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_第1页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_第2页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_第3页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_第4页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考核表被考核人:所在单位:岗位:序号考评环节分值考核要求考核结果评分1试验准备准备试验记录表格;查看所需设备是否齐备,且运行正常。4(1)设备包括天平(需注意调平)、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温湿度测试仪、胶砂振实台、恒温恒湿养护箱(温度20±1℃,湿度大于90%)、水泥胶砂试模、电动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恒温水养护箱直尺等;(2分)(2)试验记录表格必须填写样品厂家、样品规格、取样日期、检验日期、样品批次及各项试验的完整记录。(2分)2试验操作试验环境温度、湿度控制2试验时观察试验室温湿度,试验结束后填入记录表中。(2分)样品称量6(1)样品称量要求:

1)水泥强度试验时,水泥450g,砂1350g,水225g;(3分)

2)膨胀剂强度试验时,水泥427.5g,膨胀剂22.5g,砂1350g,水225g;(3分)

3)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时,水泥225g,矿渣粉225g,砂1350g,水225g;(3分)

4)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时,水泥315g,粉煤灰135g,砂1350g,水225g;(3分)

5)复合掺合料活性指数、抗压强度增长比试验时,水泥315g,复合掺合料135g,砂1350g,水225g;(3分)

(2)成型龄期要求:

水泥成型3d、28d试件;膨胀剂成型7d、28d试件;粉煤灰、矿渣粉成型7d、28d试件,以及相应龄期的对比样品;复合掺合料成型7d、28d、90d试件,以及相应龄期的对比样品。(3分)

注:此项评分为原材料称量占3分,试件成型占3分。胶砂制备6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并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2分)先把标准砂放入漏斗中,再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2分)

(3)立即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自动加砂。若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砂装完后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土1s以内。(2分)试件成型12(1)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1分)(2)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4分)

(3)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3分)

(4)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1-2次将试体表面抹平。(4分)脱模前处理和养护9(1)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2分)

(2)在去掉留在已成型试模四周的胶砂后,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恒温恒湿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水平架子上,开启养护箱养护,养护箱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4分)

(3)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岭期内。(3分)脱模及脱模后养护3(1)在成型20-24h时后进行拆模,拆模时应非常小心,防止破坏试件的外观,拆模后立即将试件放入恒温(20±1℃)水养护箱中养护。整个过程中不得振动试件;(3分)

注:如经24h养护,会因脱模对强度造成损害时,可以延迟至24h以后脱模,但在试验记录表或报告中应予说明。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应在试验前20min脱模,脱模后试件,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测定抗折强度9(1)到试件龄期时,在试验(破型)前15min将试件取出,揩去试件表面沉积物,用湿抹布覆盖至试验开始;(3分)

(2)试验时,将试件放入抗折试验机支撑圆柱上卡紧,此时使试件成型面正对自己。启动抗折试验机,以50N/s±10N/s的速率加荷至试件折断,折断后的试件摆放于抗压试验机前并用湿抹布覆盖,保持抗折后试件处于潮湿状态,同时记录每块试件的抗折强度;(4分)

注:对于3d、7d龄期试件,抗折试验机最大抗折强度宜控制在8MPa以内,对于28d龄期试件,抗折试验机最大抗折强度宜控制在10MPa以内。(2分)测定抗压强度10(1)调整抗压试验机的抗压夹具,使其对中;(2分)

(2)在电脑上打开抗压试验机的试压页面,开启抗压试验机电源;此时已进行抗折试验的每组试件是6块半截棱柱体,将一块半截棱柱体放入夹具内,与成型面相对的试件底面与夹具内的两根圆柱体相接,启动抗压试验机,点击电脑上的试压页面“自动加载”,加载速率为2400N/s±200N/s,均匀加荷至试件破坏,直至6个半截棱柱体试压完毕;(3分)

(3)于记录表上记录每个棱柱体的荷载(精确至0.1N),每条试件和此组试件的抗压强度(精确至0.1MPa);同时在电脑的试压结束的页面上补充抗折强度、试验龄期、试件编号后保存。(3分)

注:3d龄期试件应在水泥加入水中后72h±45min内进行抗折抗压试验;7d龄期试件应在水泥加入水中后7d±2h内进行抗折抗压试验;28d龄期试件应在水泥加入水中后28d±8h内进行抗折抗压试验;(2分)3数据整理数据记录及整理9(1)胶砂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时,应将抗折、抗压强度单块值和代表值均填入记录表中;(2分)(2)胶砂活性指数试验时,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活性指数计算,活性指数为试验样品7d、28d抗压强度与对比样品7d、28d抗压强度的比值,按百分比表示,精确至1%;(2分)

(3)复合掺合料不仅计算其8d、28d活性指数,还应计算胶砂强度抗压增长比,计算方法为试验样品90d强度与试验样品28d强度的比值除以对比样品90d强度与对比样品28d强度的比值,计算结果精确至0.01;(2分)(4)按照样品规格,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评判样品胶砂强度、活性指数是否合格。(3分)

注:对此项评分时,若样品为水泥,则按a、d项评分,b、c项分值以满分计入最后得分,即水泥、膨胀剂按a、d项评分,最后再加4分;矿渣粉、粉煤灰按a、b、d项评分,最后再加2分;复合掺合料按a、b、c、d评分。4留样3将剩余样品放入留样桶,贴上标签,装入留样室。(3分)5设备记录填写设备使用记录3确认设备状态后,填写设备使用记录。(3分)6卫生清洁打扫实验室卫生3关闭试验仪器,清理各类仪器,打扫试验室卫生。(3分)7试验能力设备仪器熟练掌握3熟练掌握所需试验仪器。(3分)试验操作规范、有序、效率3试验安排有序,不混乱,操作规范,整个试验高效快捷。(3分)有良好的安全意识3试验操作时戴口罩、手套。使用搅拌机时应注意安全,将搅拌锅放至搅拌位置后再打开搅拌机电源。(3分)8试验须知试验环境3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3分)对比水泥/(1)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时,对比水泥须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3d强度25-35MPa,7d强度35-45MPa,28d强度50-60MPa,比表面积350-400m2/kg,SO3含量2.3-2.8%,碱含量0.5-0.9%;

(2)粉煤灰活性指数检验时,对比水泥须符合GSB14-1510的规定,或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复合掺合料活性指数检验时,对比水泥须符合GSB14-1510的规定,或合同约定水泥,但检测结果有争议或需仲裁检验时,采用符合GSB14-1510的标准水泥;

(4)膨胀剂强度检验时,未要求对比水泥的技术指标。

注:GSB14-1510的标准水泥3d强度24.3-29.1MPa,28d强度52.7-60.5MPa。试验方法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时,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复合和掺火山灰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胶砂强度试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3分)数据处理6(1)样品抗折强度以一组试件的三个棱柱体的抗折强度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抗折强度值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3分)

(2)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