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高二上学期化学同步讲义苏教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高二上学期化学同步讲义苏教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高二上学期化学同步讲义苏教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高二上学期化学同步讲义苏教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高二上学期化学同步讲义苏教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了解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实验仪器、药品,实验过程与操作。.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了解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能进行反应焰变的简单计算,能运用反应焰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反应热的热效应,以及盖斯定律的认识问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应用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形成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Sa知识精讲史,知识点01反应热的测量.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实验装置(如图)简易量热计 3.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2)另取一量筒量取50mL0.50mo卜NaOH溶液,测量并记录5)。(3)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用轻轻搅拌,并准确读出反应体系的(,3)。4.实验数据处理假设溶液的比热与水的比热,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忽略量热计的=①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AU /(℃)②反应体系的热容:C= ③反应热\H=/(kJ-mol1)5.反应热的测量实验要点(1)使用隔热层(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杯盖——减少。(2)量取反应物,测反应前温度——要用NaOH溶液、 盐酸。(3)混合反应物,测反应后温度一测反应后混合液的=(4)重复实验 次,减小系统误差。【即学即练1]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中和热的过程中,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2次B.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大D.为防止液体溅出,酸碱混合时应将量筒中的溶液缓缓倒入烧杯中再慢慢搅拌士'知识点02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 。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不易测定的计算出来。.盖斯定律的应用利用己知反应焙变求未知反应婚变。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焙变也可以由几个化学反应焰变的而得到。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如图所示:(1)Zn(s)+^O2(g)=ZnO(s) -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AW等于。Q能力拓展考法01化学反应反应热的测量i.提高反应热准确度的措施(1)实验中用温度计先后测量酸溶液、碱溶液及混合溶液的温度时,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可减小实验误差,且测量完一种溶液后,温度计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记下读数。(2)反应物应一次性迅速加入,且避免有液体溅出。(3)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4)重复实验3次,取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2.导致反应热测定存在误差的原因(1)量取溶液的体积不准确。(2)温度计读数有误(如未读取到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就记为终止温度)。(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5)隔热层隔热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损失。(6)测过酸溶液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溶液的温度。(7)溶液浓度不准确。(8)没有进行重复实验。.问题讨论(1)若使用浓硫酸或浓碱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浓硫酸或浓碱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使最终温度偏高。(2)使用弱酸或弱碱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弱酸或弱碱电离时吸热,使最终温度偏低。(3)若分别使用0.2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是否相同?理论上相同,因为反应热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相关,与实际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本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热是生成ImolHzO⑴时的反应热。(4)若取用的溶液的体积较少,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温度差变小,会造成系统误差增大。【典例1】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考法02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理解.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是指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lmolHzO。)时的反应热,不同的酸和碱反应,中和热并不相同。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FF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⑴A//=-57.3kJmol'o.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质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质是H+、OH结合生成H2O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沉淀或难电离的其他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应计在中和热内。如使用浓硫酸或浓碱反应时,浓硫酸或碱稀释要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增加;如使用弱酸或弱碱反应时,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少。【典例21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L0.5mo卜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婚变AHl、A42、AH3的关系是()A.AWi>A//2>A//3 B.A//i<A//3<A//2C.AWi=A//3>A//2 D.考法03盖斯定律的应用利用盖斯定律进行问题分析时,常用加合法和虚拟途径法。.加合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变化。举例:已知:①举例:已知:①2H2(g)+C>2(g)=2H2O(g) A”i=-483.6kJ-mol-1②H2O(g)=H2O(l) a//2=-44.0kJ-mol'1运算公式管加合法写出")+10邈)=氏0⑴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将①X1/2+②便得出A//=A//Ix|+A//2=(-483.6kJmol-1)x1+(-44.0kJmol-1)=-285.8kJmol-'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A//=-285.8kJmol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的反应热。举例: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A”;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AM、AH”\H^AH 贝I]有:应用加合法计算反应热时应注意:①热化学方程式如果相加(或相减),则反应热就相应地相加(或相减)。②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乘以(或除以)某个数,则反应热就相应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③可逆反应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典例3]已知C(s)+1()2(g)=CO(g)NH上述反应在0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2o因此该反应的AH无法直接测得。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AH却可以直接测得:®)C(s)+O2(g)=CO2(g)A/7i=-393.5kJ-mo「②CO(g)+/2(g)=CC>2(g)A//2=-283.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A”。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H=o则C(s)与O2(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在相同条件下,将1molC(s)分别按如下途径燃烧:①1molC(s)—>1molCO2(g);②1molC(s)—>1molCO(g),1molCO(g)T1molCO2(g),放出的热量关系为( )A.①〉② B.①二② C.①<② D.无法比较.已知H2(g)+C12(g)==2HCl(g)AH=-184.6kJmo「,则反应HCl(g)=1H2(g)+1ci2(g)的△,为( )A.+184.6kJ/molB.-92.3kJ/molC.-369.2kJ/molD.+92.3kJ/mol.己知S(s)=S(g)AWi,S(g)+O2(g)=SO2(g)A42,则S(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O2(g)=SO2(g)\H=\H2-\HxS(s)+O2(g)=SO2(g)A//=A//|-A//2S(s)+O2(g)=SO2(g)\H=\Hx+\H21molS(s)燃烧生成1molS()2(g)放出的热量大于1molS(g)燃烧生成1molSCh(g)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HNO3(aq)+KOH(aq)==H2O(l)+KNOj(aq)AH>—57.3kJ-rnol1HNO3(aq)+NH3H2O(aq)=H2O(l)+NH4NO3(aq)AW<-57.3kJmor1CH3COOH(aq)+KOH(aq)=H2O(l)+CH3COOK(aq)A//<-57.3kJ-mol-1CH3COOH(aq)+NHyH2O(aq)=H2O(l)+CH3COONH4(aq)A/7>-57.3kJ-mol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Ch(g)=CO2(g)AM①C(石墨,s)+O2(g)=CO2(g)AH2②C(石墨,s)=C(金刚石,s)A43=1.9kJ-mo「।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A//3=A//i-AW2A//!>A/726.已知:①2c(s)+O2(g)=2CO(g)AH=-221.0kJ-mol1@2H2(g)+O2(g)=2H2O(g)AH=-483.6kJmor1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AH为( )A.+262.6kJ-mol-1 B.-131.3kJmol1C.-352.3kJ-moF1 D.+131.3kJmor1.已知:①Zn(s)+102(g)=Zn0(s)A//i=-348.3kJ-mol-1@2Ag(s)+2O2(g)=Ag2O(s)A/72=-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等于( )A.—317.3kJmor1 B.-379.3kJ-mol-1C.-332.8kJ-moF1 D.317.3kJ.mo「.已知H+(aq)+OH-(aq)=H2。。)A//=-57.3kJ-moF1,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1)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 kJ热量。

(2)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作用是:仪器B的名称是,作塑料盖板碎泡沫塑料小烧杯-大烧杯用是;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o塑料盖板碎泡沫塑料小烧杯-大烧杯(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AH,其结果常常大于一57.3kJ-mo「i,其原因可能是O(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0)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己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AWi=532.36kJ-mol-1Na2co340H2O(s)=Na2CC)3・H2cxs)+9H2O(g)A//2=473.63kJ-moP1写出Na2cO3・H2。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发射卫星时可用肿(N2HQ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NC)2(g)A/7i=+67.7kJ-moP1②N2H4(g)+Ch(g)=N2(g)+2H2O(g)\Hz=-534kJ-moP1试计算1mol肿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kJ;写出肺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题组B能力提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比0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2(g)+Ch(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AH不同C.已知:①2H2(g)+C)2(g)=2H2O(g) \H=-akJ-mol"1,②2H2(g)+C)2您)=2比0⑴kJ-mol则a>%D.已知:①C(s,石墨)+O2(g)=CCh(g) A//=-393.5kJ-mol-1,②C(s,金刚石)+()2(g)=CO2(g)AH=—395.0kJ-mol1,则C(s,石墨)=C(s,金刚石)A//=+1.5kJ-mol1.如下图所示,AHi=-393.5kJ/moL-395.4kJ/moL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能]盘卜夕__ __eg金刚石)+0侬Hr""y*eg石晶)+。施)Art,A%\I」」--'-830 反应过程 A.C(s、石墨)=C(s、金刚石)A//=+1.9kJ/mol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502(g)A/7=241.8kJ-moF1H2(g)+1o2(g)=H2O(l)XH=-285.8kJ-moF1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88kJ-moF1 B.A//=2.44kJmoF1C.A//=-4.98kJ-mol-1D.A//=-44kJ-mol"14.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F BE C/ahDa.a-f,ah=-ah6AH1+AH2+AH3+AH4+AH5+AH6=1C.C—F,|AH|=|AH1+AH2+AH6|D.AH]+AH2+AH3=-AH4-AH5-AH65.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燃歧化法”,主要反应一定条件为C4H8(g)+C2H4(g), 42c3H6(g)。己知相关燃烧热数据:①QH4(g)+3O2(g)=2CCh(g)+2H2O⑴AH=-1411kJ-mol-19②C3H6+2O2=3CO2(g)+3H2O(l)AH=-2049kJ-mol-1③C4H8(g)+6O2(g)=4CO2(g)+4H2O⑴AH=-2539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原料,反应③的放热最显著B.放出相等的热量,反应①产生的CO?最少“烯燃歧化"反应中消耗1molC4H8(g),放热148kJ“烯嫌歧化”反应中断键吸收的能量比成键放出的能量多6.红磷P(s)和Cb(g)发生反应生成PCb(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h反应生成(1)P和Ch反应生成PC1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PC15分解成PC1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15的△%=,P和CL一步反应生成1molPCI5的△%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题组C培优拔尖练1.25℃、101kPa下:®2Na(s)+1/2O2(g)=Na2O(s)A/7i=-414kJ-moF1②2Na(s)+C)2(g)^=Na2O2(s)A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02反应生成Naz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A//=-317kJ/mol2.在1200C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02(g)===S02(g)+H20(g)NH\32H2S(g)+SO2(g)===^S2(g)+2H2O(g)A―H2s(g)+/(g)===S(g)+H2O(g)A”32S(g)===S2(g)△为则的正确表达式为()3 3A.A/74=2(AHi+A”2・3A〃3) B. -AH2)3 3C.A//4=2(A//i+AH2-3A//3) D.AH4=2(A//i-A//2-3AH3)3.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HX(aq)AHHXaq)+X-(aq)HX(aq)AHHXaq)+X-(aq)AH.AH、 H*(g)+X-(g)"A町AH,HX(g)———~►Hte)+X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A”i<0B.相同条件下,HCI的比HBr的小C.在相同条件下,HC1的(A//3+AH4)比HI的大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键放出akJ能量,则该条件下△“2=akJ-mol"4.将V)mL1.00mol/LHC1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LOOmolLr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第2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了解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实验仪器、药品,实验过程与操作。.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了解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能进行反应焰变的简单计算,能运用反应焰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反应热的热效应,以及盖斯定律的认识问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应用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形成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蟹知识精讲覆4,知识点01反应热的测量.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实验装置(如图)简易量热计 3.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50mL0.50mohL-i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2)另取一量筒量取50mL0.50moiL^NaOH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玄)。(3)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拌,并准确读出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3)。.实验数据处理假设溶液的比热与水的比热相等,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忽略量热计的比热。①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Aen-号%℃)②反应体系的热容:C=(VhctPhC|+VNaOH・pNaOH)x4.18/(J」C")③反应热AH=—^^()25^AkJmol-1).反应热的测量实验要点(1)使用隔热层(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杯盖——减少热量损失。(2)量取反应物,测反应前温度一要用NaOH稀溶液、稀盐酸。(3)混合反应物,测反应后温度——测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4)重复实验2~3次,减小系统误差。(即学即练1]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中和热的过程中,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2次B.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大D.为防止液体溅出,酸碱混合时应将量筒中的溶液缓缓倒入烧杯中再慢慢搅拌答案:B解析:A.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一组需要记录3次温度,既初始酸碱的温度和反应完全后的最高温度,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时至少要做2组实验,所以至少记录6次温度,故A错误;B,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损失,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损失,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故B正确;C.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要吸热,所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故C错误;D.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损失,酸碱混合时应将量筒中的溶液缓缓倒入烧杯中再慢慢搅拌,导致热量的损失,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故D错误;故选B。金'知识点02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相同。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不易测定的计算出来。.盖斯定律的应用利用已知反应焰变求未知反应焰变。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焙变也可以由几个化学反应焰变的相加减而得到。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如图所示:【即学即练2】已知:(1)Zn(s)+102(g)=Zn0(s)AW=-348.3kJ-mol-'(2)2Ag(s)+1o2(g)=Ag2O(s)A//=-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 等于。答案:-317.3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1)一(2)得,AW=-348.3klmol।一(一3L0kJ・mo「)=-317.3kJmo「。B能力拓展考法01化学反应反应热的测量.提高反应热准确度的措施(1)实验中用温度计先后测量酸溶液、碱溶液及混合溶液的温度时,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可减小实验误差,且测量完一种溶液后,温度计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记下读数。(2)反应物应一次性迅速加入,且避免有液体溅出。(3)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4)重复实验3次,取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导致反应热测定存在误差的原因(1)量取溶液的体积不准确。(2)温度计读数有误(如未读取到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就记为终止温度)。(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5)隔热层隔热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损失。(6)测过酸溶液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溶液的温度。(7)溶液浓度不准确。(8)没有进行重复实验。.问题讨论(1)若使用浓硫酸或浓碱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浓硫酸或浓碱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使最终温度偏高。(2)使用弱酸或弱碱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弱酸或弱碱电离时吸热,使最终温度偏低。(3)若分别使用0.2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是否相同?理论上相同,因为反应热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相关,与实际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本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热是生成ImolHzO⑴时的反应热。(4)若取用的溶液的体积较少,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温度差变小,会造成系统误差增大。【典例1]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答案:C解析: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试结果不准确。考法02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理解.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是指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ImollmolH?。⑴时的反应热,不同的酸和碱反应,中和热并不相同。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酎和1molOK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⑴A/7=-57.3kJmol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质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质是H+、OH-结合生成H2O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沉淀或难电离的其他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应计在中和热内。如使用浓硫酸或浓碱反应时,浓硫酸或碱稀释要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增加;如使用弱酸或弱碱反应时,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少。【典例2]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gq)=H2O⑴A//=-57.3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L0.5mo卜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焰变AM、Mh、的关系是()A. B.C. D.答案:D解析:因为稀醋酸是弱酸,难电离,电离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故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0(浓硫酸)>。(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反应中,AH为负值,即△"=—。,故,因而选D。考法03盖斯定律的应用利用盖斯定律进行问题分析时,常用加合法和虚拟途径法。.加合法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变化。①2H2(g)+Ch(g)=2H2O(g) △Hi=-483.6kJ-mol-1①2H2(g)+Ch(g)=2H2O(g) △Hi=-483.6kJ-mol-1②H2O(g)=H2O(l) a//2=-44.0kJmol-1找唯一调计用数运算公式键r关-三加合法写出H2(g)+1c>2(g)=H2O⑴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将①X1/2+②便得出A/7=AWix|+A//2=(-483.6kJmoll)x|+(-44.0kJmor1)=-285.8kJmor1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为:H2(g)+5O2(g)=H2O(l) A//-285.8kJ-mol-1.虚拟途径法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求得待求的反应热。举例: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A"、AWjoAH 贝ij有:应用加合法计算反应热时应注意:①热化学方程式如果相加(或相减),则反应热就相应地相加(或相减)。②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乘以(或除以)某个数,则反应热就相应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③可逆反应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典例3】已知C(s)+1c)2(g)=CO(g)\H上述反应在0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82。因此该反应的AH无法直接测得。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A”却可以直接测得:①)C(s)+O2(g)=CO2(g)AWi=-393.5kJ-mol-1②CO(g)+1c)2(g)=CO2(g)\Hi=-283.0kJ-moP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A"。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AH=。则C(s)与Ch(g)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答案:\H\flhC(s)+1o2(g)=CO(g)AW=-110.5kJ-mol-1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虚拟如下过程:C(s)-CO2(g)A人 .8(g) 由盖斯定律可知 —A“2=-110.5kJmoL,热化学方程式是C(s)+/h(g)=CO(g)AH=-110.5kJ-moF'.M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在相同条件下,将1molC(s)分别按如下途径燃烧:①1molC(s)-1molCO2(g):②1molC(s)-1molCO(g),1molCO(gHlmolCO2(g),放出的热量关系为( )A.①B.①二② C.①〈② 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途径①和②虽过程不同,但始态、终态相同,故两途径的焰变相同。2.已知H2(g)+CL(g)=2HCl(g)A//=-184.6kJ-moF1,则反应HCl(g)=1H2(g)+1ci2(g)的为()A.+184.6kJ/molB.-92.3kJ/molC.-369.2kJ/molD.+92.3kJ/mol答案:D解析:互逆的两个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数值相等,但吸热或放热符号正好相反,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也可以同时乘以某一个数,且△,也相应地乘以该数。.已知S(s)=S(g)AH1,S(g)+O2(g)=SO2(g)A为,则S(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O2(g)=SO2(g)△“=△42-AMS(s)4-O2(g)=SO2(g)AW=AW1-A//2S(s)+O2(g)=SO2(g)\H=\H\+\Hi1molS(s)燃烧生成ImolSCh(g)放出的热量大于1molS(g)燃烧生成1molSO?(g)放出的热量答案:C解析:将S(s)=S(g)△”]与S(g)+C)2(g)=SO2(g)A42等号两侧直接相加得:S(s)+O2(g)=SC)2(g)AW=AHi+A//2;又因为A”i>0,AW2<0,所以故d项错误。.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HNO3(aq)+KOH(aq)=H2O(l)+KNO3(aq)A//>-57.3kJmol1HNOj(aq)+NH3H2O(aq)=H2O(l)+NH4NO3(aq)A//<-57.3kJ-moF1CH3COOH(aq)+KOH(aq)==H2O(l)+CH3COOK(aq)A//<-57.3kJ-moF1CH3COOH(aq)+NH3-H2O(aq)=H2O(l)+CH3COONH4(aq)A//>-57.3kJmol1答案:D解析:A项中-57.3kJ-molIA错:B、C两项中,NH5H2O,CH3coOH为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分别与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57.3kJ-mo「i,B、C错。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2(g)=CO2(g) ①C(石墨,s)+C)2(g)^CO2(g)A42②C(石墨,s)=C(金刚石,s)A//3=1.9kJ-mol_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A//3=A//|-A//2D.答案:A解析:由方程式③中AH3=L9kJ-mo「>0得出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项对,B项错;C项中正确结论应为△,与A"?均小于零,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故都生成CO?时A/A〈A,2,D项错。6.已知:①2c(s)+O2(g)=2CO(g)AH=-221.0kJ-moF1②2H2(g)+O2(g)=2H2O(g)AH=-483,6kJ-moF1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AH为()A.+262.6kJ-mol_1 B.-131.3kJ-moF'C.-352.3kJ-moF1 D.+131.3kJmor'答案:D解析:①2c(s)+Ch(g)=2C0(g)AH=-221.0kJmor1②2H2(g)+O2(g)=2Hq(g)AH=-483.6kJmol-l,依据盖斯定律丐且得到C(s)+H2O(g)=CO(g)+H2(g)AH=+131.3kJmoll;故选D。

7.已知:①Zn(s)+1o2(g)=ZnO(s)AH|=~348.3kJ-mol-1②2Ag(s)+:jO2(g)^=Ag2O(s)A〃2=-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17.3kJ-mol-1 B.-379.3kJ-mol-1C.-332.8kJ-mol_1 D.317.3kJ-mol-1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①减去热化学方程式②可得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故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H\-A//2=-348.3kJ-mol'-(-31.0kJmol')=-317.3kJmol8.已知H'(aq)+OH[aq)=H2O(l)A//=-57.3kJ-mol-1»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⑴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kJ热量。(2)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作用是:仪器B的名称是,作用是;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其结果常常大于一(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其结果常常大于一57.3kJ-molI其原因可能是»(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11.46(2)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温度计测量温度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实验中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4)偏小解析:(1)根据中和热的含义:H,(叫)+OHXaq)=H2O⑴AW=-57.3kJ-moF1,所以0.1molBa(OH)2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生成0.2molH2O(1),故放出热量为11.46kJ。(2)由实验装置知,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B为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而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结果常常大于一57.3kJ-mol1(4)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会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因为氨水(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9.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A//i=532.36kJ-moP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AW2=473.63kJ-mol-1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Na2COjH2O(s)=Na2CO3(s)+H2O(g)AW=58.73kJmoF1解析:通过观察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将两式相减,从而得到Na2co3・H2O(s)=Na2CCMs)+H2O(g)。故A”=A"lA,2=532.36kJ-moF1-473.63kJ-moF1=58.73kJ-moF'c10.发射卫星时可用联(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NO2(g)\H\=+67.7kJ-moF1②N2H4(g)+Ch(g)=N2(g)+2H2O(g)A42=-534kJ-moF1试计算1mol肿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kJ;写出肺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567.852N2H4(g)+2NO2(g)=3N2(g)+4H:0(g)\H=~\135.7kJmol1题组B能力提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z(g)+Ch(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A4不同C.已知:®2H2(g)+O2(g)=2H2O(g)A//=-akJmol ②2H2(g)+C)2值)=2氏0⑴AH=-bkJmol1,则D.已知:①C(s,石墨)+O2(g)=CC)2(g) A//=-393.5kJmol',②C(s,金刚石)+()2(g)=CO2(g)A//=-395.0kJ-moF1,则C(s,石墨)=C(s,金刚石)△"=+1.5kJmoL答案:D解析:A项中只有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HQ的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同;B项中A”相同,与反应条件无关;C项中气态水能量比液态水能量高,所以b>a;根据盖斯定律知D项正确。2.如下图所示,△”]=-393.5kJ/moL\Hz=-395.4kJ/mol,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能1/p\鼠卜夕__ _一C(B、金刚石)+。2®--y-eg石段)+0拖)|.AJ.--.x.Cq2(8)0 反应过程 A.C(s、石墨)=<:6、金刚石)AH=+1.9kJ/mol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答案:A解析: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物质,其转化过程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由图中看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由石墨转变成金刚石要吸收热量,故C、D项错误,A项正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1o2(g)△"=241.8kJ-mol"1H2(g)+|o2(g)=H2O(l)\H=-285.8kJ-moF1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A//=88kJ-mol-1B.A//=2.44kJ-mol-1C.AW=-4.98kJ-moF1D.A//=-44kJ-mol-1答案:B解析:将两式相加得到H2O(g)=H2O⑴△〃=-44kJ-moL,所以每1g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为HkJ=2.44kJ=.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TOC\o"1-5"\h\zF BAWS| |a//2E CXawD*a.AtF,AH=-AH6AH1+AH2+AH3++AH5+AH6=1C-F,|AH|=|AHi+AH2+AH6|D.AHi+AH2+AH3=-AH4-AH5-AH6答案:B解析:F-A,AH=AH6,则AtF,AH=-AH6,A正确;6个AH全部相加,是A—A的AH,应等于零,即AHi+AH2+AH3+AH4+AH5+AH6=0,B错误;FtC的AH=AH6+AHi+AH2,则C—F的AH=-(AH6+AH1+AH2),所以|AH|=|AHi+AH2+AH6|.C正确;A—D的AH=AHi+AH2+AH3,D—A的AH=AHa+AH5+AH6,二者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即AHi+AH2+AH3=-AHlAH5一D正确。.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燃歧化法”,主要反应一定条件为C4H8(g)+C2H4(g), 、2C3H6(g)。已知相关燃烧热数据:①C2H4(g)+3O2(g)=2CO2(g)+2H2O⑴AH=-1411kJ-mol-19②C3H6+5O2=3CO2(g)+3H2O(l)AH=-2049kJmol_1③C4H8(g)+6C)2(g)=4CO2(g)+4H2O⑴AH=-2539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原料,反应③的放热最显著B.放出相等的热量,反应①产生的CO?最少C.“烯垃歧化"反应中消耗1molC4H8(g),放热148kJD.“烯垃歧化”反应中断键吸收的能量比成键放出的能量多答案:C解析:燃烧各ImolC2H八C3H6、CHx,反应③放热最多,A项正确;反应①②③各生成1molCCh时,分别放热705.5kJ、683kJ、634.75kJ,则放出相等的热量时反应①产生的CO?最少,B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定条件律,①+③一②X2得C4H8(g)+C2H4(g) 2c3H6(g)△H=+148kJmo「,反应中消耗ImolC4H8(g),吸热148kJ,C项错误;“烯燃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健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牛.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多,D项正确。.红磷P(s)和Cb(g)发生反应生成PCb(g)和PCl5(g)o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能量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能量(1)P和Ch反应生成PC1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PC15分解成PCb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I5的△%=,P和CL一步反应生成1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