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培训教程课件_第1页
安全心理学培训教程课件_第2页
安全心理学培训教程课件_第3页
安全心理学培训教程课件_第4页
安全心理学培训教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心理学

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E-mail:一、绪论1、什么是安全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为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是研究人在事故发生时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业心理学领域。人追求安全的行为原理模式安全需要安全行为安全动机安全需要获得满足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保护状态解除新的安全需要2000年3月11日江西上栗县东源乡石岭村鞭炮作坊爆炸现场一、绪论3、安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①意外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失误、人际关系变化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②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之间关系的研究。③防止意外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高危行业人员的选拔(职业适宜性检查),机器的设计符合工程心理学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二、心理过程与安全

1、感知觉与安全

人们要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予以感知,也就是要察觉危险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大脑进行信息处理,识别危险,并判断其可能的后果,才能对危险的预兆作出反应。因此,企业预防事故的水平首先取决于职工对危险的认识水平,对危险的认识能力越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杭州湾跨海大桥

视觉错觉图(二维)

美军一架B-2战略轰炸机在关岛上空飞行。B-2坠毁现场的照片二、心理过程与安全3、意志与安全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根据既定的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进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例如,对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困难问题,有的人迎着困难,百折不挠,体现了意志坚强;反之,也有人缺乏信心,优柔寡断,表现出意志薄弱的行为。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意志对职工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一,推进人们为达到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而行动;其二,阻止和改变人们与企业目标相矛盾的行动。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四个方面:3、坚持性指人在执行决定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4、自制力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一方面能促进自己去执行已有的决定,并努力克服一切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善于在行动中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1、自觉性

指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充分认识行动的意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2、果断性指人能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地采取决策。果断性常与不怕困难的精神、思维的周密性和敏捷性相联系。

二、心理过程与安全

4、注意与安全注意与不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因素,当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或集中于某一事物时,这就是注意。注意具有明确的意识状态和选择特征。人在对客观事物注意时,在大脑中集中反映该事物并形成清晰的影像和判断,而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

不注意存在于注意状态之中,他们具有同时性。人为事故并不能全部

归结为是由于人的不注意造成的。三、个性心理与安全

1、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它表明了一个人稳定的类型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个性心理特征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当人和环境积极地相对作用时,它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不完全相同,因此,个性心理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是有差异的。职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关系很大,尤其是一些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常是酿成事故与伤害的直接原因。

三、个性心理与安全2、性格与安全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贯穿于一个人的全部活动中,是构成个性的核心。不良的性格特征常常是造成事故的隐患。

重庆市一化肥厂锅炉爆炸事故现场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事故:(1)富有攻击性者(2)性情孤僻、固执己见者(3)情绪不稳定者(4)主导心境抑郁、浮躁不安者(5)马虎、敷衍、粗心者(6)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惊慌失措、优柔寡断或轻率卤莽者(7)懦弱、胆怯、没有主见者(8)感知、思维、运动迟钝;不爱活动、懒惰者三、个性心理与安全3、气质与安全气质就是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气质对个体来说具有较大地稳定性。气质无好坏之分。在生产劳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气质特点妥当地选拔和安排职工的工作。

1、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外向性。2、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好与人交际、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和情绪易变、外向性。3、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善忍耐、内向性。4、抑郁质:抑制型,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观察细节、内向性。气质特征与所适应的职业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外向性。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好与人交际、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和情绪易变、外向性。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善忍耐、内向性。抑郁质:抑制型,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观察细节、内向性。气质特征与所适应的职业三、个性心理与安全4、对职工个性心理不适应的管理策略(1)注重职工心理特征的培养与优化。(2)加强职工心理素质锻炼。(3)重视危险、单调、重复性职业人员的心理减压工作。(4)做好职工情绪控制和调节工作。

工作安排必须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人在能力上的差异不但影响着工作效率,而且也是能否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根据职工能力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分配工作,用其长,补其短,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能力缺陷者所不适宜从事的职业1、缺乏计算能力2、缺乏审美能力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4、情绪不均衡,易于激动5、缺乏耐性和毅力6、缺乏细心和忠诚度7、缺乏沉着果断,行为轻率8、缺乏社交能力导游收银员消防队员运输工人设计师公关人员护士银行职员1、缺乏计算能力2、缺乏审美能力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4、情绪不均衡,易于激动5、缺乏耐性和毅力6、缺乏细心和忠诚度7、缺乏沉着果断,行为轻率8、缺乏社交能力收银员设计师导游护士运输工人银行职员消防队员公关人员能力缺陷者所不适宜从事的职业四、影响事故产生的因素1、人的个体因素与事故

(1)智力:在需要较高判断能力的工种当中,智力高低才影响事故发生率;在一般工种,智力高低与事故发生率无明显关系。

(2)健康和体力状况:身高、力量、平衡和生理耐受能力对某些工作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作。(3)疲劳:疲劳可以引起作业能力下降和事故增加。

2005.11.14山西沁园特大交通事故1、人的个体因素与事故

(4)工作经验:缺乏经验对事故发生率有较高的倾向。新工人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包括劳动技能的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1、人的个体因素与事故

(5)年龄:年纪较大的工人事故一般较少。

(6)性别:男性事故率明显高于女性。2、工作环境与事故工业类型照明颜色噪声温度其它因素事故发生率及其严重性依工业类型不同、工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交通、采矿、建筑、化工、伐木、采石等行业事故发生率较高,也较严重。汽车制造、纺织、橡胶、轻工等行业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钢铁和水泥工业、供电行业事故发生率虽然较低,而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往往较为严重。

06年盐城射阳7.28事故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4.18钢水包倾覆事故过程示意图照明会对人的心理因素产生复杂的影响

照明与疲劳照明与工作效率照明与事故发生率

人对颜色的积极反应是天生的,不同颜色会改变人的心理、生理状态。(1)温度错觉:暖色有:红、橙、黄,令人兴奋;冷色有:蓝、青、绿,让人安静。(2)空间错觉:暖色能使人感到距离近,叫前进色;冷色能使人感到距离远,叫后退色。

(3)暖色物体看起来更轻一些;冷色的物体更重一些。

(4)人的眼睛对黄色较为敏感

,黄底黑色最易辨认。四、影响事故产生的因素3、生活事件与事故

在人的生活过程中,那些对本人产生显著影响或关键性变化的事件叫做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

人际关系如何,是融洽、和谐?还是紧张、矛盾?这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易导致事故的生活事件表:恋爱失败;离婚;与爱人父母不和;夫妻感情不好;配偶有外遇;超指标生育;自己(爱人)流产;子女管教困难;子女要长期离家;父母不和;经济情况显著下降;亲友重病、重伤、死亡;就业失败;扣发奖金或罚款;对现职工作不满意;工作学习中压力大;与上级关系紧张;与同事、邻居不和;第一次远走他乡异国;生活规律有重大改变;被人误会、诬告;介入法律纠纷;被拘留、受审;财产损失;遭遇意外惊吓、自然灾害。五、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及

管理策略1、习惯性违章及其心理成因分析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人们在较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具有广泛性、重复性和长期性。人们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动机通常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1)行为者对违章行为后果的追求程度。(2)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能力过高估计的程度。(3)行为者受所处不良安全意识氛围的影响程度。

行为者对违章行为后果的追求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发生违章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行为者通常有以下两种违章心理:1、取巧侥幸心理2、求利争先心理2003年河北辛集7.28烟花爆竹厂爆炸事故现场

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能力的过高估计行为者的技术能力越好,经验越丰富,就会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越大,行为动机也就越强烈,即常说的“技高人胆大”,从而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造成违章。违章者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自负逞能心理2、好奇冒险心理行为者所处不良安全意识氛围的影响

任何违章行为者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集体和组织紧密相联的,外界环境的意识氛围等因素对行为者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受外在的安全文化氛围的影响,违章者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1、默认从众心理2、模仿盲从心理你闯我也闯—“闯红灯者”的从众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