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100个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推荐度:虎年的成语故事推荐度:数学历史小故事推荐度:清正廉洁的历史小故事推荐度:《成语故事》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2
刘邦统一天下后,被群臣拥为皇帝。有一次,他到栎阳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刘邦见了父亲非常孝顺,五天向父亲叩拜一次,他家的家令觉得天子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礼法所不容的,便偷偷对刘邦的父亲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啊,地上怎会有两个皇帝。虽然皇帝是你的亲生儿子,可他是君主,你是臣子,你俩的地位有天地之隔。你怎能让皇帝向你下拜呢?这岂不是乱了礼法吗?〞
听家令这么一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可吓着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让儿子跪他了。每次刘邦来拜,太公总是拿着扫帚在门旁站立,见到儿子就往后退着走,眼睛也不敢看儿子一下。
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变化,刘邦感到十分惊讶。等到听说这是家令劝导太公所致,他倒觉得这凸显了自己的帝王之威,很是受用,就赏给家令黄金五百两。紧接着,刘邦下了一道诏书,说:“人的至亲,没有比父子更亲的了。所以父亲得到了天下,就传给儿子,儿子得了天下,就把功绩归于父亲。这是人的最高道德。前些年天下大乱,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为了解民倒悬,不敢脱下甲衣,连年打仗,终于平定天下。这都是父亲的教训。如今众位将军尊我为皇帝,我的父亲却连一个尊号都没有。今天我宣布,尊我父为太上皇,不必向我行君臣之礼!〞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3
〔三〕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快乐,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成心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答复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成心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方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那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开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4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了贾后,自封为相国。
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缺乏,狗尾续。〞用来挖苦朝廷。
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表示续作不佳。清代蒲松龄的《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里有这个典故:“庇舆盖中,仍添昼行之锦;从缙绅后,张惭尾续之貂。〞
拼音:gǒuwěixùdiāo
[释义]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原挖苦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语出]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十八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铺;狗尾续貂。〞
[正音]貂;不能读作“zhào〞。
[辨形]续;不能写作“读〞;貂;不能写作“绍〞。
[近义]佛头著粪
[用法]多用于文学作品方面。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你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半;请我继续写下去;我怎敢~。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5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6
在距离现在20某某多年前,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名字叫做匡衡。他小时候很聪明,但是因为家里穷,没钱去上学堂。
后来,父亲让他跟一个亲戚去学认字,慢慢的匡衡就认识了许多字,自己都可以看书了。但是小小年纪的匡衡买不起书。那个年代,书是非常非常贵重的东西,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的。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去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慢慢的长大了,也能够帮家里干活了,他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吃完饭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看一会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花几天才能够读完。
匡衡心里很着急,他想:白天要在庄稼地里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这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邻居家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于是他赶忙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方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每天都读到邻居家熄灯为止。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匡衡少年时期勤奋读书的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好典范。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7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助办事的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假设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8
西晋的时候有两位有名的将军,一个叫祖逖,一个叫刘琨。
他们年轻的时候,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决心为国家效力。夜里他们睡在一个床上,同盖一条被子,一听到鸡叫,就赶忙起来,跑到庭院里舞剑〔闻鸡起舞〕。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领兵北伐,收复了一些失掉的地方。刘琨得知非常兴奋,他给亲戚朋友写信说:“我时刻准备去砍掉敌人的头颅,常常担忧祖逖走到我前边去了,每天都是枕着武器在等待天亮〔枕戈待旦〕!〞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9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答复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答复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0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观察。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1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一些小小的疏忽竟能导致祸害的降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条无可辩驳的客观规律
所以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不重视,更不能开脱和原谅,绝对不能有那种仅此一回,下不为例的想法哦!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2
东汉末年,袁尚进攻平原,审配与陈琳留守冀州,曹操趁机围困冀州。袁尚派主簿李孚扮作曹军去攻冀州,审配见是李孚,就与他商定先用妇幼与老弱残兵假降曹操,主力部混出城与曹操决战,被曹操识破,曹操将计就计取了冀州。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3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4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周恭帝朝见大礼的时候,突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朝中大臣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yìn)带兵抵抗。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率军从汴(biàn)京出发。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着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绩,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隔夜喝了点酒,睡得挺熟,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的人声,接着,就有人翻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
将士们齐声答复说:“自然听陛下命令。〞
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有重赏,否那么就要严办。
赵匡胤本来就是禁军统帅,再加上有将领们拥护,谁敢不听号令!将士们排好队伍开往京城。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到了汴京,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
将领们把朝中大臣范质、王溥找来,他们见到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吓得赶快下拜。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5
〔1〕、寓言故事成语:对牛弹琴、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画蛇添足、画饼充饥、叶公好龙、杯弓蛇影、坐井观天、愚公移山、画地为牢
〔2〕、神话故事成语: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3〕、历史故事成语: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负荆请罪〔廉颇〕妙笔生花〔李白〕呕心沥血〔李贺〕程门立雪〔杨时〕望梅止渴〔曹操〕围魏救赵〔孙膑〕东山再起〔谢安〕闻鸡起舞〔祖逊〕一鼓作气〔曹刿〕愚公移山〔愚公〕凿壁借光〔匡衡〕名落孙山〔孙山〕请君入瓮〔周兴〕马革裹尸〔马援〕退避三舍〔重耳〕投笔从戎〔班超〕图穷匕见〔荆轲〕铁面无私〔包拯〕草木皆兵〔苻坚〕背水一战〔韩信〕乐不思蜀〔刘禅〕不耻下问〔孔子〕一鸣惊人〔齐威王〕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一笔勾销〔范仲淹〕九牛一毛〔司马迁〕完璧归赵〔蔺相如〕雪中送炭〔宋太宗〕黄袍加身〔赵匡胤〕焚书坑儒〔秦始皇〕惊弓之鸟〔孙更赢〕入木三分〔王羲之〕一字千金〔吕不韦〕小心翼翼〔贾黄中〕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高山流水〔钟子期〕百闻不如一见〔赵充〕有眼不识泰山〔鲁班〕先发制人约法三章〔刘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仲〕三顾毛庐如鱼得水〔刘备〕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运筹帷幄孺子可教〔张良〕过关斩将单刀赴会〔关羽〕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毛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神机妙算锦囊妙计初出茅庐〔诸葛亮〕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6
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范他人的袭击。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一个“明修〞,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7
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觉察。
刘一清《钱塘遗事》:“秦桧欲杀岳飞;于东窗下谋。其妻王氏曰:'擒虎易;放虎难。’其意
宋代大奸臣秦桧〔字会之,今江苏南京人〕,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矣。后桧卒,未几其子熺亦死。王氏请道士为其招魂。道士作法时,见熺与桧偕已故谏议大夫万俟卨〔音mòqíXiè,今河南原阳人〕,均戴铁枷,在地狱中备受诸苦。桧犹语道士曰:“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8
路人皆知
三国的魏国,是一代英杰曹操建立的,在三国中是最强大的。到魏主曹芳当政时,司马氏实际上已经操纵了大权。司马师带剑入殿,一切政事都由他决断,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里。曹芳气愤不过,下密诏诛杀司马氏。谁知,事不机密,反而被司马师废了他的王位。司马师因篡(cuàn)位不到时机,只好另立曹髦(máo)为新王。
这位曹髦是魏文帝的孙子,原先被封高贵乡公的爵位,如今做了皇帝,倒想有一番作为。那知,司马氏控制了整个朝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自封天下兵马大都督,处处挟制高贵乡公,篡权的野心日益显露,以至天下无人不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此处。眼见司马昭的专横,曹髦是恨在心里,但又怕司马昭的权势,只好作《潜龙诗》一首,以泄不满。诗曰: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播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
一位名叫贾充的官吏知道后,马上向司马昭揭发了此事。
司马昭一听,诗中将他比喻成鱼鳅黄鳝,恼怒万分,立刻身带宝剑随从,直入宫殿。当着百官大臣,厉声责骂曹髦,公然威胁说:“你曹髦是不是想作第二个曹芳!〞
曹髦回到后宫,痛哭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铲除司马昭。他召来王经、王沈、王业三位大臣合谋。王经劝告他,以鲁昭公讨伐季孙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为鉴。可是,曹髦表示,宁死也不能让司马昭猖獗了。
于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王经死谏也不听,而王沈、王业那么投靠司马昭,当了叛徒。还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王经与三百兵士也惨遭杀害。
成语“路人皆知〞前面常常加上“司马昭之心〞五个字,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19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突然问道:“你假设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答复道:“要是托您福,果真能回国当政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设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队伍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晋文公。晋国在他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与晋国队伍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诺言,下令队伍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篇20
(1)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2)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方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3)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单独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知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4)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方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开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5)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6)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突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答复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质量安全会议
- 土地职业培训平台
- 插花入门基础知识
- 数据专员培训课件
- 安全健康伴我行班会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历史措施类试题答题模板
- 阴囊积液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预测试卷224
- 纾困基金助推民企价值提升的途径和效果研究
- 应急预案中的协同作战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施维修保养合同协议3篇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人机工程学与眼镜
- 中层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 iatf16949应急计划评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