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课件_第1页
国际政治学课件_第2页
国际政治学课件_第3页
国际政治学课件_第4页
国际政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政治学国家与人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第一章国际社会与国际行为体变化中的世界与其单元第一节国际社会构成与其历史性一国际社会的形成与其历史性预测失误与国际政治理论的滑铁卢一战与民族主义(贵族国际社会的没落)二战与意识形态(庶民国际社会的没落) 冷战结束与卡扎菲之死疑问1:谁有处死卡扎菲、罢免巴沙尔的权力疑问2:本国人民与国际社会是否都有这样的权力疑问3:正义是如何获得的第一节国际社会构成与其历史性二什么是国际社会(一)社会与国际社会“社会是有意识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旨在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引发或阻止社会秩序的大规模变迁。”

——J.Wilson社会与政治的分离是政治学的经典假设国际社会运动可以被看作是在国际层面发起的非制度化的各种国际集体行动,旨在影响各国和全球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有政府的条件下社会对政治的限制

案例:1941、2“美日谅解”:东条英机的“明智”近卫文麽的“理智”与迁正信的“坦率”在没有政府的条件下,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秩序的提供者和安全阀Eg·女权运动第一节国际社会构成与其历史性(二)全球化与国际社会的演进1、全球化或者全球主义:一个争议的命题2、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性的现代化从巴别塔到国富论,全球化代表了全球性的现代化国家的全面瓦解与管制匮乏解决方式1强化国家权威解决方式2超越功能性分工:自由的过度与跨国秩序的迫切需要第一节国际社会构成与其历史性(三)国际社会的界定1、科非·安南:国际社会是由人类的普遍联系构成的,特征是共同观念——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好世界这样一个远景观念。(个人本位,将人的价值的跨国实现作为基本依据)2、肯尼兹·沃尔兹:从机械社会到有机社会

(把权威、垄断暴力都视为社会内生的一个部分,没有区分机制化和非机制化的权力,但隐含指出了世界国家的可能)

3、赫德利·布尔: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形成一套共同的规则体系、建构共同制度的国家群体。(国家本位,不探讨具体的个人和组织的问题)第二节国际社会的特征及发展二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二)四大基本特征1、行为体的多元性国际行为体的多元意味着忠诚与认同的多元,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国家向个体让度更多的权力,这个趋势甚至比国家向国际组织让度更多。辜鸿铭

-吉田贞子,郭沫若-安娜2、权力来源的复杂性3、共有文化的约束性4、国际社会的初步性

对远景和现实的研究混淆是国际社会认识目前主要的问题,发展与缺乏控制的矛盾突出。重要的是选择参照系的问题。第二节国际社会的特征及发展三国际社会的发展逻辑国际共识→约束性规范→国际宪法全球性问题→治理危机→全球治理模式霸权治下的和平→霸权衰落→制度延续均衡与失衡的循环第三节国家行为体二、国家行为体(一)国家理性1新现实(自由)主义:“理性”是指为了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任何国家都根据偏好计算行动的成本与收益2马丁·怀特:“理性主义”理解为与现实主义、革命主义并列的思想传统,在国际关系领域它是指涉各国是受它们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的规则约束

第三节国家行为体3对理性主义的批评理性主义是“完美的政治和整齐划一的政治……在(理性主义者的)方案里,不存在‘具体环境下的最优’,而是只有‘最优’”。理性主义拒不承认具体环境,因此,排斥多样化。理性主义者所相信的,不仅是每一个政治问题都存在某一个最佳(即“理性的”)的解决办法,而且这一解决办法是普遍适用的。——奥克肖特4理性的局限们的某些认知虽然是合乎理性的,但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理性相符”:人们习惯将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框架的做法,虽然也是理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却会使自己的知觉受到原先的预期、信息以及旧有知识体系的影响和歪曲。“理性相符”与敌意的螺旋上升斯大林与巴巴罗萨计划第三节国家行为体(二)国家利益1、以权力介定的利益2、以安全介定的利益:安全的稀缺程度——米尔斯海默与沃尔兹的争论“地位维持”逻辑。因为进攻行为带来的权力边际收益为零甚或为负,任何理性的国家都不可能采取进攻行为。3、以文化介定的利益;4、以内部需要介定的利益

第三节国家行为体(三)国家权力1影响力说2物质资源说3软权力说“软权力就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诱导而非强制来实现期望结果的能力。”第二章国际战争与和平第一节:国际冲突国际冲突原因解析人性说。基督教现实主义者莱茵霍尔德·尼布尔从基督教“人有原罪”的教义出发断言,“罪孽把冲突带到世界上,即使最亲密的关系也无法摆脱冲突。”他主张用罪孽来对付罪孽,敢于冒公开冲突的危险,绝不向人的罪孽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所谓的“正义与和平”。尼布尔把“原罪”思想引入现实分析,提出美国应该坚决抛弃孤立主义思想、参加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的主张,认为如果美国拒绝如此在道德上是无法容忍的

“权力冲动”说。林普认为权力冲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个人野心,追求个人名望与满足,或者企图从他人劳动中谋利的简单欲望

,国家是单位个人的结合体,人的冲动与欲望势必传导给国家,国家的欲望不过是个人欲望的扩大,所以国家间也会因权力之争而发生冲突。第一节:国际冲突“误解说”。理想主义学者认为国家在本质上是厌恶、抵制冲突的,冲突是由于基于知识差异、教育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决冲突需要建立和完善国际法、建立国际和平机制、加强国际共识。利益差异说。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国家间具有互不相容的利益,刘易斯·科责尔认为冲突是一场“争夺价值以及少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者的目的是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战争的关键是能获得什么利益军国主义(威廉·詹姆斯到尼采)上帝死了→

回应挑战→文明与意志的平衡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解放一切外在压力的限制到解放特定阶级的自由与经济发展第一节:国际冲突二国际冲突的类型拉波波特:“战斗”“竞争”“辩论”三种模式。卡尔·多伊奇:三组六种类型划分法。“打到底的”冲突和“共存”的冲突。前者是你死我活式的冲突,后者在斗争中寻求合作。“根本性的”冲突和“偶然性”的冲突。前者是基于“某些永恒的基本结构”而导致的冲突;后者是偶然的、转瞬即逝的外部因素导致的冲突。注:“根本性”的冲突不一定非得“打到底”,偶然性的冲突各方也不一定共存,冲突可能逐步升级,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可驾驭的”冲突和“不可驾驭”的冲突。取决于节制的能力与效果。第一节:国际冲突冲突的逐步升级特征第一层次,语言象征性冲突。它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工具,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等等。第二层次,一般性冲突。冲突双方或一方已经采取了行动,但整个冲突的可控性较大,双方都会把它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第三层次,对抗性冲突。当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时候,这时国家间冲突会带有明显的惩罚或报复特征。如暂停或取消援助项目、小规模军事挑衅等。第四层次,国际危机。它是国际冲突不断激化而导致的国际关系的恶质状态。此时,冲突各方已经大致做好了摊派甚至战争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国际危机是国际冲突演化为国际战争的一个临界状态,几乎每次世界大战都是以国际危机的蔓延作为序幕的,它是敦促各国采取最后努力挽救和平的警钟。第五层次,国际战争。这是国际冲突的最高阶段。冲突各方已经确定除了战争没有更好的方式捍卫国家利益第二节国际战争与和平二影响战争与和平的关联因素1、单元层次因素(1)内部冲突的国际化(杰弗里·布莱纳“替罪羊战争”)现代化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多元文化主义的失败(2)政治制度与国际战争特定的政治制度是否会形成关于战争的偏好,很所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上世纪90年代的民主和平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基本观点是民主国家的制度模式和社会结构使他们选择战争更为慎重,倾向于用非武力的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但民主和平论者无法说清楚准则的一致性与利益一致性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同一关系

“银河3号还是大浦洞2号2009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遭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和平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是国际上公认的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

第二节国际战争与和平2、体系层次因素

(1)均衡的构成。“权力均衡分布有利体系稳定”“权力倾斜分布有利体系稳定”

利益的当前分配与使用武力所能实现的分配(即权力在国家间的分布)之间的差距越小,战争的概率就越小;反之,则趋大。疑问:权力均衡还是威胁均衡(2)同盟与机制同盟是扩大了冲突的责任还是预防战争爆发同盟与威慑

第二节国际战争与和平三、国际和平的终极问题:战争周期及其突破战争周期的来源:遗忘的时间或战争免疫时间(汤因比)经济周期与战争成本(威廉·汤普森)国际经济膨胀收缩周期霸权周期与霸权转移(从莫德尔斯基到吉尔平)霸权周期的构成:宏观决定阶段(全球战争阶段)执行阶段(霸权领导阶段)议程设计阶段(权威丧失阶段)同盟阶段(分裂阶段)超越战争周期实现和平之路民主和平学说——民主定义困惑和战争成本困惑戴维·莱克的国家寻租理论证明民主国家不是爱好和平而是遵循了科学战争观因此实现了成本合理战争第三节非传统安全

一非传统安全的界定非军事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如恐怖主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粮食和能源短缺、毒品交易、跨国犯罪、人口增长和非法移民等。这些问题与传统的外部军事威胁相对,被笼统地称为非传统安全。

传统的安全研究给予领域(军事)和行为主体(国家)以永恒的优先权,而宽泛的安全研究议程则既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

——BarryBuzan二非传统安全的特点第一,非传统安全的行为主体(威胁来源)多样化。传统安全一般为国家行为体

之间的纷争和冲突,非传统安全的行为主体则包括个人、组织或集团、人类整体、自然因素(其中很多可归结为人为因素造成的)等非国家行为体。

第二,非传统安全的价值主体多层次。非传统安全关注的核心是人,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非传统安全并不排斥国家安全,而是强调将人的安全、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结合起来并在它们之间保持平衡

第三,非传统安全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和嬗变性。

三非传统安全的内容

金融安全:核心内涵是规避金融风险,主要目的是防范金融危机。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环境安全基: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基础(尤其是可更新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移民:大规模移民造成接受国种族、宗教的重新整合,冲击整个“国家”观;空中、海上的非法移民及跨国犯罪团伙的人口贩卖,对国家安全构成新挑战,跨界非法移民可能成为国家间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而且会对国家内部稳定产生影响。流行疾病第三章国际合作第一节:国际合作的相关概念一世界主义与共同体主义之争斯多葛学派的宇宙公民论世界主义强调从更崇高的起点建立普世性的准则不承认最终价值来源并受限于现实结构共同体主义强调建立共同生活的条件与态度二一体化概念:政治共同体形成的过程。说服来自不同国家的政治行为体将其忠诚期望与政治活动转向一个新的中心的过程。——厄恩斯特·哈斯核心问题:忠诚转移二节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一国际相互依赖形势的发展1相互依赖的定义“当互动行为产生彼此都付出代价的结果时,就存在相互依赖,当互动行为不产生付出重大结果的代价时,就只是相互接触。”

——基欧汉和奈相互依赖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给各方提出的权利和代价问题。

2相互依赖的特征相互依赖的广泛性。社会和经济交往方兴未艾,正在创建一个无国界的世界。”代价驱使性。相互依赖关系总包含着代价,不以互利为特征。二节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不对称性。完全均等或纯粹依赖是罕见的。非对称性使权力得以彰显复合性。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联系,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限模糊;三是武力是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敏感性和脆弱性。敏感性侧量的是一个行为体环境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行为体;脆弱性衡量的是行为体终止一种关系需要付出的代价。二节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二国际合作

1、合作的定义:当行为者通过政策协调,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与其他行为主体的实际偏好和预期偏好一致时,合作就会出现

国际合作就是指国家之间在政策和行动上相互调试的行为。2和谐与合作的区分。

和谐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行为者的自利政能自动的促使其他行为者目标的实现。

合作:而如果行为者对政策做出调整,使之变得与他人的政策相容,这种状态就是合作。

合作只会在行为者认为它们的政策处于实际或潜在冲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合作不该被视为没有冲突的状态,而应该被视为对冲突或潜在冲突的反应。国际合作并非一定需要个体利他的动机和行动下才能展开,在利己动机和行为主导的世界中,合作也是可行的。

二节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三、国际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关系1、相互依赖本身并不会自动导致合作的实现国家利益的冲突使相互依赖被利用成为权力工具相互依赖的条件下,相互需求的满足常常成为国家生活的一部分,这导致国家自主能力下降

2、公共利益存在也不意味着国际合作的实现“公用地的悲剧”

——哈丁个体理性行为总与集体非理性之间的悖论

时事:西班牙青年的集体抑郁诱因:西班牙1977年告别佛朗哥独裁时代以来“最为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目标:2012年节省273亿欧元的开支。

现状:400万人口失业,近一半青年人只能找到临时工作第三节国际合作的路径分析一功能主义与新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强调跨国问题的技术属性技术合作网络规避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新功能主义:合作程度取决于国家内部利益集团对收益的判断政治精英与技术精英的配合外溢(spillover)过程:合作领域的扩展环溢(spill-around):一体化职能扩大权威不扩大权威加强(bulidup):一体化组织领域不扩大但权威扩大权威削弱(retrenchment):组织内联合仲裁水平提高而组织权威削弱例:联合国与美国干涉主义回缩(spill-back)第三节国际合作的路径分析新功能主义的改良共同领域的扩大导致任务联系的革新交往的增加:重点性外溢与一揽子协议精英社会化: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的差异地区性组织的形成:地区组织与国内利益集团意识形态与认同外部行为体的建设性作用一体化的条件构成单元的对称精英价值的互补多元主义的存在成员国的适应能力感性条件分配的公平认知对外部问题的相关认知看得见的代价水平第四节国际合作对国际制度的依赖一国际合作不能达成的主因(1)交易成本过高。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就越高JonCauly

。即规模扩大和相关性扩大造成合作连带风险扩大(2)可靠信息不足。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信息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同时不同国家间所掌握的信息是存在差别的,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

(3)主权国家政府间合作密度不够第二节国际合作对国际制度的依赖二国际机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相互依赖中的权利和代价关系,从法理提出国际制度的存在重要性。相互依赖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国际制度产生的过程“科斯定理”的启示国际制度之所以能够提供可靠信息,首先是因为国际制度本身要求参加者提供标准化信息。充足的信息使得行为体对于相互行为意图的预测与实际行为高度吻合,使双方的期望状态趋同国际制度的程序和规则可以形成一种信息结构,它们决定什么行动原则是可以接受的,提供了判断政府行动是否合法的标准。”国际制度具有惩罚性功能。国际制度促成合作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制裁惩罚主动不合作的违规行为和通过协调来纠正违心的不合作行为。囚徒困境与多次博弈欧盟案例:国际机制建立新的官僚体制第四章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关联第一节跨国公司与全球化数据:1998年,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高达11万亿美元,而当年世界贸易额仅为7万亿美元。为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在《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IMF一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体系的巨大破坏1、跨国公司与国家的级差效应NICs(新兴工业化国家)/NNEs(无法自给的民族经济体)/UCEs(无法治理的混乱实体)2、跨国公司与政治决策权的集中跨国公司倾向于寻找政治同盟,帮其解决“市场失灵”条件下的盈利问题。跨国公司需要政治权利维护一个受保护的市场环境。

在经济关系领域,国家的权力与跨国公司的利润存在交换的关系,国家让渡的经济权力会得到补偿。——吉登斯第一节跨国公司与全球化3、跨国公司与西方世界的团结2006年跨国公司的巨大投资有80%左右集中在在北美、西欧及日本三极之间进行的。因为资金流通形成的复杂财税货币体制构成了西方世界内部渗透性制度的经济基础。4、跨国公司与不发达世界的不对等权利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在缺乏政治保证的条件下不会轻易介入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跨国公司承担了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于资金的主要责任,其输出量的有限性和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矛盾。这就使不发达国家在作出让步时无法有过多选择。第一节跨国公司与全球化二跨国公司对全球化的重要意义跨国公司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存在的。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因此其利润的实现与所在国的认同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跨国公司都是带有多元化色彩的,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对跨国公司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需要进行一系列努力以获得所在国家政治、社会与市场的认同。跨国公司带来的连锁效应不但给传统社会结构带来了冲击,同时传递了社会变革的信号。可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为后发国家认识世界、接触世界提供了机会。为了保证竞争力和本土化的顺利进行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推动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迫使民族经济适应竞争性的环境;但同时也限制了发展路径选择第二节国际经济发展历程1、路易十四时代开始重商主义时代:国际贸易的零和判断、重视顺差、金属货币积累、保护国内市场本质属于经济民族主义和国家干预2、自由主义时代早期:自由贸易、国际分工与按禀赋生产本质是实现人的劳动力价值增值产生,社会财富产生国家财富后期:转向重视贸易收入向支持个人自由3、经济现实主义总体战导致国家管制的增加,计划经济大政府成为常态本质:在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威胁下强调国家最终支付者的功能第二节国际经济发展历程“注水入阀”“新政”与凯恩斯主义本质是货币政策在储蓄与投资间寻求平衡4马克思主义政策的兴起从马克思主义到帝国主义:阶级分析与经济决定理论依附论视角下的国际经济西方与非西方的二元对立经济结构分散化与渗透性第五章国际道德与秩序第一节国际道德一国际道德准则的界定定义就是在国际关系层面上按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人权等道德要素规范国际关系行为的观念和原则。特点历史性被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不具有强制效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家行为第一节国际道德二国际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困境1)君主、贵族社会的道德标准。在17、18世纪,直到一战止,国际道德是个人主权者及相对较小的、有内聚力的、成分相同的贵族统治集团关注的事情。在当时的欧洲国家中所信奉的就是贵族社会所通行的道德理念,具有超国家的性质,各国的外交政策就处于这种超国家的普遍道德行为规则制约之下。第一节国际道德2)国家道德标准当历史发展到19世纪以后,国家观念增强,国家利益上升,君主和贵族的道德被国家道德所取代。一战后的新的政治和道德体系依照胜利国的政治和道德信念被重新确立。各国的国家道德冲破了世界性道德规范,并都想使自己国家的道德推广为所有国家都应该遵守的普遍性的国际道德。第一节国际道德3)国际道德标准威尔逊的道德主义主张从人性善的哲学观念出发,相信人如果启动其理性和良心,就能够建立起被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道德,从而带来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二战后,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中,自由主义借鉴道德理念确立了国际道德行为准则。第一节国际道德4)道德困境

国际道德与个人道德。作为人的普遍道德规则与国家道德的冲突。

国际道德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在很多时候实际上被看成了道德利益本身。

国际道德与文化传统正义、民主等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第一节国际道德5)作用:1)是调整国际关系的行为规范。2)是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力量。3)是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4)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第二节国际舆论一定义国际舆论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公众舆论,是不同国家的成员团结起来,在某些根本性的国际问题上形成的共同意见二形成的条件:1)技术条件。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及普及;2)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及愿望;3)各国的政策;第二节国际舆论三国际舆论与国际道德的关系国际舆论无法避免于普遍性的国际道德束缚但将道义上升为舆论需要国家传媒的组织性保障与力量支持国际舆论是国家利益博弈的一种特殊侧面,其核心在于相互说服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国家权力取得国际公共性的关键第二节国际舆论四国际舆论对道义原则的利用国际舆论中的权力要素表达、说服与控制国际舆论的道德选择性(公众情绪与道德)目的的优先假定原理第三节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一、什么是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的各主要角色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行机制。雷蒙·阿隆提出秩序的5个可供选择的定义:1)现实的任何有规则的安排;2)个组成部分的有序关系;3)生存的最低条件;4)共存的最低条件;5)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多数学者倾向于第四种定义。第三节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二、国际秩序建立的基本因素基辛格认为三个方面:国际秩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单位间的互动方式怎样?以什么为目标?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原因:主要国际力量数目、性质、和目标已经改变国际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多边外交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第三节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三世界秩序霍夫曼认为世界秩序有三个不可分割的定义:1)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理想化模式;2)是国家间友好共处的重要条件和有规章的程序,它能提供制止暴力、防止动乱的有效手段;3)是指合理解决争端与冲突,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有序的状态。第三节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四、国际秩序(单极霸权模)式向世界秩序的转变1)地球村模式2)世界政府模式3)和平区与动乱区模式4)“三大经济区”模式时事关注2011一:郭定平

先生

死了吗据说死况:自杀(跳楼服毒)据说死因:网络骂死第一人据说:还没死已经报警事件由来:“我个人认为在中日有争议的岛屿上,迁入中国公民的户籍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像这种迁入可能会导致新的麻烦,而且为未来中日谈判钓鱼岛问题会设置新的障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奉劝我们国人,我们的中国公民,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有过激的行为,我也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支持、鼓励和放纵这种行为。”

时事关注2011一:郭定平

先生

死了吗时事关注2011一:郭定平

先生

死了吗如果他死了,骂他的人胜利了吗如果他没死,骂的人卑怯吗没人真正提问的三个问题1支持教授的人忘了冷漠的理性对社会的伤害2制造谣言的人忘了精神胜利不能战胜哪怕任何不公平3忧心忡忡的人忘了我们除了讽刺并没有什么可做的多一个选举权,少一个愤青时事关注2011二:前原诚司辞职是谋略吗一偶像前原诚司1个人奋斗的传奇经历2俊朗外形3是干净的政治形象4强硬挑衅的政治做派

二艰难的民主党小泽一郎官司缠身鸠山身陷普天间菅直人:内斗与消费税改革时事关注2011二:前原诚司辞职是谋略吗时事关注2011二:前原诚司辞职是谋略吗献金案:外籍人士捐款数额25万日元谋略:以退为进弃船逃生未来:日本未来首相民意测验中前原以20%位居榜首先例:李鸿章脱湘建淮问题:你会采取这样的谋略吗时事关注20113:日本地震与我们的哀悼灾难:死亡人数达到1897人,3002人下落不明,潜在遇难者高达2万多,55多万人流离失所,数百万受灾民缺衣少食。

人类的灾难还是日本的灾难?支持悼念者:如果拒绝悼念会堕落到一切历史水平之下

反对悼念者:2008/05/13(火)14:10:53なんか騒いでるけどいってせいぜ数十万だろ?亿単位で死ねばいいのに

翻译:这么吵闹的地震才死几万人?要是死数以亿计的人就好了啊

时事关注20113:日本地震与我们的哀悼时事关注20113:日本地震与我们的哀悼问题:人道主义是普遍的吗典型心态:1我光明正大地报以一定的同情。但是,要我捐款的话,还是算了吧。我未敢忘记,我未曾原谅

2用这种不礼貌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同情心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感。

时事关注20114: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战争形势的逆转利比亚政府军可能在2天内彻底结束战斗危机中双方的表现卡扎菲:1反对我的都是基地组织21977年在利比亚成立了人民委员会意味着权力全部交给人民了,我无法退休,革命领袖不是职业,因此无法退休3这个国家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混乱时事关注20114: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时事关注20114: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卡扎菲的反对者既说不清新政府的纲领,也说不清如何处理卡扎菲时事关注20114: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第三方的反复无常希望卡扎菲下台,又不敢做任何实质性的举动问题:阿拉伯传统世界中最脆弱的政权如何生存君主制取消了,世袭政治还在政党制存在了,部族政治还存在国际信誉没有了,国际作用还在现有体制合理性消失了,体制替代品还在问题:所谓的社会转型是低标准的还是高标准的时事关注20115: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二)“奥德赛黎明”北约分歧英法美德土耳其阿盟分歧:卡塔尔阿联酋参战沙特、埃及反对卡扎菲:全民战争全面停火问题1:卡扎菲撑几天问题2:压迫、反抗、干涉?集体狂欢与自主权实现之难时事关注20115:卡扎菲的统治是否继续(二)时事关注20116贝卢斯科尼的派对门时事关注20116贝卢斯科尼的派对门缘起:意大利检察院在长达两万页的指控书中附加了大量的图片检控书的核心:嫖宿幼女——鲁比电话录音(500万欧元)与7000欧的馈赠老贝总理的前科:捷克总理的尴尬问题1:为什么老贝总理支持率那么高经济稳定、黑手党受打击、政府效率提升问题2:面对丑闻,意大利人耸耸肩,这对吗问题3:如何评价政治家也许承认没有天使,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过些时事关注20116贝卢斯科尼的派对门时事关注20117东京电力罪与罚时事关注20117东京电力罪与罚公司行程15号东京电力希望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