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练习_第1页
百家争鸣练习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B.“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众多豪门望族B.众多思想流派C.众多地方政权D.众多文学形式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举贤良对策D三教合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战国时期百家争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B.科学文化的发展C.社会的大变革D.战国七雄混战“诸子百家”活动的宗旨是()A.游说君主,寻求进入统治阶层B.研究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C.传播文化,发展学术D.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性本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界的革新TOC\o"1-5"\h\z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战国时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C.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无为”②“仁”③“礼”④“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第1页共6页第第页共6页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15.下列有关孔子“仁”的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即“爱人”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D.②③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15.下列有关孔子“仁”的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即“爱人”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D.②③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仁”B.“礼”()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C.“仁政”)D.性善说”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仁”的提出最早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中“仁”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C.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0.21.22.23.D.韩非子西汉时期)。D•宋朝时期B.D.主张以仁爱之心和谐人际关系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反对苛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D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24.A.②④C.②③B.①③25.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实质是A.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A.孔子地位低下,位卑言微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C.受其他学派的打击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下列关于对孔子叙述正确的是()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D.①④()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D.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A.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D.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孔子“仁”的思想①包含对百姓的爱护②体现民本思想③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④有利于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德治”将要取代“法治”二.非选择题:31.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异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荀子在《天论》中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规律)。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又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循环)之无端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之谓本。”对此,郭沫若指出:“(荀子)只承认变化而看不出进化,只承认循环而看不出发展。”请回答:(1)荀子有哪些重要主张?2)根据上引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3)荀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之处?(4)根据材料及荀子的主张说明荀子思想的阶级属性。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古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礼义之化也。——以上均摘自《荀子.性恶》材料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1)材料一提出的是什么观点?和谁的主张是对立的?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荀子认为才能怎样改造人恶的本性?3)荀子衡量人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黔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同上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发展趋势如何?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推行过那些思想文化政策?3)如何评价西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跛。子日:“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为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请回答:(1)三段材料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TOC\o"1-5"\h\z1.A2.B3.B4.A5.D解析: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制的形成时期,地主阶级治国模式不可能确定。6.C解析:当时处于奴隶制解体封建社会的形成的社会变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7.C8.D9.B10.A11.B解析:由题干中“稷下学宫中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可作出准确判断。12.A13.B14.DB解析: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④错误。16.A17.C18.C19.D20.A21.D22.C23.A24.A25.D26.B27.C28.DA解析:题中①②③④均符合孔子“仁”的思想。B解析:事物是联系、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二.非选择题:31.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1)荀子有哪些重要主张?主张: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根据上引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根源: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随着铁器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他的思想正是这种社会情况的反映。(3)荀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之处?荀子认为事物运动只是无穷的简单循环,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表面现象,而没能指出其实质。荀子的主张只是维护其本阶级的利益的。(4)根据材料及荀子的主张说明荀子思想的阶级属性。荀子用简单循环论来论证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永恒性,他所谓的“大本”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制度的愿望和要求,说明其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提出的是什么观点?和谁的主张是对立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荀子认为才能怎样改造人恶的本性?依靠君主的权威,法律的制裁,礼义制度的约束,后天的学习和教育。(3)荀子衡量人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是否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礼义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这些礼义制度和法律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其中许多内容是损害被压迫阶级利益的。(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发展趋势如何?原因何在?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从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推行过那些思想文化政策?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西汉董仲舒提出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3)如何评价西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秦朝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独尊儒术”虽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