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80题)1、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C2、海藻、节肢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各种生物生活在浅海里,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物圈D.生态系统【答案】A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韵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5、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6、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C7、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C8、下列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B.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D.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答案】D9、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10、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A.25%B.32%C.50%D.64%【答案】B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B.生物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C.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其中的氧来自羧基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答案】D12、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TP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B.ATP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D.ATP与ADP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C13、教师在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出发,下列哪一条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原则?()A.设计与日常活动关系密切的真实任务B.激励并给予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主权C.强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针对性D.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验自己的观点【答案】B1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答案】D15、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多选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B.没有发生质变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答案】A16、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17、某些植物和真菌的新个体的产生并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它们采用的无性生殖方式称为()。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裂殖D.再生【答案】A18、探究学习在生物学科中必不可少,下列不属于探究学习的是()。A.分析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消失对该食物链中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B.学习完植物细胞的结构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显微镜下找出菠菜叶细胞的叶绿体C.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pHD.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温度对天竺葵制造的有机物的影响【答案】B19、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是HIV。关于HIV复制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HIV的遗传物质是DNAB.HIV可直接插入宿主DNA中完成复制C.HIV的复制主要在B淋巴细胞中完成D.HIV复制时需要逆转录酶【答案】D2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D21、糖尿病人血液中的含糖指数远高于常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也有尿糖B.血糖含量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C.糖尿病人不能吃甜D.糖尿病人应控制淀粉摄入【答案】C22、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B.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D.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B2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C24、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25、“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目标之一,其中“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属于对教学目标()元素的表述。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C26、据报道,用一种被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时,可口服使用,这样就减轻了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该药物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最可能是()。A.易化扩散B.胞吞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答案】B27、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甲紫溶液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答案】B28、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答案】D29、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C30、各类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同一条DNA链中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问通过氢键连接【答案】A31、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答案】B32、“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A33、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40min,可能出现()。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量升高B.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下降,耗氧量下降C.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升高D.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不变【答案】C34、关于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B.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C.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答案】B35、莱阳市是“恐龙之乡”。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就是在莱阳市的金岗口发掘的。下面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和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D.与鸟类化石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较早的地层中【答案】B36、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什么叫光反应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答案】C3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38、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C.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答案】B39、某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解答,“先错后纠”,达到强化学习的作用。这位教师运用的强化技能的类型是()。A.标志强化B.活动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B40、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A.观察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设计和制作实验【答案】B4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答案】D42、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答案】B43、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与能量转换有关B.基质中都含有DNAC.都有增大其膜面积的结构D.所含酶的种类相同【答案】D44、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答案】B45、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的是()。A.水葫芦在滇池大量滋生B.捕捞产卵后的大马哈鱼C.在河中电鱼D.向河流排污【答案】B46、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一起构成()。A.种群B.群落C.生态因子D.生态系统【答案】B47、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多选A.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B.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已形成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答案】A48、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49、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多选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答案】A50、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A.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B.从分化动作向整体动作发展C.从随意动作向不随意动作发展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答案】A5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5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53、我们倡导中学生物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找出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研究也称为行动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A.课堂研究B.实验研究C.量的研究D.质的研究【答案】D54、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经常把抗生素抗体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连接质粒,目的是()。A.使转基因植物更强壮,后续培养更方便B.后续可使用抗生素培养基筛选导人重组质粒的细菌C.使重组质粒与受体细胞更好融合D.食用抗生素抗体的转基因食物,人会更健康【答案】B55、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56、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B57、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消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答案】A58、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A.M—N+ZB.M—N—ZC.M+N—ZD.M+N+Z【答案】C59、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A.设置悬念B.巩固旧知识C.突破难点D.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答案】C60、遗传育种中,将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进行交配,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称为()。A.回交B.反交C.互交D.测交【答案】D61、有些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发育方式叫作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又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下列生物中,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蚊B.蝗虫C.菜粉蝶D.豆天蛾【答案】B62、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D.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答案】A6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64、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①⑤⑥B.②③⑥C.①②③D.②③④⑤【答案】D65、荔枝椿象食用果树的嫩芽,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樁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樁象的卵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幼虫可以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B.荔枝椿象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D.荔枝椿象种群数量会影响平腹小蜂的种群数量【答案】B66、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包括()。多选A.掌握知识的程度B.形式逻辑的发展水平C.社会性发展水平D.个体思维品质【答案】A67、奶酪是由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乳汁浓缩制成的营养品。检测得知,牛乳汁中含有乳糖、乳脂、酪蛋白、抗体等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并鉴别出酪蛋白或抗体B.乳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参与能量代谢C.乳脂的合成、抗体的加工均需内质网参与D.酪蛋白可被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答案】C68、教师以预先设定好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6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C70、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和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A7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答案】C72、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20%、15%、30%,则该细胞能完成()。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答案】C73、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是非必需的。A.DNA引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脱氧核糖核苷酸D.DNA模板【答案】B74、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答案】B75、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答案】B76、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答案】A77、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导性结合B.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C.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D78、据“朝闻天下”报道,目前英国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成熟精子。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B.该实验已经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如果该实验属实,可以给不育患者带来福音D.成熟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人体皮肤细胞的一半【答案】B79、某高中生物教师要研究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其最适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D.观察法【答案】A80、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运动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B.运动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C.运动消耗的直接能量是食物中的化学能D.运动离不开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答案】C大题(共15题)一、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人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6分)(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9分)【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2)B;浆;记忆;特异性解析: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的有关内容。(1)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人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人体内的全套基因,但是其各个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2)抗体的产生属于体液免疫,此过程中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快速、大量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二、《传染病及其预防》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介绍的是传染病的定义、流行基本环节以及预防措施。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说出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2)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能够解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3)列举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4)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等;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白喉、伤寒等;列举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等。本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根据材料:(1)设计本节课的导入。(15分)(2)简述导入的结构。(15分)【答案】(1)“传染病”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字眼,说到传染病人们就会想到生病,想到甲型流感、艾滋病等,这种心里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由忧到爱的情境:播放歌曲《爱在天地间》。歌中唱到:“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像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我们也许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了人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感人肺腑的情境中,正当学生们心醉其中时,顺势导人:“你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歌曲创作于2003年,这一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SARS病毒带来的非典型肺炎,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人类在和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中战胜病魔,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它,掌控它!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天这节为捍卫自己的健康、民族的健康而展开的学习中来,好吗”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2)导入的结构:引起注意一激起动机一组织指引一建立联系。①引起注意。导入的构思与实施,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活动能迅速得到抑制。当学生“专心”于导入活动时,才能从教学之始就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应,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②激起动机。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些了解,但知之不多,因此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滋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可提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说明学习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听课学习的坚毅精神③组织指引。导入要给学生指明任务,安排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要提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法,例如,说明本节课是先要使问题具体化,接着做实验,再共同归纳、订正.最后结合新问题进行练习、运用。使学生对学习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设法保持教学重点,沿着重点环环相扣地完成教学目标。④建立联系。导人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要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佳的结合,就能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设计提问问题,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旧知识和新知识建立了联系,从而引出新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概括描述和启发之后,讲新课。三、“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不同食物颜色、形状、大小以及与蚂蚁的距离是影响变量单一性的因素,如何控制变量的单一性是本实验教学的难点之一。(1)设计该实验教学的导入。(10分)(2)设计教学活动(只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单一性。(20分)【答案】(1)创设情境,设疑导思: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楚汉相争之际,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用糖做诱饵,使蚂蚁闻糖而聚,组成了“霸王死于此”几个大字。霸王见此,以为这是天意,吓得失魂落魄,不由仰天长叹:“天绝我也”,乃拔剑自刎而死。想一想:蚂蚁受糖的诱惑,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糖的甜味与蚂蚁的取食行为有关吗(由此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2)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导入的问题进一步追问:蚂蚁对食物的味道会不会有选择呢是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呢由此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食物与蚂蚁的距离不同是否也会对蚂蚁的行为有所影响②如果用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味道不同的食物作为实验材料是否会影响此探究实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除了将要探究的味道这一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所有条件(颜色、大小、形状、食物和蚂蚁的距离等)均需一致方可。教师归纳总结这种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重点讲解有关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原则。随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本探究实验做出假设:蚂蚁可能最爱吃甜食。进而开始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在蚁窝外20厘米处相同方向等距离设置6个实验点.每个实验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依次在每个实验点上贴上标签。②准备6个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在每个棉花团上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浓糖水、浓食盐水、苦瓜汁、辣椒汁、纯白醋,然后把处理过的棉花团分别放在对应的标签前。四、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问: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6分)②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__(6分)③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__(填*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分)【答案】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答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六、材料:“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教材“消化和吸收”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细细咀嚼馒头,感受咀嚼中味道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口腔里的什么使馒头变甜的”学生们各自猜想,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牙齿,牙齿咀嚼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舌头,舌头的搅拌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口腔里有唾液。然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找到馒头经过咀嚼变甜的原因。问题:(1)上述材料中老师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教学策略老师采用这一策略的优点有哪些(10分)(2)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需要注意哪些要求(10分)【答案】(1)上述材料中教师用的是探究性教学策。探究式教学比较强调维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各种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原则和规则的理解。该策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2)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先前经验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固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具有以下要求:①明确主题;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③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④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⑤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七、材料:某教师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选材、提取、过滤、色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以下优化改进,且实验效果良好:(1)用女贞叶替代菠菜叶;(2)用95%乙醇替代丙酮;(3)过滤时,原来的做法为“将研磨液倒入有脱脂棉的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优化后的做法为“不用过滤,用尼龙布覆盖在研磨液上面”;(4)色素分离时。原来的做法为“先用铅笔在滤纸上画定位线,再用毛细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2~3次”,改进后的做法为“用2片盖玻片,外面包裹2层纱布直接在尼龙布上蘸取滤液,印到滤纸上.一次即可”。问题:(1)分析该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12分)(2)根据材料归纳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8分)【答案】(1)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①女贞叶替换菠菜叶是由于女贞叶不易散失水分,更易保存;②丙酮易挥发且有毒,换成95%酒精更安全;③改进后,叶绿素提取液不用倾倒在脱脂棉的漏斗中,减少提取液损失,使操作更简便;④用毛细吸管划线的环节,操作不方便极易出现错误,改进后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印在滤纸上会减轻学生的实际操作负担,能更好地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及其总结归纳上。(每点3分)(2)随着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提升,高中生物实验将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大量涌现。不论是眼下的应试环境还是素质教育培养,高中生物实验课程都将进一步发挥它的教学效果。未来生物实验必将成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实验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包括:①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以探究性学习为实验过程的手段。探究的程度与步骤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只有其中的几步。③有据可依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的知识目标,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处理实验。④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条件,主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实验整体的可行性,从而考虑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⑤保证实验效果良好原则。八、(材料)材料:某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各自生活小区的花园中捕捉蚯蚓,然后带到学校开展“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不同教师设计的实验观察不同,下面是其中的两种:“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1:①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②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的变化。③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2①将滤纸浸润(水越少越好),紧贴在一个装有2毫升水的大试管内壁一侧。②将一条6-10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试管底部的水中。③将大试管向没有贴滤纸的一侧倾斜料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④将大试管向贴有滤纸的一侧倾斜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⑤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问题:(1)结合材料分类列出教师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课程资源,并说明分类的依据。(6分)(2)如果要达到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要补充哪些实验器材。(4分)【答案】九、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B.使学生知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F.通过展示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边做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评价和修改。(10分)(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10分)【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如下: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②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⑧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④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一十、材料:种子的萌发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种子萌发的资料,或者向家长了解“春种”时农民要做的事。上课时,在复习种子的结构后,教师请学生谈谈“春种”时农民要做些什么,并请学生把在家萌发的种子拿出来展示。教师发现有个别组没能拿出成果.让他们谈一谈原因,有个别组说他们在做实验时水放少了,有个别组说不出原因。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组的实验成功了,而有些失败了,使学生意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师鼓励学生猜测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大多数学生猜测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光照、肥料、土壤等。教师选择“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对照实验法.播放一段种子萌发多组对照实验录像,给予学生提示。然后请各组学生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其他条件的实验方案。课后执行实验方案。问题:(1)本实验属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简述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8分)(2)作为一名教师,在这种学习活动实施阶段应做些什么工作(12分)【答案】(1)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表述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教师在活动实施阶段应做到:①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②要做一些技术的指导;③注意学习时空的开放;④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要十分清楚和警惕。一十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包括:①氨基酸结构和种类;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③蛋白质分子多样性;④蛋白质功能。(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种类;②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①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球棍模型(模仿水平);②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肽链形成具有空问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独立操作水平);③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②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活动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氨基酸的结构,故设计球棍模型模拟氨基酸结构的合作探究活动。特别是要形成对氨基酸空间结构的认识,为下一步理解肽链的空间结构做铺垫。活动用具:桔红色球——氢原子,黑色球——碳原子,绿色球——氧原子,蓝色球——氮原子,小铁棍——化学键.弹簧棍——碳氧双键。一十二、“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不同食物颜色、形状、大小以及与蚂蚁的距离是影响变量单一性的因素,如何控制变量的单一性是本实验教学的难点之一。(1)设计该实验教学的导入。(10分)(2)设计教学活动(只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单一性。(20分)【答案】(1)创设情境,设疑导思: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楚汉相争之际,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用糖做诱饵,使蚂蚁闻糖而聚,组成了“霸王死于此”几个大字。霸王见此,以为这是天意,吓得失魂落魄,不由仰天长叹:“天绝我也”,乃拔剑自刎而死。想一想:蚂蚁受糖的诱惑,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糖的甜味与蚂蚁的取食行为有关吗(由此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2)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导入的问题进一步追问:蚂蚁对食物的味道会不会有选择呢是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呢由此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食物与蚂蚁的距离不同是否也会对蚂蚁的行为有所影响②如果用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味道不同的食物作为实验材料是否会影响此探究实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除了将要探究的味道这一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所有条件(颜色、大小、形状、食物和蚂蚁的距离等)均需一致方可。教师归纳总结这种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重点讲解有关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原则。随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本探究实验做出假设:蚂蚁可能最爱吃甜食。进而开始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在蚁窝外20厘米处相同方向等距离设置6个实验点.每个实验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依次在每个实验点上贴上标签。②准备6个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在每个棉花团上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浓糖水、浓食盐水、苦瓜汁、辣椒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