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杜甫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晓文人风骨,做有为青年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1.读准字音,熟记字形。2.找出诗中景,并用一个字概括诗中的整体情感。“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一、赏洞庭湖之景,看岳阳楼之势手法——今昔对比
首联表达了诗人往昔对岳阳楼的向往与眼前登楼的喜悦之情。【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昔闻”对“今上”。解析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解析洞庭湖把吴楚大地分东南隔开,天与地在湖面上日夜荡漾漂浮。
颔联对仗工整,意境阔大,描绘登楼所见洞庭湖的景象:
浩瀚无边、气势宏大。手法——想象、夸张
颔联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宏伟景象,置身其境,诗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得到愉悦。【炼字】:“坼”、“浮”两字有怎样的表现力?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解析此句由景入
,写自己眼前的
处境。【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解析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没有一点音讯,----
年老体弱陪伴我的只有一叶孤舟。----
“无一字”:诗人漂泊西南十数载,与家中亲人失去联系,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老病”:诗人时年57岁,身体一直衰弱不堪,而眼前又是如此的孤独无依。
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苦心情。情悲苦二、细研诗歌,感诗情背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县)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知人论世——识作者(1)读书游历时期(35岁以前,即712-745),涉世未深
从小好学,20岁开始漫游吴越,后认识李白、高适。和李白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此时写了《望岳》《画鹰》等(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即746-755),忧国忧民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外还有《兵车行》等。(3)为官及流亡时期(45-48岁,即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抓。一年后逃出,到达肃宗行在陕西凤翔,授左拾遗。不久弃官携家前往秦州。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于此期。(4)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去世,即759-770),诗风更沉郁
成都依靠严武,有了草堂安身。后严武逝世,他又飘泊西南、湖湘,最后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此时律诗很多,如《登高》、《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等。【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解析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心忧国难涕泪交流。---------
让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是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思考】:诗人为何“涕泗流”?涕泗流年老多病孤独无依战争不止国家多难个人悲苦忧国忧民【杜甫诗歌特点】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诗歌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沉郁”“顿挫”三、概括全文情感,诗歌风格(1)登楼的欣喜之情。诗歌通过今夕对比,表达了诗人初登岳阳楼的欣喜之情。(2)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凄凉之情。由景入情,由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景过度到个人悲苦的处境。眼前的洞庭湖“浮”乾坤、“坼”吴楚与自身“无一字”、“老病”、“孤舟”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此时杜甫先生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凄凉之情。(3)对国家前途忧虑之情。由个人境况、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想到了如今国家是“戎马”不断,多灾多难,而倚着栏杆独自泪流。(4)整首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诗歌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四、方法总结:如何抓住诗歌情感(1)从古诗词创作的背景角度赏析(知人论世)(2)从古诗词典型意象的角度赏析(抓景)(3)从古诗词的关键字词入手(炼字)(4)从诗歌创作手法角度赏析(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对比·鉴赏
1.这首诗通过设问、由远及近的手法,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2.借景抒怀。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登高》诗歌名写作时间写作地点所“望”为何景物感情《望岳》公元736年漫游齐、赵途中所作《登高》公元767年四川夔州
《登岳阳楼》公元768年四川夔州
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热爱祖国山河,不惧困难、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秋日江边空旷寂寥之景自伤身世、心忧家国
实景: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气势磅礴。联想:国家仍处于战乱之中。怀才不遇、心忧家国
总结
老杜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列车服务工作课件
- 投资房购房合同
-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电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确认电报的识读
- 提速道岔转辙机调整信号工程施工课件
- 沥青防水改色施工方案
- 中国书法文化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课件教学
- 餐饮投资合同
- 东南大学基础工程课件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MOOC】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 国开经济学(本)1-14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 个人财产申报表
- golf高尔夫介绍课件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正式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检查表
- JJF 1318-2011 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2021年12月英语六级听力试题、原文及答案 两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