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1页
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2页
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3页
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4页
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塞米松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符榕【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脂多糖(LPS)、抗盐酸(HC1)、LPS+HCl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LPS组、HC1组、LPS+HC1组、NS+Dex组、LPS+Dex组、HC1+Dex组、LPS+HCl+Dex组,每组8只。NS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6mL。LPS组尾静脉注射LPS8mg/kg。HCl组气管内缓慢滴注pH为1.8的盐酸2mL/kg。LPS+HCl组先尾静脉注射LPS4mg/kg,4h后气管内缓慢滴注pH为1.8的盐酸0.5mL/kg。NS+Dex组、LPS+Dex组、HCl+Dex组、LPS+HCl+Dex组先分别按照NS组、LPS组、HCl组、LPS+HCl组方法给药,然后腹腔注射Dex2mg/kg。4h后处死大鼠。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a、IL-4。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计数细胞沉淀中白细胞总数,取上清液用考马斯亮兰法检测蛋白总量,用ELISA法检测TNF-a、IL-4水平。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计算肺湿/干重比(W/D),用RT-PCR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mRNA。结果与NS组相比,LPS组、HCl组、LPS+HCl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重,肺W/D、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总蛋白含量升高,血清和BALF中TNF-a、IL-4升高,肺组织NEmRNA表达升高(P均<0.05)。上述指标LPS+Dex组低于LPS组,LPS+HCl+Dex组低于LPS+HCl组(P均<0.05),HCl+Dex组和HC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x可对抗LPS、HCl、LPS+HCl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降低NE有关。与LPS、LPS+HCl所致急性肺损伤相比,Dex对HCl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干预效果较差。【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勤期】2016(056)026【总页数】5页(P28-31,32)【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盐酸;脂多糖【作者】符榕【作者单位】天津儿童医院,天津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急性肺损伤可进行性加重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其特征性表现是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弥漫性肺泡浸润,肺水肿以及严重低氧血症[1,2]。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对急慢性炎性疾病的组织和器官损伤有重要作用,已成为许多炎性疾病的治疗靶点。NE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分泌,在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肺组织NE表达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3]。糖皮质激素对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差异很大,机制尚未阐明。2015年1~3月,我们分别用脂多糖(LPS)、盐酸(HCl)和LPS+HCl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用地塞米松(Dex)处理,观察Dex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对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2.5各组肺组织NEmRNA比较各组肺组织NEmRNA见表3。与NS组比较,LPS组、HCl组、LPS+HCl组肺组织NEmRNA表达均升高(P均<0.05);NS+Dex组肺组织NEmRNA低于NS组,LPS+Dex组肺组织NEmRNA低于LPS组,LPS+HCl+Dex组肺组织NEmRNA低于LPS+HCl组(P均<0.05),HCl+Dex组和HCl组肺组织NE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肺损伤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也是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最先出现的组织损伤。内毒素、失血性休克、缺氧、夕M伤烧伤、缺血再灌注及机械通气等因素均可造成肺损伤,还可以放大肺损伤中的炎症反应过程,引起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因此急性肺损伤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4]。肺是SIRS的主要靶器官,失控的炎症反应是急性肺损伤的本质,其特征表现为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弥漫性肺泡损伤、高水平活性氧和蛋白酶释放,从而导致肺泡内水肿、纤维蛋白沉积、透明膜形成和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破坏。临床表现上为顽固低氧血症,PaO2/FiO2下降,胸片示双侧肺浸润,肺顺应性下降[5]。临床上,直接和间接的肺损伤均可导致ARDS,肺内直接原因包括胃内容物吸入、肺炎,肺外间接原因包括败血症、失血性休克、严重创伤、输血或胰腺炎[6]。研究表明,脓毒症是急性肺损伤发展的最高危因素,胃内容物误吸仅次于脓毒血症[7]。人类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很少由单一因素引起。相比LPS或者HCl—次打击模型,LPS+HCl二次打击模型更能准确地代表患者常见的病理状态。本研究建立了LPS尾静脉注射和HCl气管滴入的一次打击模型以及LPS+HCl二次打击模型,来模拟脓毒症和(或)误吸导致的急性肺损伤甚至ARDS,探讨细胞因子及NE在不同诱因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及激素干预效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见、肺组织W/D和BALF中总蛋白含量是反映肺损伤程度的经典指标。本研究LPS、HCl、LPS+HCl组光镜下可见到相似的病理改变,如肺组织破坏。LPS组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毛细血管淤血更明显,肺泡隔增厚。HCl组以肺泡腔内改变为主,多见气管上皮脱落,肺泡腔大量水肿液渗出,可合并肺泡出血导致肺实变。而LPS+HCl组纤维蛋白渗出、炎细胞浸润均可多见,但上皮脱落轻于HCl组。LPS、HCl、LPS+HCl组肺W/D和BALF中总蛋白含量均高于NS组,表明HCl吸入直接弓I起的上皮和内皮细胞损伤较严重,肺泡微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富含蛋白质的水肿液大量渗出,导致明显的肺水肿。近年来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是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重要的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激活和招募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8]。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人免疫细胞,在天然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形成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线。中性粒细胞被迅速激活,黏附到血管壁或者聚集到靶器官加重微循环障碍(通常肺是第一个目标),可导致和加重急性肺损伤,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环节。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毒性物质,包括活性氧和蛋白酶,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9,10]。抑制和消除局部的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减弱急性肺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LPS、HCl、LPS+HCl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介导的全身炎症级联反应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重要机制[11~13]。促炎因子水平可以反映急性肺损伤或ARDS的严重程度。TNF-a是最重要的致炎细胞因子,也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启动因子。肺局部炎症可激活炎性细胞,活化或启动促炎细胞因子(如IL-邛、IL-8)。TNF-a反过来可直接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造成肺水肿,同时能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炎症级联反应,加重肺损伤[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LPS、HCl、LPS+HCl组血清和BALF中TNF-a均较NS组升高。IL-4是新发现的抗炎因子,可抑制TNF-a的生成,在炎症反应中主要起抗感染和免疫抑制作用[16]。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失衡是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炎性因子和抑炎因子含量均增加,但抑炎因子含量相对较低,且时间滞后[17]。NE是储存于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属于糜蛋白酶家族,位于体液性介质网络的下游,它结合活性氧以帮助吞噬溶酶体降解吞噬的微生物,消化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组分及上皮连接结构,不仅可引起直接组织损伤,同时也放大炎性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有助于中性粒细胞趋化、迁移。被招募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更多的蛋白酶,触发瀑布样级联反应,引起持续的炎症反应[18,19]。这种促炎反应并不局限于肺,也可延伸进入体循环,导致SIRS和MODS。NE是监测急性肺损伤或ARDS进展的指标,可用来判断急性肺损伤患者的预后。抑制NE可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结局,防治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抑制剂已被推荐用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20,21]。研究表明,NE抑制剂具有治疗纤维增生阶段急性肺损伤或ARDS的能力[22]。本研究发现,LPS、HCl、LPS+HCl组肺组织NEmRNA与NS组相比升高。与以往研究结果符合[23,24]。Dex是一种常用糖皮质激素,能稳定细胞膜,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镇静、止痛和抗交感神经作用[25,26]。由于其较强的抗炎效应,Dex在急性肺损伤或ARDS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中,Dex的适应证、剂量和疗程仍有很大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Dex可以对抗LPS和LPS+HCl所致的肺损伤,但对HCl所致肺损伤效果较差,说明Dex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存在差异,这可能受疾病种类、肺内夕卜部炎症反应、肺损伤发病机制等因素影响。笔者推测其机制可能与Dex抑制TNF-a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改善急性肺损伤时的Th1/Th2细胞比例有关[27~29]。另外Dex可以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