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练习2_第1页
《幼儿心理学》练习2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班级:学号:姓名:绩:一、选择题。1、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2、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3、()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4、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TOC\o"1-5"\h\zA.3岁B.4岁C.5岁D.6岁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6、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A.15分钟左右B.3~5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D.10分钟左右7、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8、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D.概括性较低9、视觉中枢位于脑()机能结构。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10、3岁儿童已能辨别()。A.上下方位B•前后方位C.“自我”为中心D.上下、前后11、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A•思维B•想象C•记忆D•情绪情感12、()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实用文档A•言语B•概念C•情绪D•记忆13、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岁。A.0—1岁B.1—2岁C.1.5—2岁D.1—3岁14、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分钟。A.5—8B.10—20C.10—12D.半小时15、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A.行为B.思维C.想象D.感知觉16、()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A.语言B.思维C.记忆D.想象17、()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8、()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A.遗传B.遗传素质C.生理成熟D.生理特征19、美国心理学家()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A.艾宾浩斯B.皮亚杰C.格塞尔D.埃尔金德20、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为中心辨别左右。A•父母B•同伴C•自我D•他人21、()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观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22、()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A•智力B•智商C•想象D•能力23、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A.0-6、7岁儿童B.3-7岁儿童C.0-3岁儿童D.3-4岁儿童24、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动作是()。A.颈部动作B.头部动作C.大肌肉动作D.小肌肉动作25、儿童()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用文档实用文档A•智力B•智商C•想象D•能力TOC\o"1-5"\h\z26、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A、10-15分钟B、8-10分钟C、5-8分钟D、15-20分钟27、顶叶属于()。A、运动中枢B、体觉中枢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28、使用排除法时,小班的图片为()A、3张B、4张C、5张D、6张29、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忆用的多D、机械效果好30、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TOC\o"1-5"\h\z31、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想C、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32、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33、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34、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A、有意注意在先B、无意注意在先C、二者无所谓先后35、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36、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最早表现出来的注意是一种。A、选择性注意B、定向性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37、“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具有()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38、“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具有()特征。A、间接性B、概括性C、思维总是与解决问题相联系39、学前儿童的()记忆在1岁左右才开始出现。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40、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表现为()。A、从无意到有意B、从再造到创造C、从夸张到符合逻辑41、学前儿童在纸上作画时画了一样又一样,直到把一张纸全都画满为止,说明学前儿童的想象具有()特点。A、没有预定目的B、内容零散C、主题不稳定D、以过程为满足42、在看电视时,孩子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A、片面性B、经验性C、固定性D、近视性TOC\o"1-5"\h\z43、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4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A、1B、3C、6D、945、幼儿能区分基本色与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这一趋势体现了幼儿()期儿童的辨色能力发展特点。A、初B、中C、晚D、前46、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47、幼儿的记忆以()为主。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48、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49、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观察学习B•自我学习C.直接学习D.强化学习TOC\o"1-5"\h\z5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思维”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51、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A■红、蓝、白、灰B■白、红、蓝、灰C■蓝、红、白、灰D■红、白、蓝、灰52、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TOC\o"1-5"\h\z53、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54、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55、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5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A.0〜2岁B.2〜4岁C.4〜7岁D.7〜11岁57、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58、“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A■深度知觉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D■方位知觉59、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60、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61、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62、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作()。A■动机性遗忘B■临时性遗忘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63、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A.三角形B■圆形C.长方形D.半圆形64、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A■外部原因B■根本原因C■客观原因D■主客观原因65、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TOC\o"1-5"\h\z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A.可逆性B■不守恒性C.守恒性D■自我中心化66、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一规律是()。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67、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68、“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二、填空题。1、注意具有功能和功能。2、注意具有稳定性、广阔性、、四种基本品质。3、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的过程。4、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再,然后是。5、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6、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7、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8、幼儿初期,占主要地位,初步发展。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是不匀速的,呈现的趋势。10、记忆广度是单位时间内能够识记的材料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个信息单位,其增长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实用文档三、应用题。1、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的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2、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实用文档实用文档3、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4、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5、亮亮3岁了,妈妈给亮亮讲故事,可是亮亮一会说外面有小猫在叫,一会说要玩皮球……,总是不能专注地坐下去。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加以分析。6、在一次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猴子下山”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玉米”和“西瓜”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7、彭彭3岁了,妈妈给彭彭讲故事,可是彭彭一会说外面有小猫在叫,一会说要玩皮球……,总是不能专注地坐下去。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加以分析,并说说如何解决彭彭妈妈的困扰?8、今天下午我教孩子们叠新年老人帽,我在演示的时候,侯惠瀛一直在小声哼唱,东张西望,等我演示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