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重点(1)戊戌维新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学习难点(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以及对它的评价(2)《辛丑条约》的影响知识点一戊戌维新运动1.公车上书: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1)颁布变法诏书: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

(2)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得以保留外,全部被废止。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4.失败原因(1)守旧势力很强大。(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1.戊戌维新运动与《马关条约》签订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思之窗”(教材第103页)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3.戊戌政变直接导致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识点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兴起:以“”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清政府的态度(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后于逃亡途中,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4.列强的态度: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5.失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6.意义(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2)义和团运动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1.请用示意图的形式,梳理义和团、清政府及帝国主义列强三者之间的关系。2.如何正确认识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知识点三八国联军侵华1.八国联军侵华(1)战争的爆发: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2)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第一批联军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3)八国联军的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2.东南互保: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易错点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吗?2.八国联军在华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知识点四民族危机的加深1.《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

(2)内容和危害内容危害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影响:《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从《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该条约具有什么特点?2.“思考点”(教材第105页)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探究主题一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19世纪末中国各个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素材依托】史料1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字林西报》史料2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史料3神助拳(反映义和团宗教迷信色彩),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说明义和团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说明义和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排斥态度)。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法哭连连。——义和团揭帖一则(1)根据史料1、2,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所持的看法并作出评价。(2)据史料3,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局限。【思维拓展】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从涉及领域看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看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探究主题二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素材依托】史料1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马关条约》史料2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辛丑条约》【思考探究】(1)史料1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对中国有什么严重的危害?(2)史料2反映了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思维拓展】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1)侵华方式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2)侵华五大趋势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④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制华。【典例展示】《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郎(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试答]

[解题思路]审题干:(1)审题干,题干材料为《辛丑条约》的内容。(2)判问法,“这一规定……”,表明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或对其的认识。由材料“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郎(廊)坊、杨村……山海关”可知,列强驻兵使北京直接暴露在列强的军事威胁之下,安全没有保障,使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遭到破坏。判选项:A项引起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辛丑条约》,故排除B项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事件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故排除C项表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的事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故排除D项在中国驻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故正确【评价试练】1.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的一些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皇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2.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 ()A.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3.1900年,当清政府对欧美十一国宣战时,东南各省督抚联合起来形成了“东南互保”,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统治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C.推动地方民主化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4.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宣称:“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下图是1907年的漫画(图中所示器具分别是:壶、漏斗、提勺、坛。)。其政治寓意是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D.近代中国呈现出国富民穷的格局

参考答案【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知识点一知识梳理1.康有为2.百日维新谭嗣同京师大学堂学情调查1.(1)《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激起朝野上下反对的声浪,导致“公车上书”。(2)《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偿付赔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成为戊戌变法的经济、阶级基础。2.维新派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这表明维新运动受到种种限制,尤其难以在根本问题上进行变革,故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知识点二知识梳理1.胶州湾2.扶清灭洋4.1900学情调查1.2.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识点三知识梳理2.东南互保学情调查1.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2.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知识点四知识梳理1.辛丑条约东交民巷学情调查1.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2.(1)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素养落实·师生互动】探究主题一[提示](1)看法:节奏过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另一方面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局限: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盲目排外。探究主题二[提示](1)权益: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危害: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生产商品并销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2)变化:以华制华。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解题突破·课堂评价】典例展示D评价试练1.D【解析】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林则徐禁烟,C项反映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的提升,D项指的是戊戌政变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故选D项。2.C【解析】材料中“砍下洋人头”“能把洋人赶”信息显示,义和团把对付洋人作为活动主要目标,故本题选择C项。3.A【解析】“东南互保”将东南各省与中央政府进行了分割,实质上是加强了地方自治,否认了中央权威,从而削弱了中央统治,故选A;东南各省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