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季養生概論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黃千甄中醫師
1四季養生概論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
2通過多種調攝保養,即養生,可以增加人的體質,提高正氣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使機體的生命活動過程處於陰陽協調、體用和諧、身心健康的最佳狀態,從而延緩人體衰老的進程。養生2通過多種調攝保養,即養生,可以增加人的體質,提高正氣對外
3
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順時養生3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順時養生簡介四季養生原則第一部分
4簡介四季養生原則第一部分4
5春季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乍寒之際,要注意衣著保暖,防止感冒。飲食上—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慢性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肝炎在春季較多發作,因此,春季要多食健脾的食品,如淮山藥、芡實。5春季
6夏季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時午睡,以避炎熱,並消除疲勞。飲食上—夏季消化功能薄弱,宜多食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如適當吃些西瓜、綠豆粥以預防中暑;切忌貪涼飲冷太過,少食油膩食物,注意保養陽氣。6夏季
7秋季起居上—宜早睡早起,衣著要根據初秋與深秋的氣候特點而增減;秋燥季節,要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濕度。飲食上—秋季氣溫漸涼爽而乾燥,為避免秋燥侵襲,飲食要防燥護陰,多食清潤之品,如乳製品、蜂蜜、芝麻等,以滋養肺臟。7秋季
8冬季起居上—宜早睡晚起,衣著尤應注意保暖。飲食上—冬季氣候寒涼,宜熱食,以護陰為原則,可多食一些膏梁厚味之品,如燉肉、熬魚、火煮等,燥熱辛辣之品則不宜過食,以免化熱傷陰。8冬季
9《內經》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強調養生尤重調神。養靜藏神—指要求人們保持心境的安寧、愉快和達到虛懷若谷、無私寡慾的精神境界,同時做到對一切聲名物慾應有所節制。移情易性—移情系指思想焦點轉移他處,或改變內心慮戀,使其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上,使不良的情緒情感適度宣泄,以恢復愉悅平和的心境。1.調神養生9《內經》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1.調神養生
10注意飲食衛生(2)提倡飲食有節(3)克服飲食偏嗜2.飲食養生10注意飲食衛生2.飲食養生
11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鍊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促進健康,延年益壽。運動的方式很多,內容包括太極拳、八段錦、各種氣功以及武術運動等。3.運動養生11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鍊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中醫養生學的歷史第一部分
12中醫養生學的歷史第一部分12
13內經養生學1.法于陰陽,順應自然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并提出春夏就順其生長之气而養陽,秋冬應順其收藏之气而養陰,即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代臨床對脾腎陽虛,夏緩冬劇的慢性咳喘,于春夏之時适當采用溫補脾腎之法,往往收效更佳,這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便是對“春夏養陽”原則的具体應用13內經養生學1.法于陰陽,順應自然
14內經養生學2.飲食有節,五味適宜《素問‧痺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飲食五味應當適宜,平時飲食不能偏嗜14內經養生學2.飲食有節,五味適宜
15內經養生學3.恬淡虛無,調攝精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應注意精神調攝,保持思想閑靜,而使心气調和,精气內持,即所謂“恬淡虛無,真气從之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5內經養生學3.恬淡虛無,調攝精神
16內經養生學4.不妄作勞,動逸適度“不妄作勞”指不要違背常規地勞動。人体正常的勞作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強体質,而較長時間的過度勞累,包括勞力、勞心及房勞的過度
,卻能成為致病因素。16內經養生學4.不妄作勞,動逸適度
17內經養生學5.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素問‧四气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從而充分体現了中醫學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疾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17內經養生學5.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四季養生概論第三部分
18四季養生概論第三部分18
19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從氣候論,一年四季的正常變化是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生物與之相應的生長規律則是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19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從氣候論,一年四季的正常變化是春溫
20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以人體論,春夏季陽氣發泄,氣血趨向體表,內裏相對空虛,因而表現為皮膚充盈、潤澤,毛孔開張,疏泄多汗,脈象浮大,呈現一種表盛裏相對不足的狀態。秋冬則陽氣收斂,氣血趨向於裏,裏盛而表氣相對不足,表現為皮膚緻密、毛孔閉塞、少汗多尿、脈象沉小等適應氣候變化的現象。20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以人體論,春夏季陽氣發泄,氣血趨向
21季節變化與疾病四季均與固定的臟腑相關,如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當其季節、相應臟腑主事,而感於時邪,亦先令主臟受病,故乘春則肝先受之,故春病多在肝;乘夏則心先受之,故夏病多在心;乘長夏則脾先受之,故長夏病多在脾;乘秋則肺先受之,故秋病多在肺;乘冬則腎先受之,故冬病多在腎。21季節變化與疾病四季均與固定的臟腑相關,如春應肝,夏應心
22季節變化與疾病從氣候特點來說,春季多風,風為百病之長,故春多風病;夏季炎火當令,天時暑熱,故夏多暑病;長夏濕土主氣,酷暑溽蒸,故長夏多濕病;秋季燥氣當令,故秋多燥病;冬時寒氣主時,故冬多寒病。22季節變化與疾病從氣候特點來說,
23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一晝夜中,白晝為天之陽,夜晚為天之陰。人亦如此,白晝陽氣主事,自旦經午至暮,陽氣由生而盛而衰;自暮經夜至旦,陰氣由生而盛而衰。23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一晝夜中,白晝為天之陽,夜晚為天之
24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在外,人表現精神爽朗,活潑好動;入夜陰氣主事,人表現精神萎靡,睏倦思睡。故白晝睡眠,總不如夜間安穩深沉;而夜間工作,也總不如白晝效率高,近代稱之為生物鐘現象。24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在外,人表現精神爽朗,活潑
2525
26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主事,可抵禦外邪、衛護身體的衛氣行於體表,故白晝人體防禦疾病的能力較強;夜半則衛氣由表入裏,體表防衛能力減弱,故夜間若不加以留心,較易為病邪侵害。對於病人,一般在病情變化上也存在著這種與晝夜變化相關的“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現象。26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主事,可抵禦外邪、衛護身體春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四部分
27春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四部分27
28春季養生春屬風木,主生發,制於金,勝於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遵循春季宜暢不宜鬱、宜升不宜滯的原則,起居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28春季養生春屬風木,主生發,制於金,勝於土。
29春季養生在居室上,一冬閉戶塞牖,人氣與百物之氣混雜於中,頭昏目翳,應開通窗牖,流通空氣,令精神爽朗,神思清明。行動上,當擇融和春日,出遊踏青,以受天地之陽氣。切忌幽居室內,孤坐獨居,自生鬱悶。29春季養生在居室上,一冬閉戶塞牖,人氣與百物之氣混雜於中
30春季養生衣著上,自初春至暮春,氣溫差別大,衣著更換較頻繁,應注意增減衣服要隨氣溫變化,尤其早晚仍較涼,須更加注意。老人兒童氣弱體怯,易冷易熱,尤須慎重。飲食上,一冬厚味膏粱,裏多壅滯之熱,至春應多選清淡、爽口、偏於涼性的蔬菜,並減少肉食,少用辛辣、煙酒藥養上,當選清涼、疏解、化痰、化滯之品。30春季養生衣著上,自初春至暮春,氣溫差別大,衣著更換較頻
31春季養生春日多風,春風生萬物,可不避忌。但風邪為百病之長,虛邪賊風,仍須避忌,不慎而傷,邪氣留連,至夏則有後泄腸癖之疾。再如沐浴、酒後、勞汗、夜臥等均須注意避免受風,以防止造成首風、漏風、偏風等各種風疾。31春季養生春日多風,春風生萬物,可不避忌。但風邪為百病之
32春季養生溫補陽氣不可過早貪食寒涼之品不宜食大辛大熱之品32春季養生溫補陽氣
33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壓,實驗亦證實山楂的醣質黃酮能降低膽固醇作用。2.大黃:能降血脂、活血化瘀、增強腸胃道的蠕動,促動膽固醇的排泄及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3.虎杖:能清熱瀉火、通便解毒,臨床發現降三酸甘油脂效果較佳。4.決明子:對於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有一定的作用。5.澤瀉:抑制脂肪肝的產生及干擾膽固醇的吸收。6.蒲黃:有降膽固醇作用,對三酸甘油脂的作用較不明顯。33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壓,實驗
34春季養生---常用藥物7.何首烏:能使動脈粥狀斑塊明顯減少。8.綠豆:減輕冠狀動脈病變,對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有明顯作用。9.姜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且能增強纖維溶解脢的活性。10.沒藥: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11.靈芝:實驗表明有降膽固醇作用,但臨床上降脂作用不明顯。12.丹參:活血通經,可降低肝臟脂類的含量。34春季養生---常用藥物7.何首烏:能使動脈粥狀斑塊明顯
35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3.三七:通經益氣,有降膽固醇作用。14.紅花:活血、降血脂效果佳。15.天花粉:能提高HDL作用及降低膽固醇量。16.大麥根:有降三酸甘油酯作用,對降低膽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17.茺蔚子:有降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作用。35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3.三七:通經益氣,有降膽固醇
36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山藥粥原料︰山藥、大棗、米
36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
37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消脂茶山楂3錢、澤瀉2錢、車前子2錢、決明子2錢、烏梅2錢、陳皮1錢、甘草1錢以上藥材以水5碗煮至2碗當茶飲用。37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消脂茶夏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五部分
38夏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五部分38
39夏季養生
夏季養生夏屬火,主長養心氣。中醫認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起居應夜臥早起,以應天地之生機。情緒上平和制怒,外向舒發。多沐浴以保持腠理宣通、汗液排泄順暢,水宜溫不宜涼,以免毛竅被激收斂,汗鬱於內而生痤疿。39夏季養生夏季養生夏屬火,主長養心氣。
40夏季養生不要避免陽光照曬,但在正午烈日則不宜。室外工作光線過強時須注意保護眼睛,皮膚嬌嫩者不宜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以免灼傷。天時暑熱,人喜避於陰涼之處,注意不可貪涼太過,尤須避免在陰涼風道處露臥,以免內襲經絡,致成風痹。40夏季養生不要避免陽光照曬,但在正午烈日則不宜。室外工作
41夏季養生衣著上,夏日多汗,衣宜常換,汗衣久著,易生痱子等皮膚病。著衣應求寬鬆透氣,以免皮膚排泄受阻。久在烈日下,應備遮陽帽,不使烈日過曬頭部。不宜脫衣用風扇猛吹夜臥應注意遮護臍部,脾胃陽氣弱者尤須注意。41夏季養生衣著上,夏日多汗,衣宜常換,汗衣久著,易生痱子
42夏季養生飲食上,夏日汗多渴飲,沖淡胃液,多用甜味飲料,常致胃納不佳,應稍加鹹味以助陰氣。食物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為好,生冷食品不可太過,又須注意清潔。42夏季養生飲食上,夏日汗多渴飲,沖淡胃液,多用甜味飲料,
43夏季養生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補充水分外,它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很適合夏天食用調味品可適當的使用,像大蒜、蔥、薑等,除了能增加食慾外,還有殺菌的作用,可以預防腸胃道的毛病43夏季養生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補充水分外,它還
44夏季養生夏天因天氣悶熱,大家都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暑,這應有所節制,天氣熱身體的血液多分布於體表,相對造成消化道的貧血狀態,再飲用過多冰冷飲料,很容易損傷腸胃引起發炎44夏季養生夏天因天氣悶熱,大家都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暑,
45夏季養生藥養上,體弱者可酌用清暑藥品以防中暑,南方山區重巒疊嶂,正是瘴氣發動之時,入山應酌服避瘟除瘴的保健藥品。-石菖蒲.艾葉.佩蘭.蒼朮素有痼疾,喜發於冬季者(如咳喘等),可借夏日平穩之時,服用扶正培本藥物,使元氣漸旺,體質復壯,逐漸減弱、制止疾病的發作。---冬病夏治45夏季養生藥養上,體弱者可酌用清暑藥品以防中暑,南方山區
46夏季養生—長夏夏秋之間,屬長夏季節,主濕。此季多雨水,濕氣重,溫度高,多汗喜飲,故貪涼過飲,可生內濕
天暑地濕,易受外濕,應注意不在濕地久停、坐臥,不恃勇冒雨,不過嗜肥甘脂酒,以免濕蓄於脾,運化失健,釀生百疾46夏季養生—長夏夏秋之間,屬長夏季節,主濕。此季多雨水,
47夏季養生六一散.六一散是金·劉河間創制的一首具有清暑利濕作用的名方【處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功能與主治】清暑利濕。內服用於暑熱身倦,口渴泄瀉,小便黃少;外治痱子刺癢。【用法與用量】調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47夏季養生六一散.秋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六部分
48秋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六部分48
49秋季養生-前言1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49秋季養生-前言1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從這一天開始,
50秋季養生--前言2秋的本質在“涼”字。正是這種氣溫漸低的“涼”,常誘發中老年人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膽絞痛、栓塞、中風等病症。秋天涼冷的氣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緒上出現波動,對老年人常表現爲乏力,不愉快,失眠,頭暈和易激動等。50秋季養生--前言2秋的本質在“涼”字。正是這種氣溫漸
51秋季養生--前言3整個自然界變化是循序漸進的,立秋的氣候由熱轉涼,節氣交接為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為原則。51秋季養生--前言3整個自然界變化是循序漸進的,立秋的氣
52秋季養生秋季養生秋屬金,主收養肺氣。秋三月,天氣肅殺,地氣清明,到了收穫成熟的季節。起居應早臥早起,以應天地內收之氣。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可出遊郊野,觀賞秋天景致;喜靜者可臨書摹畫,使胸懷舒暢,情志安寧。52秋季養生秋季養生秋屬金,主收養肺氣。秋三月,天氣肅
53秋季養生衣著上,初秋炎夏之氣未盡,人之一夏所感暑氣未退,只是早晚逐漸涼快,年老體弱者應避免著涼。中秋早晚雖涼,但午間尚較熱,故不宜多穿,早晚適當增加衣服。晚秋則由涼轉冷,要根據體質、狀態、氣候、時間增減衣服
53秋季養生衣著上,初秋炎夏之氣未盡,人之一夏所感暑氣未退
54秋季養生飲食上,經一夏之消耗,體力損耗,胃口轉佳,且秋日百物收成,瓜果豐盛,飯菜上要注意食慾好而量不太過,質不過豐,味不過厚,瓜果鮮而食有節制,不能貪食無度,尤其注意潔淨,以免發生泄瀉、痢疾等疾病。有苦夏現象可酌情增加飲食營養,補充夏日之損失;但無此現象者,不可厚味太過,以免痰濕積滯或致肥胖。54秋季養生飲食上,經一夏之消耗,體力損耗,胃口轉佳,且秋
55秋季養生藥養上,秋季氣候轉燥,無濕邪停蓄者可以酌用滋潤之品,有痰咳舊疾者酌服潤肺化痰藥以防止舊疾發作,體氣虛弱易感外邪者試服玉屏風散等以扶正禦邪。55秋季養生藥養上,秋季氣候轉燥,
56秋季養生水梨有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柿子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澀腸止瀉的功效百合有潤肺止咳、安神鎮靜的功效蓮藕有清肺熱、止鼻血、解渴除煩的功效都是當季很適合食用的蔬果56秋季養生水梨有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
57秋季養生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
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57秋季養生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秋季燥氣當令,
58秋季養生中藥有一些養陰潤肺的藥物,如西洋參、麥門冬、天門冬、枸杞、冬蟲夏草、山藥、茯苓、川貝母、柿霜、玉竹、石斛等都可以配合食用,有強化呼吸道能力,和皮膚保濕的作用58秋季養生中藥有一些養陰潤肺的藥物,如西洋參、麥門冬、天
59冬季養生冬屬水,主藏納腎氣。冬三月,天寒地凍,萬物閉藏,陽氣收斂於內,寒水當令。起居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收斂潛藏,不妄泄陽氣於外。居處宜保暖,冷風不宜直入,戶外活動時不使衣著過於單薄,室內外溫差過大者注意禦寒。不帶汗外出,不沐浴過頻,以免汗多傷陽,不在浴室過久,避免汗泄太過而暈厥。宜活動以使陽氣旺於內,不為寒侵。注意控制房事,不令頻傷陽氣59冬季養生冬屬水,主藏納腎氣。冬三月,天寒地凍,萬物閉藏
60冬季養生衣著上,應注意保暖,特別是背、腹、關節等處。老年人則既保暖又不能過於臃腫,而使行動受限。宜著厚底鞋以保持足部溫暖。易患頭疼者應護前額,咳喘者保護胸背,均可避免因寒誘發。60冬季養生衣著上,應注意保暖,特別是背、腹、關節等處。
61冬季養生飲食上,冬令嚴寒,人體正可接受溫補而不致有副反應,故而是進補的好時機。老年人肝腎虛虧,側重於補肝腎;腦力漸弱,應進食脊骨、核桃等類補腦生髓。羊肉補血飲酒在冬季可以禦寒、活血、通經,葡萄酒最佳。臟腑結熱者可選用甘寒滑潤之品,包括水果、蔬菜、豆類、海味等滑以泄熱,潤以助陰。61冬季養生飲食上,冬令嚴寒,人體正可接受溫補而不致有副反
62冬季養生藥養上,以溫陽補腎為首要。如八味丸類為散,少量按日服用,或人參等補藥,均可視具體情況決定。總之,陰陽氣血,五臟六腑,視其應補者補之。---隨證62冬季養生藥養上,以溫陽補腎為首要。如八味丸類為散,少量
63冬季養生冬天裡進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另一方面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提高,可預防疾病的發生進補,仍應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是一昧的亂補一通,反而容易產生不良的副作用。63冬季養生冬天裡進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避免天冷
64冬季養生在冬季為了禦寒,飲食上可增加一些膏梁厚味,如火鍋、濃湯、燉肉、海鮮等調味品上可多加些辛辣物,如辣椒、蔥、蒜等另外冬天水分的補充會減少,所以生鮮蔬果不能缺少,避免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取不足,而影響身體的健康64冬季養生在冬季為了禦寒,飲食上可增加一些膏梁厚味,如火冬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七部分
65冬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七部分65
66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幼童中醫的古籍說小孩〝肺常不足〞,〝脾常虛〞,肺常不足以現代醫學而言是指呼吸道的抵抗力不足,所以小孩子常感冒不然就是呼吸道的過敏;脾常虛則指小孩的消化能力差,所以小孩多腹瀉、腹脹氣、腹痛或便秘。另外幼童的體質易虛易實(變化很快)用藥則以輕巧、簡單、量少、味甘為主。常用的藥物有:肺----黃耆、白朮、防風、枸杞子、百合、黨參、珠貝母、粉光參、東洋參、冬蟲夏草等。脾----黨參、茯苓、白朮、山楂、麥芽、榖芽、神麴、蓮子、欠實、薏仁、白扁豆、粉光參。66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幼童
67西洋參粉光參,以條勻,色白起粉者,表面的細紋橫密集呈環狀,質硬,體輕,含口中能生津者佳.【性味功用】
味苦、微甘,性涼。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功能。用於氣陰不足、體衰無力、口渴少津、胃火牙痛、肺虛咳嗽、熱病傷陰以及虛熱煩倦等。【藥理】
(1)調節中樞神經功能
(2)抗疲勞
(3)抗缺氧
(4)抗利尿。67西洋參
68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青年青年人血氣方剛且正處人生的顛峰,理論上是不用進補的,但由於大環境的關係,現代年輕人普遍晚睡,加上工作上的壓力及飲食的不節制,容易罹患一些所謂現代病像高血壓、高血脂病、脂肪肝、痛風、糖尿病、肌肉酸痛、睡眠障害等,因此適當的進補亦可改善這些疾病,藥物則以保肝、消脂、增加血液的循環為主,如四君子湯、八珍湯、參麥飲、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湯、保元湯等。68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
69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老年中醫古籍內經上說〝丈夫八歲腎氣實---二八(16歲)腎氣盛,天癸至---,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壯滿,五八腎氣衰,髮墬齒槁,-----七八肝氣衰---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腎氣是先天之本,五臟之根,生命之門,腎氣的強弱和衰老的快慢有絕對的關係年老者的進補就要以補腎為主。用藥有還少丹、龜鹿二仙膠,單味的藥更有靈芝、鹿茸、枸杞、兔絲子、玉竹、何首烏、肉從蓉、蛤士膜、紫河車、黃耆、人參等皆有補腎抗衰老的作用。69冬令進補—不同年齡層應注意事項老年
70雪蛤蓮子紅棗雞湯70雪蛤蓮子紅棗雞湯
71雪蛤生長於吉林省的長白天池中以及吉安鴨綠江一帶,特點是水陸兩棲,由於生長於海拔300-1500米的高山森林中,據說是以人蔘果實為食蛤士膜油為蛙科動物中國林蛙的乾燥輸卵管,其性味甘成平.人肺、脾、腎經.具有補腎益精、補肺養陰、健脾益氣作用71雪蛤生長於吉林省的長白天池中以及吉安鴨綠江一帶,特點是
72
四季養生概論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黃千甄中醫師
1四季養生概論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
73通過多種調攝保養,即養生,可以增加人的體質,提高正氣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使機體的生命活動過程處於陰陽協調、體用和諧、身心健康的最佳狀態,從而延緩人體衰老的進程。養生2通過多種調攝保養,即養生,可以增加人的體質,提高正氣對外
74
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順時養生3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調養起居飲食。順時養生簡介四季養生原則第一部分
75簡介四季養生原則第一部分4
76春季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乍寒之際,要注意衣著保暖,防止感冒。飲食上—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慢性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肝炎在春季較多發作,因此,春季要多食健脾的食品,如淮山藥、芡實。5春季
77夏季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中午暑熱最盛之時,適時午睡,以避炎熱,並消除疲勞。飲食上—夏季消化功能薄弱,宜多食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如適當吃些西瓜、綠豆粥以預防中暑;切忌貪涼飲冷太過,少食油膩食物,注意保養陽氣。6夏季
78秋季起居上—宜早睡早起,衣著要根據初秋與深秋的氣候特點而增減;秋燥季節,要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濕度。飲食上—秋季氣溫漸涼爽而乾燥,為避免秋燥侵襲,飲食要防燥護陰,多食清潤之品,如乳製品、蜂蜜、芝麻等,以滋養肺臟。7秋季
79冬季起居上—宜早睡晚起,衣著尤應注意保暖。飲食上—冬季氣候寒涼,宜熱食,以護陰為原則,可多食一些膏梁厚味之品,如燉肉、熬魚、火煮等,燥熱辛辣之品則不宜過食,以免化熱傷陰。8冬季
80《內經》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強調養生尤重調神。養靜藏神—指要求人們保持心境的安寧、愉快和達到虛懷若谷、無私寡慾的精神境界,同時做到對一切聲名物慾應有所節制。移情易性—移情系指思想焦點轉移他處,或改變內心慮戀,使其轉移到另外的事物上,使不良的情緒情感適度宣泄,以恢復愉悅平和的心境。1.調神養生9《內經》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1.調神養生
81注意飲食衛生(2)提倡飲食有節(3)克服飲食偏嗜2.飲食養生10注意飲食衛生2.飲食養生
82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鍊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促進健康,延年益壽。運動的方式很多,內容包括太極拳、八段錦、各種氣功以及武術運動等。3.運動養生11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鍊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中醫養生學的歷史第一部分
83中醫養生學的歷史第一部分12
84內經養生學1.法于陰陽,順應自然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并提出春夏就順其生長之气而養陽,秋冬應順其收藏之气而養陰,即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代臨床對脾腎陽虛,夏緩冬劇的慢性咳喘,于春夏之時适當采用溫補脾腎之法,往往收效更佳,這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便是對“春夏養陽”原則的具体應用13內經養生學1.法于陰陽,順應自然
85內經養生學2.飲食有節,五味適宜《素問‧痺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飲食五味應當適宜,平時飲食不能偏嗜14內經養生學2.飲食有節,五味適宜
86內經養生學3.恬淡虛無,調攝精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應注意精神調攝,保持思想閑靜,而使心气調和,精气內持,即所謂“恬淡虛無,真气從之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5內經養生學3.恬淡虛無,調攝精神
87內經養生學4.不妄作勞,動逸適度“不妄作勞”指不要違背常規地勞動。人体正常的勞作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強体質,而較長時間的過度勞累,包括勞力、勞心及房勞的過度
,卻能成為致病因素。16內經養生學4.不妄作勞,動逸適度
88內經養生學5.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素問‧四气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從而充分体現了中醫學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疾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17內經養生學5.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四季養生概論第三部分
89四季養生概論第三部分18
90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從氣候論,一年四季的正常變化是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生物與之相應的生長規律則是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19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從氣候論,一年四季的正常變化是春溫
91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以人體論,春夏季陽氣發泄,氣血趨向體表,內裏相對空虛,因而表現為皮膚充盈、潤澤,毛孔開張,疏泄多汗,脈象浮大,呈現一種表盛裏相對不足的狀態。秋冬則陽氣收斂,氣血趨向於裏,裏盛而表氣相對不足,表現為皮膚緻密、毛孔閉塞、少汗多尿、脈象沉小等適應氣候變化的現象。20四季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以人體論,春夏季陽氣發泄,氣血趨向
92季節變化與疾病四季均與固定的臟腑相關,如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當其季節、相應臟腑主事,而感於時邪,亦先令主臟受病,故乘春則肝先受之,故春病多在肝;乘夏則心先受之,故夏病多在心;乘長夏則脾先受之,故長夏病多在脾;乘秋則肺先受之,故秋病多在肺;乘冬則腎先受之,故冬病多在腎。21季節變化與疾病四季均與固定的臟腑相關,如春應肝,夏應心
93季節變化與疾病從氣候特點來說,春季多風,風為百病之長,故春多風病;夏季炎火當令,天時暑熱,故夏多暑病;長夏濕土主氣,酷暑溽蒸,故長夏多濕病;秋季燥氣當令,故秋多燥病;冬時寒氣主時,故冬多寒病。22季節變化與疾病從氣候特點來說,
94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一晝夜中,白晝為天之陽,夜晚為天之陰。人亦如此,白晝陽氣主事,自旦經午至暮,陽氣由生而盛而衰;自暮經夜至旦,陰氣由生而盛而衰。23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一晝夜中,白晝為天之陽,夜晚為天之
95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在外,人表現精神爽朗,活潑好動;入夜陰氣主事,人表現精神萎靡,睏倦思睡。故白晝睡眠,總不如夜間安穩深沉;而夜間工作,也總不如白晝效率高,近代稱之為生物鐘現象。24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在外,人表現精神爽朗,活潑
9625
97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主事,可抵禦外邪、衛護身體的衛氣行於體表,故白晝人體防禦疾病的能力較強;夜半則衛氣由表入裏,體表防衛能力減弱,故夜間若不加以留心,較易為病邪侵害。對於病人,一般在病情變化上也存在著這種與晝夜變化相關的“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現象。26晝夜變化與人體的因應白晝陽氣主事,可抵禦外邪、衛護身體春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四部分
98春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四部分27
99春季養生春屬風木,主生發,制於金,勝於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遵循春季宜暢不宜鬱、宜升不宜滯的原則,起居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28春季養生春屬風木,主生發,制於金,勝於土。
100春季養生在居室上,一冬閉戶塞牖,人氣與百物之氣混雜於中,頭昏目翳,應開通窗牖,流通空氣,令精神爽朗,神思清明。行動上,當擇融和春日,出遊踏青,以受天地之陽氣。切忌幽居室內,孤坐獨居,自生鬱悶。29春季養生在居室上,一冬閉戶塞牖,人氣與百物之氣混雜於中
101春季養生衣著上,自初春至暮春,氣溫差別大,衣著更換較頻繁,應注意增減衣服要隨氣溫變化,尤其早晚仍較涼,須更加注意。老人兒童氣弱體怯,易冷易熱,尤須慎重。飲食上,一冬厚味膏粱,裏多壅滯之熱,至春應多選清淡、爽口、偏於涼性的蔬菜,並減少肉食,少用辛辣、煙酒藥養上,當選清涼、疏解、化痰、化滯之品。30春季養生衣著上,自初春至暮春,氣溫差別大,衣著更換較頻
102春季養生春日多風,春風生萬物,可不避忌。但風邪為百病之長,虛邪賊風,仍須避忌,不慎而傷,邪氣留連,至夏則有後泄腸癖之疾。再如沐浴、酒後、勞汗、夜臥等均須注意避免受風,以防止造成首風、漏風、偏風等各種風疾。31春季養生春日多風,春風生萬物,可不避忌。但風邪為百病之
103春季養生溫補陽氣不可過早貪食寒涼之品不宜食大辛大熱之品32春季養生溫補陽氣
104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壓,實驗亦證實山楂的醣質黃酮能降低膽固醇作用。2.大黃:能降血脂、活血化瘀、增強腸胃道的蠕動,促動膽固醇的排泄及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3.虎杖:能清熱瀉火、通便解毒,臨床發現降三酸甘油脂效果較佳。4.決明子:對於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有一定的作用。5.澤瀉:抑制脂肪肝的產生及干擾膽固醇的吸收。6.蒲黃:有降膽固醇作用,對三酸甘油脂的作用較不明顯。33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壓,實驗
105春季養生---常用藥物7.何首烏:能使動脈粥狀斑塊明顯減少。8.綠豆:減輕冠狀動脈病變,對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有明顯作用。9.姜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且能增強纖維溶解脢的活性。10.沒藥:有降低血中膽固醇作用。11.靈芝:實驗表明有降膽固醇作用,但臨床上降脂作用不明顯。12.丹參:活血通經,可降低肝臟脂類的含量。34春季養生---常用藥物7.何首烏:能使動脈粥狀斑塊明顯
106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3.三七:通經益氣,有降膽固醇作用。14.紅花:活血、降血脂效果佳。15.天花粉:能提高HDL作用及降低膽固醇量。16.大麥根:有降三酸甘油酯作用,對降低膽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17.茺蔚子:有降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作用。35春季養生---常用藥物13.三七:通經益氣,有降膽固醇
107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山藥粥原料︰山藥、大棗、米
36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
108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消脂茶山楂3錢、澤瀉2錢、車前子2錢、決明子2錢、烏梅2錢、陳皮1錢、甘草1錢以上藥材以水5碗煮至2碗當茶飲用。37春季常用的養生食療方消脂茶夏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五部分
109夏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五部分38
110夏季養生
夏季養生夏屬火,主長養心氣。中醫認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起居應夜臥早起,以應天地之生機。情緒上平和制怒,外向舒發。多沐浴以保持腠理宣通、汗液排泄順暢,水宜溫不宜涼,以免毛竅被激收斂,汗鬱於內而生痤疿。39夏季養生夏季養生夏屬火,主長養心氣。
111夏季養生不要避免陽光照曬,但在正午烈日則不宜。室外工作光線過強時須注意保護眼睛,皮膚嬌嫩者不宜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以免灼傷。天時暑熱,人喜避於陰涼之處,注意不可貪涼太過,尤須避免在陰涼風道處露臥,以免內襲經絡,致成風痹。40夏季養生不要避免陽光照曬,但在正午烈日則不宜。室外工作
112夏季養生衣著上,夏日多汗,衣宜常換,汗衣久著,易生痱子等皮膚病。著衣應求寬鬆透氣,以免皮膚排泄受阻。久在烈日下,應備遮陽帽,不使烈日過曬頭部。不宜脫衣用風扇猛吹夜臥應注意遮護臍部,脾胃陽氣弱者尤須注意。41夏季養生衣著上,夏日多汗,衣宜常換,汗衣久著,易生痱子
113夏季養生飲食上,夏日汗多渴飲,沖淡胃液,多用甜味飲料,常致胃納不佳,應稍加鹹味以助陰氣。食物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為好,生冷食品不可太過,又須注意清潔。42夏季養生飲食上,夏日汗多渴飲,沖淡胃液,多用甜味飲料,
114夏季養生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補充水分外,它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很適合夏天食用調味品可適當的使用,像大蒜、蔥、薑等,除了能增加食慾外,還有殺菌的作用,可以預防腸胃道的毛病43夏季養生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補充水分外,它還
115夏季養生夏天因天氣悶熱,大家都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暑,這應有所節制,天氣熱身體的血液多分布於體表,相對造成消化道的貧血狀態,再飲用過多冰冷飲料,很容易損傷腸胃引起發炎44夏季養生夏天因天氣悶熱,大家都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暑,
116夏季養生藥養上,體弱者可酌用清暑藥品以防中暑,南方山區重巒疊嶂,正是瘴氣發動之時,入山應酌服避瘟除瘴的保健藥品。-石菖蒲.艾葉.佩蘭.蒼朮素有痼疾,喜發於冬季者(如咳喘等),可借夏日平穩之時,服用扶正培本藥物,使元氣漸旺,體質復壯,逐漸減弱、制止疾病的發作。---冬病夏治45夏季養生藥養上,體弱者可酌用清暑藥品以防中暑,南方山區
117夏季養生—長夏夏秋之間,屬長夏季節,主濕。此季多雨水,濕氣重,溫度高,多汗喜飲,故貪涼過飲,可生內濕
天暑地濕,易受外濕,應注意不在濕地久停、坐臥,不恃勇冒雨,不過嗜肥甘脂酒,以免濕蓄於脾,運化失健,釀生百疾46夏季養生—長夏夏秋之間,屬長夏季節,主濕。此季多雨水,
118夏季養生六一散.六一散是金·劉河間創制的一首具有清暑利濕作用的名方【處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功能與主治】清暑利濕。內服用於暑熱身倦,口渴泄瀉,小便黃少;外治痱子刺癢。【用法與用量】調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47夏季養生六一散.秋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六部分
119秋季養生原則與應用第六部分48
120秋季養生-前言1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49秋季養生-前言1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從這一天開始,
121秋季養生--前言2秋的本質在“涼”字。正是這種氣溫漸低的“涼”,常誘發中老年人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膽絞痛、栓塞、中風等病症。秋天涼冷的氣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緒上出現波動,對老年人常表現爲乏力,不愉快,失眠,頭暈和易激動等。50秋季養生--前言2秋的本質在“涼”字。正是這種氣溫漸
122秋季養生--前言3整個自然界變化是循序漸進的,立秋的氣候由熱轉涼,節氣交接為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為原則。51秋季養生--前言3整個自然界變化是循序漸進的,立秋的氣
123秋季養生秋季養生秋屬金,主收養肺氣。秋三月,天氣肅殺,地氣清明,到了收穫成熟的季節。起居應早臥早起,以應天地內收之氣。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可出遊郊野,觀賞秋天景致;喜靜者可臨書摹畫,使胸懷舒暢,情志安寧。52秋季養生秋季養生秋屬金,主收養肺氣。秋三月,天氣肅
124秋季養生衣著上,初秋炎夏之氣未盡,人之一夏所感暑氣未退,只是早晚逐漸涼快,年老體弱者應避免著涼。中秋早晚雖涼,但午間尚較熱,故不宜多穿,早晚適當增加衣服。晚秋則由涼轉冷,要根據體質、狀態、氣候、時間增減衣服
53秋季養生衣著上,初秋炎夏之氣未盡,人之一夏所感暑氣未退
125秋季養生飲食上,經一夏之消耗,體力損耗,胃口轉佳,且秋日百物收成,瓜果豐盛,飯菜上要注意食慾好而量不太過,質不過豐,味不過厚,瓜果鮮而食有節制,不能貪食無度,尤其注意潔淨,以免發生泄瀉、痢疾等疾病。有苦夏現象可酌情增加飲食營養,補充夏日之損失;但無此現象者,不可厚味太過,以免痰濕積滯或致肥胖。54秋季養生飲食上,經一夏之消耗,體力損耗,胃口轉佳,且秋
126秋季養生藥養上,秋季氣候轉燥,無濕邪停蓄者可以酌用滋潤之品,有痰咳舊疾者酌服潤肺化痰藥以防止舊疾發作,體氣虛弱易感外邪者試服玉屏風散等以扶正禦邪。55秋季養生藥養上,秋季氣候轉燥,
127秋季養生水梨有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柿子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澀腸止瀉的功效百合有潤肺止咳、安神鎮靜的功效蓮藕有清肺熱、止鼻血、解渴除煩的功效都是當季很適合食用的蔬果56秋季養生水梨有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
128秋季養生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
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57秋季養生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秋季燥氣當令,
129秋季養生中藥有一些養陰潤肺的藥物,如西洋參、麥門冬、天門冬、枸杞、冬蟲夏草、山藥、茯苓、川貝母、柿霜、玉竹、石斛等都可以配合食用,有強化呼吸道能力,和皮膚保濕的作用58秋季養生中藥有一些養陰潤肺的藥物,如西洋參、麥門冬、天
130冬季養生冬屬水,主藏納腎氣。冬三月,天寒地凍,萬物閉藏,陽氣收斂於內,寒水當令。起居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收斂潛藏,不妄泄陽氣於外。居處宜保暖,冷風不宜直入,戶外活動時不使衣著過於單薄,室內外溫差過大者注意禦寒。不帶汗外出,不沐浴過頻,以免汗多傷陽,不在浴室過久,避免汗泄太過而暈厥。宜活動以使陽氣旺於內,不為寒侵。注意控制房事,不令頻傷陽氣59冬季養生冬屬水,主藏納腎氣。冬三月,天寒地凍,萬物閉藏
131冬季養生衣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电商托盘采购合同
-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活动策划方案书
- 在厂员工免责协议书
-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工程项目合作协议书人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合同
- 医疗器械产品分销代理合同
- 小学二年级机械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29独轮车走钢管
-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桥博常见问题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绪论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 电缆桥架招标文件范本(含技术规范书)
- 试车场各种道路施工方案设计
- 贵州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泰国主要城市中英泰文对照
- 鸽巢问题说课稿(共6页)
-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 《国际商务》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