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_第1页
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_第2页
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_第3页
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_第4页
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馆(节选)

老舍

1957作茶馆(节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的笔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旅居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会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辑有《老舍文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个人生活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胡母跟罗商量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但是,老舍因为受齐鲁大学之聘,旋即离开北平,来到了济南。两人遂没有更多的联系。1930年冬天,老舍于寒假期间回到北平。在罗的进一步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是有胡絜青。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当他的教授,胡絜青则在一家中学里教书。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便以舒济为名。1935年长子舒乙出生,次女舒立生于1937年8月。个人生活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作品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赵子曰

》《离婚

》《骆驼祥子

》《鼓书艺人》《二马

》《牛天赐传

》《火葬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月牙儿》《阳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桃李春风》《残雾》《茶馆》《大地龙蛇》《神拳》

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

作品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什么叫“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剧本的附件,但又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用极其简炼、明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为交代环境、刻划人物和推进剧情服务。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什么叫“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其一: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物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地介

绍剧中人的概况。

其二:场面说明。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计;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场、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动作。

其一: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其三,人物语言说明。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划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这种说明一般用圆括号来标明,如“(脸色一沉)”、“(以手叩额,往返急走)”、“(大怒)”,等等。

其四,唱腔、板式说明。这是戏曲文学剧本所独有的舞台说明。如京剧的唱腔标有[西皮]、[二簧],以及它们包括的板式,如(原板)、(散板)、(二六)等曲牌、唱腔、板式都属于舞台说明。

其三,人物语言说明。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第一幕(1898年)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洋货,农村破产,维新派被杀,连太监也想娶老婆,特务更随便抓人,有些人想办实业……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第二幕(节选部分):是写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辛亥革命后。社会依然黑暗,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富了洋人,更苦了百姓……第三幕是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生与死、新与旧、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时代。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狼狈为奸,日子照样不好过,甚至连最善于应付的茶馆老掌柜也上吊了。幸存的裕泰茶馆,终于在恶势力压迫下倒闭了。《茶馆》剧情介绍:全剧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第一幕(1898年)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老舍如是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老舍如是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作者采用了四个办法:(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带动故事。(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联续。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作者采用了四个办法:(一(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真玩艺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1、李三抱怨2、难民求助3、巡警摊派勒索4、大兵强取豪夺5、唐铁嘴要租房6、常四爷送菜、松二爷来祝贺开张7、宋吴两特务来抓人、敲诈8、刘麻子准备谈生意9、康顺子找工作10、刘麻子和逃兵老陈、老林交易。(大兵买妻)11、崔久峰去念佛。(绝望)12、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1、李三抱怨《茶馆》人物众生相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子。李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王利发:男。四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众难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巡警:男。二十多岁,敲诈王老板。众老总:一群散兵游勇,来茶馆抢钱。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报童:男。十几岁。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老主顾。正直,体格好。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茶馆》人物众生相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住客数人:都是男的。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黑手辣。康顺子: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康大力:男。十二岁,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并投身革命。老林:男。三十多岁。逃兵。老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两人准备买一个老婆共享。崔久峰:男。四十多岁。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军官:男。三十岁。大令兵:都是男的,共七人。

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主要人物分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主要人物分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另一类是在“三座大山”下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另一类是在“三座大山”下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人物形象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出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人物形象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裕泰茶馆的掌柜1.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2.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对李三、康顺子对难民对巡警大兵、特务对刘麻子

3.善于经营,不断改良王利发同情、但有限度强硬、少怜悯讨好、巧于应付、怕得罪厌恶、仍笑脸相迎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其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胆小自私多说好话,多作揖。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同情、但有限度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常四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他真是忧国忧民。由刘麻子身上的洋货,忧虑“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由康六卖女儿,忧虑“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由乡妇卖小妞,忧虑“大清国要完!”

常四爷敢憎敢爱,敢作敢当,他有一股硬气,也有一副侠肠。他敢于当面训斥二德子:“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他痛恨洋鬼子,痛恨洋人的走狗:“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他斥责伤天害理的纤手刘麻子:“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他对受苦受难、啼饥号寒的乡妇小妞是很同情的,叫李三要两个烂肉面,给她们吃。刚正之士反倒被捕入狱,正表明政治的黑暗,历史的发展也证明常四爷是有眼光的,他看透了清王朝的腐朽,看透了大清国即将灭亡的结局。

常四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常四爷是旗人,他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松二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低声地)李三!(指后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事,要这么拿枪动刀的?”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其他人物形象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算命骗人的相士,。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吴祥子、宋恩子: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崔久峰:“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其他人物形象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结构全解人民苦难茶馆﹙王利发﹚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遗老哀叹人民反抗爱国旧革命民主主义者绝望﹙松二爷﹚﹙常四爷﹚﹙崔久峰﹚巡警大兵吴、宋刘麻子唐铁嘴李三难民康顺子结构全解人民苦难茶馆﹙王利发﹚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遗老哀《茶馆》的特点<一>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二>特殊的戏剧冲突:(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2)小茶馆影射大时代《茶馆》的特点<一>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二>特殊的戏剧冲突:特点:1、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特点:1、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2、特殊的戏剧冲突

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2、小茶馆影射大社会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2、特殊的戏剧冲突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写作特点:1、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

1.“我已经不吃大烟了!““我该抽白面了.你看,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似可笑,却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2.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3.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既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写作特点:1、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1.“我已经不吃大烟了!“北京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茶馆(节选)》课件1从话剧语言看时代特点

”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大兵:“谁要钞票?要现大洋!”“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满清覆灭。——政局动荡。——通货膨胀。

——半殖民地时代。——官僚生活腐化堕落。从话剧语言看时代特点

”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茶馆(节选)

老舍

1957作茶馆(节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的笔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旅居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会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辑有《老舍文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个人生活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胡母跟罗商量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但是,老舍因为受齐鲁大学之聘,旋即离开北平,来到了济南。两人遂没有更多的联系。1930年冬天,老舍于寒假期间回到北平。在罗的进一步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是有胡絜青。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当他的教授,胡絜青则在一家中学里教书。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便以舒济为名。1935年长子舒乙出生,次女舒立生于1937年8月。个人生活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作品取材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作品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赵子曰

》《离婚

》《骆驼祥子

》《鼓书艺人》《二马

》《牛天赐传

》《火葬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月牙儿》《阳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桃李春风》《残雾》《茶馆》《大地龙蛇》《神拳》

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

作品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什么叫“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剧本的附件,但又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用极其简炼、明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为交代环境、刻划人物和推进剧情服务。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什么叫“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其一: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物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地介

绍剧中人的概况。

其二:场面说明。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计;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场、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动作。

其一: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其三,人物语言说明。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划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这种说明一般用圆括号来标明,如“(脸色一沉)”、“(以手叩额,往返急走)”、“(大怒)”,等等。

其四,唱腔、板式说明。这是戏曲文学剧本所独有的舞台说明。如京剧的唱腔标有[西皮]、[二簧],以及它们包括的板式,如(原板)、(散板)、(二六)等曲牌、唱腔、板式都属于舞台说明。

其三,人物语言说明。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第一幕(1898年)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洋货,农村破产,维新派被杀,连太监也想娶老婆,特务更随便抓人,有些人想办实业……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第二幕(节选部分):是写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辛亥革命后。社会依然黑暗,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富了洋人,更苦了百姓……第三幕是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生与死、新与旧、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时代。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狼狈为奸,日子照样不好过,甚至连最善于应付的茶馆老掌柜也上吊了。幸存的裕泰茶馆,终于在恶势力压迫下倒闭了。《茶馆》剧情介绍:全剧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第一幕(1898年)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老舍如是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老舍如是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作者采用了四个办法:(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带动故事。(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联续。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作者采用了四个办法:(一(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真玩艺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1、李三抱怨2、难民求助3、巡警摊派勒索4、大兵强取豪夺5、唐铁嘴要租房6、常四爷送菜、松二爷来祝贺开张7、宋吴两特务来抓人、敲诈8、刘麻子准备谈生意9、康顺子找工作10、刘麻子和逃兵老陈、老林交易。(大兵买妻)11、崔久峰去念佛。(绝望)12、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1、李三抱怨《茶馆》人物众生相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子。李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王利发:男。四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众难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巡警:男。二十多岁,敲诈王老板。众老总:一群散兵游勇,来茶馆抢钱。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报童:男。十几岁。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老主顾。正直,体格好。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茶馆》人物众生相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住客数人:都是男的。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黑手辣。康顺子: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康大力:男。十二岁,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并投身革命。老林:男。三十多岁。逃兵。老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两人准备买一个老婆共享。崔久峰:男。四十多岁。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军官:男。三十岁。大令兵:都是男的,共七人。

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主要人物分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主要人物分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另一类是在“三座大山”下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另一类是在“三座大山”下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人物形象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出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人物形象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裕泰茶馆的掌柜1.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2.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对李三、康顺子对难民对巡警大兵、特务对刘麻子

3.善于经营,不断改良王利发同情、但有限度强硬、少怜悯讨好、巧于应付、怕得罪厌恶、仍笑脸相迎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其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胆小自私多说好话,多作揖。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同情、但有限度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常四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他真是忧国忧民。由刘麻子身上的洋货,忧虑“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由康六卖女儿,忧虑“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由乡妇卖小妞,忧虑“大清国要完!”

常四爷敢憎敢爱,敢作敢当,他有一股硬气,也有一副侠肠。他敢于当面训斥二德子:“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他痛恨洋鬼子,痛恨洋人的走狗:“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他斥责伤天害理的纤手刘麻子:“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他对受苦受难、啼饥号寒的乡妇小妞是很同情的,叫李三要两个烂肉面,给她们吃。刚正之士反倒被捕入狱,正表明政治的黑暗,历史的发展也证明常四爷是有眼光的,他看透了清王朝的腐朽,看透了大清国即将灭亡的结局。

常四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常四爷是旗人,他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