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_第1页
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_第2页
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_第3页
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_第4页
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1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ChapterOne比较文学的定义、ChapterOne2本讲纲要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本讲纲要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3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一、比较文学的定义4导言

何谓比较文学?或者说,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这是本学科自诞生以来几乎从未中断过讨论、从未停止争鸣的持久话题。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何谓比较文学?何谓比较文学?5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法国学派法国学派6“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对的正是平行比较研究

法国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比较文学并不是我们大家所认为的拿不同国家的文学进行比较,恰恰相反,比较文学是不比较的。法国学派反对平行比较研究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法国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比较文7卡雷基亚

梵第根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

一个清晰明确的比较文学的概念首先意味着一个清晰明确的文学史概念,而比较文学就是文学史的分支。法国学派代表人物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卡雷基亚梵第根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8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主张主张评价评价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彻底否定9

为什么法国学派要反对平行比较?而将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为什么法国学派会走上偏狭道路?问题法国学派的问题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问题法国学派的问题10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

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原因分析: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原因分析:11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美国学派美国学派12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也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的学科,因为那样,它就必然变成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变成对文学作品支离破碎的探讨。就不可能对个别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就会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史一个附属的学科,使它处理的题材散乱无章,使它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

——韦勒克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13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法国比较文学否定“纯粹”的比较,它忠实于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学术研究的传统,即实证主义所坚持并热切期望的文学研究的“科学性”。按照这种观点,纯粹的类比是武断的、偶然的和主观的;这种类比不会得出任何结论,尤其是不能得出有更大意义的、系统的、概括性的结论。……既然值得尊重的科学必须致力于因果关系的探索,而比较文学又必须具有科学性,因此,比较文学应该研究因果关系,即影响、交流、变更等。

——雷马克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法国比较文学否定“14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

“我认为,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及尽管是十分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在韦勒克看来,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限定,只能使“比较文学成为一潭死水”。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韦勒克指出: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我认为,内容和15

比较文学研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他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雷马克

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的学科

。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等对比中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研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他知识和16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上的纠偏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17苏联学派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观点与评价:总结并综合了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的观点,基本上没有学科理论上的独创性。本书不具体论述其学科理论,也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派加以介绍。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苏联学派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18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中国学派中国学派19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背景1背景2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背景1背景220季羡林钱锺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季羡林钱锺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21陈挺:《比较文学简编》

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理念的继承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22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比较文学不应受到语言、民族、国家、学科等限制,而要走向一种开放性,力图寻求世界文学发展的共通规律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23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

把比较文学看作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更符合比较文学的实质,更能反映现阶段人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认识。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24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

强调“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25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26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该定义既继承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定义,继承了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又补充了跨文明研究,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既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研究,

本课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27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28导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以“跨越”与“沟通”为目标,形成了类似“层叠”式、“涟漪”式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学科理论阶段,即:我们将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的发展称之为“涟漪式”结构,实际上是揭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否定和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累进式地形成“涟漪”式的包容性发展模式,逐步积累推进。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导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以“跨越”与“沟通”为目标,29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在欧洲各国开始发展莱辛《拉奥孔》

弗·施莱格尔

“世界诗论”的观念福斯科洛“文学的起源和功能”讲座课诺埃尔和拉普拉斯《比较文学教程》文学选集

比较文学在欧洲各国开始发展莱辛30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个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世界文学”产生的必然性梅茨尔发行全世界第一份比较文学刊物《比较文学杂志》波斯奈特出版全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比较文学》1887科赫在德国创办《比较文学》杂志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个重要概念31法国学派创立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真正形成大致是在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基亚、卡雷、布吕奈尔法国学派创立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真正形成大32巴登斯贝格1921年,巴登斯贝格和另一位法国学者阿扎尔创办了《比较文学评论》及相关丛书,专门发表有关比较文学理论相关的论著。在其著作《歌德在法国》一文中,他以一种严密的历史学的方法详细考证了歌德对于法国作家的影响,其研究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见长,这直接影响了法国比较文学重实证影响的研究倾向。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巴登斯贝格1921年,巴登斯贝格和另一位法国学者阿扎尔创33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该书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所需亟待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对比较文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发,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同时还探讨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34卡雷、基亚、布吕奈尔卡雷:继承法国学派前辈的基本研究理念的同时,提出了一些与“形象学”有关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继承了法国影响研究注重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特点,但在方法上也指出了实证的影响研究之外也应当适当的借鉴其他非人文学科的研究理念。布吕奈尔:1967年,布吕奈尔等出版了《什么是比较文学》,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理念,分别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国际文学的交流、总体文学史、主题学、诗学等方面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是对法国学派研究特色的全面总结。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卡雷、基亚、布吕奈尔卡雷:继承法国学派前辈的基本研究理念的同35在法国学者的努力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学科体制化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比较文学的欧洲阶段阶段一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产生于法国?比较文学产生于欧洲!在法国学者的努力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得到学界的3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二阶段在美洲。第二阶段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型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逐渐从法国转向美国,形成了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阶段二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二阶段在美洲。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阶段二37

韦勒克阶段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法国学派过于强调历史材料的搜集和事实性证据的罗列,排斥对文学的美学意蕴和艺术规律的探讨,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文学观,不利于比较文学的发展。雷马克影响研究如果主要限于找出和证明某种影响的存在,却忽略更重要的艺术理解和评价的问题,那么对于阐明文学作品的实质所做的贡献,就可能不及比较互相并没有影响或重点不在于指出这种影响的各种对作家、作品、文体、倾向性、文学传统等等的研究。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韦勒克阶段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法国学派过于强调历史材料38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阶段的发展重心在亚洲,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期。“最后——这不是期望而是一种证实,比较文学反映了文学本身在观念方向的演变。过去的文学,曾长期地囿于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的世界里,现在它已面向亚洲和非洲的文化了。”——基亚

事实证明,欧美比较文学学者开始关注东方和中国。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阶段的发展重心在亚洲,是比较文学学科理39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主要成就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韩国中国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主要成就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韩国中国40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影响研究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形象学比较诗学主题学文类学类型学总体研究异质对话研究异质比较研究文化探源研究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影响研究流41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42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比较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比较前提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变异性可比性比较前提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变异性43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就是反对没有同源关系的乱比,实质就是强调可比性,主张比较文学必须建立在文学影响的同源关系之上。法国学派之所以反对平行研究,就是认为平行研究没有同源关系,因而就没有可比性。

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是同源性,同源性主要是针对影响研究而言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就是反对没有同源关系的44“什么地方的‘联系’消失了——某人与某篇文章,某部作品与某个环境,某个国家与某个旅游者等,那么那里的比较工作也就不存在了。”

——[法]基亚:《比较文学·前言》法国学派认为:没有同源的文学关系和文学影响,就没有比较文学。显然,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是同源性。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什么地方的‘联系’消失了——某人与某篇文章,某部作品45

所谓同源性,指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文学关系研究,寻求一种有事实联系的同源关系,这种影响的同源关系可以通过直接、具体的材料得以证实。发送者传递者接收者同源性的定义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所谓同源性,指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46同源性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以同源性为基础的学科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以同源性为基础的学科47缺点抛弃了平行比较,导致比较文学危机。缺点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变异性。弥补美国学派弥补了这一缺陷。弥补这一问题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加以弥补。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缺点抛弃了平行比较,导致比较文学危机。缺点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48变异学:完善了同源性文学关系研究。同源性的完善变异性与实证性的关系变异性并不否认实证性的同源性,并且还将可实证的影响关系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来加以考虑。在影响研究之中,既有实证性的影响关系,也存在超越实证性的变异,两者并存,互为参照。因而,必须强调,变异关系与实证影响关系都是建立在同源性基础之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的完善变异性与实证性的关系变异性并不否认实证性的同源性49

“研究各国文学及其共同倾向、研究整个西方传统——在我看来总是包括斯拉夫传统——同最终比较研究包括远东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法]卡雷:《<比较文学>序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锺书:《<谈艺录>序言》类同性——可比性的第二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研究各国文学及其共同倾向、研究整个西方传统——在我看来总50

所谓类同性,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韦勒克:将全世界文学看作一个整体钱锺书: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在于共同性类同性的定义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所谓类同性,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51特点打破了人为的设限,促进了不同文化思潮及知识领域之间的互补、互证和互识。特点提倡一种非实证的跨越国家、民族、语言之间的平行研究。特点不同文化圈之间无影响关系的文学作品,也可能存在一种平行研究的研究价值。特点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互渗的关系。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特点打破了人为的设限,促进了不同文化思潮及知识领域之间的互补52可比性:类同性从比较中发现规律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类同性从比较中发现规律53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文类文学规律文学理论文学思潮范畴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文类文学规律文学54缺点什么都可以比缺点什么都是比较文学危机可比性的危机危机比较文学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比较文学边界需要界定。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缺点什么都可以比缺点什么都是比较文学危机可比性的危机危机比较5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异质性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异质性

在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中,其可比性既体现在“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上,又往往体现在不可通约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之中。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异质性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56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变异性

变异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针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点。变异译介传播交流影响接受阐释语言文本文化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变异性变异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57

影响关系——同源性——变异性连接与变化平行比较——类同性——异质性为中西文学与文论比较从学科理论的高度确立合法性建构一种世界性的总体文学观念连接与变化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影响关系——同源性——变异性连接与58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法国

平行研究美国

变异研究中国影响研究法国平行研究美国变异研究中国59注重事实性的关联和渊源性的影响,并采用严谨的实证方法。重视对史料的搜集和求证。反对将比较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反对涉及文学作品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价值。科学主义美学内涵艺术价值法国影响研究特点分析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注重事实性的关联和渊源性的影响,并采用严谨的实证方法。重视对60“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法国影响研究特质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梵第根“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61韦勒克:关注文学标准和质量美国平行研究特点分析一、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纳入比较文学研究之中;二、提倡一种没有影响关系的跨越国家的类同的平行研究;三、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之间类同的关系。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韦勒克:美国平行研究特点分析一、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纳入比较62

法、美两大学派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法国学派会导向一种机械的科学主义;美国学派,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学科边界,忽略了不同文明的异质性。中国学派的兴起成为必然。法、美研究特点总结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法、美研究特点总结63背景在西方原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东西不同文明之间文学比较的合法性是受到怀疑的背景东方和西方交流的逐渐深化背景异质文化圈之间的比较提上日程“中国学派”与法、美学派一样也是一个学术概念,不能按字面上来理解,“中国学派”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异质性比较。中国变异研究特点分析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背景在西方原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东西不同文明之间文学64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特点之一弥补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方法的缺憾,提出了不同国家文学关系与流传影响中的变异研究方法。文学变异学语言变异学文学的他国化文化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学文学形象变异学特点之一弥补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方法的缺憾,提出了不同国家文65特点之二变异学方法也弥补了美国学派平行类同研究方法的缺憾周英雄:避免X+Y的浅层比附文学,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阐发理论范式。“文化模子寻根法”要寻求‘共相’,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我们必须要从两个“模子”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和对比,始可得到两者的面貌。——叶维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特点之二变异学方法也弥补了美国学派平行类同研究66特点之二变异学方法也弥补了美国学派平行类同研究方法的缺憾以西释中的阐发法中国本身的批评和理论摆在一个不对等的位置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特点之二变异学方法也弥补了美国学派平行类同研究67可通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不可通约:文化交流中,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例:西方的叙事诗与中国的抒情诗,不存在哪种文体高级,哪种文体低级的比较,而是异质文明孕育了这种先天的差异性。特点之三跨异质文明之间的可通约性和不可通约性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可通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不可通约:文化68特点之四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基础是异质性和变异性“中西比较文学的出发点是发现其共同性,而探求其‘异’的价值则是它的主要精神。”——刘介民:《比较文学方法论》无论是异质性还是变异性,都强调不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存在,这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文学话语体系内部的独特性,可以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尤其对于跨中西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来说,对于“异”的关注直接决定了其学科理论的合法性。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特点之四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基础是异质性和变异性“中西比较文学的69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70第1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比较文学概论》课件)71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和方法ChapterOne比较文学的定义、ChapterOne72本讲纲要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本讲纲要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73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一、比较文学的定义74导言

何谓比较文学?或者说,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这是本学科自诞生以来几乎从未中断过讨论、从未停止争鸣的持久话题。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何谓比较文学?何谓比较文学?75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法国学派法国学派76“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对的正是平行比较研究

法国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比较文学并不是我们大家所认为的拿不同国家的文学进行比较,恰恰相反,比较文学是不比较的。法国学派反对平行比较研究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法国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比较文77卡雷基亚

梵第根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

一个清晰明确的比较文学的概念首先意味着一个清晰明确的文学史概念,而比较文学就是文学史的分支。法国学派代表人物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卡雷基亚梵第根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78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主张主张评价评价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彻底否定79

为什么法国学派要反对平行比较?而将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为什么法国学派会走上偏狭道路?问题法国学派的问题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问题法国学派的问题80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

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原因分析: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原因分析:81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美国学派美国学派82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也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的学科,因为那样,它就必然变成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变成对文学作品支离破碎的探讨。就不可能对个别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就会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史一个附属的学科,使它处理的题材散乱无章,使它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

——韦勒克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83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法国比较文学否定“纯粹”的比较,它忠实于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学术研究的传统,即实证主义所坚持并热切期望的文学研究的“科学性”。按照这种观点,纯粹的类比是武断的、偶然的和主观的;这种类比不会得出任何结论,尤其是不能得出有更大意义的、系统的、概括性的结论。……既然值得尊重的科学必须致力于因果关系的探索,而比较文学又必须具有科学性,因此,比较文学应该研究因果关系,即影响、交流、变更等。

——雷马克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法国比较文学否定“84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

“我认为,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及尽管是十分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在韦勒克看来,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限定,只能使“比较文学成为一潭死水”。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韦勒克指出: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反对比较文学只研究国际文学影响关系“我认为,内容和85

比较文学研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他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雷马克

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的学科

。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等对比中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研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他知识和86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上的纠偏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87苏联学派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观点与评价:总结并综合了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的观点,基本上没有学科理论上的独创性。本书不具体论述其学科理论,也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派加以介绍。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苏联学派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88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中国学派中国学派89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背景1背景2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背景1背景290季羡林钱锺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季羡林钱锺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91陈挺:《比较文学简编》

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理念的继承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92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比较文学不应受到语言、民族、国家、学科等限制,而要走向一种开放性,力图寻求世界文学发展的共通规律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93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

把比较文学看作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更符合比较文学的实质,更能反映现阶段人们对于比较文学的认识。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94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

强调“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95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

96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该定义既继承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定义,继承了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又补充了跨文明研究,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既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研究,

本课程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

(三)中国学派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97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98导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以“跨越”与“沟通”为目标,形成了类似“层叠”式、“涟漪”式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学科理论阶段,即:我们将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的发展称之为“涟漪式”结构,实际上是揭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否定和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累进式地形成“涟漪”式的包容性发展模式,逐步积累推进。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导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以“跨越”与“沟通”为目标,99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在欧洲各国开始发展莱辛《拉奥孔》

弗·施莱格尔

“世界诗论”的观念福斯科洛“文学的起源和功能”讲座课诺埃尔和拉普拉斯《比较文学教程》文学选集

比较文学在欧洲各国开始发展莱辛100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个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世界文学”产生的必然性梅茨尔发行全世界第一份比较文学刊物《比较文学杂志》波斯奈特出版全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比较文学》1887科赫在德国创办《比较文学》杂志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个重要概念101法国学派创立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真正形成大致是在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基亚、卡雷、布吕奈尔法国学派创立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真正形成大102巴登斯贝格1921年,巴登斯贝格和另一位法国学者阿扎尔创办了《比较文学评论》及相关丛书,专门发表有关比较文学理论相关的论著。在其著作《歌德在法国》一文中,他以一种严密的历史学的方法详细考证了歌德对于法国作家的影响,其研究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见长,这直接影响了法国比较文学重实证影响的研究倾向。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巴登斯贝格1921年,巴登斯贝格和另一位法国学者阿扎尔创103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该书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所需亟待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对比较文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发,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同时还探讨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104卡雷、基亚、布吕奈尔卡雷:继承法国学派前辈的基本研究理念的同时,提出了一些与“形象学”有关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继承了法国影响研究注重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特点,但在方法上也指出了实证的影响研究之外也应当适当的借鉴其他非人文学科的研究理念。布吕奈尔:1967年,布吕奈尔等出版了《什么是比较文学》,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理念,分别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国际文学的交流、总体文学史、主题学、诗学等方面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是对法国学派研究特色的全面总结。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卡雷、基亚、布吕奈尔卡雷:继承法国学派前辈的基本研究理念的同105在法国学者的努力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学科体制化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比较文学的欧洲阶段阶段一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产生于法国?比较文学产生于欧洲!在法国学者的努力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得到学界的10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二阶段在美洲。第二阶段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型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逐渐从法国转向美国,形成了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阶段二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二阶段在美洲。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阶段二107

韦勒克阶段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法国学派过于强调历史材料的搜集和事实性证据的罗列,排斥对文学的美学意蕴和艺术规律的探讨,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文学观,不利于比较文学的发展。雷马克影响研究如果主要限于找出和证明某种影响的存在,却忽略更重要的艺术理解和评价的问题,那么对于阐明文学作品的实质所做的贡献,就可能不及比较互相并没有影响或重点不在于指出这种影响的各种对作家、作品、文体、倾向性、文学传统等等的研究。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韦勒克阶段二比较文学的美洲阶段法国学派过于强调历史材料108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阶段的发展重心在亚洲,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期。“最后——这不是期望而是一种证实,比较文学反映了文学本身在观念方向的演变。过去的文学,曾长期地囿于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的世界里,现在它已面向亚洲和非洲的文化了。”——基亚

事实证明,欧美比较文学学者开始关注东方和中国。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第三阶段的发展重心在亚洲,是比较文学学科理109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主要成就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韩国中国比较文学的亚洲阶段阶段三主要成就印度日本阿拉伯国家韩国中国110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影响研究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形象学比较诗学主题学文类学类型学总体研究异质对话研究异质比较研究文化探源研究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影响研究流111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112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比较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比较前提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变异性可比性比较前提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变异性113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就是反对没有同源关系的乱比,实质就是强调可比性,主张比较文学必须建立在文学影响的同源关系之上。法国学派之所以反对平行研究,就是认为平行研究没有同源关系,因而就没有可比性。

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是同源性,同源性主要是针对影响研究而言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就是反对没有同源关系的114“什么地方的‘联系’消失了——某人与某篇文章,某部作品与某个环境,某个国家与某个旅游者等,那么那里的比较工作也就不存在了。”

——[法]基亚:《比较文学·前言》法国学派认为:没有同源的文学关系和文学影响,就没有比较文学。显然,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是同源性。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什么地方的‘联系’消失了——某人与某篇文章,某部作品115

所谓同源性,指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文学关系研究,寻求一种有事实联系的同源关系,这种影响的同源关系可以通过直接、具体的材料得以证实。发送者传递者接收者同源性的定义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所谓同源性,指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116同源性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以同源性为基础的学科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以同源性为基础的学科117缺点抛弃了平行比较,导致比较文学危机。缺点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变异性。弥补美国学派弥补了这一缺陷。弥补这一问题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加以弥补。同源性——可比性的第一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缺点抛弃了平行比较,导致比较文学危机。缺点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118变异学:完善了同源性文学关系研究。同源性的完善变异性与实证性的关系变异性并不否认实证性的同源性,并且还将可实证的影响关系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来加以考虑。在影响研究之中,既有实证性的影响关系,也存在超越实证性的变异,两者并存,互为参照。因而,必须强调,变异关系与实证影响关系都是建立在同源性基础之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的完善变异性与实证性的关系变异性并不否认实证性的同源性119

“研究各国文学及其共同倾向、研究整个西方传统——在我看来总是包括斯拉夫传统——同最终比较研究包括远东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法]卡雷:《<比较文学>序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锺书:《<谈艺录>序言》类同性——可比性的第二个立足点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研究各国文学及其共同倾向、研究整个西方传统——在我看来总120

所谓类同性,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韦勒克:将全世界文学看作一个整体钱锺书: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在于共同性类同性的定义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所谓类同性,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121特点打破了人为的设限,促进了不同文化思潮及知识领域之间的互补、互证和互识。特点提倡一种非实证的跨越国家、民族、语言之间的平行研究。特点不同文化圈之间无影响关系的文学作品,也可能存在一种平行研究的研究价值。特点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互渗的关系。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特点打破了人为的设限,促进了不同文化思潮及知识领域之间的互补122可比性:类同性从比较中发现规律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类同性从比较中发现规律123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文类文学规律文学理论文学思潮范畴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文类文学规律文学124缺点什么都可以比缺点什么都是比较文学危机可比性的危机危机比较文学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比较文学边界需要界定。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缺点什么都可以比缺点什么都是比较文学危机可比性的危机危机比较12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异质性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异质性

在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中,其可比性既体现在“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上,又往往体现在不可通约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之中。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异质性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126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变异性

变异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针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学科理论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点。变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