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洞悉命题理念把握备考尺度到2013年,广东高考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已经四年,四年来,广东卷地球运动部分一直围绕两大意义三个基本点命题,两大意义即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基本点就是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分布与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特别是时间计算部分四年考了三次,考查频率极高。高考题呈现:(2010年,40(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日时。(2011年,40(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根据“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略)(2012年,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13年,6)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B.1/3C.1/2D.2/3一、洞悉命题立意从知识点角度来看,2010、2012和2013年都是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2010年是区时的计算,2012年是日出和地方时的计算,2013年虽说是新旧日期交替规律,但实质是地方时运算;2011年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比较白昼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从能力角度来看,四年都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准确地计算出区时或地方时,或是比较白昼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看四年高考题的立意,具有活、高的特点。1.活――顺应同化已有认知结构。如果仅仅掌握了知识点或知识结构(如时间的计算),还难以应对考试。面对新情境、新问题,如果考生不能顺应或同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时区或地方时计算),实现对思维模型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就很难解决新问题。2.高——考查主干知识频率高,体现较高能力层次。四年考查的都是地球运动的主干知识,并且时间的计算考了三年,是一个极高的高频考点。但每年的通过率都不高,如查阅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2013年的考试年报还没有出来,但从评卷场了解通过率比2012年还低,而填空题在各年考试年报中未单独统计),2012年的通过率只有34%,说明难度是比较大、能力要求层次是比较高的。二、明确能力层次如前所述,2012年的通过率只有34%,说明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从列出如下双向细目表来看,均属于“应用”层次,是三个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试题双向细目表。三、把握备考尺度(一)把握备考难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二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曾玮博士曾说过:地理高考是选拔一些成绩优秀适合于大学学习的学生,而不是选拔地理学家,所以地理试题不应以追求难度来区分考生,而是通过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进行区分。学习地球运动,主要目的应该是“理解自转与公转如何(通过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影响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布与季节变化,从而影响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进而影响人类产业活动”。其重点不在于运动本身,而在于对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也是学习地理的本质所在,以前(如广东高考方案为“3+*时期)地球运动部分的试题的大都考查的是“立体几何”问题,实则是数学问题,脱离了学习地理的本质。(二)构建思维模型从广东省四年的高考试题看,“地球运动”部分的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纠缠地球运动本身,故高频考点就是时间的计算,但能力层次要求是“应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比较也是考查的主干知识,能力层次要求也是“应用”,但不要求使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进行计算。从知识的认知水平看,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比较均属于程序性地理知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一是要这三个知识点必须过关,二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掌握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的“程序”或“步骤”。1.构建时间计算的思维模型。(1)区时计算。第一步:画出时区数轴。第二步:在时区数轴中标示出条件中的时区、区时。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东边时区一西边时区 二东边区时一西边区时(数轴上左为西,右为东)。(2)地方时计算。第一步:画出经度数轴。第二步:在经度数轴中标示出条件中的经度、地方时。第三步:代入公式计算:(东边经度一西边经度)一150=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数轴上左为西,右为东)。(3)空间位移的区时计算。常见类型:A地(出发地),经过途中时间(X小时),到达B地(到达地)。方法一:方法二:2.构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第一步,画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昼夜分布示意图。第二步:在相应的图中确定所要比较地点;第三步:比较各地纬度的大小;第四步:比较各地昼夜长短――二分日各地昼夜等长(极地除外);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相反。比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附解题思路(一)时间的计算。2010年题解题思路。第一步:计算出货轮出发时的纽约时间。北京时间指的东八区的时间,纽约位于西五区,时差为13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理,货轮出发时纽约的时间为5月8日8时;第二步:一天为24小时,720小时可换算成30天,考虑5月份有31天,故结果为6月7日8时。正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从题中读出三条隐含的信息才能解决。第一,北京时间指的东八区的时间,纽约位于西五区,货轮出发时纽约的时间为5月8日8时;第二,720小时要换算成30天;第三,5月份有31天。2012年题解题思路。思路一:因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都是在当地地方时6时日出,当105°E是6时,北京时间(120°E)是7时。所以最接近的是7:20的丙地。思路二:因为是北京时间,所以就是与 120°E相比较,甲地5:20日出,可以知道甲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5:20,所以在120°E以东,时间相差40分钟(6:00-5:20),所以经度差距10°(1°相差四分钟),所以甲地是130。E;以此类推6:20的是115°E;7:20的是100°E;8:20的是85°E,所以是丙最接近105°E。2013年解题思路。已知北京时间,找到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170.5°W),从而寻找出新旧日期的分布范围。0点所在位置会不停地跑动(象扫描仪的移动光束),方向是向西。因此,每一条经线在24小时内,都会有一次机会成为0点经线,但是这种0点资格每次都只有一瞬间。当120°E为20点这一瞬间时,全球日期统一,这一瞬间之后,新的日期会在180°经线的西侧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日期占的范围越来越大,而旧的日期范围越来越小如下图,很明显,此刻没有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莆田学院《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融合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山东女子学院《统计建模与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大学语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工程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老年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5 Into the wild 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B Let's lear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 介绍国家-巴西Brazil
- 国内外材料牌号对照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培训PPT(49页)
- 2010哈弗H5维修手册
- (完整版)NRS数字分级法评分表
- LY∕T 2780-2016 松疱锈病菌检疫技术规程
- 一文看懂全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
-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 应答器报文定义《运基信号[2005]224号》
- 电网公司客户资产接收管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