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_第1页
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_第2页
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_第3页
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_第4页
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种套路及其解析——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内容提要】自20世纪初文学批评中掀起了一种向内转的趋向之后,大约在80年代又有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向,似乎又重新回归原先的路径。本篇论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讨。认为已经先后出现的传统的属于外在途径的社会政治伦理批评、作为对这一批评路径进行反拨的内在途径的文本批评,以及在这之后出现的结合两者特性的文化批评,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三种套路。在它们相互抵牾、竞争的态势下,其实都可能对文学批评的事业有所促进。论文中对于文学研究领域相对陌生的文化批评有比较细致的论说,尤其讲述了它的基本思路和它与社会政治伦理批评即文本批评的区别与联系。【关键词】文学批评文本批评文化批评外在和内在文学批评是对于文学现象的研讨。文学现象提供给文学批评丰富的材料,不过,对于这些材料的意义的解释不是简单的镜映关系,即不是说材料就可以决定解释的基本趋向,在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文学批评的相应套路和文学现象的结合,甚至还要包括批评家的个人秉性,才是决定批评的具体意向的。我们假设“天下雨,路湿了”作为一个事实陈述,可以说成“天下雨了,所以路湿”的因果性叙述;可以说成“路湿了,因为天下雨了”这种解释性的叙述;还可以说成“落雨,路湿”这样两个并列景象的描述性陈述,“说法”在表达事实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事实之外的主体的思想。这是因为这种主体的存在,文学批评在面对即使是同一部作品时,也可以有不同说法。这些不同的对于文学的说法可以在不同时代共时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们也在不同时代有着占据主流地位的黄金时期,往往成为所在时代的文艺思想的代表。论者在此希图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批评主导地位思想系统的论析,一方面对批评史有一个粗略梳理,另一方面则是对批评本身的状况有一种宏观角度的剖析,可以对批评有一个自省。当批评不断地针对对象进行言说时,对批评自身的审视应该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就对于文学批评之中的情况作一个概括性的梳理。一、外在的支配:社会政治批评外在支配即从文学之外的角度来看待文学,认为文学是由外部力量所唤起、所推动,文学中发生的所有重大变故,都应该从这些文学之外的因素中寻求答案。这样一种文学观念可以说在古代时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奠定了中国思想形成的基础,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里礼、乐,在孔子谈话的语境中,专指当时先秦时期各国王公大臣按照规制所定的一套礼仪,其中包括服饰类别、音乐演奏规模、仪礼形式等。孔子这里表达的观点也适用于中国文学艺术问题,在于在中国古代把文学艺术看成社会的整体之中的一环,并且是以社会的政治文化眼光来作为看到文艺问题的基本参照。同样道理,欧洲古代也是以文艺之外的眼光来要求文艺。柏拉图反对文艺的合法地位,亚里斯多德为文艺进行辩护,观点明显对立的同时,都是以文艺对社会是否有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在中世纪,在社会普遍持以禁欲主义的背景下,对于部分文艺仍然开放绿灯。原因就是考虑到宗教音乐、绘画等可以调动信众的情感,还是从文艺之外角度决定文艺的臧否。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文艺在那里也还基本上被看成一个工具,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都有过文学创作,而那些创作的目标是宣传文艺复兴的思想。文艺自身没有独立价值。从外在角度看待文学的方式,在18世纪法国出现的文学社会学派那里给予了体系化。史达尔夫人认为,在欧洲,存在着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这样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类型。“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诗人的梦想固然可以产生非凡的事物;然而惯常的印象必然出现在一切作品之中。”[②]她认为,南方人善于抒情,会享受生活,而北方人长于思考,更富于进取精神。她还认为,文学风格的不同与地理环境有关,南方人生活在北方,或者北方人生活在南方,就都会写出与当地状况比较吻合的作品,而与他们原先所处文化的文学有差别。史达尔夫人的观点对于后来的泰纳有直接影响。泰纳有一句名言是“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他也主要从气候、地理等条件来考察文学状况。他以决定论的眼光看待世界,坚信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规律,只要找到了现象背后的规律,那么逻辑的推演和历史的考察应该是一致的。在美学上,艺术与它所处的文化之间有着共生规律,他说,“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状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③]泰纳还提出了决定文学史发展线索的种族、时代、环境的“三要素”说,这三个要素的内容相当庞杂,美国当代批评家韦勒克评述其中“环境”因素的作用时说,“一个装有所有文学外在条件的大杂烩,它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还包括政治的和社会的条件,它是无所不包的混合物,与文学关系最远的东西都可以囊括在内。”[④]泰纳的时代概念也是无所不包的,它既是指称特定时代,也是指称作品先后次序,还是指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外在角度理解文学,除了在文学的产生、发展、功能等方面以一般的社会眼光理解文学之外,甚至把社会的相关秩序也是复制为文学内部的秩序,譬如对应于社会等级,文体也划分为不同等级。[⑤]由于社会的变化,文体等级也就可能发生相应改变。因此,有时考察社会变化,可能因为社会的复杂性,改换为考察文学的变化状况,通过对文学的认识,反观到社会的情形。美国批评家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并且分别给出了定义,他们指出:“流传极广、盛行各处的种种文学研究的方法都关系到文学的背景、文学的环境、文学的外因。……虽然‘外在的’研究可以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它的前身去解释文学,可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就成了‘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诠释作品终至于把它完全归结于它的起因(此即‘起因谬说’)。”[⑥]韦勒克和沃伦不赞同外部批评的方式,都是外在批评有其产生的理由。就以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来说,当时浪漫主义积极反对古典主义文艺观,而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可能有政治权力来支撑的对手,浪漫主义就必须把一种思潮的存在历史化,即不单纯是古典主义多么错讹,而是每种思潮都有自己的历史条件,而古典主义已经不适用于目前时代,这种历史化方式就是把外在于文学的社会背景作为论证文学的根据,它理所当然地强化了外在研究的合理性。另外还有一个支撑外部研究的重要理由,那就是科学在整个人文研究领域的辐射影响。罗素曾经说:“近代世界与先前各世纪的区别,几乎每一点都能归源于科学,科学在十七世纪收到了极奇伟壮丽的成功。”[⑦]科学成功的示范力量成为具有传统性质的其他研究的参照。近代以来科学的变化和内部差异相当大,但是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提倡实验精神,追溯对象变化的前因后果。这种对因果关系的强调,衍射到文学研究中,也就会对文学的若干变化说出子丑寅卯,而这种变化原因还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研究模型上把文学与社会的相关性作为基本参照点,由此也就强化了外部研究的体系。二、内在的自觉:文本批评外在支配的批评从文学之外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文学,这样一种角度可以看到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广阔联系,但是也可能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由于这样的情况存在,所以在各学科深化自身研究领域的大背景下,文学研究也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就是具有必然性的态势。这种态势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一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的法国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该种趋向的主要方面。这种批评趋向认为文学研究应该把文学自身的特性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就算文学与社会文化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只是外在的,并且可以把那些问题委托给其他专家去思考,文学批评则把文学作为首要关注对象。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譬喻,那么,我感兴趣的就不是世界棉纺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纺的支数及其纺织方法。”[⑧]就是说,纺织工业的状况可以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工厂里面生产的情况,也有产品推向市场之后的销售形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于纺织工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要想全面地了解纺织工业,当然就应该对整个形势的方方面面都作出考察,问题在于,在这种考察中,有些已经不是“纺织”本身的议题,而是市场行情、市场运销策略和体制等事情,作为研究纺织的专家,可以是只就纺织本身进行思考,而将其他方面交由另外的人士去考察。那么文学内部的考察是什么呢?什克洛夫斯基有一个说明:(……)那种称之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要恢复生动感,为了要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更象石头。艺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对事物的感觉即幻象,而不是认识;事物的“陌生化”程序,以及增加感知的难度和时间造成困难形式的程序,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己目的的,而且应当是缓慢的;艺术是一种体验创造物的形式,而在艺术中的创造物并不重要。[⑨]通过陌生化,人们重新感受原先已经麻木的、已不再构成刺激的一些经验。例如,王国维曾经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著一“闹”字就境界全出,这就在于“闹”本来是声响状况,它与抽象的春意本来是不搭界的,但是细想就由这个“闹”字,恰好写出了春天万物竞萌的勃勃生机,它使得抽象的春意具体化、形象化了,这正是陌生化在文学语言中的体现。在这种文学观念看来,文学研究所要做到,就是指明文学经验所包含的美学意味。作为内在的自觉,文本批评也不只是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上,实际上从俄国形式主义那里开始,他们就注重在文学史演变线索是贯彻一种新的基于文本自身的思维。也就是说,文本批评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而且也表现为一种整体的文学观。美国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的代表著作《镜与灯》中,他指出文学研究有四种座标,分别是艺术家、世界、读者和作品,在这样四个座标中,其实只是前两个座标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文学作品,不过是在“知人论世”,即从作者(知人)或世界(论世)的层面来界定它的,因此对文学史的线索,也就多从社会层面来论述,这就使文学史只能走向文学之外的因素决定文学面貌的他律模式。另外,传统的知识结构不可能条分缕析地细致把握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一般就笼统地以一种观念概括它们,比如“神”、“上帝”、“理式”(柏拉图)、“绝对精神”(黑格尔)、以及中国古代的道、气,等等。它们可以被用来指称冥冥中安排、预定了事物发展趋向的原因,以他律论模式贯串文学史合乎这样的文化背景。反之,从文本角度来考查文学史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在文学研究的诸座标中,文学的文本,亦即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作品这一座标的自觉,也体现了人们已经意识到可以从事物自身寻求它的规律,并不需要那种牛顿式的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来说明事物变化的动因。这种自律论的文学史观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派别的类型。结构主义的领袖人物之一的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其代表作《结构人类学》中,对于结构的含义有比较详细的阐发,他认为:我们可以说,一种结构是由一种符合于以下几项特定要求的模式组成的:(一)这种结构主义应展现出一个系统所具备的下列特征,它由若干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一切成分的变化;(二)对于任何一个给定模式来说,都应该有可能排列出同一类型的一种模式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三)这种结构能预测出:当它的一种或数种成分发生变化时,模式将出现怎样的反应;(四)在组成这种模式时应作到使一切被观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被理解的。[⑩]在这里,文学史的变化过程就相当于一旦制定了牌理规则,那么具体的出牌就有相应的对错,这种对错是客观的,即使制定牌理的人也不可能干预它。文本自身的规律俨然成为新的权威。走向内在自觉的文本批评不同于传统的套路,这一点有目共睹;不过它在反传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传统的影响。法国文论家伯格森认为:“浪漫主义在古典主义之中为自己创造了原初的形式,就象艺术家在无形之中发现了自己的形状或者在云彩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幻象那样。”[⑪]这种从文本自身考察文学的思路,其实与当年法国文学社会学派条分缕析地说明文学史动因有一个共同点,三、向外转的趋势:文化批评由外在的支配走向内在的自觉,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向内转的进程。不过这样一个进程并不等于整体的学科走向,它只是学科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状况。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的希利斯·米勒指出:“事实上,自1979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位置。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注意研究语言本身及其性质和能力)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即注意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被看作是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系)。”[⑫]米勒所说的这种外部联系的文学研究,比较突出的学派观点就有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而在这里最典型的应该算文化批评。文化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文化整体的有机联系,并且是从这种联系中把握文学的内涵和特征。在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它的体认似乎与传统的社会政治伦理批评有些相似点,因此可能会产生认识上的混淆,以为这是对传统的回归。我们的确应该看到文化批评和传统的社会政治伦理批评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联系只是它们关系上的一个侧面,在肯定它们都是“外在支配”模式的前提下,则还应该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文化批评不同于传统的外在批评的特性。英国学者约翰生曾经就文化批评特点作了一个说明,这个说明对我们认识其特性可以具有参考价值,他说:第一,文化研究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尤其是与阶级关系和阶级构形,与性分化,与社会关系和种族的建构,以及与作为从属形式的年龄压迫的关系。第二,文化研究涉及权力问题,有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团体能力的非对称发展,使之限定和实现各自的需要。第三,鉴于前两个前提,文化既不是自治的也不是外在的决定的领域,而是社会差异和社会斗争的场所。这里一共说了三条要点,第一条可以看成说明文化批评与传统社会批评的联系。第二条说明权力关系问题在文化批评中的重要性,这是需要认真体会一下的。由于前面一、二条是有同有异,所以约翰生倾向于文化批评是超越内在和外在这种二分法格局的,但是又再次强调了和权力关系相关的社会斗争场所的意思。我们可以把焦点集中在权力关系问题上进一步论述。法国学者福柯是最重要的关注权力问题的专家。他提出“知识权力”的思想。就是说,按照正统的观点,知识是完全追求客观的,应该是一个超越个人和群体利益的、只是探求真理的领域。而福柯则通过“知识考古”的方式,把文化史上诸如精神病患者、巫师、同性恋者等的社会评价进行了梳理,分析各个时代并不是采取同样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有时他们只是异类,有时则可能被当成危险分子,而有时又可能被奉为神明的代言人、圣人。这里评价标准的变化不是那种追求真理的知识渐进的方式,而是呈现为断裂、跳跃。由这样一个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社会的有关知识其实并不是针对对象的客观的认识,而是通过对对象的评价,表达社会的某种倾向、意向,它以知识的面貌出现,而其实潜藏的是文化权力,即通过文化方式达成社会支配。福柯在一次采访中举例说,他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探讨有关问题,可是,在真正遭遇意见分歧时,教师的意见还是处于支配地位,这里关键作用并不因为教师意见更专业,而是因为教师操持着对于学生的课业成绩的评定权力,教师手中的知识现在外化为权力逼迫学生就范。在“知识权力”的思想中,知识的构成体现了权力运作的痕迹,而知识形成之后也要体现权力。由“知识权力”可以推导一些旧问题的新的看待角度。如培根有一段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它一般被解说为知识可以提高人们应对环境的能力,这种理解当然也对,可是还可以拓展开去理解。培根所谓“力量”一词“power”,也可以译为“权力”,即“知识就是权力”。什么权力呢?在培根所处的时代,就是主宰自然的权力,如果说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们要受制于自然环境的话,现在就可以根据知识去改造环境,使环境成为人需要的样子。这里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时代以后形成的奴役自然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问题的,至少缺乏环境意识。知识就是权力,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含义,知识即知道事实之后的识见,这里有一个知情权可以分析。如果公众对政府行为有较多知情权,就可以有效监控政府,当年尼克松“水门事件”就是窃听败露被曝光,尼克松也最终下台。在个人之间,有时了解了对手更多隐私,就可以以此控制对手,甚至胁迫对手,再不济也可以更好地制定战胜对手的方案,知识成为权力实现的工具。知识权力的关系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中适用,那么看起来属于纯粹知识的自然科学是否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呢?至少在一些思想家那里认为并无例外。利奥塔在关于知识状况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科学在一个长时间内不得不求助于公开或隐蔽的叙事知识程序,以解决自己的问题。”[⑭]这里涉及到科学作为真理的代言人和基督教教义的关系问题。欧洲思想体系中,基督教是真理,中世纪盛行信仰得救的训诫,信仰对象就是基督教,因为基督教即真理;在启蒙运动中又加上一条知识得救、理性得救,这种新的世界观为启蒙主义开启民智提供了理由。对比基督教的真理观,那么近代科学注重实验和普遍使用数学方法,从实验讲是讲究客观效果,而数学方法是讲究逻辑的一致和连贯,在这个特征下看,基督教教会推崇的是《圣经》的书本讲授,是相信神迹的启示,这样近代科学实际上就是另类的,只是由于科学能够通过严密的体系说服人,而且在科学的引导下产生了实际的效果,这样科学的方式才最终具有了公信力。从知识的历史考察看来,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至少是知识的一个方面的特性,而在我们以前视野中这是一个盲点。在此背景下再来审视文化批评,则文化批评与以前社会批评有一个最基本的区别,即社会批评以为通过自己的活动可以揭示社会的真理,文化批评只是认为它不过就是一种话语体系,而这种话语体系并不直接等于实体。如同福柯所说:“一旦现实被符号化了,陷入了符号网络之中,事物本身就会呈现于词语、概念之中,而不是呈现于直接的物理现实。更确切些说,我们无法回到直接的现实之中:即便我们从词语回到了事物——例如,从“桌子”这个词语回到物理现实中的桌子——桌子的表象也已经打上了某种短缺的烙印——要想知道真正的桌子是怎样的,它意味着什么,我们就必须求助于词语,词语暗示了事物的缺席。”[⑮]文化批评作为一种关注社会文化的批评,它并不期待自身就是包打天下的钦差大臣,就是什么诊治社会的大法官,而是认为通过文化批评的话语建构,可以对社会有一种审视角度。四、多种套路更叠历史中的多样并存以上已经分析了批评的三种套路。可以稍作小结:最初的外在批评意图充当文学的和社会的审判官,在面对对象文学时,其实目标则是社会;其后的内部批评认为文学批评应该面对文学自身,对文学的审判官角色持怀疑态度,它转向文学的语词,认为语词是文学的家,也就是批评之家。作为第三阶段出现的文化批评,它也同样关注社会问题,但是在这样的关注中,它又是采用第二阶段的关注语词的方法,实际上,它把自身看成一种话语行为而非社会批评所自认的实践行为。这样,文化批评其实就是结合了前面两种倾向,它是以语言类别的方法面对实际的社会现象。那么,文化批评这种调和立场的可能性如何呢?换句话说,文化批评以话语的自我定位来面对坚实的社会现实时,这样一种立场是否不太相称?我们也许需要站在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这样理解,它的主要理由有两点。第一,现实作为认识对象的呈现方式问题。当我们说社会、现实如何时,我们思想的对象是实际的社会状况方面。但是我们真正说出来的只不过是语词,语词的内涵即语义在语词的物质层面(语音)背后,它所表征的是一个实在的东西,但是它自身则并不实在。我们所说的那些实在的事物,其实大多都是这样,本身并不可靠。哲学家洪堡说:“人主要地——实际上,由于人的情感和行动基于知觉,我们可以说完全地——是按照语言所呈现给人的样子而与他的客体对象生活在一起的。”[⑯]语言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同时语言也是我们存在的极限,凡是语言没有的,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想象的,从而也就不能实现、不能感知的。正如弗洛姆所说:“一般说来,如果语言中没有词汇来表达一种体验,那么这种体验就很少被觉察。”[⑰]有些染坊的老板可以说出并且分辨上百种红色,而一般人只能有十来种就差不多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也就只存在十来种红色,从染坊老板角度来看,普通人都多少有些色盲。语词在此是人生活的方式,它是实在的,可是它并非自然形成的实在,而是人为的结果。第二、语词表达生成事物的意义。事物不是存在就被感知,而是由于存在对人具有意义而被感知。猫头鹰具有夜视和远红外的视觉,就是说,在没有星月的晚上,人们会说伸手不见五指,可是猫头鹰不会感到不适,它照样可以看见在附近经过的老鼠。并且还不止此,假设猫头鹰因为几处同时发生动静,目不暇接,那么它还可以在老鼠经过之后几分钟之内,看见老鼠经过的地面的痕迹,即老鼠有高于地面的体温,它经过地面温度手段干扰,就是这样一种人类需要精密仪器才能测度的变化,猫头鹰凭借肉眼就可以完成。这里人类相比猫头鹰的差距,不能简单理解为人的局限,因为感官功能是生物机体的目的的体现,猫头鹰需要吃老鼠维持生存,它需要这种功能,而人没有这种生理方面的需要。是否能够看见老鼠经过之后的路径对于人没有生存意义,这种无意义的东西也就不进入感知中。另外,事实上就是因为人在生理上的许多方面比动物不占优势,所以在生存竞争中人才特别发展了大脑的功能,就是说,这是人脑进化所付出的代价。从这样两方面理由来看,语词、意义、思想、现实之间有着相关性,固然,我们承认现实作为第一性的事物,先于思想、语词等方面;可是,还是要通过思想、语词,现实才能够被把握,才进入我们的视野。有时是语词表达使得事物存在显示出意义。譬如某人吃一串葡萄,他从大的次序先吃,则我们可以说他所吃到嘴里的总是手中最大的,也可以说他能够吃到的葡萄越来越小。反之,他改为先从小的葡萄先吃,则可以说他所能够吃到的葡萄越来越大,也可以说他所吃到的葡萄总是手上最小的。这里左右两种表达都完全合乎事实,可是在这事实的陈述中有分明体现出不同涵义。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意义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作品来看。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写一位老渔夫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打捞一条大鱼,他终于在许多失败之后打捞住了,但这条鱼又遭受到成群鲨鱼的围攻,到最后老人只剩下了一副大鱼的骨架。一般人们是这样来理解:从得到“大鱼”的意义上,老人没有成功,因为群鲨到底是掠走了老人的战利品;而从老人证实自己有能捕捞大鱼的能力和运气上,老人获得了成功,所以小说中,老人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了就是打不败它。”而这种故事中象征的硬汉精神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作出反向阅读:老人曾在海上巡曳达84天却一无所获,老人的船帆在海面游荡,象一面“失败的旗帜”,后来老人用船拖回了一副大鱼的骨架,老人由此获得了希望中的成功,但是,故事的结尾写道:那天下午,海滨酒馆里来了一群旅行家,其中一个女人在望着海水的时候,从一堆空啤酒罐和死了的小梭鱼中间看见了一根又粗又长的雪白的脊骨,最后面有一条庞大无比的尾巴,当东风把港口码头外面的海水不住地掀得波涛汹涌的时候,那条尾巴随着潮水一上一下地晃来晃去。“那是什么?”她指着那条大鱼的长脊骨问一个侍役,现在那东西已成了垃圾,只等着给潮水冲走了。侍役说,“是一条鲨鱼”。“我还不知道鲨鱼有这么漂亮的,样子这么好看的尾巴呢?”在这“女游客”的眼中,只有鲨鱼骨架可以作为一个欣赏对象,而老人的故事中那种成功则并未被提及,因此,老人曾经历了几十天的失败,这是确实的;而老人后来的成功感不过是他的一种自我肯定,但现实的社会评价中去难以留下相应的记录!在“那东西已成了垃圾”的时候,老人连成功的证明也失去了价值!结合到海明威的生平来看,硬汉精神和悲观心理可能都是切题的。所谓文化批评其实就是探讨文学的外在的诸如社会、历史、政治等内容的东西,同时又以内在批评的方式把文学看成一种语词存在,这样,文化批评从文学研究已经走过的路径看来是向外转的,可是从它的自身性质来看,则是属于非外非内、内外之间的。这也就是约翰生所说文化批评“既不是自治的也不是外在的决定的领域”这种说明的确切意思。经由文化批评,实际上文学批评两条根本不同的路径得到了相对统一。伊格尔顿曾说:“将一种代码运用于文本,我们会发现代码在阅读过程中已经过修改并起了变化;用这同一种代码继续阅读,我们就会发现它这时产生了一个‘不同的’文本,并继而又修正了我们正在用来阅读的代码,如此循环不已[⑲]。”伊格尔顿对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这个界说,在三种不同的文学批评中都有体现,它们都是对文学作品蕴含的意义的发掘,不过,这种发掘不是单纯从作品中得来的,而是从批评模式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中建构,而后再分析得来的。三种批评类别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并且背后都有各自的思想体系作为支撑,可是从静态角度看,批评家也有可能根据不同需要,分别采用不同模式来与作品展开精神上的对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