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学年第二期期中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学校:宋诏桥中学一、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积累(19分)学校开展“语文综合知识比拼”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4题。1.结合语境辨音形。(4分)古诗词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翩然而至的飞燕,令我们联想到“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清新画面;亭亭玉立的夏荷,让我们惊喜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àng然生机。默诵“天苍苍,野茫茫”,我们会顿生摆脱尘俗羁绊;走进自然家园的情思;静吟“窗含西岭千秋雪”,我们能感受到大好河山的秀美,思mù古人的高雅情趣。为加横线字选出正确的读音。(▲)=1\*GB3①栖AqīBxī(▲)=2\*GB3②绊ApànBbàn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GB3①àng▲=2\*GB3②mù▲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1)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2)▲,君子好逑。(《诗经·周南》)(3)蒹葭萋萋,▲。(《诗经·秦风》)(4)▲,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5)青青子衿,▲。《郑风·子衿》(6)诗言情。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发出了①“▲,端居耻圣明”的感叹,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②“▲,▲”。3.下列文学常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4.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1)悉如外人▲(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诎右臂支船▲(4)斗折蛇行▲三、阅读(48分)(一)名著阅读(6分)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5.以上文段选自名著《▲》,“孩子”是指▲。(2分)6.结合原著回答:文中的“我”反思了自己的什么错误?从语段中你能感受到“我”怎样的人格魅力?(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像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⑪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⑫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⑬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⑭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⑮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
⑯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⑰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
⑱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有删改。作者耿立)7.第⑤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3分)▲8.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①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②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9.联系上下文,思考第⑩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10.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实用性文本阅读(11分)飞絮何时不再惹人烦①4、5月份正值春光烂漫,但同时也是漫天飞絮的时节。这些杨絮、柳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带来诸多困扰。这些“春季飞雪”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成灾”?有什么治理的好办法?②杨树和柳树都属于杨柳科,雌雄异株,而所谓飞絮,其实是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雌花发育后长成小蒴果,里面有白色絮状的绒毛,中间藏着一些芝麻粒大小的种子。随着不断成熟,小蒴果逐渐裂开,那些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着种子漫天飞散,以风为媒,传播繁衍下一代。③每年的“飞絮大军”分为两拨。一般而言,北京4月上中旬左右迎来的是杨絮,而柳絮则来得更晚一些,在4月底至5月初发生。杨絮、柳絮会各持续两周左右,周期一过就自动停止。飞絮本身并不构成问题,但集中、过量就会成灾,若空气中杨柳絮的浓度太高,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④杨柳絮的危害主要有:不利于人体健康,飞絮如果进入眼睛、鼻腔,容易引起不适或炎症。特别是易过敏人群,暴露在大量飞絮之下,会刺激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会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絮状物会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导致熄火,还会遮挡行人和车辆视线,影响交通安全。其“见火就着”的特性也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飞絮还会干扰正常的工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对设备的运转构成一定威胁,影响精密仪器测量准确性。⑤飞絮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各部门为治理飞絮几乎使出浑身解数。⑥第一种是“更新法”。即淘汰杨柳雌株,种植杨柳雄株或其它乡土树种,对现有树种结构进行改造。这是治理杨柳飞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北京市的杨柳雌株数量十分庞大,更换树种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配有较大数量的采伐限额,导致这一方法很难大面积推广。⑦此外,杨柳树的生态作用远大于飞絮的影响,不能一砍了之。目前北京杨柳树品种数量多,且大都已形成大树,具备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等功能。如果大量伐除,不仅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的下降,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⑧第二种是“药物疗法”。即给树干“挂吊瓶”,注射花芽抑制剂,抑制花芽分化和飞絮形成。但这种方法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每年重复实施,成本偏高,而且长期使用,树木容易生“烂皮病”。除了“抑制”,还能以药“疏除”,即喷洒生物药剂,促进杨树雌花提早脱落,控制飞絮产生。但这种方法对施药时间和技术要求较严格,并未大面积应用。⑨第三种是“嫁接法”。截除柳树雌株树冠,高位嫁接雄株接穗,让雌株“变性”以避免飞絮产生。但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嫁接后养护成本高,只在小范围进行了试验。⑩那么,飞絮能根治吗?根本途径是优化生态系统,只要全力以赴,用5年左右的时间,能把北京的飞絮减少一半;再经过5~10年,就能全面控制杨柳飞絮。今年北京将在重点区域,采用更新树种、疏伐、修剪、化学抑花等方法,综合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到2020年,全市杨柳飞絮将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有絮不成灾”。所谓“不成灾”并不是一点儿飞絮都见不着,而是通过合理控制,让杨柳絮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不对敏感人群造成困扰。(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3日)11.选文分别从____▲______、会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杨柳飞絮的危害。(2分)12.第⑥~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13.阅读选文,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3分)()A.淘汰杨柳雌株,种植杨柳雄株或其它乡土树种,对现有树种结构进行改造是治理飞絮最好的方法。B.“药物疗法”就是在树干上注射花芽抑制剂,抑制花芽分化和飞絮形成。C.截除柳树雌株树冠,高位嫁接雄株接穗,让雌株“变性”也是治理飞絮的方法之一。D.选文从“飞絮”带给人类的困扰及如何治理飞絮进行说明,其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14.第三段画线句子“杨絮、柳絮会各持续两周左右,周期一过就自动停止。”中的“左右”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四)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游白水书付过①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注】①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只划一处)(2分)(1)皆若空游无所依。(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17.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段选文中柳宗元与苏东坡对水的体验各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让柳宗元感受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D.“水尤清冽”用潭水的清澈来表明柳宗元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清高自赏的思想感情。18.【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歌赏析(4分)横
塘宋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19.(2分)诗中“▲”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又以“▲”一词表明送客频繁,横塘路春意勃发而人却分离,寓有伤感之意。
20.(2分)末句全是写景,结合内容,谈谈作者借此传达怎样的情感?▲四、作文(30分)21.微笑,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能给人带来信心。人生从来没有永远平坦的道路,也从来不会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微笑面对。请以“微笑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19学年第二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答案一、书写(3分)二、积累(19分)
1.(4分)AB盎慕2.(8分)(1)落英缤纷(2)窈窕淑女(3)白露未晞(4)微君之故(5)悠悠我心(6)欲济无舟楫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3分)A
4.(4分)全,都邀请同“屈”弯曲像北斗星那样三、阅读(48分)(一)(6分)5.(2分)《傅雷家书》傅聪6.(4分)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对儿子过于严厉(2分)真挚的父爱,率真坦诚,敢于承认、正视自己的错误。(写出两点得2分)(二)(16分)7.(3分)上课没心思听,晚上在家草草吃饭,很早睡(“我”变得很“倦怠”);母亲问“我”身体状况,“我”没言语;晨读课上,“我”撕破喉咙呼喊;家庭条件极为困难,骗母亲两元钱去买书。(答出3点即可)8.(4分)①这样写眼泪,是为了表现母亲被偷五块钱后哭泣时间之长,流泪之多,从而凸现母亲的伤心,当年“我”家的贫寒与生活的艰困。②表现了作者想得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的强烈愿望和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的痛苦。9.(3分)这部分插叙交代了当年“我”家的贫寒,写出了母亲被偷五元钱大哭的原因;衬托出“我”对书的强烈渴望;母亲对“我”的关爱。10.(6分)分层赋分。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第一层: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思维单一肤浅表达较笼统(1—-2分)。示例:这句话是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的话,描写了大江的壮美景象,极具画面感,触发“我”想象故乡黄河的模样,使“我”内心浩荡。或这句话使我想起了母亲对我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分)第二层思维不全面,指找到一两点,但思考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示例:这句话是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的话,描写了大江的壮美景象,极具画面感,使“我”想起在家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母亲对“我”的关爱,以及“我”为买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骗母亲两元钱的经历,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和思念之情。(4分)第三层思维较全面,有深度(提升到抽象拓展的层次),表述简明。(5—6分)示例:这句话不仅因为它是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壮美的、给“我”以震撼的一句话,更因为这句话包含了物质匮乏年代,偏僻农村里一个少年追求梦想,渴望了解别样人生,冲破精神饥渴的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包含了一个儿子对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葫芦岛市精细化管理办法
- 虹口区软件开发管理办法
- 行政事业性管理暂行办法
- 西宁机动车排气管理办法
- 衡阳县乡镇教育管理办法
- 西昌ppp项目管理办法
- 许可管理与备案管理办法
- 证监会离职人员管理办法
- 财务处内部管理办法心得
- 质量标准化项目管理办法
- 2025年一级建造师知识试题含答案
- 汽车CAE技术课件
- 术后并发症护理
- 中等职业教育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寄宿学校思政课教案二篇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中国货运代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中国石化春季招聘统一初选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钳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
- 3D打印介绍课件
- 市场卖菜规划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