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问题的根源生态问题的根源生态问题的根源生态问题的根源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全球所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研究生态环境的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根源研究,旨在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生态问题,并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问题生态意识和谐发展在人类的活动历史里,无论是原始的石器时代还是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贯穿着这一进程。然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日益加重,虽然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的问题,并反过来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几年环境的剧烈恶化,如飓风海啸更频繁的发生、全球变暖的加速,都使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研究问题的本质与解决途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复杂性使其根源为多方面而非单一,就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其根源不仅有科技根源、人口根源、制度根源、道德根源等,下面就对其根源进行一一说明。一、科技根源科技改变了社会的结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从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到现代化社会,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变化都根基于科技的发展,青铜器的发明推动着人类迈入奴隶制社会,铁器的使用催生了封建式的生产关系,蒸汽机、发动机、计算机分别代表着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在给予人类丰衣足食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海底钻井原油泄漏的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油泄漏的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最发人深省的是2010年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2010年4月20日晚,美国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造成大规模原油泄漏,每天约泄露原油5000桶。浮油涌至美国海岸,多处野生动物保护区面临严重威胁。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沿岸地区设置充气式水栅,围成防线,严防浮油“入侵”。浮油严重影响了墨西哥湾及沿岸的生态环境,海岸上有成片的鱼类的尸体,此次事件演变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人为生态灾难。当人类正在为空调的发明而欣喜的时候,当人类正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四季如春时,科学家发现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层的空洞正在一步步扩大,而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正是空调的制冷剂——氟利昂。由于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低毒、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等特性,因而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科技进步的当时,人类往往难以意识到其带来的生态灾难。以上两个例子是科技带来的生态问题的冰山一角,全球气候变暖、汽车尾气、土地沙漠化、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等等都来自于科技的发展。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逐渐从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过度,先进的科技水平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二、人口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面对的是恶劣的生存环境,疾病、战乱、饥饿使人口数量稳定在较低的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产生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人类也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以养活自己,人口进入了爆炸式的增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亿。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作为全球第70亿名人口象征性成员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从1804年到2011年,地球承载的人口数量增加了7倍,人口的增多意味着着地球在承担更多的人口压力。人类有着惊人的改变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人类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自身和后代,在密林中开垦,将遍地荆棘变为万顷良田,然而,农田生态系统物种结构单一,极为不稳定。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随着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人类才渐渐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人类才意识到遍地荒草恰恰保证了农田稳定地存在。另外,人类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担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每个人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是过去的数倍。2008年12月2日,在波兰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四次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提出应从“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来看待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占全球25%人口的发达国家占有全球二氧化碳历史累积排放总量的75%,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比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滞后200多年。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的比较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给环境带来数倍于传统生活方式的负担。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口带给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三、制度根源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应该借鉴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即采用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干预这两大手段。因此,生态环境危机需要从市场和政府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不效率的两方面进行分析,才能从理论上说明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引起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上存在问题的两大原因。1、市场失灵首先,由于生态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没有具体为其负责的人。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全人类,同时生态环境资源又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观下,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其完全负责;其次,生态环境资源市场不完善,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在向生态环境排放污染物,然而,没有完善的法律要求每个人每个团体按照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消费支付对等的代价,于是,稀缺的生态环境资源被毫无节制、毫无约束地消耗着;第三,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消费成本负担的不一致性。2、政府失灵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已成为共识,然而各国政府却没有拿出最大的努力来制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经济体制只能适应现在生产力的发展,而现有的经济体制正在给生态环境带来着越来越重的负担。原因有一下两个:(1)经济体制的制定者、执行者——政府总是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衡量的一个通用指标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如GDP的定义所述,其并不涵盖环境的支出,因此,只着眼于GDP的政府并不很看重GDP指标之外环境问题。(2)政府片面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担,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直插云霄的烟囱带给人们的遐想是财富而不是酸雨。同时,为了提高居民的经济水平,政府不反对甚至是鼓励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创立。当财富作为人们前进的灯塔,只要环境还能让人类生存下去,人们就不会足够地在意环境的恶化。机器化大生产、自动化生产能够数倍地提高生产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即使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国仍然争先采用高效率且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世界范围内,这种经济体制已然是主流。综上所述,现有的市场及政治制度不能有效地完成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生态环境资源被无效率的使用。四、道德根源1、从人与人之间关系来看,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有财产,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人类共同消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即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典型的公共产品有国防、公安司法、教育等等,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的行为,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了免费搭车行为的普遍存在。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免费搭车的现象。这是因为,一个人即使没有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付出代价,他却仍然可以享受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活的舒适;一个人即使在生产时使生态环境恶化,他也不必为此付出代价,而使人类来共同承担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以上两点就导致,大多数人不愿意为环境的改善而付出,也不愿意为自己带来的环境恶化付出代价。在现有的经济状况下,道德作为最高层次的上层建筑不能超越现有的生产方式,单凭现有的道德来约束人们自觉地保护环境不存在可行性。2、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与自然对立又统一,人类属于自然界。自然界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在人类解决与自然的对立,即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人与自然的对立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质,而是人们在解决对立性时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导致的结果。恩格斯在“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这段话中已明确提出,我们改造自然时,要时刻铭记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否则,当人们陶醉于改造自然的胜利中,自然界必定以生态环境问题报复人类。人类如果以自然界的一部分自居,而不是自认为自然界的对立,那么人类将会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自然界,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对待自然界。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尊重自然本来的面貌,尊重自然带给人类的虽饱含辛酸却又丰富多彩的乐园,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类似于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矛盾。人类是利己的,不惜牺牲别的物种来使自己生存,若没有人类的利己,人类就没有食物,也就没有人类。人类的道德天性使人类难以“物物为我,我为物物”。综上所述,人类利己的天性使人类无法尽力保护生态环境,而是为了自身短期的利益,贪婪地从自然中攫取。五、小结从科技根源、人口根源、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租赁合同租金支付与租赁物描述
- 2024隗蓉与科技公司关于物联网设备研发的合同
- 2024版住宅小区物业经理聘任协议版
- 2025年度除尘设备节能效果评估合同3篇
- 2024某科技公司与某大学关于科研合作的合同
- 2024版婚内财产公证的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信托补充协议3篇
- 西湖大学《人体形态与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小学语文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社会福利机构劳动合同员工保障与社保合同2篇
- 张家界喀斯特地貌
- 让学生看见你的爱
- 销售礼盒营销方案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