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_第1页
“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_第2页
“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_第3页
“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_第4页
“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现代派”与先锋小说第九讲“现代派”与先锋小说1一、关于先锋小说“先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旧时也指率领先头部队的将官,现在多用于比喻:~队/开路~/打~。”这个解释也完全适用于我们现在在文学中所说的“先锋”,其核心要素是“创新”和“超前”。“先锋”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四点,即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悲剧性一、关于先锋小说2

1、关于“先锋小说”的概念。“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具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即“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3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里的探索,即“白洋淀诗派”的诗歌和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等。在这之后,具有先锋精神的创作还有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和以宗璞、刘索拉为代表的荒诞小说,以及以高行健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借鉴、模仿、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一次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潮。”因此,广义的“先锋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是同义词。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4

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残雪、苏童、洪峰,和稍后出现的格非、孙甘露、余华、叶兆言、扎西达娃、北村、吕新,也可以包括再晚一些出现的更年轻的邱华栋、朱文、韩东、东西、刁斗、何顿等被称作“晚生代”的作家。但“晚生代”与“先锋小说”的关系,有些类似于“新生代”与“朦胧诗”的关系,其反叛的先锋精神又促使他们的许多创作特征偏离于“先锋小说”,是否应归于“先锋小说”还有待于对具体创作发展情况的观察。

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5我们在此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先锋小说”,且不包括“晚生代”作家。我们在此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62、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

2、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7“先锋小说”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马原、莫言、残雪的创作为代表,并同时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进行: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著名的“元叙事”手法和“马原的叙事圈套”是其标志;莫言是语言实验的先锋,以个人化的感觉方式有意地对现代汉语进行了“扭曲”,“我爷爷”、“我奶奶”成了打有莫言印记的专利产品;残雪则是率先在生存探索方面有所突破的前驱,“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是她个性化的独特创造。

“先锋小说”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8第二阶段以格非、孙甘露、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也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并都有新的突破,甚至把这种艺术探索的力度推到了极致:格非在马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叙事迷宫”;孙甘露则在莫言的基础上把小说语言变成了“梦与诗”的结晶体;余华则在残雪的基础上大开杀戒,充分展示了人性中原有的暴力和血腥。第二阶段以格非、孙甘露、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9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表意策略,其直接的现实前提是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弱化;其直接的美学前提是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创新压力;其直接的艺术经验前提是现代小说和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表意策略,其10二、马原与先锋小说在马原出现之前,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已蔚然成风。但是,王蒙等中年作家创作的意识流小说由于只是“方法上的借鉴”而被看作是“伪现代派”,宗璞、刘索拉等作家创作的“荒诞小说”也被称作“观念上的现代主义”。只有马原的创作由于从小说的观念到小说的形式都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才带动了先锋小说的出现。二、马原与先锋小说11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采用“元叙事”的手法,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拉萨河的女神》,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他的小说所显示的“叙述圈套”成为文学创新者的热门话题。后来的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路线发展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12元小说(metafiction):“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第230页,作家出版社,1998年)元小说(metafiction):13《冈底斯的诱惑》边地故事(西藏):1、陆高、姚亮看天葬;2、猎人穷布和熊;3、顿珠和顿月。《冈底斯的诱惑》14十五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a.关于结构。这似乎是三个单独成立的故事,其中很少内在联系。这是个纯粹技术性问题,我们下面设法解决一下。b.关于线索。顿月截止第一部分,后来就莫名其妙地断线,没戏了,他到底为什么没给尼姆写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后面的情节当中?又一个技术问题,一并解决吧。C.遗留问题。设想一下:顿月回来了,兄弟之间,顿月与嫂子尼姆之间将可能发生什么?三个人物的动机如何解释?第三个问题涉及技术和技巧两个方面。好了。先看c。首先顿月不会回来(也不可能回来,排除了顿月回来的可能性,问题就简单了),因为他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他的班长为了安抚死者母亲,自愿顶替了这个儿子角色;近十年来他这个冒名儿子给母亲寄了近两千元钱。然后—还用然后么,我亲爱的读者?

——《冈底斯的诱惑》十五15《虚构》:西藏玛曲麻风病村的故事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

毫无疑问,我只是要借助这个住满病人的小村庄做背景。我需要使用这七天时间里得到的观察结果,然后我再去编排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我敢断言,许多苦于找不到突破性题材的作家(包括那些想当作家的人)肯定会因此羡慕我的好运气。这篇小说的读者中间有这样的人吗?请来信告诉我。我就叫马原,真名。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虚构》《虚构》:西藏玛曲麻风病村的故事16重视“叙述”,关心故事的“形式”,是先锋小说的重要特征。马原的“元叙事”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让作家本人直接在作品中出现并以此来揭露小说虚构性的手法,“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是他这一手法的具体体现。这一手法的出现,对小说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但是,马原的中途转向和先锋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已经暗含着先锋小说的发展危机。因此可以说:“成也马原,败也马原”。重视“叙述”,关心故事的“形式”,是先17三、余华与先锋小说1、余华的生平简历生于1960年4月3日,祖籍山东高唐,但余华本人与山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个典型的浙江人。生于浙江杭州,是家中次子,在浙江海盐的医院环境中长大,父亲是海盐县的一名外科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镇上的卫生院当牙科医生,后下决心以写作改变自己的职业。三、余华与先锋小说18经过5年的努力,1983年(23岁)终于得以进入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在《北京文学》当年第1期上发表处女作《星星》,后就读于由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在此期间,因在《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而引起人们注意,并很快发表出一系列先锋实验性小说而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小说家。1989年调入浙江嘉兴市文联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1983年(23岁)终于得以进入海192、创作简况余华是同时代作家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之一,也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作家之一,同时还是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真正变化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创作简况20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人的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被看作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21《十八岁出门远行》

《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北京文学》1987年第5期《四月三日事件》(中篇)

《收获》1987年第5期《一九八六年》(中篇)

《收获》1987年第6期《现实一种》(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河边的错误》(中篇)

《钟山》1988年第1期《世事如烟》(中篇)

《收获》1988年第5期《死亡叙述》

《上海文学》1988年第11期《难逃劫数》(中篇)

《收获》1988年第6期《古典爱情》(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往事与刑罚》

《北京文学》1989年第2期《鲜血梅花》

《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爱情故事》

《作家》1989年第7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篇)

《钟山》1989年第4期《两个人的历史》

《河北文学》1989年第10期《偶然事件》(中篇)

《长城》1990年第1期《夏季台风》(中篇)

《钟山》1991年第4期《十八岁出门远行》

22在这个时期,也可以以1988年为界,再分为两个阶段。他自己说:“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其结构大体上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情节段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递进、连接的关系,……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上重要标志,便是对常理的破坏。”“当我写作《世事如烟》时,其结构已经放弃了对事实框架的模仿。表面上看为了表现更多的事实,使其世界能够尽可能呈现纷繁的状态,我采用了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但实质上,我有关世界结构的思考已经确立。”在这个时期,也可以以1988年为界,再分为两个23后期主要以中长篇以主,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主题,人的生存状态仍然是主要的表现内容,极端化的处理方式仍然不时出现,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叙述风格从暴躁变为平静,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呈现出一种淡泊而坚毅的内在力量。后期主要以中长篇以主,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24主要作品有:《呼喊与细雨》(长篇)

《收获》1991年第6期《一个地主的死》(中篇)

《钟山》1992年第6期《活着》(长篇)

《收获》1992年第6期《祖先》

《江南》1993年第1期《命中注定》

《人民文学》1993年第7期《战栗》(中篇)

《花城》1994年第5期《许三观卖血记》(长篇)

《收获》1995年第6期《兄弟》(上)(长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兄弟》(下)(长篇)《收获》2006年第2期主要作品有:25《呼喊与细雨》是他从狂暴状态松弛下来的第一部长篇,主要依靠回忆的“细雨”来滋润“呼喊”的紧张,“回忆”在这里扮演着一个全能的角色,它不但要担负着化解作者紧张情绪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自己的温情温暖作品中那些像“看客”一样的冷漠的心。《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带有一些“寓言”的色彩,可以看作是作者用“世俗”的方法表达的“哲学”思想。“活着”正是余华的“存在哲学”的核心。余华与当代其他许多作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他是有思想而且是大体上成体系的哲学思想的。但这两部小说的风格和特点也不相同。相比之下,《活着》虽然比《呼喊与细雨》更加放松,即使是一次次地面对死亡,也不再采取“以暴还暴”的方式,但也还只是“逆来顺受”而已。最后,作者采用让主人公福贵以自己的名字给陪伴自己一生的牛“命名”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许三观卖血记》则在《活着》“温和”的基调上,增加了更多的亮色,把一出人生的悲剧变成了喜剧,甚至走向了“幽默”,这与早期余华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笑看人生”的崇高境界。《呼喊与细雨》是他从狂暴状态松弛下来的第一部长篇26余华在长时期充当先锋作家的角色后,成功地实现了几次转型。“他的每部重要作品出现,几乎都是一次腾跳,一次逾越,一次精神和艺术的攀援。《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是这样,《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也是这样。”余华在长时期充当先锋作家的角色后,成功地27先锋小说的解体,主要是指先锋小说家的分化,是指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上不再被作为一个“具有突出流派特征的文学潮流”来描述。这个时间大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完成前后。先锋小说解体后,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他的《呼喊与细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三个长篇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仍然将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但态度却从愤怒转为平和,表现的重点也由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方法转为人生的经历和经验。而北村、吕新等后起之秀则仍然在坚持着形式的探索。先锋小说的解体,主要是指先锋小说家的分化,是指先28关于《活着》:福贵OldBlackJoe1)

Gonearethedayswhenmyheartwasyoungandgay;Gonearemyfriendsfromthecottonfieldsaway;GonefromtheearthtoabetterlandIknow,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RefrainI'mcoming,I'mcoming,formyheadisbendinglow;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2)

WhydoIweepwhenmyheartshouldfeelnopain?WhydoIsighthatmyfriendscomenotagain?Grievingforformsnowdepartedlongago,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3)

Wherearetheeheartsoncesohappyandsofree?ThechildrensodearthatIhelduponmyknee?Gonetotheshorewheremysoulhaslongedtogo,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关于《活着》:福贵29译文:《老黑奴》1)

快乐童年,如今一去不复返,亲爱朋友,都已离开家园,离开尘世到那天上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2)为何哭泣,如今我不应忧伤,为何叹息,朋友不能重相见?为何悲痛,亲人去世已多年。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3)幸福伴侣,如今东飘西散,怀中爱儿,早已离我去远方,他们已到我所渴望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译文:《老黑奴》303.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华创作发生变化后的情况。余华小说在前期,写人的生存状态,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写暴力、血腥、死亡。表现了人的生存异化。寻找一种“无我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一种“冷酷”和“残忍”的叙事风格。不动声色却笔力深刻,有强烈的震撼力。显现了先锋小说家的锐气。在后期,余华小说从先锋转为世俗,继续写人的生存状态,但“苦难意识”仍然很强。.小说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就象温馨的潜流潺潺流淌,显现了一种坚韧的力量。余华与当代其他作家相比的突出特点,在于他有着大体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活着”是余华“存在哲学”的核心。他的前、后期创作既区别分明又有深层联系。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暗含着深深的人道主义关怀。显现了余华思想的深度和创新的力度。他的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被译往法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等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他浓重的一笔。

3.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31余华的创作发生变化后,特别是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发表后,人们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由于余华对自己的变化是清醒的,因此,可以说他对自己的变化是满意的。洪子诚的评价是最为客观和中性的,但基本上不是趋于肯定的:“日常经验(‘实在的经验’)不再被置于与他所追求的‘本质的真实’相对立的地位上。他的叙述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更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是这些作品的重心。”马原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记忆》中则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把个好故事写成了寓言”,客气中不无遗憾的意味。余华的创作发生变化后,特别是他的《活着》和《许32也有人的批判十分中肯而尖锐:“作为个体,福贵(《活着》的主人公)和许三观的存在是可以被注销,但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滋生出来的恶、暴力、耻辱和苦难却是无法被注销的。它们存在一天,我们就一天也不能乐观起来,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遗憾的是,福贵和许三观都不是承担的人,他们在苦难面前是顺从而屈服的;或者说,他们只承担了现世的事实苦难,没有承担存在的价值苦难。余华忘记了,当福贵和许三观在受苦的时候,不仅他们的肉身在受苦,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意义、尊严、梦想、希望也在和他们一起受苦。——倾听后者在苦难的磨难下发出呻吟,远比描绘肉身的苦难要重要得多。但余华没有这样做,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热情都耗费在人物遭遇(福贵的丧亲和许三观的卖血)的安排上了。我记得八十年代的余华不是这样的。”也有人的批判十分中肯而尖锐:“作为个体,福贵(《活着33王安忆则坦然表示自己的喜欢:“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比如许三观,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可他卖血喂养的,是一个别人的儿子,还不是普通别人的儿子,而是他老婆和别人的儿子,这就有些出格了。像他这样一个俗世中人,纲常伦理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他却最终背离了这个常理。他又不是为利己,而是问善。这才算是英雄,否则也不算。许三观的英雄事迹且是一些碎事,吃面啦,喊魂什么的,上不了神圣殿堂,这就是当代英雄了。他不是悲剧人物,而是喜剧式的。这就是我喜欢《许三观卖血记》的理由。”王安忆则坦然表示自己的喜欢:“余华的小说是塑344.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从先锋小说自身来说,一方面,先锋的创新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总有被新的创新力量取代和被大众接受的那一天。另一方面,作家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是必然的,既有世俗的诱惑,也有作家自己生活经历诱惑,还有作家要求自己不断创新的冲动。从外部情况看,时代是前进的,社会是变化的,大众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大,接受速度也越来越快。朦胧诗在几年之间就成为“昨日黄花”就是一个佐证。总的趋势是随着创作的发展必然发生分化,最终被大众所接受。4.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35根据“先锋”的概念,先锋就得创新,就得超前,就得打头阵,也就是“先导性”。但是,怎么才能算得上是创新和超前呢?那就是“与众不同”,就得具有尖锐的文化批判精神,“不破不立”,必须“破”字当头,把现存的一切规矩都看作是陈规陋习,向现在流行的,特别是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形式都提出挑战,这也就意味着要与全社会为敌。实际上,这就已经注定了自己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命运。根据“先锋”的概念,先锋就得创新,就得超36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创作一开始实际上就是与传统的小说观念为敌的,像马原的“元叙事”手法和“叙述圈套”,残雪的“人间地狱”,格非的“叙述迷宫”,以及余华的暴力和血腥,直到现在,也不是一般大众读者所能理解和喜欢的。有人阅读是希望能得到愉悦和精神享受,有人则希望能获得人生经验,你写的东西既读不懂,又自己首先承认是不真实的,完完全全的假想,那么,阅读还有什么情趣?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创作一开始实际上就是与传37当然,先锋作家从他们开始探索和实验的第一天起,就已经作好了与大众为敌的准备,几乎有点“怎么看不懂就怎么写”的意思。但是,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先锋与大众的距离,而在于先锋必须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列,而走在最前列的危险必然也是最大的,首先,“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中弹落马(不管中什么弹,是政治方面的,还是艺术方面的),是先锋最常见的命运。其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江后浪推前浪”,被后起之秀超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这大概都可以看作是先锋“最好的下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之所以被人们称作“先锋的笑面杀手”,就在于他将《红高粱》、《妻妾成群》搬上银幕后,莫言、苏童也就成了大众拥戴的明星,也就失去了先锋的性质。北村、吕新没有遭到“老谋子”的谋杀,但除了专业的文学人士以外,谁知道他们呢?当然,先锋作家从他们开始探索和实验的第一天38

余华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其文学成就有多大可以暂且不论,仅就他的变化的必然看,对于先锋小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那就是任何文学潮流都是要随时代的发展(或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395、先锋小说的价值与不足:

80年代中国的先锋实验小说对当代中国小说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价值:1、形式方面先锋小说实验的意义主要在形式方面,即叙述语言方面。拓展了小说形式的世界,丰富了小说艺术表现力,使小说叙述风格化、感觉化、话语化。消解了传统文体的整一性,开放本文,从叙述视角、叙述诗化、叙述态度等多方面颠覆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单一性。独立了小说形式。

2、内容方面先锋小说在内容方面也有拓展。如《现实一种》等对暴力血腥和人生存的荒谬的展示,冷漠、简洁、深透,与其形式相和谐。对人性、对社会文化都有更深开掘。大多具有寓言色彩。不足:先锋小说有过分形式化和虚无主义倾向,对当代人们所面对的问题距离过远等,给社会和文学带来一定负面影响。5、先锋小说的价值与不足:40第九讲“现代派”与先锋小说第九讲“现代派”与先锋小说41一、关于先锋小说“先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旧时也指率领先头部队的将官,现在多用于比喻:~队/开路~/打~。”这个解释也完全适用于我们现在在文学中所说的“先锋”,其核心要素是“创新”和“超前”。“先锋”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四点,即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悲剧性一、关于先锋小说42

1、关于“先锋小说”的概念。“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具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即“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现代派”与先锋小说解析课件43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里的探索,即“白洋淀诗派”的诗歌和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等。在这之后,具有先锋精神的创作还有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和以宗璞、刘索拉为代表的荒诞小说,以及以高行健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借鉴、模仿、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一次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潮。”因此,广义的“先锋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是同义词。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44

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残雪、苏童、洪峰,和稍后出现的格非、孙甘露、余华、叶兆言、扎西达娃、北村、吕新,也可以包括再晚一些出现的更年轻的邱华栋、朱文、韩东、东西、刁斗、何顿等被称作“晚生代”的作家。但“晚生代”与“先锋小说”的关系,有些类似于“新生代”与“朦胧诗”的关系,其反叛的先锋精神又促使他们的许多创作特征偏离于“先锋小说”,是否应归于“先锋小说”还有待于对具体创作发展情况的观察。

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45我们在此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先锋小说”,且不包括“晚生代”作家。我们在此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462、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

2、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47“先锋小说”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马原、莫言、残雪的创作为代表,并同时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进行: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著名的“元叙事”手法和“马原的叙事圈套”是其标志;莫言是语言实验的先锋,以个人化的感觉方式有意地对现代汉语进行了“扭曲”,“我爷爷”、“我奶奶”成了打有莫言印记的专利产品;残雪则是率先在生存探索方面有所突破的前驱,“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是她个性化的独特创造。

“先锋小说”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48第二阶段以格非、孙甘露、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也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并都有新的突破,甚至把这种艺术探索的力度推到了极致:格非在马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叙事迷宫”;孙甘露则在莫言的基础上把小说语言变成了“梦与诗”的结晶体;余华则在残雪的基础上大开杀戒,充分展示了人性中原有的暴力和血腥。第二阶段以格非、孙甘露、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49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表意策略,其直接的现实前提是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弱化;其直接的美学前提是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创新压力;其直接的艺术经验前提是现代小说和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表意策略,其50二、马原与先锋小说在马原出现之前,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已蔚然成风。但是,王蒙等中年作家创作的意识流小说由于只是“方法上的借鉴”而被看作是“伪现代派”,宗璞、刘索拉等作家创作的“荒诞小说”也被称作“观念上的现代主义”。只有马原的创作由于从小说的观念到小说的形式都进行了全面的实验,才带动了先锋小说的出现。二、马原与先锋小说51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采用“元叙事”的手法,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拉萨河的女神》,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他的小说所显示的“叙述圈套”成为文学创新者的热门话题。后来的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路线发展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52元小说(metafiction):“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第230页,作家出版社,1998年)元小说(metafiction):53《冈底斯的诱惑》边地故事(西藏):1、陆高、姚亮看天葬;2、猎人穷布和熊;3、顿珠和顿月。《冈底斯的诱惑》54十五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a.关于结构。这似乎是三个单独成立的故事,其中很少内在联系。这是个纯粹技术性问题,我们下面设法解决一下。b.关于线索。顿月截止第一部分,后来就莫名其妙地断线,没戏了,他到底为什么没给尼姆写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后面的情节当中?又一个技术问题,一并解决吧。C.遗留问题。设想一下:顿月回来了,兄弟之间,顿月与嫂子尼姆之间将可能发生什么?三个人物的动机如何解释?第三个问题涉及技术和技巧两个方面。好了。先看c。首先顿月不会回来(也不可能回来,排除了顿月回来的可能性,问题就简单了),因为他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他的班长为了安抚死者母亲,自愿顶替了这个儿子角色;近十年来他这个冒名儿子给母亲寄了近两千元钱。然后—还用然后么,我亲爱的读者?

——《冈底斯的诱惑》十五55《虚构》:西藏玛曲麻风病村的故事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

毫无疑问,我只是要借助这个住满病人的小村庄做背景。我需要使用这七天时间里得到的观察结果,然后我再去编排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我敢断言,许多苦于找不到突破性题材的作家(包括那些想当作家的人)肯定会因此羡慕我的好运气。这篇小说的读者中间有这样的人吗?请来信告诉我。我就叫马原,真名。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虚构》《虚构》:西藏玛曲麻风病村的故事56重视“叙述”,关心故事的“形式”,是先锋小说的重要特征。马原的“元叙事”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让作家本人直接在作品中出现并以此来揭露小说虚构性的手法,“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是他这一手法的具体体现。这一手法的出现,对小说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但是,马原的中途转向和先锋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已经暗含着先锋小说的发展危机。因此可以说:“成也马原,败也马原”。重视“叙述”,关心故事的“形式”,是先57三、余华与先锋小说1、余华的生平简历生于1960年4月3日,祖籍山东高唐,但余华本人与山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个典型的浙江人。生于浙江杭州,是家中次子,在浙江海盐的医院环境中长大,父亲是海盐县的一名外科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镇上的卫生院当牙科医生,后下决心以写作改变自己的职业。三、余华与先锋小说58经过5年的努力,1983年(23岁)终于得以进入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在《北京文学》当年第1期上发表处女作《星星》,后就读于由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在此期间,因在《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而引起人们注意,并很快发表出一系列先锋实验性小说而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小说家。1989年调入浙江嘉兴市文联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1983年(23岁)终于得以进入海592、创作简况余华是同时代作家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之一,也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作家之一,同时还是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真正变化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创作简况60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人的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被看作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61《十八岁出门远行》

《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北京文学》1987年第5期《四月三日事件》(中篇)

《收获》1987年第5期《一九八六年》(中篇)

《收获》1987年第6期《现实一种》(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河边的错误》(中篇)

《钟山》1988年第1期《世事如烟》(中篇)

《收获》1988年第5期《死亡叙述》

《上海文学》1988年第11期《难逃劫数》(中篇)

《收获》1988年第6期《古典爱情》(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往事与刑罚》

《北京文学》1989年第2期《鲜血梅花》

《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爱情故事》

《作家》1989年第7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篇)

《钟山》1989年第4期《两个人的历史》

《河北文学》1989年第10期《偶然事件》(中篇)

《长城》1990年第1期《夏季台风》(中篇)

《钟山》1991年第4期《十八岁出门远行》

62在这个时期,也可以以1988年为界,再分为两个阶段。他自己说:“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其结构大体上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情节段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递进、连接的关系,……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上重要标志,便是对常理的破坏。”“当我写作《世事如烟》时,其结构已经放弃了对事实框架的模仿。表面上看为了表现更多的事实,使其世界能够尽可能呈现纷繁的状态,我采用了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但实质上,我有关世界结构的思考已经确立。”在这个时期,也可以以1988年为界,再分为两个63后期主要以中长篇以主,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主题,人的生存状态仍然是主要的表现内容,极端化的处理方式仍然不时出现,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叙述风格从暴躁变为平静,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呈现出一种淡泊而坚毅的内在力量。后期主要以中长篇以主,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64主要作品有:《呼喊与细雨》(长篇)

《收获》1991年第6期《一个地主的死》(中篇)

《钟山》1992年第6期《活着》(长篇)

《收获》1992年第6期《祖先》

《江南》1993年第1期《命中注定》

《人民文学》1993年第7期《战栗》(中篇)

《花城》1994年第5期《许三观卖血记》(长篇)

《收获》1995年第6期《兄弟》(上)(长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兄弟》(下)(长篇)《收获》2006年第2期主要作品有:65《呼喊与细雨》是他从狂暴状态松弛下来的第一部长篇,主要依靠回忆的“细雨”来滋润“呼喊”的紧张,“回忆”在这里扮演着一个全能的角色,它不但要担负着化解作者紧张情绪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自己的温情温暖作品中那些像“看客”一样的冷漠的心。《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带有一些“寓言”的色彩,可以看作是作者用“世俗”的方法表达的“哲学”思想。“活着”正是余华的“存在哲学”的核心。余华与当代其他许多作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他是有思想而且是大体上成体系的哲学思想的。但这两部小说的风格和特点也不相同。相比之下,《活着》虽然比《呼喊与细雨》更加放松,即使是一次次地面对死亡,也不再采取“以暴还暴”的方式,但也还只是“逆来顺受”而已。最后,作者采用让主人公福贵以自己的名字给陪伴自己一生的牛“命名”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许三观卖血记》则在《活着》“温和”的基调上,增加了更多的亮色,把一出人生的悲剧变成了喜剧,甚至走向了“幽默”,这与早期余华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笑看人生”的崇高境界。《呼喊与细雨》是他从狂暴状态松弛下来的第一部长篇66余华在长时期充当先锋作家的角色后,成功地实现了几次转型。“他的每部重要作品出现,几乎都是一次腾跳,一次逾越,一次精神和艺术的攀援。《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是这样,《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也是这样。”余华在长时期充当先锋作家的角色后,成功地67先锋小说的解体,主要是指先锋小说家的分化,是指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上不再被作为一个“具有突出流派特征的文学潮流”来描述。这个时间大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完成前后。先锋小说解体后,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他的《呼喊与细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三个长篇中可以看到,虽然他仍然将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但态度却从愤怒转为平和,表现的重点也由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方法转为人生的经历和经验。而北村、吕新等后起之秀则仍然在坚持着形式的探索。先锋小说的解体,主要是指先锋小说家的分化,是指先68关于《活着》:福贵OldBlackJoe1)

Gonearethedayswhenmyheartwasyoungandgay;Gonearemyfriendsfromthecottonfieldsaway;GonefromtheearthtoabetterlandIknow,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RefrainI'mcoming,I'mcoming,formyheadisbendinglow;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2)

WhydoIweepwhenmyheartshouldfeelnopain?WhydoIsighthatmyfriendscomenotagain?Grievingforformsnowdepartedlongago,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3)

Wherearetheeheartsoncesohappyandsofree?ThechildrensodearthatIhelduponmyknee?Gonetotheshorewheremysoulhaslongedtogo,Iheartheirgentlevoicescalling,"OldBlackJoe!"关于《活着》:福贵69译文:《老黑奴》1)

快乐童年,如今一去不复返,亲爱朋友,都已离开家园,离开尘世到那天上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2)为何哭泣,如今我不应忧伤,为何叹息,朋友不能重相见?为何悲痛,亲人去世已多年。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3)幸福伴侣,如今东飘西散,怀中爱儿,早已离我去远方,他们已到我所渴望的乐园。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已年老背又弯,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译文:《老黑奴》703.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华创作发生变化后的情况。余华小说在前期,写人的生存状态,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写暴力、血腥、死亡。表现了人的生存异化。寻找一种“无我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一种“冷酷”和“残忍”的叙事风格。不动声色却笔力深刻,有强烈的震撼力。显现了先锋小说家的锐气。在后期,余华小说从先锋转为世俗,继续写人的生存状态,但“苦难意识”仍然很强。.小说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就象温馨的潜流潺潺流淌,显现了一种坚韧的力量。余华与当代其他作家相比的突出特点,在于他有着大体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活着”是余华“存在哲学”的核心。他的前、后期创作既区别分明又有深层联系。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暗含着深深的人道主义关怀。显现了余华思想的深度和创新的力度。他的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被译往法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等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他浓重的一笔。

3.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71余华的创作发生变化后,特别是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发表后,人们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由于余华对自己的变化是清醒的,因此,可以说他对自己的变化是满意的。洪子诚的评价是最为客观和中性的,但基本上不是趋于肯定的:“日常经验(‘实在的经验’)不再被置于与他所追求的‘本质的真实’相对立的地位上。他的叙述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更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内心中,发现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是这些作品的重心。”马原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记忆》中则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把个好故事写成了寓言”,客气中不无遗憾的意味。余华的创作发生变化后,特别是他的《活着》和《许72也有人的批判十分中肯而尖锐:“作为个体,福贵(《活着》的主人公)和许三观的存在是可以被注销,但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滋生出来的恶、暴力、耻辱和苦难却是无法被注销的。它们存在一天,我们就一天也不能乐观起来,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遗憾的是,福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