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1.gif)
![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2.gif)
![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3.gif)
![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4.gif)
![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0ab6598b2dfa8e443916ff553764c52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是什么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见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行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值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缘由消退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连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酬劳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法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1、双倍工资的定性
在争辩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法律概念,即双倍工资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作为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法律,其在遣词造句上必定字斟句酌,故其既然使用了双倍工资这一法律概念,即意指其为工资的一种。
另一种观点认为,依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看法》(以下简称1995年看法)的规定,工资系指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商定,以货币形式依据劳动者供应的正常劳动直接向其支付的劳动酬劳,是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酬劳、特殊状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酬劳包括工资和其他合法的劳动收入,是劳动者用自己付出的劳动所换来的物质利益。而双倍工资是用人单位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状况下向劳动者支付的额外补偿,即双倍工资与工资的内涵及外延均有质的区分,其在性质上不宜认定为工资,而是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罚则。笔者倾向于其次种观点,理由在于,首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次十七条的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时亦未将双倍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可以印证劳动合同法是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置于工资范畴之外的;
其次,在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规定于"法律责任'章节中,属于对用人单位的惩处性规定;第三,若采信第一种观点,虽然从短期看有力地爱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从长远进展的着眼点动身,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善企业内部规制的状况下,一再地对其苛以双倍工资的罚则,增加用人及经营成本,必将影响企业的进展潜力,那么一旦中小企业失去了连续进展的活力,劳动者面临的将不再是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受到法律爱惜的问题,而是他的"饭碗'在何处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将不仅仅是劳动合同法所能解决的。
综述,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定性为罚则是正确的。
2、时效的适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其次十七条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的立法精神,将因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排解在了时效的限制之外,若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归入工资的一种,则其亦可不受时效期间限制,则时效问题丢失了争辩的基础。现已明确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双倍工资的性质,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则有的放矢,即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适用仲裁法其次十七条关于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
双倍工资时效期间的起算点
双倍工资诉讼时效适用的起算点是我们需要争辩的其次个问题。仲裁法其次十七条适用一般侵权行为时效期间起算点的规定,即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及解释二第一条则规定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时效期间。
笔者认为,从法律效力上看,仲裁法相较于劳动法法律位阶相同,但其为新法,既然新法对旧法中劳动争议纠纷的时效期间及其起算点均作了修改,则应以新法的规定为准,即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时效期间。
具体到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时效起算点应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理由在于,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其自用工之日起至满一个月的次日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故以此作为时效的起算点符合客观实际及法律的规定。
劳动诉讼时效规定
一、具体时效的规定状况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一般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一般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爱惜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二、劳动诉讼时效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爱惜。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六个月内,因不行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缘由消退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连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规定依据小时计算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房交易保障资金协议
- 2025年双方自愿解除劳动合同书范例
- 2025年信用卡还款授权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物流服务提供商战略合作协议
- 海运客运合同法律体系2025年分析
- 2025年企业债评级担保合同标准格式
- 2025年创新知识产权合资企业协议
- 2025年房产遗产继承人与遗嘱执行人策划协议
- 2025年伙伴间的房产共有合同规范
- 2025年企业股权交易合同样本(官方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英语经典口语1000句
- PDCA案例降低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
- 完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单词表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
-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给料机和干灰散装机检修工艺规程
- 中国慢性胆结石胆囊炎诊疗共识
- 蓝色创意学校开学工作会议PPT模板
- 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 《中国商贸文化》1.1商业简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