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_第1页
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_第2页
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_第3页
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_第4页
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矿预测和科学找矿多尺度矿产资源评价模型与GIS技术建立多尺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模型与研发GeoDAS(GeoDataAnalysisSystem)GIS技术,开展研究区找矿靶区和远景区圈定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信息提取多尺度多来源综合地学数据证据图层统计预测图与不确定性图局部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信息综合逻辑综合,模糊证据矿产资源量计算靶区圈定与潜力评价资源量概率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方法

——

证据权重法加拿大数学地质学家Agterberg

工具MRASArcView

(证据权模块)GeoDAS(模糊证据权)基于MRAS各证据层权值参数表序号证据因子W+W-CW+方差W-方差L1分布有矿点的上三叠地层.0.950257-0.4137151.3639720.0077090.006357L2有北东向断层切过的上三叠地层0.247606-0.1000170.3476230.0107310.005133L3岩浆岩无侏罗0.457273-0.0988740.5561470.0157930.004452L4北东向断裂0.074062-0.009750.0838120.0287810.003948L5断裂密度0.006713-0.228960.2356730.0044750.015487L6航磁异常0.264443-0.0170650.2815080.0504440.003728L7重力异常-0.006036-0.006036-0.0120720.0296030.003933L8Au异常0.703512-0.0670370.7705490.0289650.003946L9Ag异常0.884956-0.1233931.0083490.019180.004244L10Cu异常0.869974-0.0556460.925620.0390880.003812L11Pb异常0.932508-0.1216921.05420.0199480.004209L12Zn异常1.223553-0.1465571.370110.0193050.004244L13Na2O异常0.058239-0.0117170.0699560.0201440.004194L14K2O异常-0.0648550.004181-0.0690360.05920.003688L15Th异常-0.0237350.003195-0.026930.0296070.003933L16成矿势能0.038675-0.1566990.1953740.0042490.018978L17汇水盆地-0.3890080.076756-0.4657640.0257590.004013研究结果验证第一节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二、成矿预测理论简介三、科学找矿

第三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成矿预测基本概念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绪目论录Ⅰ.成矿预测基本概念

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在矿产勘查系统中,成矿预测可视为一个动态的子系统。由于勘查对象——成矿系统的“灰色”特性。成矿预测是一项贯穿矿产勘查全过程的工作,即从普查前期开始,直到勘探、矿山开采,都应开展与工作阶段相应的不同要求和不同比例尺的成矿预测工作。成矿预测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位预测及立体预测之提法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一目节录Ⅱ.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ⅰ.成矿预测工作分类

20世纪90年代原地矿部下发的有关成矿预测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将成矿预测分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三类(表3-1-1)。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表3-1-1不同比例尺成矿预测任务要求简表

一目节录比例工作内容小比例尺成矿预测1∶50万~1∶100万中比例尺成矿预测1∶20万~1∶10万大比例尺成矿预测1∶5万1∶2.5万~1∶1万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含矿建造。总结区域矿产分布规律或成矿规律;划分次级成矿区、带至Ⅲ、Ⅳ级;有条件时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或矿床成矿系列;圈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预测G级资源量以Ⅳ级成矿区、带和小比例预测圈出的A类预测区为工作区;对区内四五级构造单元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和矿产分布规律;有条件时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或矿床成矿亚系列;圈出不同类别的预测区(面积约100km2);预测G级资源量在中比例尺预测划出的A类预测区中圈定矿田边界(面积数十平方公里);研究矿田控矿因素,确定矿田内含矿构造类型;圈出隐伏矿床可能产出的预测区;预测F(G)级资源量择取1∶5万预测较好的A类预测区为工作区,确定工作区中含矿构造带;在带内实测数条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性剖面;建立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模型;圈出预测矿体的靶区;定量评价隐伏矿的位置、规模、类型;一般情况下只作平面预测,有条件时可进行立体预测应提交的主要图件研究程度图,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图,成矿预测图及预测资源量分布图,地质工作部署建议图研究程度图,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图,成矿预测图及预测资源量分布图,地质工作部署建议图研究程度图,地质矿产图,物探、化探异常综合成果图,矿田成矿规律及预测图,预测资源量分布图(必要时与上图合并),找矿工作部署建议图基岩地质图,构造岩浆岩图(构造岩相图),物探、化探异常综合成果图,成矿预测图,找矿工作部署建议图立项要求单独立项单独立项单独立项承担任务以地勘单位为主单独立项承担任务以地勘单位为主预测区说明不同比例尺预测所圈定的预测区、靶区要求的精度(图件比例尺)和面积,一般针对内生有色金属矿产而言;涉及沉积矿产预测所圈定的相应预测地区要求的精度,可根据具体矿种在满足预测要求前提下适当放宽。小、中比例尺成矿预测工作区内原有工作和研究程度很好的地区,对圈出预测区的范围应有依据地缩小。Ⅱ.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ⅱ.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可以大致归纳如下: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1).确定预测要求确定预测的目的任务、预测区范围、预测的资源种类、具体的比例尺等。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各种地质报告和图件、物化探、重砂测量等工作成果以及有关专著。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深入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以及对区域控矿条件的分析,总结在时、空和物质来源方面直接控制矿床形成的分布规律。根据不同比例尺成矿预测工作的需要,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Ⅱ.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4).编制预测图确定预测的目的任务、预测区范围、预测的资源种类、具体的比例尺等。5).重点工程验证在预测方案拟定以后,应当选择典型地段,布置少量工作,多以探槽和钻探为主,目的是揭露和验证所圈出的成矿地段。6).编写报告成矿预测报告应根据不同比例尺预测的主要任务,以能说明情况、问题和预测成果为原则进行编写。ⅱ.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可以大致归纳如下:Ⅱ.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注:

概况部分应简要说明任务、工作范围及其划定的依据、地质工作简史、研究程度、已取得的成果;对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说明自然经济地理情况。

成矿规律与预测部分是报告的重点,应说明区域地质、地质建造、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特征;已知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成矿预测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概况、工作和研究程度、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对地质工作部署建议等部分。一目节录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ⅰ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赵鹏大,1990):1).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是在“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相同的(足够大)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这一假设前提理论下建立的矿床模型,是用以指导预测的工作。这是进行地质类比的基本工具。矿床模型是对矿床所处三维地质环境的描述,其实质上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度类比法。一目节录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ⅰ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2).求异理论

物、化探异常作为矿床预测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所熟知的,而求异理论研究与周围地质环境迥然不同的地质结构所表现的地质异常,地质异常是可能产生特殊类型矿床或产出前所未有的新类型或新规模矿床的必要条件。因此,不能只注意与已知类型的成矿环境类比,还要注意“求异”。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ⅰ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成矿不是靠单一因素,也不是靠任意个因素的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组合。因此,成矿和找矿就成为了非确定性事件。我们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找矿概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查明“控矿定量组合”,这也是矿床预测必须以提取、构置、优化各种成矿信息,并加以综合定量处理的依据。此外,还必须研究各种因素和成矿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质和方向;研究各种成矿因素在成矿中的参与程度或合理“衡量”。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有利因素组合程度有关,也与关键因素是否存在相关。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ⅰ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上述三理论中,相似类比理论是矿床预测的基础,它要求我们详细了解和大量占有国内外已知各类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特征和找矿标志;

求异理论是成矿预测的核心,它要求在相似类比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不同层次或不同尺度水平、不同类型的异常;

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成矿预测的依据,它要求我们把握一切与矿床有成因联系的地质、化学物理和生物作用,掌握一切与成矿有关的因素及其特征。三理论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可根据如图3-1-1所示。图3-1-1成矿预测理论、作用及相互关系图(赵鹏大,1990)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

.成矿预测的准则赵鹏大教授(1990)和朱裕生教授(1997)等人都曾对成矿预测的准则进行过较深入的总结,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五方面: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成矿预测常称是风险评价,提交的预测成果要包含最小的风险,最大的可靠性。小比例尺成矿预测提交的成果中,用成矿远景区及相应的A、B、C三类表达,以表明该区、该类成矿作用的优劣。中比例尺成矿预测中提交的成矿远景区段和对这些远景区段作出相应的A、B、C三类属性的划分,其中的A类远景区段常称为“找矿靶区”,其能否见矿的风险问题成为能否发现矿床的核心问题。大比例尺预测圈定的找矿靶区中,人们常常不是以一个面积来验证找矿靶区中包含的风险,而是用一个点(钻孔位置)或一个工程(地表槽探、坑探或钻探)来检验成果的可靠程度。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

.成矿预测的准则2).优化评价准则由于地、物、化、遥资料中包含的成矿信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其预测成果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作出的带有某种风险的决策,但地质找矿工作则要求提交确定性的成果为使两者统一,对圈定的成矿远景区需作可靠性评价,通常称“优化评价”

优化是一项预测原则,尤其在大比例尺预测中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实施时,需要应用一些方法,它可以是地质的,也可以是数学的,选准优化的方法是优化准则实施的关键。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

.成矿预测的准则

3).综合预测评价准则

该准则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潜在矿床自身的综合评价,包括:矿床共生、元素共生的测评价、预测区内其他矿种的评价。对预测和找矿,要使用综合技术方法。如:地、物、化、航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和优化。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

.成矿预测的准则

4).尺度对等准则

成矿预测成果一般要求采用不同层次比例尺的成果表达,据此准则,其原始资料都应与不同层次的比例尺相对应,若用大于该层次比例尺的原始资料是允许的,相反则不符合此准则。Ⅲ.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成矿预测基本概念ⅱ

.成矿预测的准则

5).定量预测准则

定量预测是成矿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成矿预测的计算机化,人工智能化,都必须以预测工作的定量化为基础。同时,定量化也是现代成矿预测所追求的目标,即预测成果形式应包括“四定”:定成矿远景区空间位置,定矿产资源种类,定矿产质量和定矿产资源量。有时,为了更加完善,还需定找矿概率及定控矿地质因素和找矿标志最有利成矿和找矿的数值区间。这样就达到了“六定”。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比单纯地定性预测具有更大优越性。一目节录二、成矿预测理论简介

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成矿系列预测理论

地质异常理论

绪目论录二、成矿预测理论简介深入区域成矿预测理论分析,对提高预测水平至关重要。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查明区域内矿产分布不均匀分布的规律,正确划定不同级次成矿单元,建立指导预测的各类模型,从而为靶区优选提供依据。以不同区域成矿分析理论作为指导,它涉及到预测图的编制方法,找矿靶区优选和成矿模型的建立等。不同的理论均有相应的编图方法、靶区优选和远景圈定方法等。成矿预测实践中,多以一种理论为主,兼及其它。二、成矿预测理论简介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其基本观点认为: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对成矿的时空分布及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分析区域构造与成矿的联系,阐明区域矿床的分布规律,特别是最有利于控制矿床形成分布的有利构造部位,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由于长期形成的不同大地构造学派,因而相应有不同的区域成矿分析学派,彼此之间互为补充,更丰富了区域成矿分析的预测理论。成矿单元往往和相应的构造单元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但构造因素不是控制矿床形成唯一因素,从而出现构造单元与成矿单元不一致的地方亦极为常见。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ⅰ.地槽、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区(地洼区)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人们早就注意到世界上一些大型矿带的分布往往与主要的地槽褶皱带相一致,因而首先开展对地槽褶皱带的成矿规律研究。.地槽区的成矿分析.IO.A.毕力宾在编制苏联境内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图和预测图的基础上,认为地槽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不同类型矿化与地槽发展演化阶段相适应,他建立了地槽发展三阶段的模型(表1)。

.进行区域成矿分析预测时,需从建造分析人手,进而确定研究区所属地槽发展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地槽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构造--岩浆带和相应的不同构造--成矿带。在地槽内进一步可划分为内部带、边缘带、地槽海沟、中间地块、地槽边缘、边缘深断裂等次级构造单元。地槽发展不同阶段的岩石建造和有关的矿床参见表1oIO.A.毕力宾学说的核心是建立了历史一地质(演化)和构造--物质的分析方法。后来许多学者按这一方面又做了大量工作。ⅰ.地槽、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区(地洼区)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地台区的成矿分析

地台区与地槽区的成矿特征有很大差别。地台区具有盖层和基底双层结构特征。前寒武纪的基底成矿特征,在矿产组合上太古代以亲铁(Fe,Cr,Ni)和亲石(石墨、矾土)元素为主;元古代则以亲铁亲铜亲石元素(Fe,Cu,Ni,Co,TR,Au组合)并存为特征。矿床类型以各类变质矿床为主。控矿构造极其复杂,矿床往往经历过多次叠加改造的成矿作用。地台盖层中有Fe,P,AI、煤、油气、盐等重要矿产,成矿作用与沉积和后生淋滤作用有关。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构造特征,划分出若干个不同的构造层,分别总结出其成矿规律。EvolutionofSubcontinentalLithosphere,NorthChinaCratonⅰ.地槽、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区(地洼区)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成矿分析

.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深入区域成矿分析后所提出的重要第三成矿单元,类似于我国学者陈国达院士提出的地洼区。陈国达对地洼区成矿分析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支持。在地洼区,叠加成矿特征广泛存在,有重要的内生及外生矿床形成。在苏联,A.及.谢格洛夫等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证明地壳内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及其成矿作用有周期性出现的规律,这与地槽多旋回发展规律有联系。构造—岩浆活化区以发育深断裂体系和凹槽体系为特征,相应形成重要的成矿带。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ⅱ.板块构造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该学派以H.H.赫斯(Hess),A.H.米契尔(Mitchell),R.H.西利托等为代表,又称“全球构造学派”或“俯冲消亡学派”。这是近30年来发展很快的一个新学派,从A.L.魏格纳(Wegener)的大陆漂移,瓦因(Vine)和马修斯(Metthews)的海底扩张、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板块构造学说。它冲破了传统的地学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板块构造理论体系,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地学领域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板块构造学说将壳幔分为性质不同的三层,即刚性的岩石圈、上地幔和软流圈,软流圈带动岩石圈运动。分全球为若干个板块,板块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次级板块。板块之间不同性质的接触边界互相作用,决定了区域构造、岩浆和构造特征。

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ⅱ.板块构造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板块边界基本可划分三种基本类型:.离散边界:两个板块背向移动,沿洋脊(中央海岭)或裂谷分开,新岩石圈在离散板块边缘形成。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正断层发育。.聚合边界:两个板块相向运移,碰撞俯冲消亡的地方,包括岛弧带、毕乌夫(Benioff)带,地缝合线等。在俯冲带以挤压构造为主,冲断层发育。.转换边界:以转换断层构成板块边界,两侧板块平行于板块边界作走滑运动,其应力状态是剪切的。Cr-CuCu-Mo-Au-Pb-Zn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ⅲ.断裂构造区成矿分析预测理论.该学派强调线性构造带和深断裂对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故又称“线性构造学派”或“深断裂构造学派”,以苏联的M.A.法沃尔斯卡娅、II.H.托姆松(TOMCOH)、美国J.库廷纳等为代表。国内张文佑某些观点与其相近。主要论点有:环太平洋成矿域(Mz+Kz)

特提斯成矿域(Mz+Kz)

中亚成矿域(Pz、多期蛇绿岩、黑色岩系)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低温热液型Cu、Au、Mo(Ag、Pt、Pb、Zn、……

三个巨型成矿域的确立中国阿克泰佩银矿

2.5万吨与我国保有独立银矿总储量相当穆龙套金矿

5000吨与我国保有金矿(1300个)储量相当卡尔马雷克铜矿1000万吨以上为我国(933个矿床)保有铜储量的1/6干谷金铂矿床金1350吨铂族>1000吨相当于我国铂族保有储量3倍中亚邻国典型超大型矿床探明储量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ⅲ.断裂构造区成矿分析预测理论.构造线性体对各类床化起重要控制作用。构造线性体是泛指所有线性构造要素的组合,包括一些深断裂或一些深部构造在地表的反映,它们构成区域性的聚矿构造带;

.区域性的聚矿构造带,具有全球性和深成性特点,是地壳上一个高渗透带,在全球范围内大致都呈经向或纬向分布,在南半球和印度半岛多以经向分布为主,而北半球则以纬向延伸为主。具有全球性和深成性的特点,还反映在它不受大地构造单元的限制,可以穿切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往往在海上和陆上联系统一的构造体系。它与地表构造往往不完全一致,但与老的基底构造线却经常一致;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ⅲ.断裂构造区成矿分析预测理论.聚矿构造带往往形成很早,一般在前寒武纪以前就形成,后来多次复活,沿聚矿构造带伴随多期次的岩浆杂岩体的活动,构成一些岩浆杂岩活动中心和矿化中心,由于构造带每次活动下切深度不同,因而成岩成矿特点也有不同。.聚矿构造带的主要标志是发育深断裂带、岩浆岩岩带;沿构造带富B,F,K的交代岩发育;物探上表现为线性磁异常、重力梯度带及深源地震带,在地貌新构造运动上都有显示;.区域主要内生矿化,特别是组份复杂的大型、特大型矿床,都集中在聚矿构造带与其它线性构造的交汇处,特别是不同级别、期次断裂构造的交叉点上,更是矿带中矿结、矿田有利分布区;强调成矿物质深源的重要性,聚矿构造带是深部成矿物质上升的通道和停积场所。Ⅰ.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ⅳ.地质力学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

.该学派为我国学者李四光所首创。地质力学的成矿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是: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确定构造序次和成生联系,建立构造体系,分析各类构造体系对各种矿床形成和展布的控制作用,从而指出矿化局部富集的规律。这一套系统的工作方法,在我国矿产勘查和各项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规模的构造体系从高序次的全球性巨型构造带控制了大的岩浆带和沉降带,相应地控制了世界或大区域性成矿(区)带;次级构造带控制了成矿亚带;更低级和低序次的构造控制了矿田、矿床和矿体。根据这一思路来指导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对石油的控制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多级控制的规律,拟定了“先找油区(远景区),再找油田”的科学程序,在石油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目节录中国油气田分布图Ⅱ.成矿系列预测理论.成矿系列:是指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共生矿床,包括一种或几种成矿元素组成和两个以上的矿床成因类型组成。鉴于预测对象是工业矿床,因此矿床的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制,始终是成矿学研究核心。.成矿系列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1975年开始程浴淇院士等首次从铁矿开始提出成矿系列理论,经过二十年诸多学者的努力,特别是程浴淇、陈毓川、翟裕生院士等做了大量工作,结合我国成矿区划工作,对我国成矿系列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深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重要成矿分析和预测理论,对我国十九个重要成矿区带内,将岩浆、沉积、变质成因的矿床,划分出72个成矿系列,63个亚系列、285个矿床类型式、579个代表性矿床。包括主要的成矿建造、矿石建造,结合我国实际,总结了一系列应用于预测实践的成矿规律。二目节录Ⅲ.地质异常理论

.地质异常:是指在成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上,与周围环境有着明显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它以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界限.区别一般的控矿地质因素或找矿标志。.从不同尺度水平(根据地质异常分布范围和圈定标志确定),可将地质异常分成五级:二目节录Ⅲ.地质异常理论

.全球性地质异常—规模上相当于I级或超级大地构造单元.其成因与地球垂向圈层构造和横向断块构造或地壳类型变化相联系;.区域性地质异常—规模上相当于II级或III级大地构造中单元.它是由板块内部岩石圈小开小合形成的盆地、裂谷、坳拉槽、槽地及敛合后所形成裂解带(断裂造山带)引起的地质异常;.局部性地质异常—规模上相当于更小级别的大地构造中单元或地质构造要素.其形成与区域性地质作用有关(如板块内部或边缘的构造活动.岩浆侵位等);.小型地质异常—是具体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等在局A队也区的反映;.显微地质异常—在岩石标木、矿物、矿物内包裹体这样层次上表现的地质异常。二目节录华北地台及其周边金(Au)地球化学图Copper(Cu)GeochemicalmapofChina三、科学找矿

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

智能找矿

绪目论录三、科学找矿

概念:.找矿又称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为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科学找矿:则是以现代成矿理论作指导、以地质为基础并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的矿产普查工作。科学找矿是针对难度找矿越来越大、找矿对象由地表露头矿、浅部矿、易识别矿转化为深部隐伏矿、难识别矿和新类型矿,找矿费用不断增大,而矿的发现率不断降低的找矿工作新局面而提出的。

赵鹏大院士认为,科学找矿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五个方面:三、科学找矿

Ⅰ.理论找矿

概念:理论找矿:是指在先进的地质成矿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找矿工作。这是相对过去的经验找矿、就矿找矿”而言的。理论找矿的重要途径是建立“矿床模型”(或“成矿模式”)。也就是通过揭示控制矿床形成的最本质的地质因素或形成某种类型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然后再根据相似类比原则寻找类似的地质环境或成矿条件,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发现矿床的目的。三目节录理论找矿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建立“矿化系列”或“成矿系列”。程裕淇教授等提出的“成矿系列”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统一的地质成矿作用下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在一个成矿系列中可以包括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矿种等具有亲缘关系的矿床。成矿系列的意义是:在同一成矿系列中发现一种矿床类,就可能预见另一种矿床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