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个人精校】总结_第1页
精神病学【个人精校】总结_第2页
精神病学【个人精校】总结_第3页
精神病学【个人精校】总结_第4页
精神病学【个人精校】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它以心理学为基础。3、目前,精神病学的服务对象与研究对象已有明显的变化,重点从传统的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渐向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适应不良行为转变;同时,服务模式也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4、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5、研究预测,到2010年,抑郁症将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致残的第二大疾病。6、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某一个体是否患病,其中,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称为遗传度(heritability)。7、精神疾病共同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临床上共同表现出发育迟滞、认知功能损害。8、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积极倡导和推进全球性的“脑10年”研究计划,取得了积极的进展。9、国家级的《精神卫生法》也于2012.10.26被人大通过。10、纵观世界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对社会保护的阶段;二是保护患者,关注全民精神健康的阶段。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发现有关精神症状,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而得出。因此,精神障碍的症状学是学习精神病的基础。2、为了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属于病态或正常范围,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3、感觉(sensation)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4、知觉(perception)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5、幻觉(hallucination)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6、幻听(auditoryhallucination):是一种虚幻的听觉,即患者听到了并不存在的声音。幻听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幻觉。7、正常人的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①目的性,思维指向一定的目的,解决某一问题;②连贯性,指思维过程中的概念是前后衔接,相互联系的;③逻辑性,指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一定的道理;④实践性,正确的思维是能通过客观实践检验的。8、思维奔逸(flightofthought)多见于躁狂症。9、思维迟缓(inhibitionofthought)多见于抑郁症。10、强迫思维(obsessivethinking),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和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11、记忆(memory)为既往事物经验在大脑中的重现。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①识记是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反复感知的过程;②保持是使这些痕迹保存于大脑免于消失的过程;③再认是现实刺激与既往痕迹的联系过程;回忆是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识记是记忆保存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某种客体在记忆中保存下来的结果和显现。12、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是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智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13、痴呆(dementia)是指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职能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14、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15、情感(affection)和情绪(emotion)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16、精神运动性抑制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和违拗症。17、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18、谵妄状态(deliriumstates)指患者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幻觉、错觉,这种幻觉和错觉以形象鲜明的恐怖性幻视和错视为主,如猛兽、毒蛇等。19、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1、是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简称国际分类。目前已出版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O2、美国精神病学会于1952年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最新版本为1994年出版的DSM-W。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目前为第三版CCMD-3o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1、遗忘综合征(amnestic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2、痴呆(dementia)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3、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acutebrainsyndrome)。4、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海马是最先受累的脑区。5、ICD-10中AD的诊断要点:①存在痴呆;②潜隐起病,缓慢衰退;③无临床证据或特殊检查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疾病霍脑部疾病所致;④缺乏突然卒(cu)中样发作。 美金刚被推荐用于治疗中、重度ADo6、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1)病因未明1.脑血管病变引起2)起病潜隐,缓慢不可逆转2.起病较急,波动或阶梯性进展3)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障碍3.早期出现脑衰弱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4)情感淡漠或欣快4.情感脆弱或情绪不稳5)全面痴呆5.局限性痴呆6)自知力和判断力丧失6.自制力和判断力可保持较好7)人格改变7.人格改变不明显8)较少出现神经系统局灶体征8.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9)头颅CT:弥漫性脑皮质萎缩9.头颅CT:多发梗塞灶10)Hachinski:缺血评分W4分10.Hachinski:缺血评分三7分7、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杆菌侵入脑膜引起。在前驱期,以情感症状为主,如情绪不稳,易激惹或缺乏主动性。8、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的局限性症状:①大部份额叶肿瘤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②约一半颞叶肿瘤患者会出现颞叶癫痫;③枕叶肿瘤最特定的症状是视幻觉;④第三脑室附近的肿瘤导致的典型症状是遗忘综合征;⑤嗜睡亦是间脑肿瘤的特征性症状;⑥垂体肿瘤可造成内分泌障碍。9、不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特征:1)精神障碍[后]与原发躯体疾病[先]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2)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在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可以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状等;3)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4)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9、内脏器官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一一消化系统疾病一一肝豆状核变性(HLD)也称为Wilson病,是一种铜代谢障碍导致脑基底核变性和肝功能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锥体外系反应、角膜色素环、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和精神症状。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2、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躯体依赖(physicaldependence)和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dependence)。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主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它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所谓的渴求状态(craving)。3、根据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特性,将之分为以下种类: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酒精等。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等。3)大麻,主要成分为A9-四氢大麻酚。4)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仙人掌毒素、氯胺酮等。第4页5)阿片类,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二氢唉托啡、杜冷丁、丁丙诺啡等。6)挥发性溶剂,丙酮、苯环已哌啶等。7)烟草。4、阿片类药物所致精神障典型的戒断症状可分为两大类: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主观症状,如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等。5、阿片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治疗一般分两步走,即急性期的脱毒治疗和脱毒后防止复吸及社会心理康复治疗。目前常用的替代药物有美沙酮和丁丙诺啡。6、经口摄入的酒精,多数在小肠的上部吸收,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的脏器,约2%〜10%的酒精经呼气、尿、汗排泄;剩余的部分在体内代谢为乙醛、乙酸,最后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最可能有病例题】1、精神分裂症的病因:①遗传;②神经发育异常;③神经生化:多巴胺假说、谷氨酸假说、5-羟色胺假说、Y-氨基丁酸(6人8人)假说;④心理社会因素;⑤性格特征。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a)前驱期症状:①情绪改变;②认知改变;③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④行为改变;⑤躯体改变。b)显症期症状:i.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瓦解症状群(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不适当的情感)。ii.阴性症状:意志减退、情感缺乏、情感迟钝、社交退缩、言语缺乏、焦虑抑郁。3、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a)单纯型: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b)青春型:常为青年期起病,急性或亚急性,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变现。c)紧张型:少见,大多起病于中青年,起病较急,常表现为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以木僵多见。d)偏执型:最常见,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多中年起病,缓慢发展,初始多疑敏感,逐渐发展成妄想,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4、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治疗手段?精神分裂症的预后真的十分悲观吗?a)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b)电抽搐治疗。c)心理治疗。5、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如果病程不超过1个月,临床可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第八章心境障碍1、心境障碍(mooddisorder)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心境障碍可分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两个亚型。2、双相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症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3、心境障碍病因: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脑电生理变化、神经影像改变、心理社会因素。4、心境障碍典型临床表现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5、抑郁发作,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低”症状。a)情绪低落典型病例常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b)抑郁性认知常有“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无用。自杀行为是严重抑郁的一个标志。c)兴趣缺乏;快感缺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焦虑;睡眠障碍等6、躁狂发作,典型临床表现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三高”症状。7、恶劣心境(dysthymicdisorder)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8、抑郁症大多数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好发季节为秋冬季。9、如何诊断躁狂发作?心境明显高涨,易激惹,与个体所处环境不协调。至少具有以下3条(若仅为易激惹,需4条):①活动增加,丧失社会约束力以致行为出格;②言语增多;③意念飘忽或思维奔逸;④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⑤睡眠需要减少;⑥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⑦鲁莽行为;⑧性欲亢进。严重者可出现幻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0、心境障碍治疗原则:①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②小剂量用药,效果不佳时根据疗效增加药量;③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④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剂量;⑤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因人而异,个体化合理用药。第九章神经症性障碍1、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又称急性焦虑障碍,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起病年龄呈双峰模式,第一个高峰出现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第二个高峰出现于45-54岁。a)临床表现:①惊恐发作。起病急骤,终止迅速,一般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不久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②预期焦虑;③回避行为:广场恐惧症。病程超过6个月。b)诊断要点:①患者以惊恐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②在大约1个月时间内存在数次严重焦虑(惊恐)反复发作,且a.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b.发作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c.发作期间基本没有焦虑症状;③排除其他临床问题所导致的惊恐发作。c)治疗:①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②认知行为治疗2、恐惧症(phobia)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病人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临床表现:社交恐惧症。3、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anxietydisorder,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4、多数GAD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称为共病现象。常见的共病有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等。5、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的内心体验,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free-floatinganxiety)。6、有的患者担心的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称为预期焦虑(apprehensiveexpectation)。7、强迫障碍多发病于青春期,1/3的患者症状出现于10~15岁,75%起病于30岁前,平均发病年龄在20岁左右。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询问)。 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西肽普兰。第十章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1、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2、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disorder)、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hypochondriasis)、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点:①变化多端;②至少两年;③各种医学检查均不符合症状;④症状及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4、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木僵、出神与附体、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5、Ganser综合征:是Ganser描述的一组精神症状,是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特殊类型。患者有轻度意识模糊,对提问可以理解,但经常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6、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诊断要点:①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躯体障碍的证据;②具有分离(转换)性障碍中各种障碍的临床特征;③有心理致病的依据,表现在时间上与应激事件、问题或紊乱的关系有明确的联系(即使患者否认这一点)。7、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1、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s)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等。2、神经性厌食的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体形的过分关注。3、神经性贪食(bulimianervosa)是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种疾病。4、神经性呕吐(psychogenicvomiting)又称心因性呕吐,指进食后出现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的心理障碍。5、睡眠障碍通常可分为四大类:睡眠的发动与维持困难(失眠)、白天过度睡眠(嗜睡)、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中的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1、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s,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2、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3、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地出现以幻觉、错觉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叫症状闪回(flashback)。闪回是PTSD最常见也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1)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2)有闪回症状;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景的回避;5)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第十三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2、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表演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