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中毒课件_第1页
金属中毒课件_第2页
金属中毒课件_第3页
金属中毒课件_第4页
金属中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马因何在公元5世纪为哥特人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克,1969~1976年,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展开的挖掘工作,在一座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的罗马人的墓群里,找到了450具骸骨,多数骨头中的含铅量,是正常人80倍之多,儿童骸骨则更加厉害。这些人可能死于铅中毒,虽然未能证明这一点。罗马人对他们的优良供水系统引以为傲,通常都以铅管输送饮用水。罗马人用铅杯喝水,用铅锅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吃下如此多的铅,一定会全身无力,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后期的罗马皇帝经常鼓励夫妻生育更多子女,可能是为预防人口减少,虽然并无精确详细的人口消长数字证实有这种现象。即使吸收微量的铅,对生殖能力也有影响,所以罗马人很可能因为喝了含铅的酒和水而致死及致使帝国覆灭

一、理化特性

蓝灰色重金属,加热至400-500oC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并凝集为铅烟,随溶铅温度的升高,可逐步生成PbO,Pb2O3,Pb3O4铅(Lead)(三)生活性接触油漆家具、塑料制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饮用水食物蔬菜含铅高。(四)药源性接触含铅丸剂—樟丹、黑锡丹治疗癫痫与支气管哮喘中毒剂量中毒(五)母源性接触铅母体胎盘、乳汁胎儿、婴儿损害胎儿正常发育中毒人体铅暴露来源及进入途径示意图

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分散度及在人体组织的溶解度。铅烟颗粒小,化学活性大,易经呼吸道吸入。三、毒理二)分布与代谢

铅尘、铅烟肺部弥散或吞噬作用

血液

与红细胞结合血浆

(90%)(磷酸氢铅或血浆蛋白铅)

肝、肾、脾等器官沉积骨骼、毛发等蓄积(磷酸铅)(90~95%)

体内酸碱平衡失调

铅作用部位:主要累及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系统及肾。四、毒作用机理

*抑制:δ—ALA合成酶;δ—ALA脱水酶;血色素合成酶

*导致:尿δ—ALA、尿卟啉原

锌原卟啉(Zn-pp)

游离性红细胞原卟啉(FEP)

早期接触指标

因此,铅中毒时,以上两种酶受抑制,故尿中ALA、血ZPP。尿中ALA、血ZPP可作为诊断铅中毒的早期指标。其它化验指标:尿粪卟啉、低Hb性贫血。(二)Pb可致血管痉挛

腹绞痛、高血压、铅面容(三)Pb抑制RBC—ATPase活性

导致RBC内K+渗出,致细胞膜崩溃而溶血(四)破坏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

引起中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五)损害肾小管及肾小球旁器功能及结构引起中毒性肾病、小血管痉挛、高血压。

职业性铅中毒基本上呈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四、毒作用表现*神经系统:神衰综合征、周围神经炎(感觉型、运动型、混合型,如腕下垂)*消化系统:铅线(PbS,蓝黑色)、口内金属味、便秘、铅绞痛(leadcolic)*造血系统:低Hb性贫血(血浆铁不降低)、外周血象改变(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1、神经系统:神衰症候群感觉中毒性多发神经炎运动混合

表现:肢端麻木或呈手袜套样感觉缺失,闪电样疼痛或四肢伸肌瘫痪垂腕、垂足等。中毒性脑病:精神迟缓、表情淡漠、运动失调、神志不清等。2、消化系统:消化障碍食欲嗳气腹胀隐痛,便秘腹泻交替出现。铅性腹绞痛:最突出症状之一,发作突然、疼痛剧烈、止痛药不缓解持续达数分钟。查:腹平软、压痛、无定处。

铅线:齿龈与牙齿交界处暗蓝色铅线3、血液系统:血、尿卟啉代谢产物异常增高,外周血点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嗜多性红细胞增多,轻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对生殖及胎婴儿: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

其它:肾脏受损、尿蛋白、尿中有RBC、管型、铅中毒性高血压。女工可见月经不调、流产、早产、死产等。哺乳妇女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诊断及诊断标准慢性铅中毒诊断依据:

确切铅接触史临床症状:贫血、腹绞痛、周围神经炎实验室检查:尿铅增高,δ-ALA、CP-U增高;嗜多性红细胞增多。我国现行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为(GBZ37-2002)五、诊断及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铅中毒分级

1.血铅≥

2.90µmol/L或者尿铅≥

0.58µmol/L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①尿ALA≥61µmol/L②FEP≥3.56µmol/L③ZPP≥2.91µmol/L④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

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

3.86µmol/L,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3.处理原则: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轻度中毒1、除轻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外,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处理原则: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中度中毒1、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铅麻痹、铅脑病2、处理原则:必须调离Pb作业、给予积极治疗和休息重度中毒1、驱铅治疗:常用金属络合剂CaNa2-EDTA或者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二巯基丁二酸(DMSA)(口服)2、对症治疗:铅绞痛发作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以缓解。3、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等。六、治疗(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Pb,如用钛白代替Pb白制造油漆。(2)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改革工艺、控制熔铅炉温、加强通风及烟尘的回收利用。(3)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七、预防

一、理化特性汞,又称水银。银白色液态重金属,能溶于类脂质,常温即可蒸发。汞蒸汽被地面、墙壁、天花板、衣服等吸附,成为持续污染空气的来源。汞(1)汞矿开采、冶炼(2)仪表制造、维修或使用(3)化学工业用汞作阴极电解食盐(4)冶金工业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5)医药工业等口腔科用银汞齐补牙等二、主要接触作业(一)吸收:

1、呼吸道:主要以蒸汽和粉尘形式(高度弥散性和脂溶性)2、消化道:少3、皮肤粘膜三、毒理

Hg

吸收

血液

血浆蛋白结合

全身

CNS

毛发(HgMT)(长期贮存)

肾毒性

2、汞在体内的分布主要经肾脏随尿排出,少量随唾液、汗液、乳汁、粪、毛发等排出。3、排泄1)与体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与蛋白质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巯基结合,特别是巯基酶,形成硫醇盐,失去活性,影响生化代谢

Hg2+具有高度亲电子性,故对体内S、O、N等电子供体的基团如巯基、羧基、氨基、羰基、磷酰基等具有很强的攻击力。4、机理2)引起细胞“钙超载”(Calciumoverload)

Hg2+可导致胞外Ca2+大量进入细胞,引起“钙超载”,后者为细胞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细胞膜的巯基、磷酰基→结构、功能3)汞作用于血管及内脏感受器,不断使大脑皮质兴奋后衰竭,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时出现反射活动的协调紊乱,出现肌肉纤性震颤——汞性震颤(早期以手指细震颤最为典型,严重时可发展为粗大意向性震颤,并波及全身)。4)免疫损伤作用:可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一)急性中毒1.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汽(>1.0mg/m3)而致。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明显的口腔炎及胃肠道症状(口干、流涎、唾液腺肿大)2.口服汞盐(升汞):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汞毒性肾炎和急性口腔炎四、临床表现其他:肝肾损害、妇女月经紊乱。主要特征易兴奋症(神衰综合征)肌肉震颤(眼睑、舌、手指、四肢)口腔炎(汞线)(二)慢性汞中毒

五、汞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观察对象:尿汞超过正常者,无明显中毒症状。急性汞中毒:有明显的口腔炎、流涎、情绪易激动、手指震颤

等。可出现汞中毒性皮炎、发热、肾脏与肝脏损害。尿汞增高。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89-2002将职业性汞中毒分为:轻度中毒:有神衰综合症和轻度易兴奋症,可伴有轻微震颤,口腔炎,尿汞增高。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尚有精神性格改变,震颤加剧,牙龈萎缩,牙松动,尿汞增高。重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精神性格改变显著,四肢共济失调,尿汞增高或正常。慢性汞中毒

患者应脱离汞接触,进行驱汞治疗和对症处理。误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须尽快服用鸡蛋清、牛奶或豆浆。也可用活性炭吸附汞。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汞中毒处理原则通风柜内操作、防止汞的污染和沉积、汞废气用碘化或氯化活性炭吸附净化、个人防护等。

六、汞中毒预防锰(manganese)中毒

*接触作业:采矿、干电池、电焊等*毒理:

微量元素;食物、水中也含有;低价毒性大于高价,MnO>MnO3以粉尘或锰烟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蓄积在脑和肝排泄:胆汁-粪便途径锰的分布和蓄积锰尘或锰烟

肺泡吞噬淋巴系统

血血浆蛋白或β1球蛋白分布全身

主要蓄积在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