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监测方案_第1页
管线监测方案_第2页
管线监测方案_第3页
管线监测方案_第4页
管线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碧云路站项目

基坑管线监测报告编制:审核: 批准: 上海京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三月TOC\o"1-5"\h\z\o"CurrentDocument"1工程概况 3\o"CurrentDocument"工程简况 3\o"CurrentDocument"周边环境 3地下管线情况 3\o"CurrentDocument"工程地质 3工程地质条件 3\o"CurrentDocument"2监测依据及目的 4\o"CurrentDocument"监测依据 4\o"CurrentDocument"监测目的 5\o"CurrentDocument"3监测内容 5\o"CurrentDocument"4监测测点布设 5\o"CurrentDocument"4.1监测点布设统计表 6\o"CurrentDocument"5监测设备 6\o"CurrentDocument"6监测频率 7\o"CurrentDocument"7监测报警值 7\o"CurrentDocument"8监测成果分析 8\o"CurrentDocument"施工工况简述 8\o"CurrentDocument"碧云路站主体施工期间监测数据总结分析 9管线沉降 9\o"CurrentDocument"9结论与建议 11\o"CurrentDocument"10附件 11附件一:管线数据汇总 111工程概况工程简况9号线车站设计起讫里程:SDK48+112.500〜SDK48+268.500,站中心里程为SDK48+193.500,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站台宽度14m,结构内净宽21.6m,车站标准段开挖深度约为24m,端头井开挖深度约为26m,车站内净长156m,是双柱三跨三层地下车站,覆土3m左右。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碧云路站9号线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两组风亭。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且在云山路东侧绿化带内,与1号风亭合建。4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且在云山路西侧绿化带内,与2号风亭合建。5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且在云山路西侧绿化带内。周边环境地下管线情况对车站有影响的主要管线见表:序号管线种类管径/规格位置埋深(m)12雨水管天然气管①400砼①200钢杨高中路下1.751.173天然气管①500钢1.094雨水管①400砼1.35路灯1孔铜0.426路灯1孔铜0.387上水管①500铸铁1.58电力2孔0.999电力20孔1.3410军用信息管光纤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经本次勘察揭露,本区间地基土在75.00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

物,属第四系滨海平原地基土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和粉砂组成,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表1.3-1:地层特性表。表1.3.1-1:地层特性表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颜色土层描述①1填土1.10〜3.703.01〜0.26灰色上部为杂填土,下部为素填土②粉质粘土0.40〜1.602.01〜0.61褐黄〜灰黄含氧化铁锈及铁镒结核,土质由上至卜渐软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性土5.80〜7.90-5.29〜-5.89灰色含云母,夹薄层粉土、贝壳碎屑④淤泥质粘土6.80〜8.50-12.58〜-13.98灰色含云母,夹薄层粉砂,局部夹贝壳碎屑⑤1-1粘土2.60〜4.40-16.28〜-18.38灰色含云母,夹薄层粉土,偶夹贝壳碎屑⑤1-2粉质粘土2.90〜4.10-19.46〜-20.77灰色含玄母,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土较多⑤1t粘质粉土1.20〜4.10-19.58〜-21.15灰色含云母,局部夹粘性土⑥粉质粘土4.40〜7.10-25.10〜-27.48暗绿〜草黄土质尚均匀,含氧化铁斑点⑦1-2砂质粉土9.90〜15.00-36.49〜-40.79草黄〜灰色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匀⑦2粉砂22.50〜22.80-61.08〜-61.14灰黄〜灰色土质较均,含云母及石英⑨灰色粉砂未钻穿未钻穿灰色含玄母、石英、长石等矿物,砂质自上而下渐纯2监测依据及目的2.1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上海市)(DG/J08-2001-2006)6)上海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管理指南7)本工程监测技术服务议标文件以及相关设计资料2.2监测目的监测是对工程施工中所引起的土体性状的变化、周围环境与地下管线的变化、基坑和支护结构本身的安全及稳定性的变化进行的系统和系列的现场观测工作。概括而言,本次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有:⑴及时为基坑工程施工反馈变形信息,随时根据监测资料调整施工程序,消除安全隐患,是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基坑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依据;⑵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建筑物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⑶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⑷为理论验证提供对比数据;⑸积累区域性设计、施工、监测的经验。3监测内容为了基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及时有效的监测数据,根据本工程基坑明挖顺筑法施工的特点,结合现场的周边环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提出的监测技术要求,本基坑施工监测主要设置如下内容:1)周边地下管线沉降。4监测测点布设水准基准点的布设对于垂直位移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监测成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故本工程的监测基准点布设原则如下:1)基准点布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且不少于3个。2)基准点在施工前15天至一个月埋设,并确定稳定后方才投入使用。3)在整个监测期内定期一月联测一次,检验其稳定性,发现不稳定就另行补设。4)在整个监测期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确保正常使用。

4.1监测点布设统计表表4-1车站主体基坑监测点布设汇总表序号项目数量测点构成埋设方法1墙顶沉降、位移20+14点测钉钻洞2车站主体基坑墙体测斜孔20孔测斜管(20*44m)绑扎车站附属基坑墙体测斜孔14孔测斜管(14*25)绑扎3车站主体基坑支撑轴力9断面钢筋计72只、轴力计58只焊接车站附属基坑支撑轴力8断面钢筋计32只、轴力计24只焊接4支撑临时格构柱沉降24点测钉钻洞5坑外潜水水位8+6孔PVC测管(8*25+6*14m)钻孔6地表沉降155点测钉钻洞、预埋7高压走廊电塔人工沉降8点测钉钻洞8地下各类市政管线监测点171点顶部磨圆的钢筋钻洞5监测设备表5-1本项目监测过程中使用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品牌)精度/分辨率数量(套)1水准仪DS05±0.5mm/km12全站仪LeicaTCR402±2〃±(2+2ppm*D)mm13测斜仪北京航天CX06A传感器分辨率:±0.02mm/8〃14频率仪海岩406A±0.1Hz15水位计海岩30m±1mm1备注:6监测频率根据相关规定对基坑监测时间间隔表要求,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的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应与施工的工况相一致,应根据基坑施工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监测频率。表6-1监测频率表基坑等级施工工况 一一__一级二级施工前至少测2次初值至少测2次初值桩基施工3d7d围护结构施工1d2d地基加固和降水3d7d开挖0〜5m1d1d开挖5〜10m1d1d开挖10〜15m1d1d开挖>15m〜浇垫层0.5d0.5d浇好垫层〜浇好底板1d2d浇好底板后7d内1d2d浇好底板后7d〜30d内2d7d浇好底板30d〜180d7d15d备注:9号线车站除西端头井南侧9-1〜9-3轴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外,其余主体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附属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14号线车站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当现场监测发现变形过大或出现险情时,及时调整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跟踪监测,以满足施工要求。7监测报警值提出主要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如下表:监测等级一级二级备注监测项目、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

监测等级监测项目、....、一级二级备注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墙顶变形2mm0.1%H3mm0.2%H9号线车站除西端头井南侧9-1〜9-3轴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外,其余主体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附属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14号线车站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墙体测斜0.14%H0.3%H土体测斜0.14%H0.3%H地面沉降0.1%H0.2%H支撑轴力设计控制值的80%备注:H为基坑开挖深度。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在监测日报表上盖报警章,报告施工管理人员,分析原因,提出相关建议。8监测成果分析施工工况简述本工程于2014年9月26日开始实施监测,2015年6月28日全部顶板结构施工完成。详细施工工况见下表:表8-1施工工况一览表西区施工工况一览表施工阶段施工工况施工日期1基坑围护施工2014.9.26〜2014.12.032基坑圈梁结构施工及降水2014.12.6〜2014.12.293基坑取土施工至第五层土2015.01.05〜2015.01.264第五道支撑浇筑完成,暂停施工2015.01.26〜2013.3.105基坑挖第六层土至底板结构施工,降坑内承压水2015.3.12〜2015.4.116结构施工2015.4.22〜2015.6.28碧云路站主体施工期间监测数据总结分析管线沉降州靖云酶区基螳工腼上水鹊崩鼾嬲姚墩瓯卦鸽就।二段। 罪赳喟 । 粒呜与u i^ii聘翳云路幅翻粕期铺棉麻降成刚变曜势际州靖云酶区基螳工腼上水鹊崩鼾嬲姚墩瓯卦鸽就।二段। 罪赳喟 । 粒呜与u i^ii聘翳云路幅翻粕期铺棉麻降成刚变曜势际聘堂酝路酩撕隋工胴就首蜥隹累计历时变化首势图示国F连月先工开是। t?jiz州踞云菖西区基雌工颤黯鹘沉降靴耐变帼蒯示球 I 地下辟1花二 |曲Mi姆/里路朋基曲T骊电力微耀鼾历时变化翳麻国F连月先工开是। t?jiz州踞云菖西区基雌工颤黯鹘沉降靴耐变帼蒯示球 I 地下辟1花二 |曲Mi姆/里路朋基曲T骊电力微耀鼾历时变化翳麻辞辅逋工 I胜I 曾蚓工|脚1|M首胡工9号裳碧灌腿基城工期何军群及沉降股历时变端罪后碧云路站主体基坑施工期间管线沉降变化曲线图,由图可见,在基坑开挖阶段该区域管线沉降较大。在基坑结构施工及后期该区域管线沉降下沉趋势缓慢,沉降比较均匀。随着时间推移,管线逐步达到稳定状态。其中电力管线由于附属结构加固,后期略有上抬。总体而言,该区域管线变化较为均匀,变形也比较合理,且变形曲线较为平缓,无突变等情况。9结论与建议12碧云路站西区基坑施工至今,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的累计变化最大值为:管线累计沉降变化量为M25(-9.29mm);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积极配合施工调整监测频率并及时提交监测资料,施工单位和业主、监理及时分析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施工工艺,达到了信息化施工的目的.在重点施工期间和出现数据异常,单次达到报警值的时候,我单位根据施工工况做到了临时增加监测频率,及时的反应了基坑监测数据的情况,确保了安全施工的方向,使工程正常的、安全的进展下去。最终工程圆满结束!10附件附件一:管线数据汇总监测项目测点编号初测高程(cm)终测高程(cm)累计量(mm)备注(是否报警)上水管线监测点(累计报警值:士10mm)SS1410.861410.296-5.65/SS2400.298399.585-7.13/SS3401.412400.723-6.89/SS4401.392400.594-7.98/SS5401.080400.188-8.92/SS6406.896405.991-9.05/SS7407.248406.340-9.08/SS8409.170408.420-7.50/SS9410.216409.497-7.19/SS21399.114398.433-6.81/SS22399.003398.250-7.53/SS23554.666553.794-8.72/SS24532.005531.113-8.92/SS25457.819457.077-7.42/SS26466.807466.076-7.31/雨水管线监测点(累计报警值:士10mm)YS1410.181409.700-4.81/YS2409.609409.060-5.49/YS3402.088401.360-7.28/YS4409.590408.821-7.69/YS5406.477405.744-7.33/YS6409.731408.850-8.81/

监测项目测点编号初测高程(cm)终测高程(cm)累计量(mm)备注(是否报警)YS15397.462396.885-5.77/YS16403.292402.666-6.26/YS17403.624402.809-8.15/YS18402.684401.889-7.95/YS19402.772401.838-9.34/YS20403.860403.067-7.93/YS21401.888401.130-7.58/YS22394.055393.370-6.85/信息管线监测点(累计报警值:土10mm)XX1411.629411.062-5.67/XX2401.159400.568-5.91/XX3403.280402.511-7.69/XX4404.814404.099-7.15/XX5406.478405.534-9.44/XX6411.070410.179-8.91/XX7407.020406.264-7.56/XX15404.526403.960-5.66/XX16583.300582.581-7.19/XX17544.055543.332-7.23/XX18502.219501.419-8.00/XX19437.129436.378-7.51/XX20330.055329.185-8.70/XX38392.431391.810-6.21/XX39398.661397.897-7.64/XX40404.269403.428-8.41/XX41404.531403.600-9.31/XX42406.588405.711-8.77/XX43407.024406.255-7.69/煤气管线监测点(累计报警值:土10mm)M1406.107405.486-6.21/M2400.628399.998-6.30/M3398.614398.005-6.09/M4401.814401.119-6.95/M5405.866405.067-7.99/M6405.902405.100-8.02/M7414.480413.571-9.09/M8408.142407.420-7.22/M9407.864407.300-5.64/M19400.523399.966-5.57/M20377.297376.693-6.04/M21405.006404.433-5.73/M22571.440570.725-7.15/M23572.580571.878-7.02/

监测项目测点编号初测高程(cm)终测高程(cm)累计量(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