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完整版课件_第1页
《六国论》-完整版课件_第2页
《六国论》-完整版课件_第3页
《六国论》-完整版课件_第4页
《六国论》-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上)苏洵《六国论》(上)1学习目标1、识记苏洵简介,积累文中重点实词;2、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3、结合创作背景,倾听理性的声音。学习目标1、识记苏洵简介,积累文中重点实词;2了解苏洵,初读文本了解苏洵,初读文本3一、苏洵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为文擅长政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一、苏洵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4苏洵简介苏洵简介5青年游荡少时不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兄长做官,既没有养家之累,也无科考重任,所以他任侠出游,到过不少地方。19岁时,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后几年仍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其父(苏序)“纵而不问”。青年游荡少时不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兄长做官,既没有养家之累6发愤读书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苏洵始知读书,起初态度不够认真,导致乡试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书未读透前,不写任何文章。《三字经》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1037年,生子苏轼;1039年,生子苏辙;1042—1055,苏洵绝大多数时间是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二子读书。发愤读书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苏洵始知读书,起初态度7附:“舐犊情深”——《名二子说》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参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译文: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各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虽然这样,可如果去掉这个横木,我看那未必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无不循辙而行,然而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虽然如此,但如果车翻马毙,罪过也算不到辙的头上。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附:“舐犊情深”——《名二子说》苏洵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8三苏游京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姚辟同修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三苏游京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9赍志以殁(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赍志以殁(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10课上检测: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B.《六国论》中的“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可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C.欧阳修很赞赏苏洵的《权书》等政论,认为可与司马相如相媲美。D.“赍志以殁”指的是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比如说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只好命苏轼帮他达成心愿。“司马相如”错,应是“刘向、贾谊”。故选C。

课上检测: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六国论》——听诵读,识字音,记字义。《六国论》——听诵读,识字音,记字义。12《照理拍案》李承伟秦灭六国与当今国际局势《照理拍案》李承伟秦灭六国与当今国际局势13精读文本,领会文意精读文本,领会文意14二、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积累重点实词:赂,贿赂。赂秦,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第一段:开门见山,观点鲜明。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就是“赂秦”,即外交上割地以求和的软弱政策。作者认为,“赂秦”削弱了各国的力量,破坏了六国合纵的大好局面,助长了秦国侵略扩张的野心,成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六国分为两个阵营:赂者(韩、魏、楚)+不赂者(燕、赵、齐)二、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15【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积累重点实词:其实:它的实际数目。所大欲:所最想要的,大,最。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形容创业的艰苦。视:对待举以予人:拿(土地)来送给别人。【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1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积累实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奉送。判:决定。颠覆:灭亡。理固宜然: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事:侍奉。此言得之:这话对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17第二段分三层来论述“赂秦”之国走向灭亡的深层原因。前两层突出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首先从数量上论述诸侯国割地求和其实是“百倍”的损失,秦国威胁恫吓其实是“百倍”的收获。其次从态度上论述诸侯国陷入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恶性循环。①先辈开疆拓土的艰难与子孙割地求和的随意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赂秦”的外交政策,犹如饮鸩止渴。②诸侯的软弱与暴秦的蛮横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诸侯“赂秦”的弊端,不仅仅输掉了城邑,更输掉了气势,最终走向灭亡,道理向来如此。最后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兼备,“抱薪救火”,形象生动,促人反思。第二段分三层来论述“赂秦”之国走向灭亡的深层原因。18【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积累实词: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始:才

速:招致。【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再:两次。却之:使退却(使动用法)洎(jì):及,等到。以:因为邯郸为郡:指秦灭赵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诚,实在。向使:假如从前。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估量。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20第三段分两层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先分说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原因。齐国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然也被秦国吞并。燕、赵两国武力相抗,所以稍晚破灭。其中赵国还取得了三次胜利,并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太子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都加速了破灭。再总说六国破灭的教训。从反面推进一层,如果“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恐怕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第三段分两层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21【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注释: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咽:吞咽。势:优势。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第四段第一层运用假设论证,给出抵御强秦的具体建议——封赏谋臣+礼遇奇才+通力协作等。第二层再次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殷切希望后代当国者能认清形势,摆脱敌国的胁迫。【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22【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积累实词:可以:可以凭借。苟:如果。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下:指在六国之后。第五段借古讽今。北宋王朝只有敢于斗争,才可以避免灭亡。如果一味妥协退让,就连六国的下场也不如了。【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23探究背景,针砭时弊探究背景,针砭时弊24秦灭六国的历史背景秦灭六国的历史背景25北宋当朝的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当朝的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26

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不限制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27苏洵的《六国论》,立意深远,堪称史论之典范,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无论苏洵还是杜牧,他们立足现实、针砭时弊的理性声音,表现了古代士大夫家国天下的情怀。苏洵的《六国论》,立意深远,堪称史论之典范,阐发观点,逻辑严28六国论感谢观看六国论感谢观看29《六国论》(上)苏洵《六国论》(上)30学习目标1、识记苏洵简介,积累文中重点实词;2、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3、结合创作背景,倾听理性的声音。学习目标1、识记苏洵简介,积累文中重点实词;31了解苏洵,初读文本了解苏洵,初读文本32一、苏洵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为文擅长政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一、苏洵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33苏洵简介苏洵简介34青年游荡少时不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兄长做官,既没有养家之累,也无科考重任,所以他任侠出游,到过不少地方。19岁时,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后几年仍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其父(苏序)“纵而不问”。青年游荡少时不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兄长做官,既没有养家之累35发愤读书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苏洵始知读书,起初态度不够认真,导致乡试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书未读透前,不写任何文章。《三字经》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1037年,生子苏轼;1039年,生子苏辙;1042—1055,苏洵绝大多数时间是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二子读书。发愤读书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苏洵始知读书,起初态度36附:“舐犊情深”——《名二子说》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参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译文: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各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虽然这样,可如果去掉这个横木,我看那未必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无不循辙而行,然而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虽然如此,但如果车翻马毙,罪过也算不到辙的头上。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附:“舐犊情深”——《名二子说》苏洵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37三苏游京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姚辟同修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三苏游京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38赍志以殁(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赍志以殁(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39课上检测: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B.《六国论》中的“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可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C.欧阳修很赞赏苏洵的《权书》等政论,认为可与司马相如相媲美。D.“赍志以殁”指的是怀抱着为遂的心愿而去世。比如说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只好命苏轼帮他达成心愿。“司马相如”错,应是“刘向、贾谊”。故选C。

课上检测: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0《六国论》——听诵读,识字音,记字义。《六国论》——听诵读,识字音,记字义。41《照理拍案》李承伟秦灭六国与当今国际局势《照理拍案》李承伟秦灭六国与当今国际局势42精读文本,领会文意精读文本,领会文意43二、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积累重点实词:赂,贿赂。赂秦,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第一段:开门见山,观点鲜明。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就是“赂秦”,即外交上割地以求和的软弱政策。作者认为,“赂秦”削弱了各国的力量,破坏了六国合纵的大好局面,助长了秦国侵略扩张的野心,成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六国分为两个阵营:赂者(韩、魏、楚)+不赂者(燕、赵、齐)二、疏通文章脉络,逐层领会文意【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44【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积累重点实词:其实:它的实际数目。所大欲:所最想要的,大,最。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形容创业的艰苦。视:对待举以予人:拿(土地)来送给别人。【第2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4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积累实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奉送。判:决定。颠覆:灭亡。理固宜然: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事:侍奉。此言得之:这话对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46第二段分三层来论述“赂秦”之国走向灭亡的深层原因。前两层突出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首先从数量上论述诸侯国割地求和其实是“百倍”的损失,秦国威胁恫吓其实是“百倍”的收获。其次从态度上论述诸侯国陷入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恶性循环。①先辈开疆拓土的艰难与子孙割地求和的随意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赂秦”的外交政策,犹如饮鸩止渴。②诸侯的软弱与暴秦的蛮横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诸侯“赂秦”的弊端,不仅仅输掉了城邑,更输掉了气势,最终走向灭亡,道理向来如此。最后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兼备,“抱薪救火”,形象生动,促人反思。第二段分三层来论述“赂秦”之国走向灭亡的深层原因。47【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积累实词: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始:才

速:招致。【第3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再:两次。却之:使退却(使动用法)洎(jì):及,等到。以:因为邯郸为郡:指秦灭赵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诚,实在。向使:假如从前。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估量。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49第三段分两层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先分说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原因。齐国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然也被秦国吞并。燕、赵两国武力相抗,所以稍晚破灭。其中赵国还取得了三次胜利,并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太子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都加速了破灭。再总说六国破灭的教训。从反面推进一层,如果“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恐怕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第三段分两层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50【第4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注释: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咽:吞咽。势:优势。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