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1.gif)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2.gif)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3.gif)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4.gif)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第20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da19397fbbc77890b5f679214024a46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故举(16i)公理(jin)飨巾(Un)福博(1U)B.堆积(ji)的江月(Idi)梧咽(tdng)乍暖还寒(ZQ)C.舞榭(xid)佛狸祠(bi)狼居伊(xu)金行铁马(ge)D.浪用尽(tdo)।港型(md)神尊(ya)早生华发(f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墙橹舞榭 佛狸巷陌B.纶巾寄奴 烽火廉颇C.凄冷苍皇 风情门槛D.憔萃凋谢 次第寻觅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源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B.元嘉早孽,封狼居胥。(草率出兵)C.千百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D.元嘉草草,野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5.下列关于典故的类型、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院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课内阅读】一、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列小题。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对画线句用典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2.作者登临怀古,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却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试写出其用意。二、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2.“用典”即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词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除了回顾词人四十三年前南下归来的经历之外,全属用典。有人认为辛弃疾“掉书袋”,觉得这是一个缺点,对此,你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惜分飞•春思,辛弃疾翡翠楼前芳草路。宝马坠鞭曾驻。最是周郎顾久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气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之时。②周郎顾: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日:'曲有误,周郎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辩音律的典故。③飘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表达了美人迟暮、伤春之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之开篇点出送别环境:翡翠楼前,芳草路上,营造了分别在即的氛围。B.三四句运用典故,写分别筵前歌曲多次唱错,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痛苦心情。C.第五句写作者望眼欲穿,暮色降临的远方只有一片片碧云,表达了失落的情绪。D.第六句写面对眼前潺潺流水,作者不知“桃源”何处,更添无法归隐的伤感。2.本词后两句志深意长。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南宋]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叼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②!二十五弦③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④?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比喻世事颠倒。②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③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④痴骨:指愚笨的内心。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2.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鞋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鞋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鸵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片段写作】他舞得起刀剑,玩得起文艺小清新,“疯”起来上战场杀敌,让敌人胆寒。他就是,词人剑客一一辛弃疾。请以“辛弃疾的剑”为具体物象,写一段的文字,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要求:语意连贯,200字左右。2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故举(16i)公理(jin)缗巾(Un)福橹(lu)B.堆积(ji)的江月(Ifei)梧惆(tong)乍暖还寒(ZQ)C.舞榭(xid)佛狸祠(bi)狼居管(xu)金芒铁马(ge)D.浪淘尽(tdo)港陌(md)神鸦(ya)早生华发(fa)【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A项,“纶”应读gudn;B项,“乍”应读zhd;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G。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能力。A项,墙——橘;C项,苍一一仓;D项,萃一悴。故选B。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句式的把握能力。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风凰栖碧梧老枝二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二故选C。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源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B.元嘉早孽,封狼居胥。(草率出兵)C.千百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D.元嘉草草,甘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语意来推导。D项,“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这里的“封”指筑坛祭天。故选D。5.下列关于典故的类型、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例句用事典,借古伤怀,借廉颇自比,表达壮志难酬的同病相怜之悲。A.化用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中的诗句“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表达的是自己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B.运用事典,借古讽今,借刘义隆草率用兵最终仓皇落败,告诫南宋统治者,以史为诫。C.运用事典,借古伤怀,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追慕之意,暗含壮志难酬之慨。与例句用法、作用相同。D.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故选C。6.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D【解析】题干问“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这是赏析诗词的意境。例句与D项均借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作者感慨历史变迁,以及追忆古人英雄业绩的情感;A项诗句以“草萋萋”、“花自落”、“鸟空啼”表现一种孤寂、落寞之情:B项诗句以轻灵的笔触,写长安城内的寒食节,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风俗画,表现了作者怡然自适的愉悦之情地;C项诗句以“寥落”、“寂寞”、“白头”等词语表达了一种凄婉、哀怨之情。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件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项,“以韩优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春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己。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便胄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故选C。【课内阅读】一、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列小题。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嬴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对画线句用典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2.作者登临怀古,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却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试写出其用意。【答案】LC2.(1)照应词题。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并建立了政权。(2)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做文职,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3)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错误。此处作者是借廉颇这一典故自况,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选项的理解没有关注词人在词中要表达的情感。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由词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可知,孙权曾建都京口;刘裕居住于京口,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并建立了政权,作者提及孙权和刘裕两个人照应词题“京口怀古”:由词中“英雄”“风流”以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内容可知,孙刘两人都曾建功立业;作者仰慕英雄并提及刘裕北伐之事,以两人自比,也表明自己力主北伐抗敌,想要收复失地,建立功业,但朝廷只派他做文职,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由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等内容可知,作者赞扬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收复失地,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落败而回,借古讽今,批评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无收夏中原之志。二、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
的苦闷心情。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2.“用典”即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词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除了回顾词人四十三年前南下归来的经历之外,全属用典。有人认为辛弃疾“掉书袋”,觉得这是一个缺点,对此,你有何看法?【答案】1.C2.观点一:用典太多,增加了阅读难度,影响了这首词的流布。观点二:正确地看待用典,是鉴赏辛弃疾词的关键。就这首词来说,词的上阕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词人的抱负,一个爱国词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无可指摘的。词的最后用廉颇一事表达词人的悲愤之情,成功地再现了词人的形象。综上所述,辛弃疾词的用典是非常成功的。同时,在辛弃疾所生活的年代,在权臣当道的社会背景下,用典不仅可以借助典故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巧妙地绕开政治,以免因“直谏”而遭受迫害。观点三:综观本词,用典虽多,但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那些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词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得真切动人。词人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这是辛弃疾词用典的一大特点,把握这一特点才能正确鉴赏。【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词内容和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题干的要求,注意认真研读诗词内容,准确把握诗词的艺术手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的说法明显错误。作者借廉颇自比,充分体现了自己还有足够的实力报国。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用典”的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弄清手法的表达效果。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优(tuo)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卷和廉颇的故事。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诗歌内容就无法理解。【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惜分飞•春思辛弃疾
翡翠楼前芳草路。宝马坠鞭曾驻。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
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支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之时。②周郎顾: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日:'曲有误,周郎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辩音律的典故。③飘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表达了美人迟暮、伤春之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之开篇点出送别环境:翡翠楼前,芳草路上,营造了分别在即的氛围。B.三四句运用典故,写分别筵前歌曲多次唱错,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痛苦心情。C.第五句写作者望眼欲穿,暮色降临的远方只有一片片碧云,表达了失落的情绪。D.第六句写面对眼前潺潺流水,作者不知“桃源”何处,更添无法归隐的伤感。2.本词后两句志深意长。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D2.①描写了春天即将逝去,片片桃花纷飞,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凌乱的飘落的场景,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②用典抒情,写出了时光易逝的伤感。③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D项,“更添无法归隐的伤感”错,结合注释①本词写于作者四十二岁遭谗落职,可见作者不是“无法归隐",而是'‘不得不归隐"。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把握诗句意蕴能力。本题作答时,可先概括诗歌后两句的意思,再分析用到了什么手法,最后由浅入深分析情感。诗歌后两句“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飘红雨"写''春归去”,片片桃花纷飞,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凌乱的飘落的场景,莫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结合注释③可知这是用典,李贺借“飘红雨”的典故表达了美人迟暮、伤春之感,而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结合题目“春思",以及'‘春归去",可知抒发了时光易逝的伤感;结合“周郎顾”的典故,可知作者渴望像周瑜一样得到重用,建功立业,为国效力;再联系注释①“遭谗落职”,可知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南宋]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叼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②!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④?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比喻世事颠倒。②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③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④痴骨:指愚笨的内心。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2.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答案】1.A2.相同点:陈词和辛词都表达了抗击金人的愿望和决心;不同点:①陈词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对杀敌抗金的决心和信心;②辛词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A项,“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理解错误。苜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仅壮志难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故选A。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题答题的角度限制很小,考查的“抗金情感”的异同,耍抓住这一点进行分析。首先,陈词和辛词都表达了抗击金人的愿望和决心;不同点:①陈词"老去凭谁说”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表面上写炼丹,实则写救国,龙虎丹炼成崩裂出鼎,暗含词人救国的决心和信心。②辛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撤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提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提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昵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耍阐释。【答案】1.D2.A3.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解析】1.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题干是“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泰州市靖江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物资供应链优化管理协议
- 2025年专业除鼠服务合同
- 2025年出租车经营权承接策划协议
- 2025年通信传输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给皂液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 2023年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卫生院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 2023年浙江省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卷
- 辽海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套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 空气能热泵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