运行,一般布设1-2路视频设备。对于大路口或有桥梁立柱遮挡,应另外增设设备保障路口各个方向车流全监控。另外对于路口各个分支至少布设8路视频设备(十字路口),即十字路口共4个分支,各个分支路段2路视频,1路视频监管一个行车方向,设备布置距离停止线100-150X的位置或在停止线附近,即可实现距离停止线100-150米的事件检测。以上应用于一般路口检测配置标准,对于拥堵较长路段,应在停止线布设首个视频设备检测区域范围后延100-150米再布设一台设备,并按照这个规则顺延布设路段至最大排队长度处,对于路段转弯段,适当增设设备保障上一个设备监管范围外路段被新增设备全监管。若设备路段设备不足,可在预警点位置左右布设视频设备以达到触发预警检测和预警时路况的实时查看。路段的前端设备布置示意图拥堵引发的原因多样,但造成的实质影响结果和应对大流量拥堵处置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本次举例是修路路段的封闭施工引发的车流改道,在其它路段进行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引发的大流量拥堵。未封闭施工修路前的车流南北通行,对于封闭施工后,通勤车流改道如下图蓝色线路行进路线。因此新生成路径的沿线会产生拥堵,拥堵的预警及沿线路段的调度监管都需要沿线前端设备的合理布设。对于其它拥堵可将相近路口归为一个拥堵范围,或者依托管理经验将关联的多个路段路口作为一个区域进行监控预警调度。首先沿线的信号控制路口各个分支进出口道距离停止线100-150范围内有视频资源支撑预警和调度管控的视频查看,即本次6个信控路口共48路视频资源,同时6路口内查看各个方向车流运行还需6-12路视频资源,另外路段对于视频资源查看距离范围在100-150米左右布设区域全监控,或者阈值设定区域检测点位布设视频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长达300米排队预警,则需在距离停止线经过调研,芜湖交警的民警都配备了移动警务通,辅警没有配备移动警务通:民警和辅警都配备了手持对讲机,所以H常芜湖交警的接处警、指挥调度都是使用手持对讲机进行的。但是手持对讲机无法对警情处置进行流程监管,没有打通大队到中队、中队到警员之间的数据链路,警情签收人和签收时间等信息无法在软件平台上记录、留痕,无法在事后进行有效的复盘、分析。故需要运用科技手段打通警情处置“最后一公里”,对警情处置进行全流程监管。芜湖交警支队现状的警车、铁骑、手台、执法记录仪等单兵设备的数据都是接入芜湖市交警智慧指挥平台(大数据平台);故通过与交警智慧指挥平台对接,接入警车、铁骑数据(基本信息、车牌、车载设备编号、经纬度、视频),手台数据(基本信息、归属人员、经纬度信息),执法记录仪数据(基本信息、归属人员、经纬度信息、实时视频、历史录像)。数据规范基于公安部《GAT-1400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标准2017》和《GAT-1295-2016道路交通管理业务信息数据项》进行数据标准化并存储和共享等。实现“警预通”平台进行预警预案实战应用的新建4G执法记录仪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新建4G执法记录仪原则上需采用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项目入围厂商设备,且必需支持4G全网通功能和定位功能,并逐步将原有单机版执法记录仪替换为4G执法记录仪;新建采集工作站原则上应支持设备充电和数据同步,应确保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杜绝一机两用情况发生,在执法记录仪接入采集站后自动断开无线网络;4G执法记录仪应内置北斗和GPS定位模块,上报信息必须包含音视频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以保障指挥中心实时指挥的基本数据要求;4G执法记录仪需支持GA/T947-2015标准规范、GB/T28181-2016标准协议和GA/T1400.4-2017标准协议,支持与市局视图库打通,实现执法记录仪抓拍图像的集中分析比对;4G执法记录仪需支持ADPCM、G.7221c^G.711a>AACLC、OPUS音频协议以及H.264、H.265视频协议,以保障音视频质量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G执法记录仪需支持多用户文件隔离及多种警情关联方式,支持手动、扫码、或通过平台关联警情,以保证执法证据管理的规范性和便捷性;4G执法记录仪需能接入市局执法记录仪接入管理平台,实现设备信息、咅视频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的统一管理。(7)后期建设指导建设方应完成芜湖市域的现状设备调查,梳理出现行前端视频资源的质量(是否满足事件检测的要求)情况、点位数量及分布情况,根据商圈、景区、节假日等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对于重点路口、路段、区域的现行设备布设情况梳理,达到前文提到的接入标准,即可接入应用“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对于以上设备需求满足后,考虑现状前端视频点位资源存在差异性或缺失,以及预案监管区域的多样性,在“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的实际操作使用中,需要完成以下要求,以达到预期建设的总体目标。对于一定区域内关联视频资源存在缺失或损坏、视频资源分析的数据量不符合实战需求等情况下,建设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替代的视频资源,并将实际情况反馈给业主,并对实现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评估;•若设备的缺失对预警及预案调度有实质影响的,需要提供建设点位及设备具体参数要求以满足平台的实战运行,为后期设备的建设提供依据;建设单位完成本次项目建设后,在“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的运维期间协助业主方方完成预警阈值设置、预案库的配置演练操作,对预案的合理设置从平台运行角度提供合理建议;梳理符合业主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设备资源编码的规范化编制标准,实现对现行设备资源的编制,方便快速的业务查询、定位搜索等需要;•完成单路视频资源多个视角情况下,分别配置单个业务需求的多个检测区域,实现单路视频设备多视角下事件检测的及时响应。3.3.1.2新建设备“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需要对车道流量、车道平均车速、排队长度、车头吋距等道路交通数据进行检测釆集,强化信息预警感知能力。通过在长江大桥和城市典型路口等场景建立不同类型的智能化前端设备,实现道路交通信息的自动釆集、分析和判断。本项目通过增加道路交通事件视频解析系统,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前端设备;同时在重点场景补充建设道路交通流采集设备和高点监控,以补充完善道路路口路段、长江大桥等场景道路交通预警感知系统,将新建的前端设备所釆集的交通流数据和通过交通事件视频解析系统所得到的数据都接入“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为“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具体前端设备配置的点位允许招标单位根据现场实际设置条件合理调整。序号场景类别位置(场景点序列)建设设备1长江大桥场景大桥收费站下行方向250米附近1套雷达视频车检器2大桥收费站下行方向2.2公里附近1套雷达视频车检器3大桥收费站下行方向3公里附近1套雷达视频车检器4芜宣收费站上行方向420米附近1套霜达视频车检器5芜宣收费站上行方向1.8公里附近1套霜达视频车检器6芜宣收费站上行方向2.7公里附近1套雷达视频车检器距离大桥收费站1.3公里附近2套卡口设备7高速居然之家大楼高点监控8高速跨铁路边信号塔高点监控9典型路口场景九华中路与赭山中路交叉口1套智能球型摄像机10银湖中路与赭山中路交叉口1套智能球型摄像机11视频利旧分析支持不少于200路前端视频的分析交通事件视频解析系统3.3.2网络及综合布线要求1、网络数据传输链路应在系统部署架构设计中结合已建项目的资源(已有部分监控资源、已有的网络链路等)及新建链路,预留后期扩展接口(其他视频网接入等)。(2) 网络要求本次建设的数据汇聚管理系统,应按照管辖单位的需求,进行业务数据的按需推送,实现辖区各类道路交通动态数据资源在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汇聚。本次新建的设备应按照芜湖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现有汇聚服务接口进行统一接入。在第三方设备无法按照标准接口接入的情况下,由第三方厂家提供SDK接口,或者数据库视图方式,定制开发数据接入转换程序,由数据汇聚管理系统转换统一接入芜湖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现有的平台。(3) 通信网络总体需求应根据GA/T50314标准建议,IP监控网络需要满足以下参数需求:通信网络需求表度量参数高清实时视频监控点播监控存储时延150ms150ms1000ms500ms抖动10ms10ms100ms30ms丢包0.05%0.10%0.10%3%净荷带宽3~16M128K~4M128K"8M128K~8M实占带宽4.2~22M250K"10M25OK~11M25OK~11M根据公安部T.669推荐标准中所示,IP监控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1)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2)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3) 丢包率上限值为1X103;4) 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X10\因此,IP监控传输网络需总体按以上运行参数设计。2、布线按照支队机房的布线标准及模式,进行木次新增设备的线路布设。3.3.3应用软件开发为了方便用户统一应用管理,应将本次建设的“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功能模块集成到现有的智慧指挥平台(大数据平台),进行统一展示和应用。‘'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部署在视频专网。“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以预案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对态势感知、警情处置、勤务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流程监管,通过整合现有平台资源与业务实战的打通,构建对重大警情、恶劣天气、突发事件、重点节假日的预案化处置模式,在强化信息预警感知、应急指挥响应、警情层级调度、过程复模评价方面,实现警情数据一网整合、预案处置一图作业、应急处置一体运作能力。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交通态势实时感知、交通预案应急处置、交通事件全流程监控、资源管理、基础管理等功能模块。平台在指挥中心实战应用的同时,满足在移动端实现系统登录,警情查询、预警预案调度监管托功能,需要建设平台的移动端应用实现。序号分项内容备注1“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系统大流量拥堵预警、重点警情预警、预警感知图上核验、交通事件保障预案、警卫任务特勤保障预案、事件响应态势监督管理、警情流程监管、信息舆情督办、资源管理、基础管理等功能新增2数据资源对接数据对接新增3.3.3.1平台实现要求(1)交通事件分析实现要求支持利用圈选、框选、多边形框选、语音、文字输入等方式,在电子地图上对指定区域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选择,交通事件视频解析系统就会自动对指定区域内的前端设备进行实时的交通事件分析(拥堵、变道、机占非、交通事故检测、路障、施工、停车、逆行等),交通事件分析的预警结果(拥堵、变道、机占非、交通事故检测、路障、施工、停车、逆行等)将实时推送至电子地图进行展示,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预警事件图标可调度该点位的摄像资源,实时查看现场情况。系统将提供事件分析类型和交通流采集参数的选项标签,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选择,选择事件分析的类型和采集的交通流参数。(2)交通感知实现要求系统接收前端流量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线圈、雷达、雷视一体机、视频流量检测器、电警、卡口等)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流量、平均速度、车头间距、车头时距、车道空间占有率、车道时间占用率、排队长度等),升级完善长江大桥、重点路口路段、重点区域的交通态势感知体系。系统基于视频流,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车辆违章停车、拥堵、压线、掉头、逆行、变道、行人、抛洒物、道路施工、路障等交通异常事件进行检测;基于视频流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车道流量、车道平均车速、排队长度、车头时距等交通数据的检测采集。平台对前端设备直接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和通过智能视频分析而得的交通流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提供满足用户日常数据统计需求的各种图表,比如按辖区和时间段进行同比环比统计。(3) 警情多方接入实现要求系统可警情多方接入:(1)其他系统平台推送,与芜湖市公安局三台合一平台对接:实时接入市公安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转发的警情信息,包括报警时间、事发地址(含定位信息)、联系电话、报警内容、有无人员伤亡、警情级别等。与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对接:实时接收视频图像智能分析获取的警情,其中需要接处警的主要为拥堵类警情和事故类警情。与气象部门的气象监测平台对接:接入能见度、降雨量、风向、风级、温度、湿度等气象监测指标数据。根据业主方的业务需求对接其他平台,如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信号控制平台、芜湖市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等,具体的对接需求由业主方决定。(2)路面警情上报,与本次开发的移动端警务应用对接,实时回传定位数据,及时获取路面警员在执勤过程中现场采集反馈的警情信息。(3)视频巡检,指挥中心的警员在视频巡检时发现的警情,系统支持对视频巡检发现的警情可以人工录入警情信息。(4) 警情资源管理实现要求平台支持交通警情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分类展示,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大队辖区进行划分:按照普通警情、重点警情分类;按照事故类警情、拥堵类警情、违法类警情、咨询类警情、投诉类警情等内容进行分类;平台通过不同的图标、标签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分类展示。平台支持对警情的处置状态进行监测,通过不同的图标展示不同的警情处置状态(待处理、已派警、处置中、己完成等)。系统应支持根据警情关键字自动分析识别重点警情和普通警情,并对重点警情打标签,以便警员及时处置。系统提供警情搜索查询功能,系统按照警情发生时间、大队辖区、警情类型、发生位置的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系统支持对警情内容文字识别分词服务,通过对接122警情,识别警情中时间、地点、警情主要内容等,通过自动分析实现在电子地图上基于路口的警情精准定位,基于路段及参照物的模糊定位。(5) 舆情管理实现要求通过交警接处警信息、邮件、热线电话、互联网等多渠道收集市民反映的舆情,舆情信息包括舆情内容、舆情分类、空间地理信息、反馈人信息、采集人信息等。提供舆情信息手动输入功能,工作人员可以人工输入信息,完成对舆情信息的采集记录。平台支持对已经采集的海量舆情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即可通过对舆情的关键信息进行舆情的完整信息进行模糊搜索,用户可以按反馈人信息、采集人信息、舆情类型、时间组合、空间地理信息、标注等条件查询舆情数据。支持通过关键字对平台采集的舆情进行快速检索分析,并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对舆情进行分类,如可分为在线咨询类、投诉类、互动交流类等。支持通过平台从海量的舆情数据中快速分析出关键舆情,从而及时关键舆情进行处理;舆情处理完毕后,对舆情处理进行反馈录入,录入信息包括舆情类型、舆情的处置人员、处置方式、处置结果、满意度等信息。(6) 警情数据统计分析实现要求基于历史警情数据,支持按照时间段(日、周、月、年或指定时间段)、空间区域(行政区域、大队辖区等)、警情类型(事故类、拥堵类、违法类等)等进行警情事件的统计查询,具有手动生成报表和自动生成报表功能。生成报表以列表或柱状图、折线图、热力图等图形进行展示,支持报表的打印和导出。根据交警支队日常工作报告要求,可自动生成内容格式基本固定且可手动修改的警情分析报告(如日报、周报、月报、年报以及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便于交警支队快捷掌握分析周期内分辖区各类警情事件的数量以及同比、环比等总体变化情况,支持导出和打印。支持可根据用户需求在海量警情数据中指定某一类警情进行专项警情分析,支持节假日、恶劣天气、长江大桥、重点路口路段、重点区域等专项警情分析。抽取历史警情数据进行比对,得出总体警情态势曲线和分类警情态势曲线,依据变化规律可实现对警情发展趋势的预测;支持按实际应用需求,实现特定警情事件类型高发倾向的自动分析定位,并且在随后连续的研判周期自动追踪分析。根据历史警情数据进行散点分析,结合热力图,对各类交通警情状态实现分色预警,便于交警支队依据预警针对性科学部署交通预案。交通预警实现要求系统支持道路交通拥堵预警,以采集的多源交通数据为基础,通过交通模型和交通相关算法进行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判,按照应用场景设置预警阈值,进而生成预警信息。系统能够对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交通拥堵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和预测,并能实时向指挥中心推送预警信息。系统应支持人工干预触发大流量拥堵预警,系统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系统应实现重点交通警情的识别,通过警情内容关键字的识别,实现重点警情预警提示,重点警情包括但不限于:造成死亡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接送学生、幼儿车辆发生事故造成学生、幼儿多人受伤的;高速公路上发生单起或者连续发生多起事故涉及五辆以上机动车的;伤人事故涉及现役军人、公安民警或者军车、警车的;造成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受伤的;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求上报的其他情形。指挥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重点警情信息,便于进一步进行人工警情确认。预警阈值设置实现要求支持对交通预警的预警进行设置,系统提供自定义的操作界面,对于大流量拥堵预警,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具体的交通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排队长度、流量、平均速度等)的预警阈值。对重点警情事件预警,交通事故类重点警情根据受伤人数、死亡人数设置预警阈值;交通拥堵类重点警情根据排队长度、交通流量设置预警阈值;敏感人群类重点警情通过根据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校车、外国人、港澳台人员、现役军人、公安民警、军车、警车)设置预警阈值,系统支持不同时段、多级弹性阈值设置。当触发预警时,系统将发出预警提示音和在电子地图上图标闪烁。在电子地图对发生预警的地点周边范围内视频及警力资源一键关联显示,指挥中心通过点击地图上的监控图标查看监控视频,人工审核预警的准确性,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相应的预案。一图作业实现要求通过图层控制地图显示的各类资源,包括视频监控、诱导屏、警员、警车、医院、修理厂、执法站、警务站、隧道、桥梁等。根据重点警情预警的应用需要,可控制只在地图上显示重点警情。按照警情/事件类型统计当前实时警情/事件的数量,并在地图上进行显示,数量为零的警情/事件不显示。根据各类事件预案设置,结合电子地图对警情进行实时预警,支持一键定位核查、智能检索、警力调度及设备管控功能,按照警号、警车车牌实现轨迹的查询及基于地图的轨迹路线刻画。利用圈选、框选、自定义多边形的模式或文字搜索模式或语音交互模式等,选择地图指定区域快速查找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包括视频监控、诱导屏、卡口、警力、应急资源、协同联动资源,并支持查询结果的再次检索。点击所有不同资源可在地图上进行快读定位并高亮显示,同时支持不同设备进行不同的操作,如视频监控可查看实时视频、历史视频,批量预览;如诱导屏设备可查看诱导屏的关联视频、批量/快捷发布,并可根据诱导屏尺寸快捷检索。在地图上使用小窗口模式播放实时视频,并支持将视频窗口拖拽至任意位置或关闭视频。在地图上实时查看警员信息、及警员4G执法记录仪视频。对警员、警车的警力分布进行实时监管(运动轨迹追踪,车载视频的查看),同时对临时警员的警力设备更换、或警员设备障碍等情况下,可支持自定义界面实现执勤警员关联其它设备的操作。预警周边资源关联,支持定位警情后绘制警情范围圈,支持范围圈拖到放大缩小,并自动关联调取警情附近资源并在地图图层展示(视频监控、警员、诱导屏、警车等),并统计警情范围圈内各个资源的数量。在警情调度时,如地图拖拽至其他位置,支持一键定位至警情发生地点;对警情进行反馈录入,反馈内容包括警情发生位置、定位、相关人员、相关车辆等信息;显示当前警情参与处置的警员、警车信息以及警情的持续时长;通过指挥中心与前端处置警情的警员移动端发送消息,消息内容包括文字(快捷文字)、图片、视频等。(10)计划性预案编制实现要求计划性预案主要涉及交通事故类、交通疏导类、自然灾害类、重大安保类、突发事件类、重大敏感舆情类、高速公路管理类等类别,具体如下:雨雪雾冻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重大节假日道路交通应急排堵工作预案,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交通排堵应急分流处置工作预案,道路施工交通管理工作预案,群体性突发事件指挥调度工作预案,汛期应急管理工作预案,高速公路冰雪雾霾天气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重大交通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其他需要制定的各类预案。系统应支持计划性预案的提前制定,预案的制定分为俩部分,第一部分是预案的基础信息,第二部分是预案的主体流程。预案基础信息应包括预案名称、事件等级、预案类型、适用范围等内容。预案的主体流程应支持自定义设置,包括预警等级、各预警等级的预警响应、执勤点(分流点、控制点、容留点、事件点等)、各执勤点的警力安排、各执勤点的执勤任务(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责任单位等。这些预案的设置在一张图上进行绘制操作,通过在地图上点击选择执勤点(可删除、拖动)、单击执勤点位出现的弹框界面选择警力及其关联任务。通过操作实现针对创建完成的预案模版,可选择下发至勤务大队或中队进一步进行排班完善,并由支队进行审核。审核完成的预案,可进行相关调用。突发性预案编制实现要求对于突发性的交通事件,如偶然性的交通拥堵,可根据不同的事件类型、事件级别,采用配置不同的标准化预案,实现对突发性交通事件进行及时管控。系统提供自动生成突发性事件的交通管控预案,自动生成管控路线、执勤点(分流点、控制点、容留点、事件点等)、各执勤点的警力安排、各执勤点的执勤任务(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责任单位等预案要素和相应的预案操作流程。平台支持对系统自动生成的预案进行人工审核和手动修改调整,平台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特勤任务预案路线规划实现要求系统支持特勤预案配置,软件提供操作界面,录入预案基础信息,包括预案名称、预案级别、任务时间、执勤点设置、执勤点警力安排、预案车辆(前导车和押尾车车牌号)、车辆速度、预案描述、上传预案附件等。根据接收到的特勤车辆出行任务,制定任务的起始时间、任务等级;支持人工或系统自动规划专用路线,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出路线,并标出路线起止点:在电子地图上沿规划路线标出信控路口,并安排警员去调整信号机的方案,关联沿线及周边道路(警卫通道)交通视频监控、电子警察、卡口、高点监控等外场设备。系统支持特勤预案车牌号配置、车辆GPS配置,可通过调用已有路线和新建路线等方式规划特勤路线,应支持人工手动绘制特勤路线,也可以通过输入路线起始点,系统按照时间最短、距离最短原则在电子地图上自动生成规划路线。当路线绘制完成后,系统应自动在电子地图上展示路线覆盖的路口信息,并呈现在路线下,可以通过手动添加路口和修改自动展示路口信息。特勤任务预案资源关联实现要求系统自动识别关联道路路口、卡口监控等相关交管基础资源,以图形标注、信息列表等方式展示相关资源信息,展示勤务路线交管资源情况。系统支持预设监控预置位,保证预案执行时能快速切换,实时掌控特勤车辆的行驶状况。系统支持在电子地图上对每个岗点口绘制岗点的执勤范围,并显示路口名称;可通过列表展示岗点及配置的警员信息,包括执勤时间、警员姓名、警员状态、所属部门、警号、电话,职务等,支持视频/语音对警员进行视频点调。电子沙盘演示实现要求支持预案电子沙盘演示,通过电子沙盘对交通预案进行预演模拟,实现警力布置、线路规划等场景演示,可以了解预案过程和检验预案的合理性。通过GIS地图实现交通预案执行过程的可视化展示,提前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评估预案的实战效能,辅助交通预案改进优化,保障交通预案的顺利执行。交通预案管理实现要求用户可根据预案的等级及内容进行公共预案和私有预案的灵活管理,针对重要的公共预案直至上级部门审核功能。公共预案在制定完成后,需要交给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对于未达到规范要求的预案,可以直接进行驳回。驳回后的预案,预案制作人员可重新进行编辑再提交。预案审核通过后,相应的预案状态更新为已审核,否则显示为未审核状态,无法进行调用。系统支持预案库管理,包括预案信息的新增、修改、查看、删除操作,支持对预案操作流程进行查看。预案库的预案模板创建完成后,形成标准预案模板,支队指挥中心、大队指挥中心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直接调用相应类型的模板,迅速启动预案流程,快速处置现场。系统支持对管理角色、执勤角色、审核角色进行设定,确保预案管理规范性。管理角色可对预案进行创建和提交;执勤角色可对预案进行查看但不能进行其他操作;审核角色可对预案进行审核,可对预案进行通过或驳回。平台将预案下发至各辖区大队,由辖区大队进行岗位部署和勤务安排,大队可对预案进行视频分组编辑和岗位警力安排。大队指挥中心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排班,将执勤民警安排至具体的位置、岗位、时段,提交支队指挥中心审核。移动警务应用警情处置实现要求移动警务应用实时接收“警预通”预案管理实战平台推送的警情及调度指令信息,信息下发要求可实现文本+图片形式,并以震动或铃声等方式对警员进行提示,提高警情传达效率。执勤警员可确认是否出警并对于警情处理情况等进行反馈,形成警情的闭环管理。包括警情签收确认、到达现场确认、信息更正反馈、处置结果反馈等,其中到达现场确认反馈时同步上传当前定位经纬度信息。根据现场执勤警员的录入操作,平台可同步标记警情处置状态并记录现场反馈时间,并可将警情的接警、派警、出警、处置完成等具体信息实时显示在平台。针对超时未签收、超时未处理的警情,可自动接收超时处理提醒,发出语咅提示和在电子地图上图标闪烁,确保警情的及时有效处置。系统支持实现在移动警务应用进行指挥调度,对执勤警员、指挥中心警员下达指令,参与指挥调度活动。移动警务应用信息采集实现要求交警支队、大队、中队等各级负责人可查看辖区内的警情派发、处置及闭环情况,可以查看警情处置的详细信息。执勤警员可以查看辖区内警情信息(面向辅警的警情信息需脱敏处理),可以选择主动对警情进行处置。移动警务应用提供交通事件信息采集上报服务。事件信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采集过程中,可以通过语咅输入法、OCR扫描等方式快速录入,允许警员对信息进行分类,类别包括:交通拥堵类、交通事故类、交通设施故障类等,采集信息包括时间、地点、采集人、现场图片、相应描述等。支持定位信息的同时采集上传和道路路段的关联匹配,警员在信息采集时可实现所在道路路段的自动录入;同时为尽可能避免人工录入所造成的数据差异,提供文本框下拉选项功能辅助信息采集。(18) 交通预案执行实现要求系统支持根据关键词自动筛选交通预警信息,当发生交通预警后可在平台的操作界面一键启动交通预案,选择提前配置好的交通预案并立即启动,同时电子地图上关联警情周边的警力资源、监控等资源供应急处置调用。系统支持预案的执行管理,包括预案的启用、暂停、导出、自动保存。预警一旦发生,指挥人员可根据预先编制的预案流程,快速执行预案启用响应。预案按照顺序,由前往后依次执行,支持上一步和下一步的操作。预案在执行途中,如果需要暂停,应支持保存预案后下次继续执行。预案执行完成后,支持直接提交,同时也支持提交并导出。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意外退出,预案将会自动保存,确保预案行动可在中断后继续执行。系统支持在预案自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实时调整并执行。交通预案执行中遇突发情况时支持人工干预,可调整交通预案的控制路线、执勤点、警路部署、操作流程等,系统将保持人工调整预案的操作记录。在预案执行时,支持通过平台和移动端警务应用对警力的配置和到位情况进行确认;同时支持在调取视频监控观察警力到位情况。系统支持在预案执行前对沿线及周边道路的外场设备(视频监控、诱导屏等)进行自动巡检,识别外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若出现通讯异常、供电异常、时延异常、视频异常(预置位、画面质量等)等异常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发出语音提示和在电子地图上图标闪烁。(19) 交通预案执行监管实现要求将警员的执勤轨迹与监控视频关联,通过对接视频平台,可以自动提取执勤点周边视频监控,支持以弹窗方式利用视频监控实现对警员执勤状态的实时监控。预案执行中指挥中心可结合电子地图,实现预案关联相关区域的道路交通运行可视化调度。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的视频资源图标,可以弹窗方式查看现场交警监控设备的实时视频,第一时间了解预案现场处置情况;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直观地看到预案执行时警力资源的分布情况、执勤人员的状态、预警事件的处置情况等,从而能够有效支撑预案的全要素可视化。系统对执勤点警员执勤状态等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根据警员单兵装备和警车上传的定位信息,对未及时到达执勤点、脱离执勤点范围异常行为进行预警提示,确保预案执行效果。特勤预案执行监管实现要求接入特勤任务的警力定位信息,实现特勤任务前导车辆特殊标记跟踪,在地图中可视化显示车队位置及警力部署等情况。支持根据引导车GPS定位设备的实时位置调阅中心位置点周边区域视频、卡口等前端设备的图像等数据。系统可通过特勤路线中的视频监控实现特勤车辆的通行预警,实现对特勤车辆的通行状态、实时位置进行动态监管。系统支持对执勤警员进行语音、视频点调。预警预案结束实现要求各等级预警预案工作完成后,实行预警解除。各等级预警的解除由支队情指中心根据支队指挥组决策,通过调取视频监控查看预警事件的处置情况,预警事件处置完结后,可下达预警解除。预警解除后,预案进行预结束阶段,执勤警员根据指令适时继续保持预案执行状态,监测预警事件的消散过程,待预警事件完全消散,预案再完全结束,执勤警员结束预案执行状态。预案调度复盘实现要求在平台端查看民警在预案执行时期内的执勤记录,对民警执勤记录进行存档管理,同时支持查询统计功能。通过对民警处警过程中派警时间、出警时间、反馈时间进行收集,对警情处置按照不同单位(大队、中队、民警)进行平均出警时间、处置时间的统计分析,并按照不同统计单位进行排名,支持每起警情从接警、派警、出警、处置全过程的报表输出。系统自动记录交通预案在执行过程中的各项调度指令,完整刻画预案的执行过程,查看预案执勤警员、警车历史活动轨迹,可以对某个执勤警员的位置进行始终跟踪,比对预案的调度数据,分析警员是否按预案既定的时间、既定的执勤点上岗执勤。对预案执行过程中操作纪录的回溯,将时间点与操作记录一一对应,了解指挥中心在什么时间点下达什么指令,执勤警力在什么时间点收到什么指令,做了什么操作。对单一警员在预案执行过程的执勤行为进行分析研判,查看单一警员在预案处置中的调度数据和执勤数据,研判是否有未及时到达执勤点、脱离执勤点范围等异常行为,对应存在异常行为的警员,平台将自动提醒,发出语音提示和在电子地图上图标闪烁。全过程复盘实现要求在电子地图上再现“预警触发-预案下发-预案执行-预案结束”的全过程。通过时间轴控制复盘进度,展示支队/大队发出各项调度指令、各执勤警员的响应情况、交通事件的处置情况等和有关的监控视频。系统支持对预案历史进行管理,对于历史预案状态进行查看和提示。当预案执行完成后,支持对预案评价、查看、删除。预案执行情况可支持文件导出,便于了解事件详情、预案信息、执行流程等信息。预案评价实现要求系统支持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预案的处理及时性、记录完整性、评价内容。通过建立起历史预案评价的监督机制,确保预案的执行效率、执行质量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提升。支持平台对交通预警事件汇总归档、调度、查询、统计、导出等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指挥调度过程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各项资源安排情况,通过调度指令下达、警力资源到场、事件影响消散的时效性,对周围交通造成的影响程度,资源安排是否浪费等指标,平台提供从不同维度对指挥调度事件进行分析统计,采用图形化、表格等方式进行展现。评估报告实现要求支持对指定警员、警车在预案执行时期内的处置进行查询回放,通过指定警员、警车在预案调度中派警、签收、出警、到场、完结等处理流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指定警员、警车预案执行的评价报告。支持对预案整体进行评价分析,分析预案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数据,展示相关评价指标,得出简要结论,生成预案整体的评价报告。支持根据业主方的实际业务需要,制定评价报告的模板,支持评价报告导出。3.3.3.2平台功能设计33.3.2.1警情接处流程闭环处費彌](寒如怦)处費彌](寒如怦)2£叔(£40阶》g-K垂蜃Mi系统应构建支队监管督办、大队中队接警转派、民警接警处置反馈的交通警情处置全业务流程闭环。具体应实现如下业务流程支撑:警情信息获取:系统可基于市局三台合…系统获取交通警情,并根据警情信息内容进行警情分类展示。同时应支持基于前端感知或人工新建警情。此流程支队及大队同步获取警情信息,支队对警情信息进行监督。警情地图定位:系统可通过基于GIS地图自动定位警情发生点位,通过查看周边就近警力,实现图上指挥,•键派警,可在地图上通过选择警务通、350M设备图标实现对警员对音视频呼叫。现场视频调阅:系统可基于GIS地图,实时图上点击调阅警情周边视频监控画面,或查看民警执法记录仪回传画面。一般警情派发:警情信息流转至大队后,大队指挥中心优先将警情派发至辖区中队责任警员,系统可将警情信息推送至辖区责任民警及辅警。如该警员正在忙碌或执行其他任务,可通过手台对大队进行报备,大队对全辖区中队进行统筹派警。重点警情派发:针对涉及伤亡、敏感加件、影响力较大警情,支队或大队指挥中心除了通过移动警务设备进行警情派发,还可通过350M对接机进行警情签收提醒,当责任民警签收警情后,需对大队进行责任报备。该流程中支队可对大队进行警情督办,针对警情处置反馈进行评估打分,并纳入考核。警情信息接收:支队或大队派发的警情信息通过移动警务终端,以警情广播的方式同步推送给辖区责任民警及辅警,责任民警可通过350M对讲机与辖区责任辅警进行沟通,确认警情处置责任人,并完成警情签收确认。警情现场处置:民(辅)警在签收警情后,系统可自动生成警情点位导航路线,当警员到达警情现场时记录时间节点。警情处置反馈:民(辅)警在警情处置完成后,警员可基于移动警务终端进行处置结果反馈,也可同步通过350M对讲进行反馈,系统可记录反馈时间节点。纳入处置监管考核。警情处置全流程监管:系统可对大队接警时间、大队派警时间、民(辅)警接警时间、民(辅)警到达时间、处置结束反馈时间进行记录,纳入考核。并对整个预案执行接处警全流程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指挥中心后续可通过检索对整个过程进行回溯分析。33.3.2.2勤务管理流程闭环系统应构建中队-大队-支队三级勤务排班及审核机制,实现勤务工作的等级化管理,支队应实现对勤务治效情况的监督能力,通过积分化管理机制对勤务工作形成客观评价,并最终对部门及警员形成考核排名,持续对勤务工作质态进行优化。具体应实现如下业务流程支撑:组织架构管理:系统应实现对勤务排班人员的纳入范围进行管理,通过获取支队、大队、中队的组织架构信息,选择可供排班的人员信息。为后续的勤务排班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岗位设置:系统应实现勤务工作的岗位设置,对于巡防、驻点、高峰治理、专项整治等不同勤务任务的执勤警员进行固定岗或巡逻岗的岗位设置。排班设置:系统应实现勤务排班功能,应支持按照周期、岗位、人员等不同维度对日常勤务排班工作形成便捷管理。执勤时段设置:系统应实现勤务排班工作的执勤时段设置,对早高峰、晚高峰或其他执勤时段进行精细化设置。勤务预案设置:系统应实现勤务预案的设置和管理,可针对节假日、恶劣天气、重大事件、重点桥梁、隧道、路段等专项场景,对勤务预案的使用范围、勤务等级要求、需参与部门、岗位要求、时间等要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大队一级审核:系统应支持大队层级的勤务排班审核,大队可对中队填报的排班人员、时间、岗点等信息进行一级审核。审核通过可提交至支队进行二级审核。支队二级审核:系统应支持支队层级的勤务排班审核,支队可对大队提交的排班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可正式启用该排班。也可将不合理排班退回大队进行修改再审。等级勤务管理:系统应支持三级等级勤务管理,日常默认为常态勤务,在部分点位的早晚高峰时段适用于加强勤务,在重大活动期间可启用战时勤务。不同等级的排班率要求应依次递增。可对排班不达标部门形成实时预警。勤务治效监督:系统应支持对勤务执行和治效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针对警员的迟到、早退、越界、接警超时、处警超时、异常停留、多设备偏移等勤务异常状况进行预警提示。勤务异常统计:系统应支持从部门和个人的维度对勤务工作的异常情况进行统计。部门可针对排班率、当班在线率、越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