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转嫁课件_第1页
税负转嫁课件_第2页
税负转嫁课件_第3页
税负转嫁课件_第4页
税负转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税收原则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1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的定义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2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2“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马克思3“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445566“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托马斯•霍布斯7“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

“社会契约论”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当代资产阶级税收理论约翰•洛克8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利益交换说”约翰•洛克9约翰•洛克9二、税收的“三性”(一)税收的强制性(二)税收的无偿性(三)税收的固定性10二、税收的“三性”10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课税标准(四)税率(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六)起征点与免征额(七)课税基础11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11(一)纳税人--对谁征税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的缴纳者。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12(一)纳税人--对谁征税12(二)课税对象--对什么征税指的是课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税目:也称课税品目,是征税对象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它体现具体的征税范围。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13(二)课税对象--对什么征税13(四)税率: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率--征多少税定额税即固定税额,对征税对象的数量规定每单位征收某一固定的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的征收。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形式,它一般适用于对商品和劳务的税率。14(四)税率: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率14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15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16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税级税率(%)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元)全额累进税额(元)超额累进税额(元)25000以下2025000250005000500025001~5000030500002500015000750050001~75000407500025000300001000075001~10000050100000250005000012500//100000100000500003500017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税级税率(%)适用全额累进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18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19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名义税率-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边际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款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单位课税对象所适用的税率平均税率-纳税人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20名义税率-税法上规定的税率20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纳税能力征税能力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税收收入。21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21税基,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财富,收入,指出等都可以成为税基。税基可以是金额,也可以是重量、面积、数量或容积等。22税基,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财富,收入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二)直接税与间接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五)中央税与地方税23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23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24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24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课税原则——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

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政策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即节省原则。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25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25(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横向公平纵向公平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26(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26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27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税收的经济效率首先是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第二层次的要求是保护税本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要求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28税收的经济效率28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29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三、税收中性问题1.税收中性的含义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1)国家征税是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30三、税收中性问题1.税收中性的含义30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1)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2)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31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31GPFEDHQOBCS+TSDA图8-2税收的超额负担(图中的FDE即是)32GPFEDHQOBCS+TSDA图8-2税收的超额负担(图

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逃税: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等。

33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33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34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34(二)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方式:

2.后转方式:3.其他转嫁方式:

混转(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35(二)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35(1)前转方式:顺转,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这可以说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也最普遍的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主要是指这种情况。36(1)前转方式:顺转,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2)后转方式:逆转,在纳税人不能采取提高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税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可以压低进货的价格,向后转嫁税收负担。37(2)后转方式:逆转,在纳税人不能采取提高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①混转(散转):有时税负转嫁过程是单纯的前转或后转,但更多的情况是同一笔税款,有一部分采取向后转嫁,还有一部分则采取向前转嫁。这种前转和后转的混合即是散转。38①混转(散转):有时税负转嫁过程是单纯的前转或后转,但更多的②消转:纳税人对所缴纳的税款,既不采取向前转嫁也不采取向后转嫁的方式时,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革新生产技术等方法,以补偿其纳税损失,使税后的利润水平与纳税前的利润水平大体保持一致,致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效益提高中自行消失。39②消转:纳税人对所缴纳的税款,既不采取向前转嫁也不采取向后转③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上是由卖方负担。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40③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纳税人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41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PP1P2OP3DSS’SS’Q图8-4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

图8-3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SQDDSS’P2P1P3OS’P42PP1P2OP3DSS’SS’Q图8-4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三、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企业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在物质利益驱动下,税负转嫁的动机强化了。价格市场化为税负转嫁提供了充分条件。商品课税为主体,有更广阔的空间。43三、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43(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应强化税收征管工作

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

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44(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44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税收原则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45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1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的定义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46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2“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马克思47“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484495506“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托马斯•霍布斯51“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

“社会契约论”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当代资产阶级税收理论约翰•洛克52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利益交换说”约翰•洛克53约翰•洛克9二、税收的“三性”(一)税收的强制性(二)税收的无偿性(三)税收的固定性54二、税收的“三性”10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课税标准(四)税率(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六)起征点与免征额(七)课税基础55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11(一)纳税人--对谁征税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的缴纳者。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56(一)纳税人--对谁征税12(二)课税对象--对什么征税指的是课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税目:也称课税品目,是征税对象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它体现具体的征税范围。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57(二)课税对象--对什么征税13(四)税率: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率--征多少税定额税即固定税额,对征税对象的数量规定每单位征收某一固定的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的征收。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形式,它一般适用于对商品和劳务的税率。58(四)税率: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率14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59累进税率,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60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税级税率(%)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元)全额累进税额(元)超额累进税额(元)25000以下2025000250005000500025001~5000030500002500015000750050001~75000407500025000300001000075001~10000050100000250005000012500//100000100000500003500061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税级税率(%)适用全额累进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62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63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名义税率-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边际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纳税人所纳税款的变动额与课税对象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即最后一单位课税对象所适用的税率平均税率-纳税人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率64名义税率-税法上规定的税率20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纳税能力征税能力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税收收入。65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21税基,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财富,收入,指出等都可以成为税基。税基可以是金额,也可以是重量、面积、数量或容积等。66税基,是指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财富,收入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二)直接税与间接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五)中央税与地方税67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23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68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24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课税原则——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

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政策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即节省原则。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69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25(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横向公平纵向公平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70(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26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71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税收的经济效率首先是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第二层次的要求是保护税本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要求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72税收的经济效率28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73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三、税收中性问题1.税收中性的含义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1)国家征税是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74三、税收中性问题1.税收中性的含义30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1)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2)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75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31GPFEDHQOBCS+TSDA图8-2税收的超额负担(图中的FDE即是)76GPFEDHQOBCS+TSDA图8-2税收的超额负担(图

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逃税: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和抗税等。

77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33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78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34(二)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方式:

2.后转方式:3.其他转嫁方式:

混转(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79(二)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35(1)前转方式:顺转,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这可以说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也最普遍的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主要是指这种情况。80(1)前转方式:顺转,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2)后转方式:逆转,在纳税人不能采取提高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税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可以压低进货的价格,向后转嫁税收负担。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