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五人墓碑记》检测练习一、选择题(共39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蓼(liCD)洲湮(y01)没皦(jido)皦B.赀(z1)财缇骑(qi)抶(Chi)而仆之C.鼓噪(zdo)傫(lci)然詈(li)之D.缙(jin)绅暴(pM于朝廷户牖(ydu)2.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张溥(pD溷(td)藩阉(y®)党B.谥号(yi)猝(CD)发冏(qidg)卿C.逡(qm)巡曷(he故矫(jiC)诏D.社稷(ji)投缳(hudi)扼腕(wC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B.敛赀财以送其行C.抶而仆之D.独五人之皦皦,何也4.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 ()①旌.其所为②众不能堪.③蹈.死不顾④矫.诏纷出A.表扬忍受踏上假托B.表扬能够顿足纠正C.旗帜忍受履行纠正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詈:斥骂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匿:藏,詈:斥骂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匿:藏,躲藏按:斩杀在丙寅三月之望.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按.诛五人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吴之民方痛心.焉C、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不能容于远近..亦以明死生之大.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去今之墓而葬焉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A.①②③④B.A.①②③④B.⑤⑦ C.③④⑥⑧ D.④⑧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D.显荣于身后C.不能容于远近TOC\o"1-5"\h\z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④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②谈笑以死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乘其厉声以呵②⑦相同,相当于“而”的用法C.③④相同,译为“用来”亦以明死生之大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⑤⑥相同,译为“来”D.①中的“以”字译为“因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①去今之墓.而葬焉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缇骑按剑而前.抶而仆.之不能容于远近.人皆得以隶.使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亦以明死生之大.⑩安能屈.豪杰之流A.①④⑤/②/③⑥⑨/⑦⑩/⑧①②⑤/④⑧/③⑨/⑥⑦⑩①④⑤/②③/⑥⑧⑨/⑦⑩①②/④⑤/③⑥⑨/⑦⑩/⑧选出对“而”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③缇骑按剑而前④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共21分)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 社稷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其中“首”指“头” ,“领”指颈、脖子。“首领”代指性命。B•“匹夫”指平民,这里暗指五人。C•“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地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两者,代国家也。D•“谥”为古代皇帝和大臣有功于朝廷,死后朝廷依其功所授予的称号。TOC\o"1-5"\h\z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子:斯固百世之遇也A.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B.视五人之死C.人皆得以隶使之 D•佯狂不知所之者句中“于”字用法与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不能容于远近 B.忠义暴于朝廷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D.以老于户牖之下对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文段中把“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对比,反衬五人为正义而死,重于泰山。文段中作者用假设从反面说明五人之死的可贵。文段中,作者强调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都有重大的作用。文段最后一句,揭示作记的缘由和目的,点明文章中心。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9分)(1)、(2)、(3)、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共15分)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①。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②。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涣颜色不变,笑曰: “涣闻
惟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彳 意,则辱在此不在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③。涣言曰: “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 !”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涣自太祖曰: “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②茂才:即秀才。 ③太祖:曹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以兵胁涣布初与刘备和亲以兵胁涣布初与刘备和亲恕思而后行不为皦察之行和亲:和睦亲近。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皦察:贪贿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而坚持操守的一组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不为吕布作书辱备谏太祖训民知义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传备死,涣独不贺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D.③④⑥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世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的器重。袁涣不畏权势,刚正不阿,但又能审时度势,顺变易志,虽三易其主,但都受到了重用。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又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22、翻译划线句子:(1)参考答案:1,B2,C 3,C 4,A 5, D6,C 7, B8,D 9,B10, B11,C12, A13, C14, D 15,B 16,A17, C18,略19.D解析:D句中“皦察”的意思是“清白”,注意推断技巧:“然”,表转折;“时人服其清”,说明之前的举动并不清廉。 20.C解析:③句写其对太祖的劝谏,、⑤句写其为政、为人情形。 21.B解析:A句中“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之说无根据;C句说其“能审时度势,顺变易志”与原文不符;D句说“袁涣通晓军事”也无根据。22.(1)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的确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 (2)百姓安于旧土,不愿轻易迁移,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强。[参考译文]袁涣,是陈郡人。郡守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袁术,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 “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的确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吕布被杀,袁涣得以回到太祖身边。袁涣曾对太祖说“武器,是种凶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 ”太祖很欣赏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太祖说:“百姓安于旧土,不愿轻易迁移,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农村保险服务风险控制优化报告
- 教育行业2025年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智能医疗诊断系统中的药物副作用预测报告
- 2023年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继续教育D组考试真题
- 2023青海安全生产月知识模拟测试附答案
- 2023监测危重病人的大循环和微循环
- 2023年考研数学之线性代数讲义考点知识点概念定理总结
- 2023车位租赁合同(15篇)
- 《新编应用文写作》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中职高考英语一轮练习(主谓一致)含答案
- 树根桩施工方案40867
- 2025年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多旋翼)理论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年产3万吨生物基PTT聚合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辽宁教学课题申报书
- 超市项目可行性报告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语法总结课件资料讲解
- 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调试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中建高支模施工方案
- 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案
- 全国各省市火车站名称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4 化学反应速率(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