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897-2022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_第1页
DB51∕T 2897-2022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_第2页
DB51∕T 2897-2022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_第3页
DB51∕T 2897-2022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_第4页
DB51∕T 2897-2022 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B04

DB51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DB51/T2897—2022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igitalagricultureinmodernagriculturalparkofsichuanprovince2022-05-20发布 2022-07-01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标准下载DB51/T2897—2022DB51/T2897—2022标准下载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性用件 1术和义 1缩语 2数农建构架 2数来与用域 2技要及求 3建周及求 7附录A(规性现业园数农感设备 8附录B(规性现业园数农应层 10参考献 12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刘娜、张珣。本文首发 II引 言数字农业既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建设,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本文件旨在指导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建立智能感知控制系统、数据智能传输系统和农情智能分析系统,实现用数据分析和决策,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效能。本文件为各地实施数字农业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南,在执行本文件的同时,应结合数字农业建设的实际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拓展建设内容,为全面促进上下贯通、左右融通的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奠定基础。III标准下载DB51/T2897—2022DB51/T2897—2022标准下载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629.1111GB/T17798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4689.1 物机械虫测灯GB/T24689.3 物机械孢捕仪GB/T26623 禽舍通风统计GB/T28035GB/T30269.702 702GB/T33136 GB/T33780.3 GB/T34982 GB/T35274 GB/T37988 GB/T38634.2 1GB50174 GB50462 GB51195 JB/T10294JB/T10297 NY/T1761 NY/T3204 QX/T455 SL/T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年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现代农业园区modernagriculturalpark指经营主体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通过集聚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储存等活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区域。3.2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以数据为核心,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深入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全产业链,实现精准化种植、互联网销售、数字化决策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GeospatialConsortium)RFID:射频自动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数字农业建设构架主要包括数据来源与应用领域、建设周期、技术要素三个维度。数字农业建设构建见图1。图1数字农业建设构架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四大领域,既是数字化来源的基础领域,又是政府、园区、企业、2包括种植(粮、油、蔬、果、茶、花卉、中药材等)、养殖(畜禽、水产等)、初(精)加工全过程的主要数据。包括烘干冷链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主要数据。包括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良种、农资、农技、农机、培训、市场、金融、保险、休闲观光等环节服务的主要数据。包括生产、经营和服务各领域各类统计、产品质量检测、追踪溯源等数据的聚合,为分析和决策提供数字化分析和应用的来源。数字农业建设的技术要素包括物联感知层、网络传输层、计算存储层、数据分析与服务层、数据应用层。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要素框架见图2。图2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要素框架3物联感知层由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和控制终端组成。实现对园区内农业基础设施、环境、设备、人员、动(植)物的识别和数据采集与监测。具备网络接入功能,将感知数据传送到网络传输层。包括身份感知设备、位置感知设备、图像感知设备、环境感知设备、其他感知设备和感知终端设备。相关感知设备要求见附录A。身份感知设备包含身份标识标签、传感器、读写设备等,应满足如下要求:()位置感知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图像感知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具备采集农业生产环境参数的功能。()/(禽水产养殖应采集pH可采用其他的数字农业相关的感知设备,为上层应用提供信息和数据。241。4表1感知终端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可接入传感器≥4路,RS232或RS485通信功能内置或外置数据通信模块,可根据现场组网方式提供NB-loT、ZigBee、LoRa等数据通信模块设备面板显示支持中文LCD或OLED显示屏,具备工作状态指示防护等级室内终端IP65,室外终端IP67具备对园区内环境、生产等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GB/T26623JB/T1029410297具备连接执行设备,并根据用户或平台指令远程开启和关闭执行设备的功能。具体指标见表2。2项目指标控制通道≥8路控制类型单/双回路控制输出开关量负载电流满足控制执行设备的功率要求通信功能内置或外置数据通信模块,可根据现场组网方式提供NB-loT、ZigBee、LoRa等数据通信模块防护等级室内终端:IP65,室外终端:IP67网络传输层建设应符合GB15629.11要求且满足如下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本地数据中心建设。等级建设管理及监控与防护按GB50174GBGB50462GB/T349825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安全管理。GB/T22239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的维护按GB/T37988大数据安全维护、使用按GB/T35274GB/T33136具备对接政府部门相关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包括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功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共享。传感器数据接口按GB/T30269.702GB/T33780.3GB/T17798数据分析应满足如下要求:数据服务应满足如下要求:XML、RESTFULOGC数据应用层应满足如下要求:具备接入和利用数据分析与服务层、计算存储层、网络传输层和物联感知层提供的资源和服数字农业建设保障体系包括建设、运维、安全、标准四项规范化体系。6数字农业建设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四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包括数字农业项目的规划、立项、设计及专家评估和批准过程。应满足如下要求:a)应编制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方案;b)系统安全设计按GB/T22239要求执行。建设阶段包括设计(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实施、测试。应满足如下要求:a)应编制项目建设和实施方案;b)应引入项目建设监理,确保项目过程质量;c)系统的测试按GB/T38634.2要求执行。验收阶段包括建设单位按照项目验收要求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审阅项目各阶段资料,形成评审报告和专家验收意见。应满足如下要求:a)GB/T28035c)项目整体验收应采取专家评审方式。运行维护阶段包括数字农业项目竣工试运行和日常运行,包括设施设备维护、网络维护、系统维护、数据更新、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安全管理等,保障网络、设施设备和软件系统稳定安全运行。7附录A(规范性)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感知设备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感知设备见表A.1。表A.1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感知设备要求类别设备名称数字化性能要求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应符合QX/T455要求测量范围:-20℃~50℃测量精度:±0.5℃土壤温度传感器分辨率:≤0.1℃环境温度:-40℃~80℃采集频次:≥次/h土壤含水量传感器技术性能应符合SL/T364要求测量范围:2~14测量精度:±2%FSpH传感器温度补偿范围:0℃~45℃采集频次:大田种植≥次/3年,水产养殖≥次/h防水等级:≥IP65测量范围:0℃~45℃环境感知设备水温传感器分辨率:≤0.1℃采集频次:≥次/h防水等级:≥IP65测量范围:大田种植0m~1m,水产养殖:0m~5m测量精度:±0.2%液位传感器分辨率:≤0.01m采集频次:≥次/天防水等级:≥IP65测量范围:0mg/L~20mg/L测量精度:±2%FS溶解氧传感器温度补偿范围:0℃~45℃适用最大水深:≤10m采集频次:≥次/h防水等级:≥IP65测量范围:0NTU~4000NTU浊度传感器测量精度::±0.5%≥次/天防水等级:≥IP658表A.1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感知设备要求(续)类别设备名称数字化性能要求环境感知设备亚硝酸盐传感器测量范围:0mg/L~20mg/L测量精度:±0.1%FS分辨率:≤0.02mg/L采集频次:≥次/天防水等级:≥IP65氨氮传感器0ppm~1400ppm测量精度:±5%FS≥次/天防水等级:≥IP65氨气传感器测量范围:0ppm~100ppm分辨率:≤1ppm测量精度:±0.2ppm采集频次:≥次/h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范围:0ppm~2000ppm分辨率:≤1ppm测量精度:±(40ppm+2%FS)环境温度:-0~50℃采集频次:≥次/h硫化氢传感器测量范围:0ppm~100ppm分辨率:≤1ppm测量精度:±0.2ppm采集频次:≥次/h粉尘传感器测量范围:0μg/m³~1000μg/m³分辨率:≤1μg/m³测量精度:±0.1μg/m³采集频次:≥次/h虫情测报灯技术性能应符合GB/T24689.1要求具备远程采集定时自动采集害虫图片的能力,图像传感器像素:≥500万孢子捕捉仪技术性能应符合GB/T24689.3要求显微镜放大倍数:光学放大倍数≥15具备远程采集/定时自动采集害虫图片的能力,图像传感器像素:≥500万身份感知设备RFID电子耳标技术性能应符合牲畜电子耳标技术规范(农办牧﹝2021﹞3号)要求位置感知设备位置传感器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备、动(植)物定位精度:水平精度≤5m,垂直精度≤10m农机精准作业时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cm+1ppm,垂直精度≤1.5cm+1ppm图像感知设备视频/图像传感器分辨率:≥1920x1080图像采集频次:≥2次/天本地视频保持时间:≥7天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10000h室外防护等级:≥IP659附录B(规范性)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应用层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感知设备见表B.1表B.1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应用层要求应用领域系统名称具体要求大田种植数字监测站具备田间小气候、作物视频/图像实时自动采集、上传和分析等功能催芽育苗系统具备对大田种植作物进行自动筛土、消毒、配肥、催芽、育苗的功能数字化生产作业及管理系统具备对小麦、水稻、玉米等各类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的监测预警和分析决策,主要包括生育期精准识别、苗情长势监测、土壤墒情监测、作物病虫害监测、气象预警等功能具备利用监测预警信息对大田作物提出智能化管理建议,并利用智能农机及装备进行耕、种、管(水、肥、药)、收智能作业等功能的功能具备大田环境下农机作业的监测控制和管理调度,主要包括导航定位、远程控制、监测与计量、作业质量管理等功能具备大田环境下耕、种、管、收各环节按地块进行农事计划制订、农事操作及农资投入记录、保存、查询、分析的功能社会化服务系统具备对园区内经营主体提供农资、农机、农技、农艺,烘干、仓储、初加工及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功能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具备种植、收获、仓储、加工、质检、物流、销售环节的地理、时间、主体等信息的采集、赋码、监管、溯源、查询等功能追溯标识应符合NY/T1761要求设施园艺数字监测站具备设施内外小气候,设施内二氧化碳、作物视频/图像自动实时采集、上传和分析等功能工厂化育苗系统具备精准配肥、自动上料、精量播种、种苗转移、种苗嫁接等功能具备自动灌溉、施肥、喷药等功能数字化管理及生产作业系统具备园区设施内种、栽、管、收各环节进行产品类型、品种以及农事计划、农事操作及农资投入、在线订单、销售及经济效益的记录、保存、查询、分析、提醒等功能具备设施环境下水果、蔬菜等种植管理过程的监测、决策和控制,主要包括环境监测、作物生育期监测、图像视频分析、栽培管理决策、环境综合调控、设施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具备栽植、采收、仓储、加工、质检、物流、销售环节的地理、时间、主体等信息的采集、赋码、监管、溯源、查询等功能追溯标识应符合NY/T1761要求10表B.1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应用层要求(续)应用领域系统名称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