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危机管理课件_第1页
学校心理危机管理课件_第2页
学校心理危机管理课件_第3页
学校心理危机管理课件_第4页
学校心理危机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建构李明军心理学博15829328683Email:psy-limingjun@163.com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央省共建心理学实验室陕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建构李明军心理学博士1

生命如此多娇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危机干预不完全是危机后的行动问题,也不完全是一个纯心理学问题。有成效的危机干预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行动体系——危机管理。

生命如此多娇心理危机事件频发2一个简要但不简单的定义(心理)危机(crisis)是指个体面临困难情景(problematicsituation),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个体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distress),我们将这种暂时性的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GCaplan,1954)一个简要但不简单的定义(心理)危机(cris3解决问题常规方法危机:困难和境遇,认知、情感、行为的困扰渡过危机自我完善成功解决未解决未解决自愈干预失败崩溃:对内或对外的攻击行为未得到帮助

得到帮助

图1危机的发生、发展解决问题常规方法危机:困难和境遇,认知、情感、行为的困扰渡过4心理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冲击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应对阶段解决阶段心理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冲击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应5危机的三个要素(本质)破坏性事件:涉及人的核心追求无法回避、难以解决、主观痛苦:常规方法无效心身状态:严重心理失衡危机是指当事人对破坏性事件的心身反应,而不是指破坏性事件本身。危机的三个要素(本质)破坏性事件:涉及人的核心追求危机是指当6危机特征与类型特征:1.危险与机遇并存2.复杂性3.突发性,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4.无助性5.潜在性危机特征与类型特征:7类型:(标准不同:群体危机、个体危机)按照危机源分类:成长性危机(maturational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迁居、升学、孩子出世等。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意外、被强奸、突然的疾病和死亡。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类型:(标准不同:群体危机、个体危机)成长性危机境遇性危机8引发师生心理危机的常见危机事件:1.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台风、森林草原火灾等)2.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校园内的爆炸、绑架、挟持、恐怖袭击等)3.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交通事故、食品中毒、火灾、建筑物倒塌、重大环境污染、大型集会管理事故等)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5.校园内发生的自杀、自虐、自残事件引发师生心理危机的常见危机事件:9一、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反应类型:1.回闪:主要特征是灾难性经历不断地回现。2.回避性和退缩性反应:主要特征是采用回避或者自我保护的方法来躲避回闪,包括尽量避免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谈论、回想、自我压抑、麻木发呆、社会行为退缩等。3.生理激起性反应:人的生理反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神经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危险保持着紧张状态,始终处于愤怒就要爆发的状态,难于入睡或者整夜无法入睡,难于集中注意力或分配注意力等。心理危机的反应与识别、评估一、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反应类型:心理危机的反应与识别、评估10二、识别宏观方面1.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2.家庭变故;3.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微观方面1.异常情绪;2.行为异常;3.学习兴趣下降;4.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5.自杀意图的流露危机识别二、识别宏观方面微观方面危机识别11情绪认知行为RickA.Myer,AssessmentforCrisisIntervention,COPYRIGHT◎2001Wadsworth三、危机评估情绪认知行为RickA.Myer,Assessment12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情感情感状态稳定,对日常活动情感表达适当。

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对环境的变化只有短暂的负性情感流露,不强烈,求助者完全能够控制情绪。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但对环境变化有较长时间的负性情感流露,求助者能够意识到需要自我控制情绪。

情感反应与环境有脱节,常表现出负性情感,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烈地情感波动。情感状态虽然稳定,但需要努力才能控制情绪。

负性情感体验明显超出环境的影响。情感与环境明显不协调。心境波动明显。求助者意识到负性情绪,但不能控制。完全失控或极度悲伤。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情情感状态13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认知注意力集中,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正常。求助者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实际情况相符。

思维集中在危机事件上,但思想能受意志控制。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轻微受损,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基本与现实相符。

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感到较难控制对危机事件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降低。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在某些方面有偏差。

注意力时常不能集中,较多考虑危机事件而难以自拔。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而受到影响。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可以有明显的不同。

沉湎于对危机事件的思虑,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和犹豫而明显影响求助者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有实质性的差异。除了危机事件外,不能集中精力。因为受强迫、自我怀疑和犹豫的影响丧失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有明显差异从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认注意力集14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行为对危机事件应对行为恰当,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

偶尔有不恰当地应对行为,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但需努力。

偶尔出现不恰当的应对行为,有时有日常功能的减退,表现为效率降低。有不恰当的应对行为且做事没有效率。需化很大精力才能维持日常功能。求助者的应对行为明显超出危机事件的反应,日常功能表现明显受到影响。

行为异常难以预料,并且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的危险。

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行对危机事15评估标准: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13~22分采用“合作型干预”;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干预”。(美国标准)评估标准:16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严重程度.2.自身资源(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模式).3.社会支持系统.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17短时间长时间影响严重影响轻微创伤性事件耗竭性事件烦恼性事件紧张性事件“我”眼中的压力(根据个体对压力的感受程度分类)(hassles)(strain)(burnout)(trauma)短时间长时间影响严重影响轻微创伤性事件耗竭性事件烦恼性事件紧18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症状得到缓解,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帮助的及时性、迅速性是其突出特点,有效的行动是危机干预成败的关键。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19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School-based)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范围通常是在校园内发生的重大恶性事件。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参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公安、法律、火警等)和社区工作者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School-20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分类:预防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引导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维护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发展性干预:在当事人(或人群)心理康复后的以促进继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干预。也包括对健康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分类:2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22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是根据预警指标,对预警对象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从而获取预警信息、评价危机程度,决定是否发出危机警报,以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的一系列运行过程。可以发现“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信息评估系统”是“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和支柱。思考:通常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冲突性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思考:通常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冲突性23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测量和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团队中的“心理互助员”和学校领导团队、学生工作负责者、班主任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学校心理危机管理24指标内涵应激源又称应激因素,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激反应由应激源引起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以及行为改变,就是应橄反应,它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危机易感因素面对同样的应激事件,个体所具有的某些易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如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无社会支持、家庭贫困等等。个体特征在个体心理危机易感因素中,那些在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稳定的、差异的内在心理特征,如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消极应对方式等。测试个体背景在个体心理危机易感因素中,那些外在的,个体必须面对的环境背景。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内涵应激源又称应激因素,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25危机排查组织与实施: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心理危机极端行为出现之前,个体会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意志、生理和认知异常反应,这是心理危机发生的前兆,而这些应激反应也是旁人很容易觉察到的指标,然后反映到负责老师(如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咨询部、班主任等)那里;个体也可以主动向负责老师反映自己的情况。负责老师查阅该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其个体易感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个体背景等。负责老师主动找该学生谈心,了解其遇到的烦恼(应激源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让其作一些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然后结合各方面指标及量表测验结果,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专业知觉决定是否发出危机预警。危机排查组织与实施: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心理危机极端行为出现26邮件中心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人员危机求助方式心理危机应对互联网/电子邮件/QQ传真电话信件

校长室班主任学生志愿者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及早求助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邮件中心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人员危机求助方式心理危机应对互联网27个案心理管理流程个案心理管理流程28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当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传染性疾病、暴力冲突、自杀自残自虐等)时,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系统要能及时、有效地与负责危机干预的其它系统(教育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社会工作等)进行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事件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与当事人或人群相关的人群(同学、教师)和亲属人群(家长、亲戚)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当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29(学校日常应激事务处理可结合此架构)校园危机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学校日常应激事务处理可结合此架构)校园危机应急管理组织系统30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系统:

领导指挥组

专家指导组

专业工作组

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系统:31领导指挥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领导和实施对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负责协调与其他危机干预系统(管理、公安、交通、卫生、消防等)的各种关系。领导指挥组的负责人应由教育系统领导和学校负责人组成,他们应该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系统的领导指挥小组可在县(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领导指挥组的成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高级职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高级职称的学校医务人员等。领导指挥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领导和实施对当事人或人群进行32专家指导组的责任与组成对现场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指挥领导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医务人员等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在必要时,直接进行现场干预;对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进行现场评估;收集和整理与当事人或人群相关的心理健康资料、与心理危机干预操作过程相关的资料;对事件发生后的维护性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方案或建议;为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提供与事件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研究报告。专家指导组的责任与组成对现场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指挥领导人员、33专业工作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人员主要由本校的和本地区(或本学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已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组成。在他们的下面还应该建立若干个临时性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为事件现场外围的人或人群(同学、教师、家长)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和疏导。这些小组的成员可以由接受过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和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团队学生会干部、学生中的“心理互助员”等组成。专业工作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34个体危机应急流程个体危机应急流程35原则:明确职责、相互配合、高效运转校外干预资源的整合校外资源进入干预不能造成校内系统功能的削弱校外资源起支持、补充、指导、督导作用校外资源的引入会带来校内系统能力的增强校外资源撤出后,校内各系统运作正常,功能至少不减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整合原则:明确职责、相互配合、高效运转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整合36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需扮演好的角色“事件发现者”、“处理过程管理协调者”不宜扮演的角色

“庇护者”、“专业人员”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需扮演好的角色37危机应急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对新闻媒体的应对要和新闻媒体搞好关系,尊重他们的职业需求不封闭、不对立专人主持信息发布(新闻发言人/新闻秘书)信息发布客观、不虚假预先准备好新闻采访“温馨提示”平时不和媒体拉“特殊关系”,搞“做秀”报道危机应急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对新闻媒体的应对38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问题家长的应对家长资源有正负作用平时尊重家长、不过分要求,信息公开,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和运作机制,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建:建议、义工……灾难信息公开,原因要说清楚,公告式发布特殊个案会知家长,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场,建立关系的前提下,说明缘由。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问题家长的应对39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维护系统专业工作组人员构成与应急系统专业工作组人员构成基本相同,其任务也基本相同。在进行维护性心理干预时,专业工作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科学区分和鉴别出已患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员,要及时向上一级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求助,或及时转介到当地医疗卫生部门。(特别是自杀未遂者)注重情感关怀协调关系,长期跟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以矫正性心理辅导为主)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40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针对不同的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个体、群体灾害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预案的基本内容目的应对危机的种类危机可能状况分析应对措施管理机制启动规则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41资料1灾难危机管理资料1灾难危机管理42资料2: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心理支持

与援助预案结构一、目的二、要应对的情况(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三、应对措施(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的应对(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的应对四、保证措施(一)建立和健全应急危机干预队伍导,危机干预员的业务培训和督导。(二)运作机制

1.管理机制

2.行动机制(三)要解决的问题

1.队伍的专业化

2.队伍的职责和待遇之间的协调

3.健全制度和设备保障资料2: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心理支持

与援助预案结构一、目的43自杀危机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1.自杀率:1999年,WHO/北京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卫生部公布中国年自杀率为22.2/10万。2.性别:国际上自杀死亡者男性比女性高三倍,自杀未遂者女性较男性高。但是,中国自杀女性高于男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自杀率更高。中国学校中男女自杀比例为1:2左右。3.年龄:自杀死亡者与自杀未遂者,两个自杀高峰期分别为15-25岁及55-65岁以后,企图自杀个案大都发生在这两个高峰期。自杀危机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44自杀信号的识别以前有过自杀史:这将意味着这个人有极大可能再次去尝试自杀;征兆:企图自杀者有70%的时间都会发出想死的征兆。例如他们会说他们将进行一次神秘的“长途旅行”等等;有的就直接进行威胁说想自杀。重度抑郁:悲伤、焦虑、对以前喜欢的事和人都不再感兴趣。自杀信号的识别45人格或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失眠、体重减轻、食欲或性欲降低,有退缩的倾向。作好死的准备:例如写遗书、将各项事务打点好、分发个人财产、寻求各种自杀的方法(购买药物、绳索等)。情绪突然高涨:这将意味着自杀者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因为困扰他/她的一切问题都将“消除”。

※不要认为自杀这种情况可以自己慢慢消除。自杀的征兆一直以来都是自杀者对周围人发出的求助信号!人格或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失眠、体重减轻、食欲或性欲降低,有退46关于自杀预防在较个人层次,重要的是了解只有少数自杀发生前无预兆。大多数自杀者有表明其意图的明确预兆。因此,应严肃对待所有自残威胁。此外,大多数自杀未遂者是矛盾的,并非完全蓄意死亡。许多自杀发生在一个人有精力和意志将绝望思想转变为毁灭性行动的改善期。但是,有过一次自杀的人并非一定有风险:自杀的想法可能重新出现但并不持久,并且在一些人中这种想法可能绝对不会重新出现.关于自杀预防在较个人层次,重要的是了解只有少数自杀发生前无预47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预防,但是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可在社区和国家级采取若干措施以减少危险,包括:★减少获得自杀手段(例如杀虫剂、药物、枪支);★治疗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酒精中毒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随访;★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培训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人员。链接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预防,但是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可在社区48自杀的预防干预关键——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及时向精神科转诊——所有在急诊科抢救的自杀者均应有精神科会诊,并预防再次自杀!精神科门诊、急诊及住院处理自杀的预防干预关键——49评估自杀风险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所见,尤其是由轻到重的自卑-自责自罪感-罪恶妄想;与死亡相关的频繁联想-幻想-轻生念头-自杀计划-自杀前准备-实施行动;拒绝帮助、拒绝治疗、故意回避行为,或相反的,处于矛盾心态,发出求助信号、暗示,频繁谈论死亡、扬言自杀。情绪冲动、激越,思维僵滞。评估自杀风险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所见,尤其是50自杀后的危机干预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自杀未遂者。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自杀行为本身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群体的心理干预,主要是哀伤心理辅导,防止“心理感染”现象。万一出现了自杀,需要对周围人员进行危机干预自杀后的危机干预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自杀未遂者。主要是启动社会51启示及建议1.校园安全设施建设。(预防意外死亡及冲动性死亡)2.校园心理健康教育。3.校园危机管理预案及演练。启示及建议52ThankYou!ThankYou!53附件:两个国内常用的个体危机影响评估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附件:两个国内常用的个体危机影响评估问卷54抑郁自评量表(SDS)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1234*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4321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想哭4、我晚上睡眠不好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8、我有便秘的苦恼9、我心跳比平时快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抑郁自评量表(SDS)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155*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困难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些*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56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结果给出的是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这方面的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抑郁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1-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1以上者是重度抑郁。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需要说明:SDS的20个项目中,第2、5、6、11、12、14、16、17、18、20共10项的计分,必须反向计算,反向计算即按与其相反的频度计分。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7焦虑自评量表(SAS)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6.我手脚发抖打颤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10.我觉得心跳得快焦虑自评量表(SAS)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58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16.我常常要小便*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18.我脸红发热*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20.我做恶梦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59

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结果给出的是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这方面的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1-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1以上者是重度焦虑。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需要说明:SAS的20个项目中,第5、9、13、17、19共5项的计分,必须反向计算,反向计算即按与其相反的频度计分。返回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60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自杀报道的原则忌对自杀正面和煽情性的报道不加图片不对自杀方式进行详尽的描述不说成是无法解释的、浪漫的、或神秘的对自杀决策起重要作用的心理社会环境详细解释报道导致自杀的精神疾病的可治愈性告知可获得的援助的详细情况介绍解决重大的冲突和挫折的积极案例描述自杀未遂造成的恶果返回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自杀报道的原则忌对自杀正面和煽情性61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建构李明军心理学博15829328683Email:psy-limingjun@163.com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央省共建心理学实验室陕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建构李明军心理学博士62

生命如此多娇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危机干预不完全是危机后的行动问题,也不完全是一个纯心理学问题。有成效的危机干预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行动体系——危机管理。

生命如此多娇心理危机事件频发63一个简要但不简单的定义(心理)危机(crisis)是指个体面临困难情景(problematicsituation),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个体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distress),我们将这种暂时性的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GCaplan,1954)一个简要但不简单的定义(心理)危机(cris64解决问题常规方法危机:困难和境遇,认知、情感、行为的困扰渡过危机自我完善成功解决未解决未解决自愈干预失败崩溃:对内或对外的攻击行为未得到帮助

得到帮助

图1危机的发生、发展解决问题常规方法危机:困难和境遇,认知、情感、行为的困扰渡过65心理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冲击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应对阶段解决阶段心理危机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冲击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应66危机的三个要素(本质)破坏性事件:涉及人的核心追求无法回避、难以解决、主观痛苦:常规方法无效心身状态:严重心理失衡危机是指当事人对破坏性事件的心身反应,而不是指破坏性事件本身。危机的三个要素(本质)破坏性事件:涉及人的核心追求危机是指当67危机特征与类型特征:1.危险与机遇并存2.复杂性3.突发性,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4.无助性5.潜在性危机特征与类型特征:68类型:(标准不同:群体危机、个体危机)按照危机源分类:成长性危机(maturational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迁居、升学、孩子出世等。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意外、被强奸、突然的疾病和死亡。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类型:(标准不同:群体危机、个体危机)成长性危机境遇性危机69引发师生心理危机的常见危机事件:1.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台风、森林草原火灾等)2.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校园内的爆炸、绑架、挟持、恐怖袭击等)3.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交通事故、食品中毒、火灾、建筑物倒塌、重大环境污染、大型集会管理事故等)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5.校园内发生的自杀、自虐、自残事件引发师生心理危机的常见危机事件:70一、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反应类型:1.回闪:主要特征是灾难性经历不断地回现。2.回避性和退缩性反应:主要特征是采用回避或者自我保护的方法来躲避回闪,包括尽量避免对已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谈论、回想、自我压抑、麻木发呆、社会行为退缩等。3.生理激起性反应:人的生理反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神经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危险保持着紧张状态,始终处于愤怒就要爆发的状态,难于入睡或者整夜无法入睡,难于集中注意力或分配注意力等。心理危机的反应与识别、评估一、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反应类型:心理危机的反应与识别、评估71二、识别宏观方面1.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2.家庭变故;3.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微观方面1.异常情绪;2.行为异常;3.学习兴趣下降;4.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5.自杀意图的流露危机识别二、识别宏观方面微观方面危机识别72情绪认知行为RickA.Myer,AssessmentforCrisisIntervention,COPYRIGHT◎2001Wadsworth三、危机评估情绪认知行为RickA.Myer,Assessment73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情感情感状态稳定,对日常活动情感表达适当。

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对环境的变化只有短暂的负性情感流露,不强烈,求助者完全能够控制情绪。对环境的情感反应适切,但对环境变化有较长时间的负性情感流露,求助者能够意识到需要自我控制情绪。

情感反应与环境有脱节,常表现出负性情感,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烈地情感波动。情感状态虽然稳定,但需要努力才能控制情绪。

负性情感体验明显超出环境的影响。情感与环境明显不协调。心境波动明显。求助者意识到负性情绪,但不能控制。完全失控或极度悲伤。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情情感状态74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认知注意力集中,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正常。求助者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实际情况相符。

思维集中在危机事件上,但思想能受意志控制。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轻微受损,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基本与现实相符。

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感到较难控制对危机事件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降低。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在某些方面有偏差。

注意力时常不能集中,较多考虑危机事件而难以自拔。解决问题和做决定能力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而受到影响。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可以有明显的不同。

沉湎于对危机事件的思虑,因为强迫性思维、自我怀疑和犹豫而明显影响求助者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有实质性的差异。除了危机事件外,不能集中精力。因为受强迫、自我怀疑和犹豫的影响丧失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能力。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和感知与现实情况有明显差异从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认注意力集75程度无损害1轻微损害23轻度损害45中等损害67显著损害89严重损害10行为对危机事件应对行为恰当,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

偶尔有不恰当地应对行为,能保持必要的日常功能,但需努力。

偶尔出现不恰当的应对行为,有时有日常功能的减退,表现为效率降低。有不恰当的应对行为且做事没有效率。需化很大精力才能维持日常功能。求助者的应对行为明显超出危机事件的反应,日常功能表现明显受到影响。

行为异常难以预料,并且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的危险。

程度无损害轻微损害轻度损害中等损害显著损害严重损害行对危机事76评估标准: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13~22分采用“合作型干预”;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干预”。(美国标准)评估标准:77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严重程度.2.自身资源(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模式).3.社会支持系统.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78短时间长时间影响严重影响轻微创伤性事件耗竭性事件烦恼性事件紧张性事件“我”眼中的压力(根据个体对压力的感受程度分类)(hassles)(strain)(burnout)(trauma)短时间长时间影响严重影响轻微创伤性事件耗竭性事件烦恼性事件紧79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症状得到缓解,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帮助的及时性、迅速性是其突出特点,有效的行动是危机干预成败的关键。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80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School-based)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范围通常是在校园内发生的重大恶性事件。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参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公安、法律、火警等)和社区工作者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School-81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分类:预防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引导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维护性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发展性干预:在当事人(或人群)心理康复后的以促进继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干预。也包括对健康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分类:82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83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是根据预警指标,对预警对象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从而获取预警信息、评价危机程度,决定是否发出危机警报,以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的一系列运行过程。可以发现“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信息评估系统”是“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和支柱。思考:通常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冲突性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思考:通常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冲突性84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测量和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团队中的“心理互助员”和学校领导团队、学生工作负责者、班主任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学校心理危机管理85指标内涵应激源又称应激因素,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等,它可以是躯体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激反应由应激源引起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以及行为改变,就是应橄反应,它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危机易感因素面对同样的应激事件,个体所具有的某些易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如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无社会支持、家庭贫困等等。个体特征在个体心理危机易感因素中,那些在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稳定的、差异的内在心理特征,如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消极应对方式等。测试个体背景在个体心理危机易感因素中,那些外在的,个体必须面对的环境背景。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内涵应激源又称应激因素,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86危机排查组织与实施: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心理危机极端行为出现之前,个体会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意志、生理和认知异常反应,这是心理危机发生的前兆,而这些应激反应也是旁人很容易觉察到的指标,然后反映到负责老师(如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咨询部、班主任等)那里;个体也可以主动向负责老师反映自己的情况。负责老师查阅该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其个体易感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个体背景等。负责老师主动找该学生谈心,了解其遇到的烦恼(应激源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让其作一些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然后结合各方面指标及量表测验结果,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专业知觉决定是否发出危机预警。危机排查组织与实施: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心理危机极端行为出现87邮件中心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人员危机求助方式心理危机应对互联网/电子邮件/QQ传真电话信件

校长室班主任学生志愿者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及早求助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邮件中心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人员危机求助方式心理危机应对互联网88个案心理管理流程个案心理管理流程89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当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传染性疾病、暴力冲突、自杀自残自虐等)时,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系统要能及时、有效地与负责危机干预的其它系统(教育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社会工作等)进行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事件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与当事人或人群相关的人群(同学、教师)和亲属人群(家长、亲戚)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当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90(学校日常应激事务处理可结合此架构)校园危机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学校日常应激事务处理可结合此架构)校园危机应急管理组织系统91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系统:

领导指挥组

专家指导组

专业工作组

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系统:92领导指挥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领导和实施对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负责协调与其他危机干预系统(管理、公安、交通、卫生、消防等)的各种关系。领导指挥组的负责人应由教育系统领导和学校负责人组成,他们应该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系统的领导指挥小组可在县(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领导指挥组的成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高级职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高级职称的学校医务人员等。领导指挥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领导和实施对当事人或人群进行93专家指导组的责任与组成对现场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指挥领导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医务人员等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在必要时,直接进行现场干预;对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进行现场评估;收集和整理与当事人或人群相关的心理健康资料、与心理危机干预操作过程相关的资料;对事件发生后的维护性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方案或建议;为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提供与事件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研究报告。专家指导组的责任与组成对现场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指挥领导人员、94专业工作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人员主要由本校的和本地区(或本学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已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组成。在他们的下面还应该建立若干个临时性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为事件现场外围的人或人群(同学、教师、家长)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和疏导。这些小组的成员可以由接受过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和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团队学生会干部、学生中的“心理互助员”等组成。专业工作组的责任与组成在事件现场对当事人或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95个体危机应急流程个体危机应急流程96原则:明确职责、相互配合、高效运转校外干预资源的整合校外资源进入干预不能造成校内系统功能的削弱校外资源起支持、补充、指导、督导作用校外资源的引入会带来校内系统能力的增强校外资源撤出后,校内各系统运作正常,功能至少不减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整合原则:明确职责、相互配合、高效运转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整合97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需扮演好的角色“事件发现者”、“处理过程管理协调者”不宜扮演的角色

“庇护者”、“专业人员”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需扮演好的角色98危机应急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对新闻媒体的应对要和新闻媒体搞好关系,尊重他们的职业需求不封闭、不对立专人主持信息发布(新闻发言人/新闻秘书)信息发布客观、不虚假预先准备好新闻采访“温馨提示”平时不和媒体拉“特殊关系”,搞“做秀”报道危机应急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应对新闻媒体的应对99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问题家长的应对家长资源有正负作用平时尊重家长、不过分要求,信息公开,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和运作机制,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建:建议、义工……灾难信息公开,原因要说清楚,公告式发布特殊个案会知家长,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场,建立关系的前提下,说明缘由。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问题家长的应对100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维护系统专业工作组人员构成与应急系统专业工作组人员构成基本相同,其任务也基本相同。在进行维护性心理干预时,专业工作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科学区分和鉴别出已患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员,要及时向上一级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求助,或及时转介到当地医疗卫生部门。(特别是自杀未遂者)注重情感关怀协调关系,长期跟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以矫正性心理辅导为主)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维护系统101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针对不同的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个体、群体灾害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预案的基本内容目的应对危机的种类危机可能状况分析应对措施管理机制启动规则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102资料1灾难危机管理资料1灾难危机管理103资料2: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心理支持

与援助预案结构一、目的二、要应对的情况(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三、应对措施(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的应对(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的应对四、保证措施(一)建立和健全应急危机干预队伍导,危机干预员的业务培训和督导。(二)运作机制

1.管理机制

2.行动机制(三)要解决的问题

1.队伍的专业化

2.队伍的职责和待遇之间的协调

3.健全制度和设备保障资料2: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心理支持

与援助预案结构一、目的104自杀危机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1.自杀率:1999年,WHO/北京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卫生部公布中国年自杀率为22.2/10万。2.性别:国际上自杀死亡者男性比女性高三倍,自杀未遂者女性较男性高。但是,中国自杀女性高于男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自杀率更高。中国学校中男女自杀比例为1:2左右。3.年龄:自杀死亡者与自杀未遂者,两个自杀高峰期分别为15-25岁及55-65岁以后,企图自杀个案大都发生在这两个高峰期。自杀危机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105自杀信号的识别以前有过自杀史:这将意味着这个人有极大可能再次去尝试自杀;征兆:企图自杀者有70%的时间都会发出想死的征兆。例如他们会说他们将进行一次神秘的“长途旅行”等等;有的就直接进行威胁说想自杀。重度抑郁:悲伤、焦虑、对以前喜欢的事和人都不再感兴趣。自杀信号的识别106人格或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失眠、体重减轻、食欲或性欲降低,有退缩的倾向。作好死的准备:例如写遗书、将各项事务打点好、分发个人财产、寻求各种自杀的方法(购买药物、绳索等)。情绪突然高涨:这将意味着自杀者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因为困扰他/她的一切问题都将“消除”。

※不要认为自杀这种情况可以自己慢慢消除。自杀的征兆一直以来都是自杀者对周围人发出的求助信号!人格或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失眠、体重减轻、食欲或性欲降低,有退107关于自杀预防在较个人层次,重要的是了解只有少数自杀发生前无预兆。大多数自杀者有表明其意图的明确预兆。因此,应严肃对待所有自残威胁。此外,大多数自杀未遂者是矛盾的,并非完全蓄意死亡。许多自杀发生在一个人有精力和意志将绝望思想转变为毁灭性行动的改善期。但是,有过一次自杀的人并非一定有风险:自杀的想法可能重新出现但并不持久,并且在一些人中这种想法可能绝对不会重新出现.关于自杀预防在较个人层次,重要的是了解只有少数自杀发生前无预108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预防,但是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可在社区和国家级采取若干措施以减少危险,包括:★减少获得自杀手段(例如杀虫剂、药物、枪支);★治疗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酒精中毒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随访;★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