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生产过程课件_第1页
乙炔生产过程课件_第2页
乙炔生产过程课件_第3页
乙炔生产过程课件_第4页
乙炔生产过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乙炔的制备和清净2.1制备乙炔相关原材料的物化性质2.2工艺概述2.3分单元详解2.4主要设备介绍2.5渣浆输送及处理规章制度1

岗位责任制

2

交接班制度

3

巡回检查制

4设备维护保养制 5岗位练兵制 6质量负责制度 7工艺管理制度

8经济核算制

9

安全注意事项

10安全责任制

11润滑油管理制度

方解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在石灰窑内煅烧可得到生石灰,生石灰也即氧化钙(CaO)。电石是(焦碳等碳素材料)和氧化钙在电阻电弧炉内于高温条件下化合而成,它的化学名叫碳化钙。相关反应如下:CaCO3→CaO+CO2 CaO+3C→CaC2+CO碳化钙的分子式是CaC2纯度100%的碳化钙几乎是无色透明的晶体,通常说的电石是指工业碳化钙,其除了含大部分碳化钙外,还有少部分其他杂质。电石的颜色则随所含的碳化钙纯度不同而不同,有灰色、棕黄色或黑色的。电石还能导电,其导电性与温度和碳化钙纯度有关,纯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2.1.1电石的物化性质物化数据电石的主要物化数据:纯度80%的碳化钙熔点为2000℃,相对密度(比重为2.324。堆积密度:粒度<80㎜时为1.1~1.3t/m3。2.1.1电石的物化性质粒度:50-30mm小粒与粉末不得集中使用

危险特性a)本品含有磷、硫等杂质,与水作用会放出磷化氢和硫化氢。当磷化氢含量超过0.08℅,硫化氢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然爆炸。b)本品与水反应发出大量乙炔气,在一定条件产生危险。2.1.1电石的物化性质

乙炔,化学式:C2H22.1.2.1物理性质乙炔外观无色气体,具有特殊气味。沸点:(在101.3KPa压力下)-83.6℃闪点:-178℃自燃温度:299℃水中溶解度:20℃时1.66g/100ml爆炸极限:在空气中2.3—81%(体积)2.1.2.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极易燃烧和爆炸,易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可能聚合。是强还原剂,在光的作用下,与氧化剂、氟或氯猛烈反应,造成火灾和爆炸危险。与铜、银和汞及它们的盐类反应,生成冲击敏感的乙炔化物。2.1.2.3物理危险性与空气充分混合,容易生成爆炸性混合物。由于流动、搅动可产生静电电荷。2.1.2乙炔的物化性质2.1.2.4化学危险性化学性质即为化学危险性。因电石中含有硫化物、磷化物,因此遇水反应生成的粗乙炔气中含有硫化氢和磷化氢。硫化氢和磷化氢均为有毒气体,且磷化氢在空气中极易自燃,会同时使粗乙炔气燃烧和爆炸。火灾 急性危害:高度自燃。 预防:禁止明火、火花和吸烟,静电。 消防:切断气源;如无可能和对周围环境无危险,让自行烧光。爆炸 急性危害:气体/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爆炸极限:2.3%~81%)。 预防: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和照明。防止静电荷累积。 消防:切断气源,扑救由爆炸引起的火灾。2.1.2乙炔的物化性质

化学式:NaOH通用名:液体烧碱

物理性质外观无色透明液体。NaOH最高允许浓度(大气中的):0.5mg/m3;沸点:103~105℃稳定性:稳定燃烧性:不燃

化学性质强碱性,遇水或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剧烈反应放热,强腐蚀性。在潮湿空气中与锌、铝、锡和铅金属生成可燃气体。浸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禁忌接触强酸、易燃物和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等。接触途径:通过吸入其气溶胶进入体内。作业过程中其浓溶液溅在身体或肢体上。短期接触作用:该物质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强腐蚀性。吸入该物质的气溶胶对身体有害。长期或反复接触作用: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2.1.3烧碱(NaOH)的物化性质烧碱烧伤急救 在烧伤的部位应大量用水冲洗后,并用3~5%硼酸或2%醋酸冲洗,并用涂上硼酸软膏浸有中和剂的绷带敷1~2天。若误服,应立即口服5%醋酸200~300ml,或桔子水也可,立即送医院治疗。碱液若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5%硼酸水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分子式:Cl2;分子量:70.906常温时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毒,国家规定空气中允许的浓度为0.001mg/L易液化,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氯气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酒精、庚烷、四氯化碳等。氯的化学性质a)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有很强的氧化性。b)氯气可以与所有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元素(N、O、C和稀有气体除外)直接化合2Ag+Cl2=2AgClc)氯气可与一些气体反应:点燃Cl2+H2=2HCl+Qd)氯气与些有机化合物反应: 紫外线C6H6+3Cl2—→C6H6Cl6e)氯气与些无机化合物反应:2NaOH+Cl2=NaClO+NaCl+H2Of)氯气易溶于水中,并生成次氯酸和盐Cl2+H2O→HClO+HClg)氯气能与氢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炸性气体,在明火、高温及日光的触发下,猛烈爆炸。与氢的爆炸极限:下限H2为5%,Cl2为95%,上限为H287.5%,Cl2为12.5%。2.1.5氯气(Cl2)的物化性质氯气中毒急救轻微中毒者,应迅速离开污染地区,在上风向地区稍微休息,立即用2%的碳酸氢钠含漱,切勿咽下,并将中毒者送医院治疗。严重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送医院急救,救护者应让患者安静、禁止说话,将患者安放在担架上时,应使其上身稍抬起。

外购大块电石经鄂式粗破机破碎至粒径为50—80mm后,用传送皮带送至500m3钢仓贮存。仓内电石再经二级皮带传送系统送至乙炔发生器料斗内,然后用电磁振荡给料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电石在发生器内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气从发生器顶部逸出,在渣浆分离器内跟从渣浆分离器喷淋下来的废次钠逆流接触进行初步洗涤。发生器内的稀电石渣浆则从溢流管不断流出,和发生器底部间歇排出的浓渣混合后,由渣浆输送泵打至渣场浓缩沉淀并回收清液。从发生器顶部溢流的乙炔气通过渣浆分离器进入水洗塔用废次氯酸钠预清净洗涤,然后经冷却塔用清水冷却后去水环压缩机压缩至约50KPa。压缩后的乙炔气依次经过第一、第二清净塔,在清净塔内与0.08%—0.12%的次氯酸钠溶液逆流接触除去硫、磷等杂质后再进入中和塔,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清净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中和后的乙炔气用5℃水冷却除水后,送至混合脱水工序。

2.2电石法制乙炔工艺流程简述一、乙炔气制备流程图及工艺简述1、工艺流程图乙炔发生器安全水封渣浆分离器正逆水封废水槽废次钠槽水洗塔冷却塔清净1塔清净2塔中和塔水环压缩机次钠循环泵2.3.1电石破碎本岗位生产任务是将散装大块电石用破碎机经两级破碎后,用皮带机送入电石储仓,作为储备电石,生产时再用皮带机上料系统输送至乙炔厂房四楼,再通过可逆皮带输送机将电石间歇地加入发生器贮斗中,供给各发生器使用,保证发生器连续生产。在破碎和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电石粉尘经除尘系统收集装袋,然后通过新增的电石粉尘回用系统加到4#皮带上送入发生器内再次利用。用装载机将大块电石加入颚式破碎机,粗破后的大颗粒电石在皮带机的输送下进入4个电石筒仓(主要起贮存作用)。大块电石经电动给料机送入2#皮带机,再经直线振动筛将大颗粒电石送入双腔破碎机细破,小块电石和细破后的电石再经2#大倾角皮带机送入电石料仓待用。破碎和输送中产生的电石粉尘经布袋除尘器收集后,装袋回用。2.3电石法制乙炔工艺详解破碎岗位紧急停车安全注意事项:当鄂式破碎机被异物卡住时,立即切断电源,按照规定办理操作票后将异物掏出,然后再重新开车。当皮带卡料或出现堆料现象时,应先停破碎机,再按停车顺序停各皮带机。清理好后按正常的开车顺序开车。

2.3.2.2工艺

电石料仓内的电石经皮带输送加入小贮斗,经过活门下料至上、下贮斗,再用电磁振荡给料器连续、稳定、均匀的加入发生器内。同时发生器内连续不断地加入过量的来自发生器给水泵的上清液。电石遇水发生反应生成粗乙炔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加入的过量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带走,不断从溢流管经渡槽排至渣浆高位槽。生成的粗乙炔气经渣浆分离器,用上清液水洗进行初步冷却,再经过正水封送往水洗塔。所产生的渣浆、矽铁等,通过耙齿耙至发生器底部,定期排放。2.3.2.3工艺控制指标充氮压力:≥0.38MPa充氮时间:>5分钟(充氮5分钟后加料)电石粒度:25—50mm发生器压力:6—16kPa发生器液面:液面计(60%~70%)气柜高度:20-75%(若遇刮风、打雷天气气柜高度不要高于60%)排渣次数:4次/班正逆水封液位:远传液位计30~40%,逆水封液位:远传液位计20~40%安全水封:传液位计100%各塔液位:1/2左右液面计发生器温度:85±5℃2.3.2.4影响电石水解反应速度的几个重要原因1、电石粒度的要求2、发生温度的要求3、振料速度的要求(即对电磁振荡给料器的要求)4、发生器的温度控制5、对排渣和溢流的要求

发生器加料操作:

1、小加料斗的上料或停止上料时的开停车顺序:上料时,先开可逆加料皮带,依次开4#皮带机、料仓下的往复给料机。停止上料时,停车顺序和开车顺序正好相反,先开的最后停。2、监控电视画面,按开停车的先后顺序进行小加料斗的上料或停止给小加料斗上料。在给小加料斗上料时,注意小加料斗不能加的太满,以防电石散落四周或电石卷进可逆皮带割伤皮带。3、待小加料斗加满后,打开上加料贮斗充氮阀、关排空阀充氮,当压力达到10KPa时,打开排空阀,重复操作2次,然后同时打开进N2阀及排空阀,启动仓壁震荡器,向上加料储斗加料。小加料斗空后,关上活门,停止充氮气,关排空阀,给上加料贮斗加料时,严禁加重料。4、待下加料储斗用空后,停电磁振荡给料器,打开下活门,待上、下加料贮斗压力相等后,启动仓壁震荡器敲打仓壁,向下加料贮斗拉料,当上加料贮斗空后,关下活门。在给下加料贮斗拉料时,严禁拉重料。根据发生器温度、压力调节振动给料器的电流。2.3.3乙炔清净2.3.3.1生产任务本岗位生产任务,是将发生器产生并送来的粗乙炔气,先用废次钠在水洗塔、冷却塔进行冷却、洗涤,再经水环泵进行压缩,然后送往清净一塔和清净二塔,用配制好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清净,除去粗乙炔气中杂质。然后再送往中和塔,用稀释后的液碱中和并吸收杂质。清净中和后的乙炔气,经乙炔冷却器脱除气相中过饱和的水份,纯度99.5%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工序使用。2.3.3.2生产原理发生器产生的粗乙炔气,由发生器顶部引出,经渣浆分离器喷淋洗涤、再经正水封依次进入水洗塔、冷却塔。从冷却塔出来的乙炔气,在保证乙炔气柜一定高度的条件下,进入水环泵加压,然后通过两座清净塔与次氯酸钠接触,除去粗乙炔气中的S、P等杂质。反应方程式如下:

pH3+4NaClO=H3PO4+4NaClH2S+4NaClO=H2SO4+4NaClSiH4+4NaClO=SiO2+2H2O+4NaClAsH3+4NaClO=H3AsO4+4NaCl再经中和塔中和处理,反应方程式如下:H3PO4+3NaOH=Na3PO4+3H2OH2SO4+2NaOH=Na2SO4+2H2OCO2+2NaOH=Na2CO3+H2O处理后的乙炔气经乙炔气冷却器除去饱和水分,制得纯度达99.5%以上,不含S、P的合格精制乙炔气送氯乙烯合成工序。2.3.3.3乙炔清净工艺发生器产生的粗乙炔气,由发生器顶部引出,经渣浆分离器喷淋洗涤、再经正水封依次进入水洗塔、冷却塔。在水洗、冷却塔内,乙炔气从底部进入顶部出去,废次钠从顶部进入底部出去,气液两相在塔内填料表面逆流接触,交换热量。从冷却塔来的乙炔气,在保证乙炔气柜一定高度的条件下,进入水环泵加压后,再进入两座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逆流直接接触反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S、P等杂质。清净二塔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10—15%液碱中和反应,中和处理后的乙炔气经乙炔气冷却器除去气相中的过饱和水分,制得纯度达99.5%以上,不含S、P的合格精制乙炔气送氯乙烯合成工序。来自1#清净塔的废次钠经过废水冷却器冷却后,从冷却塔顶部喷下,和乙炔气逆向接触,交换热量。升温后的废次钠溢流入新上的废次钠储槽,经过废次钠泵(P1305A)加压后,送至水洗塔顶,在塔内和乙炔气逆向接触,交换热量。废次钠溢流入旧废次钠储槽,最后进入渣池。(夏季高温、流量大时,若水洗塔冷却水量不足,可适当补充一部分一次水)来自渣场的上清液直接送至发生器给水泵进口,二次增压后分送至四个发生器,供四个发生器运行使用。2.3.3.4乙炔清净指标乙炔水环压缩机进口:严禁负压水环泵出口压力:0.1MPa左右水环泵出口温度:≤45℃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0.085%-0.12%分析1次/小时次氯酸钠pH值:7-8废水次氯酸钠有效氯:0.005%~0.03%水环泵气水分离器液位:1/2左右稀碱浓度:5%水洗塔气相出口温度:≤30℃乙炔冷却器出口温度:<15℃乙炔纯度:≥99.5%乙炔含硫、磷:AgNO3试纸不变色清净二塔塔底次氯酸钠有效氯:>0.06%中和塔废碱:NaOH<5%或NaCO3>10%分析1次/班中和塔配碱浓度:13~15%中和塔换碱限值:碳酸钠>10%(冬季>8%)氢氧化钠<3%5℃上水总管压力:0.2~0.4MP

2.3.4渣浆输送2.3.4.1生产任务本工序的生产任务是将乙炔发生产生的5-10%的稀电石渣浆输送到渣场浓缩池进行沉淀分离。保证发生器的冲洗水正常。巡检溢流渡槽、排渣地沟的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