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这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教学目标】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板书:己亥杂诗2、题解:(出示课件18)“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和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1、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3、指名读,齐读,练读。4、汇报交流。交流对字义的理解: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1、指导诵读。2、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3、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2)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4、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5、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1、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作业:诵读默写。教学反思:1、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教学目标】第2篇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上学期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里,我们积累过龚自珍的两句诗,还有人记得吗?学生回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有同学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出来吗?指生背。3、请全班同学跟着这位同学一起背诵。二、解诗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的另一首同题诗,(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提醒不要把“己”写成“已”字。2、有同学知道“己亥”是什么意思吗?(无生举手)小老师解释:这是我国古代天干地支记年的方法,指的就是道光十九年。这一年,作者在南来北往的途中,共写了315首诗,统称为《己亥杂诗》。3、提醒同学们看注释①,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二百二十首。三、初读诗。1、每个小组内推荐一名朗读最好的同学,然后请被推荐的同学依次朗读古首,生评价。2、请被推荐的同学指导本小组内同学的朗读。3、小组内再推荐进步最快的同学展示。4、听着同学有感情地诵读,小老师也激情诵读一次。(热烈掌声)四、品读诗。1、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想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吗?生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怀才不遇的心声。生2:我觉得这首诗主要是表达作者想要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2、那同学知道诗中哪一句是表达作者心声和情感的吗?生回答后两句。3、请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要求:语文阅读能力差和不爱发言的先说,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作引导或补充)。生汇报。4、作者“劝”的内容是什么?(板书:劝重抖擞降人才)5、小组内议一议,作者为什么这么“劝”呢?6、“劝”的原因是“万马齐喑”,疏通前两句诗的意思。7、重点讨论诗中的“风雷”指的是什么。一个课外知识积累较多的同学补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觉得“风雷”是一个敢于伸张正义、引领社会革新的言语、人才等。五、悟诗情。1、指生再读诗。2、小组赛读诗。3、全班齐读诗。4、讨论: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六、拓展有关爱国的诗句。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上课的是自己的孩子,但从头至尾我并没与参与其中,孩子除了借用电脑查资料,并没有向我作任何咨询。但从这堂课的设计和呈现中,个人欣喜看到:(1)上课的孩子作了精心的精备,从诗的写作背景到爱国诗句的拓展,孩子有设计,有搜集,有积累,真正地体现了预习的有效和高效;(2)这堂课的设计很完整,从读通到读好到读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3)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从小组内推荐读书好的同学,到读书的同学指导小组内同学读书,从小组内说诗句的意思到小组内讨论古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并且对小组合作有所要求,学困生优先发言,能力强的同学作引导或补充,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了,积极参与课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教学目标】第3篇【教学目标】1、读、背、诵本诗。2、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教学重难点】诗句1-2行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难点)诗句3-4行表现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师配乐范读。二、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1、自由读诗,(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2、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3、汇报交流。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B.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引导交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教师梳理归纳: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也都觉得对“万马齐喑”“风雷”这些词的理解有些模糊。我们就从这第一句开始,深入读书,共同学习。三、情感入手,体会诗句的意思,再深入理解体会情感,读好诗句。(一)、教学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读一读,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第二行诗)“万马齐喑”A、结合注释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B、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闹、壮观!而这“万马齐喑”呢?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读这个词C、这里龚自珍真说的是大清朝的马么?他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联系上文“九州”知道说的是“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D、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情绪:(悲哀、愤恨……)这万千情绪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脑海,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大家读读这行诗。(第一行诗)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1、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2、刚才同学们说到“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这风雷涤去什么?炸醒什么?3、他希望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啊!这满心期盼你能读出来吗?(读第一行诗)读!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读!让这场变革来的更猛烈些吧!读!(小结一二行诗)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来在读这两行诗。同学们与龚自珍一样有着深切的悲愤,满怀的激昂啊!放声读吧!(二)、教学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劝”愿望是那样的美好,而现实却又是那么可哀。那巨大的变革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啊!这“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再不改变,要亡国了啊!大家读读后一句。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课件示图,说、读)1、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读!2、距离这首诗不过三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陆续签订了19个不平等的条约。读3、甲午海战败了,百日维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危急了啊!再读!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四、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1、将整首诗完整的读读,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练习课件)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带着这样的期盼,谁能来诵诵这首诗?全班诵读。b)读到这里,大家课前的问题解决了吗?同座之间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说说这“风雷”指的是什么?这“万马齐喑”指的又是什么?2、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这样“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他的诗或文,更真切的感受他的情。(拓展《己亥杂诗》第5首)《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教学目标】第4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