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1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1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能力。2.“文化”研读。了解管仲的人生经历及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3.知识迁移。学习传记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2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指出下列红色字的活用并说出词意
富国强兵任政相齐贵轻重管仲因而信之然孔子小之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指出下列红色字的活用并说出词意
富国强兵任政相齐贵轻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岂管仲之谓乎?分财利多自与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囚焉齐桓公以霸4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4(三)重要句子理解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候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是管仲的谋划。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可耻。……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会使六亲团结起来。礼义廉耻如果不能成为社会共识,国家就会灭亡。5(三)重要句子理解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4.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这可能是孔子认为在周王朝衰败的年代,桓公如此贤明,管仲却不能鼓励和辅佐他建立新朝代,而只满足于称霸吧?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老百姓就能相亲相和。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6这可能是孔子认为在周王朝衰败的年代,桓公如此本篇传记从哪几个角度来为管仲作传的?
管鲍之交显著政绩高度评价7本篇传记从哪几个角度来为管仲作传的?管鲍之交7品读探讨
(一)管鲍之交①管仲“任政相齐”以前曾做过哪些事情?结果如何?经商、谋事、做官、作战、事君8品读探讨
(一)管鲍之交①管仲“任政相齐”以前曾做过哪些事情②鲍叔牙是如何对待管仲的?不以为贪、愚、不肖、怯、无耻,反而知贤荐贤
9②鲍叔牙是如何对待管仲的?不以为贪、愚、不肖、怯、无耻,反而【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用“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千古一朋——鲍叔牙《<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10【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千古一朋——鲍叔牙《<史记>《<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史记·管仲列传》:“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②。”①世禄:世代享受俸禄。②多:推重,赞美。11《<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史记·管仲列传》:“鲍叔既(二)显著政绩①管仲被用,大显身手,取得了哪些政绩?用文中原句作答。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2(二)显著政绩①管仲被用,大显身手,取得了哪些政绩?用文中原②管仲的执政思想是什么?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③他的施政才能如何?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13②管仲的执政思想是什么?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③他的施政才
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助桓公获得政治上的巨大成功?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4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助桓公管合作研讨:管仲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客观上有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主观上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15合作研讨:客观上有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主观上有“上下相亲”“顺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
16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16孔子评管仲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论语·八佾》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个住处,各事都有专人负责,哪里能说节俭呢?”有人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制吗?”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外树立屏风,管仲也在大门外树立屏风;国君为了接待其他国君而设置了(diàn)器,管仲也有坫器,管仲懂得礼仪,谁会不懂礼制呢?”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17孔子评管仲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17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死,管仲却不去死,能说他不具备仁吗?”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杀死了公子纠,他不能去死,还辅佐桓公。”从子路和子贡所列举的事实来看,他们说得有道理吗?子路、子贡关于管仲问孔子——《论语·宪问》18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译文: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与诸侯会盟而不凭借武力,这是管仲的功劳。谁有这样的仁德啊,谁有这样的仁德啊!”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译文: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把天下纳入了正规,民众到如今还受到他的好处。没有管仲,我辈大概要沦为野蛮人了。他哪会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在山沟里自杀而不为人知吗?”孔子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19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孔子对孔子的王道思想简单地理解就是王者之道,也就是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称王天下的道理。据《尚书》记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以能够王天下,根本原因在于有“德”,显然“德”是王道的根本。孔子认为学习《尚书》可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意思是说,尧禅舜位是因为舜有“德”,汤伐夏是因为夏桀无“德”,武王灭商受命是因为武王有“德”。可见,孔子的王道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德”。有“德”就是有“义”,有“德”就是有“仁”,有“德”可以观“美”,有“德”就有“道”。孔子对“德”的思想进行了理论的深化和扩展,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的范畴。可见,德治、仁义的思想是王道的核心内容。20孔子的王道思想20司马迁的态度:
遗憾管仲有“平天下”的才能却未能辅佐齐桓公称王,高度肯定管仲的才干。21司马迁的态度:遗憾管仲有“平天下”的才能却未能辅佐齐桓公称王探究写法
这篇传记,篇幅不长,但是既勾勒了管仲的生平,也使管仲的为人、从政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一是剪裁得当,如写鲍叔牙,不写不行,写多了又会冲淡主题;二是抓住了管仲的思想行为特点,用管仲任政相齐前后的典型材料来写人物。22探究写法这篇传记,篇幅不长,但是既勾勒了管仲的生平,也使管深层次探究:
读完《管仲列传》,你从中能窥探到司马迁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建议联系司马迁自身的遭遇、学过的《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中的内容及提供的资料链接(三)思考。23深层次探究:建议联系司马迁自身的遭遇、学过的《报任安《<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24《<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对于朋友相知、君臣遇合的赞叹与企盼;隐含着孤独、痛苦及对自己遭遇的感慨。2.对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欣赏。25对于朋友相知、君臣遇合的赞叹与企盼;2.对管仲“不羞小节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26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管仲列传1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能力。2.“文化”研读。了解管仲的人生经历及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3.知识迁移。学习传记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27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指出下列红色字的活用并说出词意
富国强兵任政相齐贵轻重管仲因而信之然孔子小之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28指出下列红色字的活用并说出词意
富国强兵任政相齐贵轻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岂管仲之谓乎?分财利多自与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囚焉齐桓公以霸29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4(三)重要句子理解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候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是管仲的谋划。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会因为小节而感到羞辱,而是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可耻。……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会使六亲团结起来。礼义廉耻如果不能成为社会共识,国家就会灭亡。30(三)重要句子理解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4.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这可能是孔子认为在周王朝衰败的年代,桓公如此贤明,管仲却不能鼓励和辅佐他建立新朝代,而只满足于称霸吧?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老百姓就能相亲相和。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31这可能是孔子认为在周王朝衰败的年代,桓公如此本篇传记从哪几个角度来为管仲作传的?
管鲍之交显著政绩高度评价32本篇传记从哪几个角度来为管仲作传的?管鲍之交7品读探讨
(一)管鲍之交①管仲“任政相齐”以前曾做过哪些事情?结果如何?经商、谋事、做官、作战、事君33品读探讨
(一)管鲍之交①管仲“任政相齐”以前曾做过哪些事情②鲍叔牙是如何对待管仲的?不以为贪、愚、不肖、怯、无耻,反而知贤荐贤
34②鲍叔牙是如何对待管仲的?不以为贪、愚、不肖、怯、无耻,反而【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用“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千古一朋——鲍叔牙《<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35【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千古一朋——鲍叔牙《<史记>《<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史记·管仲列传》:“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②。”①世禄:世代享受俸禄。②多:推重,赞美。36《<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史记·管仲列传》:“鲍叔既(二)显著政绩①管仲被用,大显身手,取得了哪些政绩?用文中原句作答。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37(二)显著政绩①管仲被用,大显身手,取得了哪些政绩?用文中原②管仲的执政思想是什么?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③他的施政才能如何?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38②管仲的执政思想是什么?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③他的施政才
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助桓公获得政治上的巨大成功?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39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助桓公管合作研讨:管仲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客观上有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主观上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40合作研讨:客观上有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主观上有“上下相亲”“顺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
41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16孔子评管仲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论语·八佾》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个住处,各事都有专人负责,哪里能说节俭呢?”有人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制吗?”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外树立屏风,管仲也在大门外树立屏风;国君为了接待其他国君而设置了(diàn)器,管仲也有坫器,管仲懂得礼仪,谁会不懂礼制呢?”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42孔子评管仲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17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死,管仲却不去死,能说他不具备仁吗?”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杀死了公子纠,他不能去死,还辅佐桓公。”从子路和子贡所列举的事实来看,他们说得有道理吗?子路、子贡关于管仲问孔子——《论语·宪问》4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译文: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与诸侯会盟而不凭借武力,这是管仲的功劳。谁有这样的仁德啊,谁有这样的仁德啊!”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译文: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把天下纳入了正规,民众到如今还受到他的好处。没有管仲,我辈大概要沦为野蛮人了。他哪会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在山沟里自杀而不为人知吗?”孔子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材料中,孔子是怎样评价管仲的?44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孔子对孔子的王道思想简单地理解就是王者之道,也就是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称王天下的道理。据《尚书》记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以能够王天下,根本原因在于有“德”,显然“德”是王道的根本。孔子认为学习《尚书》可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意思是说,尧禅舜位是因为舜有“德”,汤伐夏是因为夏桀无“德”,武王灭商受命是因为武王有“德”。可见,孔子的王道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德”。有“德”就是有“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二级C++考试文档编写规范及答案
- 逻辑考试中复习的规划与实施方案试题及答案
- 管理课程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财务预测中的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专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中的逻辑应用考核题目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Delphi代码优化技巧试题及答案
- 高效管理2025年计算机二级Python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法律税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法律培训面试题及答案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小作坊生产工艺流程图(共2页)
- 生态瓶记录单
- 食品饮料购销合同
- 民法典部分条文新旧对比解读PPT课件
- 钢芯铝绞线参数
- 音王点歌机800S加歌操作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