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课件_第1页
射频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课件_第2页
射频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课件_第3页
射频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课件_第4页
射频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

2011年3月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1

概述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是微波组件之一,由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电缆经适配组装而成。根据相配电缆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半硬、半柔软、柔软电缆组件。半硬电缆-----只可弯曲一次(弯曲半径≥电缆的静态最小弯曲半径);半柔软电缆——允许弯曲数次(一般十次以内、弯曲半径≥动态弯曲半径);柔软电缆-----可以反复弯曲(上百甚至上万次、弯曲半径≥动态弯曲半径)。概述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是微波组件之一,由2

概述

对应产品的通用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与国际、国外标准对比等效符号标准号1射频电缆组件总规范GJB1215A-2005idtMIL-C-55427A-1978(已由MIL-PRF-55427B)代替2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1部份: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738.1idtIEC60966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2-1部份: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2idtIEC-60966-2-1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3部份:半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3idtIEC60966-3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4部份:半硬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4idtIEC60966-4概述对应产品的通用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3概述

这三类电缆组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特性(自然环境和应用平台)除对相应产品的详细规范和制造工艺规程以及质量控制程序之外,必须考虑产品在具体的使用过程达到应用目标。下面以柔软射频电缆组件为例,简单介绍产品的典型设计方法、制造过程、调测。以及使用可靠性问题。概述这三类电缆组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特性(自4一、设计

1、对产品标准的理解

(1)GJB1215A (2)IEC966

2、对具体产品技术要求的理解 (1)机械 (2)电气 (3)环境一、设计1、对产品标准的理解5一、设计

3、典型结构设计过程 (1)选材 (2)编制设计文件 (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 (4)通用和专用工艺 (5)通用和专用工装 (6)初样验证一、设计3、典型结构设计过程6一、设计

(1)选材:电缆组件是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同轴电缆的配接. ①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 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 ③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同轴电缆是适配的。一、设计(1)选材:电缆组件是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同轴电7一、设计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有产品合格证,而是要确认选用的连接器的性能是可以满足组装后电缆组件的指标要求的。 ①主要电参数:工作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功率容量等; ②电缆配接机构的结构和类型(焊、压、螺 纹…); ③中心内导体的固定性、界面尺寸等等; ④环境性能:(工作温度范围、盐雾…)。一、设计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8一、设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有产品合格证,而是要确认选用的电缆的性能是可以满足组装后电缆组件的指标要求的。①主要电参数:工作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功率、电长度稳定性]②电缆的结构及尺寸:中心导体(单股、多股、镀层)介质(实芯、打孔、低密度整体、低密度绕包等等)外导体(整体、单层、多层、编织、绕带)外护套(阻燃、防紫外线)③机械性能(拉伸、弯曲、抗扭、抗压)④耐环境性能(温度、盐雾)⑤电缆的下线(半硬、柔软、螺纹管)⑥与连接器配接的剥线尺寸、剥线工艺等等。一、设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9一、设计

(2)编制设计文件①文件 产品标准 装配图 电缆剥线图②部件 XX型射频同轴连接器③零件④材料标志套热缩管 …一、设计(2)编制设计文件10一、设计

(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一、设计(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11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⒈装配工艺流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 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 ⑴电缆的下料 ⑵焊接 ⑶精修电缆端面 ⑷调测(电参数) ⒋工艺环境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⒈装配工艺流程12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装配工艺流程图

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装配工艺流程图

13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射频电缆组件装配过程中,关键工序一般是: ①下料 ②内外导体的焊接; ③电缆端面的精修; ④射频电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⑤特殊产品:如精密、稳相、大功率等射频电缆组件,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设备条件必须另外确定。

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

14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电缆的下料电缆下料之所以是关键工序,尤其在精密电缆组件的装配工艺中,是关系到下道工序以至产品主要电参数的。因此电缆下料要达到以下要求:①长度尺寸准确、并一致性好;②切断处端面平齐;③保证芯线(内导体)不偏心;④长度方向的变形要在控制范围内。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5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2)焊接电缆与连接器内、外导体的焊接质量,是直接影响产品的机、电性能。一般焊接方法如下:①接触焊—焊料或焊接件与焊接工具(热源)直接接触,如烙铁焊、电流焊等;②非接触焊—焊料或焊接件不与焊接工具直接接触,如感应焊;③内导体的焊接;④外导体的焊接;⑤焊接质量的评估。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6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3)电缆端面的精修电缆端面的精修是保证电缆与连接器适配、调节组件电长度、提高组件射频电性能的(反射、损耗、相位一致性等)关键工序之一。要求精修后的电缆端面达到: ①芯线垂直精修端面、外表面无损伤; ②电缆端面(包含外导体衬套)目测平整; ③电缆外导体切口整齐、无毛刺、无向内翻卷; ④介质切割整齐、表面无金属屑和其它污染。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7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4)射频电参数的测量 ①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②损耗的测量; ③电长度(相位)的测量; ④三阶互调(PIM)的测量; ⑤电磁屏蔽(射频泄漏)的测量。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8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射频电缆组件的试验、验证(1)研制开发或样品试制阶段,往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一些单项试验和验证;(2)产品定型要进行鉴定试验;(3)定型后产品进入中试生产或批生产,则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定期(累计批量)进行周期检验(C组)。2.射频电缆组件的特殊试验(另行介绍)(1)低气压下的电参数测量;(2)随机振动下的射频电参数测量;(3)相位随温度的变化;(4)耐功率试验。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射频电缆组件的试验、19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1)反射测量(S11、S22) ①测量系统及设备 a.标网 b.矢网 ②测量系统的准备 a.系统状态的设置(以8753ES)、 扫描点数(201)、中频、扫描时间; b.是否采用测量用转接器或测量用电缆,单端口还是 双端口(S11,S22); C.系统校正 频率起、止,VWR,格度,CAL:选择校正件→单端口(S11)→开路O→短路S→负载L→校正完毕。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20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2)传输测量(S12、S21) ①测量系统及设备 a.标网(损耗) b.矢网(损耗、相位) ②测量系统的准备 a.系统状态的设置(以8753ES)、 扫描点数(801以上)、中频(300~1000Hz)、扫描时间; b.是否采用测量用转接器或测量用电缆,双端口(S12,S21) C.系统校正 频率起、止,插损LOG,格度;相位PHA、格度;CAL:选择直通→校正完毕。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21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3)关于时域和频域 ①矢量网络分析仪增加时域功能(010附件),则可以实现时域和频域的转换,也就是扫频测量(频域)其横座标是频率,而时域是扫描的时间(ns)。 ②时域的用途 电缆组件从输入界面到输出界面、全过程中,电磁波传输每个时刻的反射大小,从而确定被测件内反射异常的位置。 ③时域设置(以8753ES为例) a.必须具备时域功能; b.按反射设置、校正系统; c.选择“SYSTEM”键→“TransformMenu”键→Transform→on/off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221、电缆的结构(典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四、柔软稳相电缆组件

1、电缆的结构(典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四、柔232、电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名称结构与性能关系介质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绕包损耗、相位等外导体1镀银铜带叠层绕包电缆3450:δ=0.1、B=3损耗、相位、射频泄漏、机械强度等电缆UFB311A:δ=0.08、B=3.7外导体2镀银铜线编织电缆3450:δ=0.09×10电缆3450:δ=0.15×62、电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24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⑴弯曲——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使电缆的内弯曲表面局部压缩,造成永久性折皱变形,造成不可恢复的电性能恶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25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⑵拉伸——大于规定的轴向力拉伸(超过10m电缆重量),外导体变形变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26⒊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⑶扭曲——改变外导体的内径,破坏了电缆的均匀性,大于5~15°,造成失效; ⑷受压——大于规定的压强,造成局部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⒊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27⒋连接器的结构(典型SMA) 连接器是一段非柔软的刚性同轴线,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机构,对于稳相电缆来讲,与电缆配接处一般采用焊接方式。由于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机构,在插头、座旋紧时,易造成电缆的扭曲;同时由于连接器与电缆配接段是一段刚性与柔性的过渡段,容易造成弯曲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⒋连接器的结构(典型SMA)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28电缆受损变形前后对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受损变形前测试曲线

时域测试电压驻波比测试受损变形后测试曲线

电缆受损变形前后对比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受损变29⑴组件装配时应一手抓尾部热缩管部位,另一手将插头对准插座后拧紧连接帽,然后用力矩扳手上紧。常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拧紧力矩如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5、使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注意事项连接器型号NTNCSMA拧紧力矩磅力·英寸6~104~67~10N·m(0.678~1.03)(0.452~0.678)(0.79~1.13)建议使用力矩8(0.9)8(0.9)8(0.9)⑴组件装配时应一手抓尾部热缩管部位,另一手将插头对准插座后拧30⑵无包装盒的电缆组件成品,不能叠放;带包装盒的电缆组件叠放不能超过5层;⑶运输应保持原包装状态,防雨淋、撞击和挤压,不能无包装运输;⑷组件贮存应包装完好存放。贮存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70%,无腐蚀性气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⑵无包装盒的电缆组件成品,不能叠放;带包装盒的电缆组件叠放不31

五、半刚射频电缆组件

1、半刚电缆一般只能弯曲一次,制造过程中不允许随意对半刚组件进行弯曲;2、在电缆弯曲时,弯曲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如图尺寸A),并且组件弯曲后,电缆轴向与连接器端面的最小距离要大于电缆对此方面的要求(如图尺寸B);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五、半刚射频电缆组件1、半刚电缆一般只能弯曲一次,制323、使用时,不应使半刚电缆组件有应力存在。安装时应先固定组件一端的连接器,连接另一端连接器时,应使与其连接部件处于浮动状态,待连接器插头、座连接好后,调整好连接部件的位置后再固定,尽量使半刚组件处于自由状态;4、组件装配时应将插头对准插座后拧紧连接帽,然后再用力矩扳手上紧。常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拧紧力矩如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连接器型号NTNCSMA拧紧力矩磅力·英寸6~104~67~10N·m(0.678~1.03)(0.452~0.678)(0.79~1.13)建议使用力矩8(0.9)8(0.9)8(0.9)3、使用时,不应使半刚电缆组件有应力存在。安装时应先固定组件335、组件长度电缆外径之比超过10:1时,应考虑电缆段的支撑,不应该无支撑悬挂,支撑间隔0.3米左右。最好有支撑管、架,以保证组件的抗振等性能。6、弯制成形的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当插头与插座旋接好后,不允许再对电缆进行弯曲、旋转等操作(如右图);7、电缆段不能重压、撞击、挤伤,不能使电缆变形;8、运输应保持原包装状态,防雨淋、撞击和挤压,不能无包装运输;9、组件贮存应包装完好存放。贮存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70%,无腐蚀性气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5、组件长度电缆外径之比超过10:1时,应考虑电缆段的支撑,34交流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交流到此结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35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设计与制造

2011年3月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36

概述

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是微波组件之一,由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电缆经适配组装而成。根据相配电缆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半硬、半柔软、柔软电缆组件。半硬电缆-----只可弯曲一次(弯曲半径≥电缆的静态最小弯曲半径);半柔软电缆——允许弯曲数次(一般十次以内、弯曲半径≥动态弯曲半径);柔软电缆-----可以反复弯曲(上百甚至上万次、弯曲半径≥动态弯曲半径)。概述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是微波组件之一,由37

概述

对应产品的通用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与国际、国外标准对比等效符号标准号1射频电缆组件总规范GJB1215A-2005idtMIL-C-55427A-1978(已由MIL-PRF-55427B)代替2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1部份: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738.1idtIEC60966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2-1部份: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2idtIEC-60966-2-1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3部份:半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3idtIEC60966-3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4部份:半硬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GB/T17738.4idtIEC60966-4概述对应产品的通用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38概述

这三类电缆组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特性(自然环境和应用平台)除对相应产品的详细规范和制造工艺规程以及质量控制程序之外,必须考虑产品在具体的使用过程达到应用目标。下面以柔软射频电缆组件为例,简单介绍产品的典型设计方法、制造过程、调测。以及使用可靠性问题。概述这三类电缆组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特性(自39一、设计

1、对产品标准的理解

(1)GJB1215A (2)IEC966

2、对具体产品技术要求的理解 (1)机械 (2)电气 (3)环境一、设计1、对产品标准的理解40一、设计

3、典型结构设计过程 (1)选材 (2)编制设计文件 (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 (4)通用和专用工艺 (5)通用和专用工装 (6)初样验证一、设计3、典型结构设计过程41一、设计

(1)选材:电缆组件是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同轴电缆的配接. ①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 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 ③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同轴电缆是适配的。一、设计(1)选材:电缆组件是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射频同轴电42一、设计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有产品合格证,而是要确认选用的连接器的性能是可以满足组装后电缆组件的指标要求的。 ①主要电参数:工作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功率容量等; ②电缆配接机构的结构和类型(焊、压、螺 纹…); ③中心内导体的固定性、界面尺寸等等; ④环境性能:(工作温度范围、盐雾…)。一、设计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43一、设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有产品合格证,而是要确认选用的电缆的性能是可以满足组装后电缆组件的指标要求的。①主要电参数:工作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功率、电长度稳定性]②电缆的结构及尺寸:中心导体(单股、多股、镀层)介质(实芯、打孔、低密度整体、低密度绕包等等)外导体(整体、单层、多层、编织、绕带)外护套(阻燃、防紫外线)③机械性能(拉伸、弯曲、抗扭、抗压)④耐环境性能(温度、盐雾)⑤电缆的下线(半硬、柔软、螺纹管)⑥与连接器配接的剥线尺寸、剥线工艺等等。一、设计射频同轴电缆是“合格”的:不单纯是指它44一、设计

(2)编制设计文件①文件 产品标准 装配图 电缆剥线图②部件 XX型射频同轴连接器③零件④材料标志套热缩管 …一、设计(2)编制设计文件45一、设计

(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一、设计(3)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46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⒈装配工艺流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 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 ⑴电缆的下料 ⑵焊接 ⑶精修电缆端面 ⑷调测(电参数) ⒋工艺环境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⒈装配工艺流程47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装配工艺流程图

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装配工艺流程图

48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射频电缆组件装配过程中,关键工序一般是: ①下料 ②内外导体的焊接; ③电缆端面的精修; ④射频电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⑤特殊产品:如精密、稳相、大功率等射频电缆组件,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设备条件必须另外确定。

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 ⒉关键工序的确定

49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1)电缆的下料电缆下料之所以是关键工序,尤其在精密电缆组件的装配工艺中,是关系到下道工序以至产品主要电参数的。因此电缆下料要达到以下要求:①长度尺寸准确、并一致性好;②切断处端面平齐;③保证芯线(内导体)不偏心;④长度方向的变形要在控制范围内。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50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2)焊接电缆与连接器内、外导体的焊接质量,是直接影响产品的机、电性能。一般焊接方法如下:①接触焊—焊料或焊接件与焊接工具(热源)直接接触,如烙铁焊、电流焊等;②非接触焊—焊料或焊接件不与焊接工具直接接触,如感应焊;③内导体的焊接;④外导体的焊接;⑤焊接质量的评估。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51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3)电缆端面的精修电缆端面的精修是保证电缆与连接器适配、调节组件电长度、提高组件射频电性能的(反射、损耗、相位一致性等)关键工序之一。要求精修后的电缆端面达到: ①芯线垂直精修端面、外表面无损伤; ②电缆端面(包含外导体衬套)目测平整; ③电缆外导体切口整齐、无毛刺、无向内翻卷; ④介质切割整齐、表面无金属屑和其它污染。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52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4)射频电参数的测量 ①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②损耗的测量; ③电长度(相位)的测量; ④三阶互调(PIM)的测量; ⑤电磁屏蔽(射频泄漏)的测量。二、制造(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⒊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设备53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射频电缆组件的试验、验证(1)研制开发或样品试制阶段,往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一些单项试验和验证;(2)产品定型要进行鉴定试验;(3)定型后产品进入中试生产或批生产,则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定期(累计批量)进行周期检验(C组)。2.射频电缆组件的特殊试验(另行介绍)(1)低气压下的电参数测量;(2)随机振动下的射频电参数测量;(3)相位随温度的变化;(4)耐功率试验。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1.射频电缆组件的试验、54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1)反射测量(S11、S22) ①测量系统及设备 a.标网 b.矢网 ②测量系统的准备 a.系统状态的设置(以8753ES)、 扫描点数(201)、中频、扫描时间; b.是否采用测量用转接器或测量用电缆,单端口还是 双端口(S11,S22); C.系统校正 频率起、止,VWR,格度,CAL:选择校正件→单端口(S11)→开路O→短路S→负载L→校正完毕。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55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2)传输测量(S12、S21) ①测量系统及设备 a.标网(损耗) b.矢网(损耗、相位) ②测量系统的准备 a.系统状态的设置(以8753ES)、 扫描点数(801以上)、中频(300~1000Hz)、扫描时间; b.是否采用测量用转接器或测量用电缆,双端口(S12,S21) C.系统校正 频率起、止,插损LOG,格度;相位PHA、格度;CAL:选择直通→校正完毕。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56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3)关于时域和频域 ①矢量网络分析仪增加时域功能(010附件),则可以实现时域和频域的转换,也就是扫频测量(频域)其横座标是频率,而时域是扫描的时间(ns)。 ②时域的用途 电缆组件从输入界面到输出界面、全过程中,电磁波传输每个时刻的反射大小,从而确定被测件内反射异常的位置。 ③时域设置(以8753ES为例) a.必须具备时域功能; b.按反射设置、校正系统; c.选择“SYSTEM”键→“TransformMenu”键→Transform→on/off三、试验、验证(以柔软电缆组件为例)3.主要射频电参数的测量571、电缆的结构(典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四、柔软稳相电缆组件

1、电缆的结构(典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四、柔582、电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名称结构与性能关系介质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绕包损耗、相位等外导体1镀银铜带叠层绕包电缆3450:δ=0.1、B=3损耗、相位、射频泄漏、机械强度等电缆UFB311A:δ=0.08、B=3.7外导体2镀银铜线编织电缆3450:δ=0.09×10电缆3450:δ=0.15×62、电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59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⑴弯曲——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使电缆的内弯曲表面局部压缩,造成永久性折皱变形,造成不可恢复的电性能恶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60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⑵拉伸——大于规定的轴向力拉伸(超过10m电缆重量),外导体变形变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3、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61⒊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 ⑶扭曲——改变外导体的内径,破坏了电缆的均匀性,大于5~15°,造成失效; ⑷受压——大于规定的压强,造成局部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⒊造成电缆性能恶化的几种机械性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62⒋连接器的结构(典型SMA) 连接器是一段非柔软的刚性同轴线,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机构,对于稳相电缆来讲,与电缆配接处一般采用焊接方式。由于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机构,在插头、座旋紧时,易造成电缆的扭曲;同时由于连接器与电缆配接段是一段刚性与柔性的过渡段,容易造成弯曲损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⒋连接器的结构(典型SMA)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63电缆受损变形前后对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受损变形前测试曲线

时域测试电压驻波比测试受损变形后测试曲线

电缆受损变形前后对比中国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