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66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66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66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66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B.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A.B.√D.解析: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B.C.解析:“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A.B.√D.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A.√C.D.解析: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A.B.√D.解析: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A.体育B.体育、美育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A.B.C.√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伸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A.√C.D.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A.B.C.√解析: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的能动性A.B.√D.解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长期性B.创造性C.复杂性D.示范性A.B.C.√解析:学校咨询的任务是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预防和()A.发展指导B.心理辅导C.个别教育D.行为控制A.B.C.√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A.B.C.√解析:《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B.C.D.解析: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A.《教育论》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A.√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1、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填空项1: (正确答案:谈话法)解析: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1、备注。填空项1: (正确答案:教学过程)解析: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1。填空项1: (正确答案:课堂教学)解析:

1和1和填空项1: (正确答案:结构化策略)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1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填空项1: (正确答案:德育内容)解析: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1填空项解析:1: (正确答案: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22.课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填空项1: (正确答案:组织教学)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1,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填空项1: (正确答案:客观规律)解析:教育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1填空项1: (正确答案:教师的教学目标)解析:学生是1,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正确答案:权利的主体)1和儿童。正确答案:权利的主体)1和儿童。正确答案:社会)解析: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填空项1: 解析:教学过程中的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1两个方面。填空项1: (正确答案:理解教材)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1、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填空项1: (正确答案:作业检查与批改)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 1填空项1: (正确答案:再生产劳动力)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1填空项1: (正确答案:《普通教育学》)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根据布卢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不等于发展。()A.正确√B.错误解析:智育就是教学活动。()A.正确B.错误√解析: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竞技运动员。()A.正确B.错误√解析:备课就是备教材。()A.正确B.错误√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写鉴定、评三好。 ()A.正确B.错误√解析:学校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A.正确√B.错误解析: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教的活动。()A.正确B.错误√解析: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语言。 ()A.正确B.错误√解析:在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中,教育者是指教师。 ()A.正确√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分数:6.00)正确答案:(品德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 品德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四个阶段,即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1)道德认识的形成。个体形成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道德信念并形成道德评价。①掌握道德知识。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是对道德知识材料的领会、保持和应用的过程。它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②确立道德信念。确立道德信念是在已有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对道德概念的内化。道德信念是知、情、意、行联系、结合的结果。③形成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发展,是与的二者相适应的。道德评价的过程,贯穿在道德认识发展的始终。学生经常进行道德评价有助于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调节、支配自己道德行为的能力。(2)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人们在认识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和考虑怎样对待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而总会产生某些情感上的体验。道德情感大约在儿童两岁以后开始发展起来;幼儿时期,道德情感最初与行为后果相联系,而后才逐渐同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相联系;学龄期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开始能用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这时,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种情感形式基本属于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缺乏概括性和自觉性。到了青少年时期,道德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性也在不断增加。(3)道德意志的发展。儿童道德意志的发展有两个层次,即抗拒诱惑和勇于牺牲。儿童首先从抗拒各种诱惑刺激,约束自己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避免违反社会的禁忌方面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意志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更高层次的勇于牺牲精神。这两个层次主要表现为控制力的发展和言行一致两个方面。小学生比起幼儿来虽有明显的控制力,但抗拒诱惑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道德行为有时表现出言行脱节现象。到了少年期,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儿童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言行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言行脱节和道德水准很低的是少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忘我学习和上作等属于勇于奉献,是道德意志发展到高水平的表现。(4)道德行为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儿童随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而在道德行为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这种道德行为的发展大体是经历了从模仿、顺从到心理趋同,再到自觉行为的过程。道德行为的反复出现便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它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道德习惯,就使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解析: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分数:6.00)正确答案:(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等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德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2)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因素时时刻刻广泛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是社会人,必须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社会性,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克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空洞政治说教。学校教育不同于环境的自发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扬长避短,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德育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②学生是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是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待的方向发展。②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做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解析:简述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分数:6.00)正确答案:(赞科夫是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科学院院士。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取得的成果获得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教学原则来源于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这些原则是在教育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终被确定为以下五条: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难度的涵义是要求学生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在教学内容上,它要求增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份量,使儿童“能认识现象的相互依赖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力使学生过紧张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教学的安排如果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上机械记忆的道路”,难以达到促进一般发展的目的。②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以各方面内容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要克服多余的重复和烦琐的讲解以及机械的练习,以节约时间、加快进度。要善于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习质量。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对高难度原则来说是在完成一种辅助的职能,但是同时它也起着重要的独立作用。这一原则与其说是具有量的特征,毋宁说主要是具有质的特征。”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要让那些说明现象的相互依存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系统知识,在小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以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中也都对此提出了要求。这一原则不是贬低学龄初期儿童掌握技巧的重大意义,而是要求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它电是根据科技发展条件下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已有提高这一事实提出的,同时,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来就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经验和理论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之中,因此不能只强调一面。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赞科夫指出,一般教学论的自觉性原则是指向外部的,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实验教学论要求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是指向内部的。例如学习乘法表,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背诵乘法表,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而且要求了解这一部分教材编排的根据,教会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了解听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知道产生错误与克服错误的心理机制,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会他们学习。⑤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赞科夫指出,这一原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们往往把补课和布置大量的作业当作克服学习落后状况的必要手段,没有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结果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扩大了他们的落后状况。他认为要解决学习差的问题,首先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只有通过这些工作,使差生在发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才能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这一原则也是针对传统教学将掌握知识与获得发展混同起来的错误而言的。赞科夫认为,有的学生“按学习成绩来说是属于优等生,但是在发展方面却处于中等甚至更低的水平”。因此.即使是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一定要在发展上多下功夫。赞科夫还指出,这一原则的提出,使上述四条原则的作用范围更加明确了。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每条原则都有自己的作用,同时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贯彻上述教学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增加和深化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而不是借助分数以及外部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实验教学论教学原则的另一特点是给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也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特点与愿望。)解析:请说出两本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方面的论著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后的五本有影响的教育专著。(分数:6.00)正确答案:(两本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方面的论著。两本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方面的论著为:中国古代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学记》和西方古罗马时期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①《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还涉及到了教师与师生关系。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②《论演说家的培养》是一本修辞学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其论述范围包括高、中、初等教育,甚至幼儿教育,但并未触及一些教育上的根本性问题。它是古代西方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也是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昆体良总结了自己长期教学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对古代西方世界的教育实践作了总结,该书在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后的五本有影响的教育专著。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以后,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论著,主要包括: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①《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把反映教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的概念和范畴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理论的论证,使教育学的理论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②《教育漫话》系统阐述了培养未来绅士的绅士教育理论,包括培养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摒弃传统教会的原罪论,深信教育和理性的力量。批评经院主义教育脱离实际,单纯古典主义教育陈旧迂腐,提出一套世俗、实用、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新教育理论。③《爱弥儿》通过论述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强烈批判封建专制下的经院主义教育,宣扬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顺乎天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强调教育要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④《普通教育学》分别就儿童的管理、教学和训育三方面进行论述,体现作者试图以心理学的观点阐明教育过程和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思想。⑤《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阐述民主主义社会所含的各种观念,并将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以解决公共教育建设的目的与方法。该书反映了作者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最清楚明白、最全面的宣言”。)解析:简述“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改革主张。(分数:6.00)正确答案:(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流派侧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其重要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的智能发展。认为学习必须建立在业已发展的智慧结构基础之上,同时又要促进智慧的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因此,在他们看来,课程的知识结构是教学论的一个中心问题。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结构主义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学习。他们从教育可以促进智慧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完成“学习准备”的状态并不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主要是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进展的,因此,教育不应消极地静待儿童自然成熟的到来才开始教其学习.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儿童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某些学科的基本结构。④提倡“发现学习法”。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过程类似于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提倡“从发现中学习”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