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方案设计孙善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2一、方案设计的几个指导观念(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母语教学

◎母语的价值和意义1.母语是民族生命的胎记。2.母语是民族团结的纽带。3.母语是国家富强的支撑。4.母语是个体成长的阶梯。

温儒敏:“所谓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

一、方案设计的几个指导观念3(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1.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立的话语系统。知识:语音、词汇、句式、篇章、修辞;文化常识。能力:听、说、读、写。2.这套系统是开放的、不断成长的。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的话语吸纳到自己的话语系统中来。写作就是通过表达,汰洗、磨砺自己的话语系统,增强话语的活力。(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4(三)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种子语言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口头语言(听说)书面语言(读写)现代文古诗文高稳定高品质多样化

论述文学古诗文实用(三)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种子语言论述文学古诗文实用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6(四)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将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把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社会语言:自然语言:零碎、芜杂、模糊、粗俗完整、条理、清晰、雅致习得学得(四)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将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零碎、芜杂、模7(五)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革命传统(五)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8语音:写坦荡胸怀多用开口呼,写细腻心境多用闭口呼。词汇:写复杂事理,多用关联词,写客观事物,多用副词。句式:写庄重态度多用长句,写凄楚心情多用短句。修辞:写幽美风光,多用比喻,写壮阔场景,多用排比。风格:写生活人情,多用口语,写社会大事,多用书面语。记叙性语言说明性语言议论性语言文学类——热语言应用类——冷语言

语音:写坦荡胸怀多用开口呼,写细腻心境多用闭口呼。9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10(六)把握学生期待是展开教学的前提奥苏贝尔: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以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六)把握学生期待是展开教学的前提11学情分析:知识情感思维观念

学过的文章写过的作文

前测▲针对这篇文章语言学情分析:语言12(七)准确理解文本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主题内容语言表达

深度广度特色(七)准确理解文本是展开教学的基础主题内容深度广度特色13问题:1.误读。如:爱莲说的主题桃花源记主题2.浅读。把语言底层的东西挖出来。《春》:浅层次上,要让学生读懂读通,让学生感受春草、春花、春雨以及春天人们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理解对春天的热爱。但这远不足,还应该让学生初步感受“天人合一”的人文境界,让学生感受画面的构图艺术,让学生体会言语的音乐美。3.单维度读。《我的叔叔于勒》:①心理学的维度②金钱价值的维度③家庭亲情的维度④社会民风的维度⑤人性的维度

《木兰诗》:①爱国的维度②孝的维度③人生价值的维度④女性美的维度⑤妇女解放的维度⑥战争与和平的维度⑦积极心理的维度4.冷读文学作品的艺术性问题:14(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定位

教学的过程就是三者对话的过程编者学生对话教师协调变通(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定位编者学生对话教师协调变通15(九)阅读的四个能力层级1.感受●知道(知识)

2.体验●理解(心理)3.欣赏●评价(价值)

4.内化●提升(效益)欣赏(九)阅读的四个能力层级欣赏161.感受●知道例:《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2.体验●理解例:《春》语言清新、柔美,意境充满活力。3.欣赏●评价例:《春》多用短语铺排,着意渲染气氛。蕴含生命的哲理。4.内化●提升例:《春》模仿其语言特征,写一段文字。1.感受●知道17(十)作文的四个能力层级1.任务理解

2.材料检索3.篇章构想

4.文字表达欣赏(十)作文的四个能力层级欣赏18例:(材料)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是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1.任务理解主题:好事幸福材料:自己生活(经历、体验)体裁:记叙文2.资料检索生活回忆(家人朋友同学——)3.篇章构想列出提纲(关键词)4.文字表达连缀成文例:(材料)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19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梁启超:“教学须启发学生自动的在讲堂以外预备(各门教授都应如此),须选文令学生能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的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令学生知同是一类的文,有如此种种不同;或同一类的题目,必须如此做法。”●“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统编教材的综合性20二、阅读教学的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选择内容主题选择学习策略选择能力层级选择语言训练点选择例:《春》内容主题:母题:春天的美好子题:春天的靓丽生活的诗意生命的活力天人合一学习策略:朗读默读圈点勾画语言训练点:比喻句拟人句第5段能力层级:感受与知道体验与理解欣赏与评价内化与提升二、阅读教学的方案设计212.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全面、具体。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反例:《春》例(1)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教学目标的表述22反例:《春》例(2)①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③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正例:《春》例(3)

①通过反复朗读(重音,停连),体会“朗润”、“酝酿”、“卖弄”、“宛转”5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说说它们是怎样表达生命活力的。反例:《春》例(2)23②通过朗读第3段、第5段,体验、理解并尝试说出什么是“天人合一”。②通过朗读第3段、第5段,体验、理解并尝试说出什么是“天人合24

3.教学目标的运用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定向、定位

教读篇目中可出示、可不出示。自读篇目中要出示。3.教学目标的运用25(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有时候目标本身即是难点。1.陌生的知识例:《爱莲说》莲的样态2.复杂的事物例:《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3.抽象的观念例:《木兰诗》木兰的家国情怀(二)教学难点264.细微的体验例:《藤野先生》听到“万岁”感到“刺耳”例:《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奇妙的表达例:《阿长与<山海经>》轻轻嘲讽中的深深敬意例:《孔乙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4.细微的体验27(三)教学程序

由总体到局部,由感性到理性。(符合阅读思维规律)例《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四、精读课文,体验感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二、质疑问难三、拓展延伸四、总结反馈(三)教学程序28◎所有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反例:《春》例1.(结束语)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生命如春,岁月无情,转眼即逝,只有加倍珍惜生命的每一个春天,才能像春天里的一草一木,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给春天带来勃勃生机与绿色的希望。

正例:《春》例2.(结束语)同学们,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评价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我们看,这种诗意多表现在他对词语的精到运用上。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还能受到厚重的文化熏染,能够引起哲理的思考。希望大家课下多读一读他的散文,◎所有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29◎要在语言环境中激活知识语音、词句、篇章结构、语法、修辞、写作、文学、文化等。例:《背影》(句式)“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等于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是真是太聪明了!”例:《济南的冬天》(修辞)“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要在语言环境中激活知识30◎教师要积极把握且适度参与教学过程反例:《春》老师:这里写了什么人?生:农民。师:什么样的农民?生:勤劳的。师:嗯,下雨了他们还在劳作。还有谁?生:慢慢走着的人。师:慢慢走着,他们在干吗?生:在看。师:在看什么呢?生:在看雨。生:在欣赏春天。师:对,他们在欣赏春天,真惬意!

◎教师要积极把握且适度参与教学过程31正例:《春》师:请同学们注意其中的人。他们是怎样的呢?你能体会得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吗?再读一读。生:这里边的人“撑起伞慢慢走”“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他们的生活,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很舒适的。师:好。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你觉得好在哪里?生:恰到好处,融为一体了,好像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就应该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这样的自然环境就应该养育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师:这种景象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师:天人合一,——————正例:《春》32

师生在对话过程中要尽可能用成段的话,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切忌对话的碎片化。教师应该选择恰当时机插入有关哲学、历史、文化、科技等知识的介绍。师生在对话过程中要尽可能用成段的话,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33◎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写技术的指导精读略读跳读浏览速读朗读默读圈点勾画朗读:例:《济南的冬天》

“那水呢,V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V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V越晴,^水藻V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V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V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V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V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写技术的指导34※自读篇目的方案设计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教师学习的反馈与效果(当堂达标检测)※自读篇目的方案设计学生教师教师35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选择内容主题选择与教读篇目可同可异学习策略选择与教读篇目相同语言训练点选择与教读篇目不同能力层级选择与教读篇目相同

教学目标362.教学目标的表述(与教读篇目同)例《雨的四季》:1.反复朗读(重音,停连),找出能够概括雨在四季中姿态的词语,体验并说出他们的不同。2.分析、思考第4段、第5段,回答为什么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雨的姿态:春雨——新鲜、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雪)——自然,平静2.教学目标的表述(与教读篇目同)37

这世界是活的:生活是艰难的、孤寂的,是雨点亮了生活,给生活带来润泽和活力。这世界是活的:生活是艰难的、孤寂的,是雨点亮了生活,给38附:◎后篇教读篇目,在单元教学(目的、策略)设计要求框架之内独立设计,尽可能与前篇形成互补。◎后篇教读文言(诗与词)在单元教学(目的、策略)设计要求框架之内独立设计,尽可能与现代文形成互补。突出词语教学,突出诗或词的意蕴体味和经典名句的赏析。

附:39二、写作教学的方案设计※作文:(1)记录所见所闻。(2)记录自我心迹。(3)表达自我情感和看法。(4)表达工作任务。(5)传递交往信息。作文教学:在文字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二、写作教学的方案设计40

※内容真实(说人话,不说神话和鬼话)

叶圣陶:“一定要有所写,才动手去写。从反面说,若不是为了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即便是被迫地写也要“求诚”,“从原料上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从态度上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种油滑、轻薄、十分卑鄙的样子。”沈仲九:初中学生最忌是惯说空洞浮泛、不着边际的话语。学记叙文,处处须以事实实物做根据,空话是不能说的。※内容真实(说人话,不说神话和鬼话)41

钱梦龙先生提供:《大乌龟哪里去了》原文及修改稿:一个漆黑的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躲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我不干。”说这话的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成磊。“成磊,别嚷嚷。”我压低声音说。“干吗干那种缺德的事啊?我不干。”成磊坚持说,还拉住我的手,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一甩手,咚咚地跑得远远的。“嘘,轻点。”林川轻声提醒。原来,我们正在策划如何在每家每户的门上画一只大乌龟的事。当然,我们都先拉了钩,还约定:要是谁说出去,我们就不同他好。“成磊,你真的不愿干?”“成磊,这是玩玩,开开心呀!”“成磊,你答应吧!”小伙伴们见成磊不肯入伙,七嘴八舌地请求他,可他还是不作声。“出发!”我不耐烦了,急急地下达命令。钱梦龙先生提供:《大乌龟哪里去了》原文及修42

夜,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我们每人拿了一支粉笔,分路行动,一个个摸着一家家的门,急急地画上一只只大乌龟。当我摸到松南的家门时,想起前天他和我吵架的样子,我重重地画了一只大乌龟,还打了个大叉叉。完成任务之后,小伙伴们各自悄悄地回家。我躺在床上,觉得有些心跳,但还是挺高兴,想:明天可有好戏看了,嘿,那时候呀……(第二天一大早,松南他妈开开门,一看,见门上画了一只大乌龟,就大骂起来:“谁家的‘小畜生’怎么给画了只大乌龟,真该好好教训一顿。”这一骂,惊醒了邻居们,他们起来一看,见自家门上也有一只大乌龟,便都大骂起来。接着,全村都大骂起来。有两个小伙子竟然打起架来了。这真好看,我们几个小伙伴挤在一起看。突然,一个小伙子被打得满脸是血。这下可闯祸了,我慌忙往外钻,可是一只大手把我给抓住了。我回头一看,是我的爸爸。我害怕极了。这一吓,我惊醒了。原来,我做了一个梦。)夜,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我们每人拿了43※学生作文≠文学作品

“学生作文”与“文学作品”是同在“写作”框架下的高度关联而又内涵与外延都不同的两个概念。

△功能属性不同。学生作文是一种生活技能,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创造。

△衡量标准不同。学生作文的衡量标准是“真实”,即是否把生活本来面目或自我思考真实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是“虚构”,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

△材料加工方式不同。学生作文应该忠实记录现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经历了什么就是什么,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体验到什么就是什么;文学作品则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典型化”改造,人物、事件、思想、情感不必是“已经”存在与发生,只要是“可能”存在与发生就可以。

△语言特征不同。学生作文的语言突出特征是朴实,是原生态的;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则是生动形象,即使是朴实,也是“不着雕琢痕迹”的朴实,是“炉火纯青”的朴实。※学生作文≠文学作品44※格式规范记叙性文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议论性文章: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性文章:对象、顺序、方法。

※格式规范45

天刚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匆匆地刷牙、洗脸,就到老地方集合。这时只有成磊还没有到。林川神秘地对我说:“我家门上的那只大乌龟不见了!”“我家门上的大乌龟也没有了!”小伙伴们都这么说。怎么回事?我们挨家挨户一看,大乌龟都不见了。大乌龟哪里去了呢?外面的人是不知道的,肯定是礼貌的人干的;是谁?莫非是成磊?大家正议论着,成磊已经站在我们面前,他不等大家开口,就笑着说:“好戏看不成了吧……”林川瞪了他一眼,大家都不作声,各自走散了。

(这时,班主任张老师突然来了,说:“还想看好戏吗?”我偷偷地看了成磊一眼,心想一定是他告了。张老师摸摸我们的头,语重心长地说:“给人家画乌龟,拿人家开心,这样做是好行为吗?”我们还是谁也不响,都低着头。接着,他讲起列宁、毛泽东,还有雷锋,他们小时侯的故事,我们不知不觉听得入了迷。这时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我说:“张老师,我错了。”大家也都说:“我错了。”张老师笑了,称赞我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我忽然想起昨夜的梦,脸不由得热起来。我走上前去,拉住成磊的手。)天刚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匆匆地刷牙、洗脸,46目标设计:写作的五大要素: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言语表达(反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悟和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写文章重在表达真情实感,发表真知灼见,重在创造。

2、训练学生审题、拟题和写题记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正例)教学目标:

(1)通过对路的定义的延伸,幻灯片图片的欣赏,启发学生思考关于路的作文题目,拟写新的作文题目。

(2)通过“路”这一话题的例文,引导学生合理联想,选择典型的材料。

(3)引导学生梳理思路,编写出自己的写作提纲。

(4)引导学生多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使得表达生动形象。目标设计:47九《上》写作:第一单元:尝试创作(写诗)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论点)第三单元:议论要言之有据(论据)第四单元:学习缩写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论证)第六单元:学习改写九《上》写作:48三、综合性学习方案设计

2016年8月,芬兰启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以学生经验为起点操作方式:基于现象的教学

学语文用语文三、综合性学习方案设计学语文用语文49(一)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综合:听说读写跨学科课内课外独立:教学目标独立(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无关联),教学方式独立(情境●活动),教学时间独立。教师放手,重在指导。(九《上》设立二个模块)(一)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50(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形式

例:九《上》“走进小说新天地”(活动)目标与形式要求体现在过程指导中。

阅读(课内、课外小说故事会小说人物大家谈展开想象的翅膀听说(讲述、点评)写作(整理、编故事)(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形式阅读(课内、课外小说故事会小说人51四、名著导读的方案设计(一)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儒敏:新教材还力求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新教材抓住读书兴趣的培养这个“牛鼻子”,虽然整个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但是衍生阅读的数量是大大增加。四、名著导读的方案设计52

1.读整本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读名著。1.读整本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53(二)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

课上“导”,课下“读”。读书方法的指导专题研究的指导例:九《上》:《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二)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54

谢谢大家!

2018年7月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551、考前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要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具。首先是准考证;其次是钢笔、铅笔、圆规、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橡皮等;再次是必要的如手绢、清凉油和生活用品。

2、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3、高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4、注意早餐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5、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6、进考室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

1、考前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要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具。首先是准考56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57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方案设计孙善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58一、方案设计的几个指导观念(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母语教学

◎母语的价值和意义1.母语是民族生命的胎记。2.母语是民族团结的纽带。3.母语是国家富强的支撑。4.母语是个体成长的阶梯。

温儒敏:“所谓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

一、方案设计的几个指导观念59(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1.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立的话语系统。知识:语音、词汇、句式、篇章、修辞;文化常识。能力:听、说、读、写。2.这套系统是开放的、不断成长的。阅读就是把阅读对象的话语吸纳到自己的话语系统中来。写作就是通过表达,汰洗、磨砺自己的话语系统,增强话语的活力。(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60(三)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种子语言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口头语言(听说)书面语言(读写)现代文古诗文高稳定高品质多样化

论述文学古诗文实用(三)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种子语言论述文学古诗文实用6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62(四)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将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把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社会语言:自然语言:零碎、芜杂、模糊、粗俗完整、条理、清晰、雅致习得学得(四)语文教学的策略是将自然语言提升为社会语言零碎、芜杂、模63(五)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革命传统(五)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64语音:写坦荡胸怀多用开口呼,写细腻心境多用闭口呼。词汇:写复杂事理,多用关联词,写客观事物,多用副词。句式:写庄重态度多用长句,写凄楚心情多用短句。修辞:写幽美风光,多用比喻,写壮阔场景,多用排比。风格:写生活人情,多用口语,写社会大事,多用书面语。记叙性语言说明性语言议论性语言文学类——热语言应用类——冷语言

语音:写坦荡胸怀多用开口呼,写细腻心境多用闭口呼。65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方案设计教学课件66(六)把握学生期待是展开教学的前提奥苏贝尔: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以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六)把握学生期待是展开教学的前提67学情分析:知识情感思维观念

学过的文章写过的作文

前测▲针对这篇文章语言学情分析:语言68(七)准确理解文本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主题内容语言表达

深度广度特色(七)准确理解文本是展开教学的基础主题内容深度广度特色69问题:1.误读。如:爱莲说的主题桃花源记主题2.浅读。把语言底层的东西挖出来。《春》:浅层次上,要让学生读懂读通,让学生感受春草、春花、春雨以及春天人们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理解对春天的热爱。但这远不足,还应该让学生初步感受“天人合一”的人文境界,让学生感受画面的构图艺术,让学生体会言语的音乐美。3.单维度读。《我的叔叔于勒》:①心理学的维度②金钱价值的维度③家庭亲情的维度④社会民风的维度⑤人性的维度

《木兰诗》:①爱国的维度②孝的维度③人生价值的维度④女性美的维度⑤妇女解放的维度⑥战争与和平的维度⑦积极心理的维度4.冷读文学作品的艺术性问题:70(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定位

教学的过程就是三者对话的过程编者学生对话教师协调变通(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定位编者学生对话教师协调变通71(九)阅读的四个能力层级1.感受●知道(知识)

2.体验●理解(心理)3.欣赏●评价(价值)

4.内化●提升(效益)欣赏(九)阅读的四个能力层级欣赏721.感受●知道例:《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2.体验●理解例:《春》语言清新、柔美,意境充满活力。3.欣赏●评价例:《春》多用短语铺排,着意渲染气氛。蕴含生命的哲理。4.内化●提升例:《春》模仿其语言特征,写一段文字。1.感受●知道73(十)作文的四个能力层级1.任务理解

2.材料检索3.篇章构想

4.文字表达欣赏(十)作文的四个能力层级欣赏74例:(材料)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是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1.任务理解主题:好事幸福材料:自己生活(经历、体验)体裁:记叙文2.资料检索生活回忆(家人朋友同学——)3.篇章构想列出提纲(关键词)4.文字表达连缀成文例:(材料)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75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梁启超:“教学须启发学生自动的在讲堂以外预备(各门教授都应如此),须选文令学生能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的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令学生知同是一类的文,有如此种种不同;或同一类的题目,必须如此做法。”●“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统编教材的综合性76二、阅读教学的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选择内容主题选择学习策略选择能力层级选择语言训练点选择例:《春》内容主题:母题:春天的美好子题:春天的靓丽生活的诗意生命的活力天人合一学习策略:朗读默读圈点勾画语言训练点:比喻句拟人句第5段能力层级:感受与知道体验与理解欣赏与评价内化与提升二、阅读教学的方案设计772.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全面、具体。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反例:《春》例(1)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教学目标的表述78反例:《春》例(2)①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③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正例:《春》例(3)

①通过反复朗读(重音,停连),体会“朗润”、“酝酿”、“卖弄”、“宛转”5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说说它们是怎样表达生命活力的。反例:《春》例(2)79②通过朗读第3段、第5段,体验、理解并尝试说出什么是“天人合一”。②通过朗读第3段、第5段,体验、理解并尝试说出什么是“天人合80

3.教学目标的运用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定向、定位

教读篇目中可出示、可不出示。自读篇目中要出示。3.教学目标的运用81(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有时候目标本身即是难点。1.陌生的知识例:《爱莲说》莲的样态2.复杂的事物例:《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3.抽象的观念例:《木兰诗》木兰的家国情怀(二)教学难点824.细微的体验例:《藤野先生》听到“万岁”感到“刺耳”例:《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奇妙的表达例:《阿长与<山海经>》轻轻嘲讽中的深深敬意例:《孔乙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4.细微的体验83(三)教学程序

由总体到局部,由感性到理性。(符合阅读思维规律)例《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四、精读课文,体验感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二、质疑问难三、拓展延伸四、总结反馈(三)教学程序84◎所有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反例:《春》例1.(结束语)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生命如春,岁月无情,转眼即逝,只有加倍珍惜生命的每一个春天,才能像春天里的一草一木,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给春天带来勃勃生机与绿色的希望。

正例:《春》例2.(结束语)同学们,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评价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我们看,这种诗意多表现在他对词语的精到运用上。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还能受到厚重的文化熏染,能够引起哲理的思考。希望大家课下多读一读他的散文,◎所有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85◎要在语言环境中激活知识语音、词句、篇章结构、语法、修辞、写作、文学、文化等。例:《背影》(句式)“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等于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是真是太聪明了!”例:《济南的冬天》(修辞)“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要在语言环境中激活知识86◎教师要积极把握且适度参与教学过程反例:《春》老师:这里写了什么人?生:农民。师:什么样的农民?生:勤劳的。师:嗯,下雨了他们还在劳作。还有谁?生:慢慢走着的人。师:慢慢走着,他们在干吗?生:在看。师:在看什么呢?生:在看雨。生:在欣赏春天。师:对,他们在欣赏春天,真惬意!

◎教师要积极把握且适度参与教学过程87正例:《春》师:请同学们注意其中的人。他们是怎样的呢?你能体会得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吗?再读一读。生:这里边的人“撑起伞慢慢走”“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他们的生活,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很舒适的。师:好。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你觉得好在哪里?生:恰到好处,融为一体了,好像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就应该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这样的自然环境就应该养育这样生活状态的人。师:这种景象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师:天人合一,——————正例:《春》88

师生在对话过程中要尽可能用成段的话,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切忌对话的碎片化。教师应该选择恰当时机插入有关哲学、历史、文化、科技等知识的介绍。师生在对话过程中要尽可能用成段的话,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89◎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写技术的指导精读略读跳读浏览速读朗读默读圈点勾画朗读:例:《济南的冬天》

“那水呢,V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V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V越晴,^水藻V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V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V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V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V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写技术的指导90※自读篇目的方案设计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教师学习的反馈与效果(当堂达标检测)※自读篇目的方案设计学生教师教师91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选择内容主题选择与教读篇目可同可异学习策略选择与教读篇目相同语言训练点选择与教读篇目不同能力层级选择与教读篇目相同

教学目标922.教学目标的表述(与教读篇目同)例《雨的四季》:1.反复朗读(重音,停连),找出能够概括雨在四季中姿态的词语,体验并说出他们的不同。2.分析、思考第4段、第5段,回答为什么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雨的姿态:春雨——新鲜、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雪)——自然,平静2.教学目标的表述(与教读篇目同)93

这世界是活的:生活是艰难的、孤寂的,是雨点亮了生活,给生活带来润泽和活力。这世界是活的:生活是艰难的、孤寂的,是雨点亮了生活,给94附:◎后篇教读篇目,在单元教学(目的、策略)设计要求框架之内独立设计,尽可能与前篇形成互补。◎后篇教读文言(诗与词)在单元教学(目的、策略)设计要求框架之内独立设计,尽可能与现代文形成互补。突出词语教学,突出诗或词的意蕴体味和经典名句的赏析。

附:95二、写作教学的方案设计※作文:(1)记录所见所闻。(2)记录自我心迹。(3)表达自我情感和看法。(4)表达工作任务。(5)传递交往信息。作文教学:在文字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二、写作教学的方案设计96

※内容真实(说人话,不说神话和鬼话)

叶圣陶:“一定要有所写,才动手去写。从反面说,若不是为了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即便是被迫地写也要“求诚”,“从原料上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从态度上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种油滑、轻薄、十分卑鄙的样子。”沈仲九:初中学生最忌是惯说空洞浮泛、不着边际的话语。学记叙文,处处须以事实实物做根据,空话是不能说的。※内容真实(说人话,不说神话和鬼话)97

钱梦龙先生提供:《大乌龟哪里去了》原文及修改稿:一个漆黑的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躲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我不干。”说这话的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成磊。“成磊,别嚷嚷。”我压低声音说。“干吗干那种缺德的事啊?我不干。”成磊坚持说,还拉住我的手,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一甩手,咚咚地跑得远远的。“嘘,轻点。”林川轻声提醒。原来,我们正在策划如何在每家每户的门上画一只大乌龟的事。当然,我们都先拉了钩,还约定:要是谁说出去,我们就不同他好。“成磊,你真的不愿干?”“成磊,这是玩玩,开开心呀!”“成磊,你答应吧!”小伙伴们见成磊不肯入伙,七嘴八舌地请求他,可他还是不作声。“出发!”我不耐烦了,急急地下达命令。钱梦龙先生提供:《大乌龟哪里去了》原文及修98

夜,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我们每人拿了一支粉笔,分路行动,一个个摸着一家家的门,急急地画上一只只大乌龟。当我摸到松南的家门时,想起前天他和我吵架的样子,我重重地画了一只大乌龟,还打了个大叉叉。完成任务之后,小伙伴们各自悄悄地回家。我躺在床上,觉得有些心跳,但还是挺高兴,想:明天可有好戏看了,嘿,那时候呀……(第二天一大早,松南他妈开开门,一看,见门上画了一只大乌龟,就大骂起来:“谁家的‘小畜生’怎么给画了只大乌龟,真该好好教训一顿。”这一骂,惊醒了邻居们,他们起来一看,见自家门上也有一只大乌龟,便都大骂起来。接着,全村都大骂起来。有两个小伙子竟然打起架来了。这真好看,我们几个小伙伴挤在一起看。突然,一个小伙子被打得满脸是血。这下可闯祸了,我慌忙往外钻,可是一只大手把我给抓住了。我回头一看,是我的爸爸。我害怕极了。这一吓,我惊醒了。原来,我做了一个梦。)夜,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我们每人拿了99※学生作文≠文学作品

“学生作文”与“文学作品”是同在“写作”框架下的高度关联而又内涵与外延都不同的两个概念。

△功能属性不同。学生作文是一种生活技能,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创造。

△衡量标准不同。学生作文的衡量标准是“真实”,即是否把生活本来面目或自我思考真实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是“虚构”,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

△材料加工方式不同。学生作文应该忠实记录现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经历了什么就是什么,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体验到什么就是什么;文学作品则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典型化”改造,人物、事件、思想、情感不必是“已经”存在与发生,只要是“可能”存在与发生就可以。

△语言特征不同。学生作文的语言突出特征是朴实,是原生态的;文学作品语言的特征则是生动形象,即使是朴实,也是“不着雕琢痕迹”的朴实,是“炉火纯青”的朴实。※学生作文≠文学作品100※格式规范记叙性文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议论性文章: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性文章:对象、顺序、方法。

※格式规范101

天刚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匆匆地刷牙、洗脸,就到老地方集合。这时只有成磊还没有到。林川神秘地对我说:“我家门上的那只大乌龟不见了!”“我家门上的大乌龟也没有了!”小伙伴们都这么说。怎么回事?我们挨家挨户一看,大乌龟都不见了。大乌龟哪里去了呢?外面的人是不知道的,肯定是礼貌的人干的;是谁?莫非是成磊?大家正议论着,成磊已经站在我们面前,他不等大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