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_第1页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_第2页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_第3页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_第4页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5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十年真题】1.(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 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 C项错误。(2018•新课标全国出卷高考• 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 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 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 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 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 D项错误。(2016•新课标全国H卷文综•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 B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故 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 D项正确。(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 A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 B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 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谟,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河南尹田歆”“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说明地方是有选官权的,故 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 才能、品德等综合品评,这与材料中的“孝廉”不符,故B项错误;“推举孝廉”反映了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但是“贵戚……相命”又反映了权贵开始干涉控制察举制,客观上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 C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 D项错误。(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鄱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被都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 B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 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解析】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 A项错误;科举制是扩大官吏来源,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故 B项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项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 D项错误。(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D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选项把学子的坚持等于愚昧无知错误,因此选 C。(2012・安徽文综•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A.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答案】D( )B .选官须注重才学D .选官应注重品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言词刀笔”的含义,此处的“言”指言辞辨正,也就是语言流利,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是唐代选官的标准之一;“刀笔”借指文章。“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这样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D项正确。(2012•四川文综•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A.世袭制B.分封制【答案】C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A项;BD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项正确。(2011•山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

原因是( )•察举制的完善A.•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从试题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 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此地关,故选 D项。(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七族子弟口■七族子弟口3M{孑姐目小姓子弟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 A、B、C表述错误。(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 Ao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 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

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o(2010•浙江文综•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答案】C【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 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 C项。(2010・江苏单科•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 .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应排除A、B和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Q(2014・福建文综•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绮子弟, 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解析】(1)从材料一“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说明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说明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材料二反映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影响。(2012・江苏单科•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3分)33分)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 (1)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形成。科举制“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同时使“士有应举之才”能够被举荐,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 (2)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保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科举的创新之处在于给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流动性) ,同时通过“机会均等”的机制(公平性),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作用)。(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土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

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0分)【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 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2011•上海单科•35)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问题:(12分)(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6分)(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答案】(1)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6分)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③考试成绩其他答案。(0分)(2)论据(4分)答案1: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其他答案。(0分)组织(2分)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考试成绩。第( 2)题,在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即推举制、科举制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即要看到积极,也要看到局限。如推举制可从其举荐优秀人才和结成特殊关系等角度入手;科举制可从统治基础和真才实学等角度分析。【三年模拟】(2018・兴化期中)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C.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答案】D【解析】据材料“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举制的特点,即以科举考试为选官的依据。 A项内容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特点; B项内容反映了察举制的特点;C项内容反映了世袭制的特点;“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体现了科举制的影响,故 D项正确。(2018•盐城一模)《晋书・卫璀传》载:“璀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卫瑾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B.卫瑾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卫瓘主张恢复察举制,用于取代代表士族门阀利益的九品中正制,故 A项错误;卫瓘认为崇贤使民俗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结合所学,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和廉,因此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选官制度,而不是官制改革,故 C项错误;魏晋是以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故D项错误。(2019•常州一中期初)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 )A.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答案】D【解析】题干大意为,州、郡中都设置中正官,选拔州郡中贤明有鉴别能力的人担当中正官,令他们区别选官的人才,根据门第的高低来选定官员的高下。根据关键词“中正”“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用以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需要中正官品评人才的等级,与察举制相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故 D项正确。4.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由“四科取士”的具体规定可知该选官制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故选B项。.(2019•扬州中学质检)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有匡时济世白^功能 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C.有制约君权白^职能 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答案】A【解析】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于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出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模拟策试,没有体现诗赋信息,故B项错误;科举制会扩大统治基础,不会威胁皇权,故C项错误;古代社会是专制社会,不是民主社会,故 D项错误。.(2017•山西太原模拟)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不属于官员队伍,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中进士或举人……考中秀才……”可知,科举制下,根据自身才能不同,各有不同的归宿,有利于人才相对合理流动,故 B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会等级,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才的流动,而非科考的内容,故 D项错误。7.(2017•河南洛阳调研)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 ,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土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答案】C【解析】这种做法是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无关,故 A项错误;这种做法“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扭转唐代的等级观念,故 B项错误;“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与此相对,庶族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选拔的标准,故D项错误。8.(2019•山西太原调研)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答案】 C【解析】 由材料“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德还注重才能,故 C项正确。9.(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 )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主专制加强的表现【答案】B【解析】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而不是完全依据才学,说明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故 A项错误;科举制录取考虑“社会名声”,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故 B项正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唐代科举制的录取依据,没有体现出对君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