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33页,共=sectionpages44页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44页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单选题(12题)1.袁世凯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A.打开中国外交局面 B.赢得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C.避免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D.为赢得护国战争的胜利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与北方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到袁世凯当政时,他凭借个人实力强化了对北方控制,但是对南方各省却缺少实际掌控。为重新强化中央权威,袁世凯决定恢复帝制。据此可知()A.恢复帝制是当时的时代需要 B.革命党人造成南北分裂局面C.政治近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D.民主共和思想还未深入人心3.《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尽管1915~1916年和1917年曾经有过企图抹煞辛亥革命的尝试,但主张共和政体革命党人还是达到最低目标: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这里提到的企图是()A.签署“中日民四条约”B.段祺瑞与黎元洪“府院之争”C.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D.颁布了《修正大总统选举法》4.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几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5.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频繁。这反映了北洋时期A.思想解放文明开化 B.共和制度名存实亡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军阀割据政治动荡6.中华民国成立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①清末新政的推动
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功③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④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其主要表现是()A.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 B.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8.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A.中山装和旗袍 B.长袍马褂 C.男女礼服 D.列宁服9.下图是旗袍发展演变的示意图,旗袍的演变反映了()A.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B.民国时期妇女地位不断提高C.经济繁荣人们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D.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不断加强10.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改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运动,史称()A.保路运动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1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是()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12.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先后提出。这些观念()A.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步 B.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在当时中国无法得到实现二、材料分析题(2题)13.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朱其昂,字云甫,江苏宝山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日“贻来牟机器磨坊”。事系创举,尚未通行。日计焦煤若千,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闻将续造二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1878年12月14日《申报》材料二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张寒《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材料三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荣家企业史料》上册(1)根据材料一,说明始来牟机器磨坊在创办和经营上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和内容。(3)根据材料三,说明民族工业由盛而衰的因素。民族工业的兴衰反映了什么?1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坚决反对专制政治。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信、盲从。他们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禅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学者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还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从1915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的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给运动带来了严重弊端,如没有在群众中普及、没有跟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形式主义地对待文化问题等。——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材料二在以效法西方近代文明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陈独秀、胡适等主流派人物夜以继日地传播日新月异的西方知识和文明,他们所主张的新文化类同于西化。而西化与反传统实为一体两面:不但要“打倒孔家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更有“废除汉字”“改良人种”等极端主张。梁漱溟后来批评说:“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摘编自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批判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因,并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文化运动。答案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44页答案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44页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B项正确;打开外交局面、避免军阀混战、赢得护国战争都不是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但袁世凯为了集权,决定恢复帝制,说明中国可能会倒退到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政治近代化道路将漫长曲折,C项正确;恢复帝制跟袁世凯个人对当时的局势判断有关,不能说是时代的需要,其后来称帝失败说明了这一点,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不利于国家统一,但不能认为这是革命党人造成的,跟当时存在不同政治力量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人民对其即将称帝的看法,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1916年和1917年,袁世凯和张勋分别复辟帝制,这是在抹煞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故C项符合题意;《中日民四条约》是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府院之争”即总统和总理之争,实际上是北洋军阀内部利益集团的争权夺利,故B项不符合题意;《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计划中的具体准备措施,D项不符合题意。4.A【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几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A项正确;“二十一条”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排除C项;孙中山继续革命不会导致社会黑暗腐败,排除D项。故选A项。5.D【详解】材料“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内阁总理的更换频繁”体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动荡,D项正确;材料与思想解放、共和制度名存实亡及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6.D【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民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的推动,③④D项正确;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还未灭亡,时间不符;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是失败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7.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8.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服饰中,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是中山装和旗袍,A项正确;长袍马褂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服饰,男女礼服为西式服装,列宁服是苏联服饰,BCD三项均不具备中西合璧的特点。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旗袍发展演变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变化,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A项正确;服饰的变化不代表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近代中国经济曲折发展,排除C项;近代中国备受西方列强侵略,得不出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为改变当时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势力加剧的局面,陈独秀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保路运动发生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前,A项错误;护国运动并非陈独秀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的,B项错误;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目的在于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不包括改造中国人的道德,C项错误。11.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得出这样的认识: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完成辛亥革命该完成而又未完成的反封建任务,即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12.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都是当时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口号,B项正确;这些口号仅能体现思想的解放,并不能说明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步,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没有关系,排除AC项;在当时中国是否能够得到实现由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1)从西方引进机器生产,采用雇佣劳动,获取了丰厚的利润。(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容: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3)因素:一战结束后,外国面粉恢复生产,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中国面粉销路不畅;国内战祸不断,利率加重,铁路推广遥遥无期,运费增加,面粉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制约了面粉业的发接。说明: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恶劣。【详解】(1)依据材料“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而效行于中国”,得出从西方引进机器生产,依据材料“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得出采用雇佣劳动,依据材料“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闻将续造二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得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2)背景:结合张謇以及中国近代史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容:依据材料“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得出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依据材料“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得出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依据材料“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得出发展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3)因素:依据材料“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得出一战结束后,外国面粉恢复生产,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中国面粉销路不畅;依据材料“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得出国内战祸不断,利率加重,铁路推广遥遥无期,运费增加,面粉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制约了面粉业的发接。说明: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发展环境角度分析,得出反映了中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