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颅内和椎管内的肿瘤,包括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以及胚胎残余组织。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继发性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形成的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颅内和椎管内的肿瘤,包括原1
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9%。其中颅内肿瘤约为85%,脊髓腔内肿瘤约为15%。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儿童的原发性脑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2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少年儿童以后颅窝及中线肿瘤较常见,如低度恶性星行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则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多见,如星行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多见。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少年儿童以后3一
颅内原发肿瘤的特点:
1.颅内原发肿瘤的生长.扩展仅局限在没有弹性的颅腔内,不向脑外转移,只有种植。当肿瘤体积略有增大即压迫邻近正常组织,继而出现颅内高压等。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3.脑肿瘤的放疗剂量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很接近。而某些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照射时需要较高的剂量。一颅内原发肿瘤的特点:
1.颅内原发肿瘤的生长.扩展仅4
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肿瘤范围常常大于辅助检查所见的范围,故在放疗计划时,放疗区域应适当大于所见范围。
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5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
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
6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
2)位于中脑.桥脑.皮质运动区等手术危险区者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
3)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单纯放疗。但囊性病变或某些脑膜瘤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4)不宜手术治疗的小脑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松果体瘤;多发性转移性脑肿瘤。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7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此法特别适合非浸润性生长的肿瘤。适应症:垂体微腺瘤(有症状者),但肿瘤边缘距视通路至少5mm;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内,生长缓慢,其中良性占55-80%,恶性较少见,占20-45%。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晶状体:5Gy(白内障)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而某些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照射时需要较高的剂量。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垂体腺瘤是指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肿瘤,常见于30-45岁的成年人,儿童中罕见。4、认可较大的但低剂量的体积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一般用DXM10-20mgivqd。
2
放疗禁忌症
1)脑肿瘤的诊断证据不足
2)弥漫性退行性脑炎.脑萎缩,昏迷,弥漫性神经胶质增生症
3)
疑有脑肿瘤术后复发但尚未证实者。
4)放疗后脑肿瘤复发
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
2
放疗禁忌症
18三脑组织,脊髓的放射耐受剂量及放射损伤
1.
耐受剂量脑组织:60Gy(全脑)70Gy(1/4脑)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
晶状体:5Gy(白内障)视网膜:50Gy(视力丧失)
视神经:60Gy(视力丧失)周围神经:60Gy(神经炎)
三脑组织,脊髓的放射耐受剂量及放射损伤
1.
耐92.
脑组织的放射反应
1)
急性放射反应:大多数发生在24小时到7天内,临床表现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加重,发热、烦躁不安或昏睡,反应性降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而突然死亡。2.
脑组织的放射反应
1)
急性放射反应:大多数发102)
后期放射反应:
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神经系统体征随发生坏死的部位不同而异。其原因可能是血管损伤的间接结果,也可能是脑组织直接受损的结果。
2)
后期放射反应:
临床症状出1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放射治疗原则一)、放射治疗原则:用“有效、安全”来概括。符合这一原则的计划必须做到靶区剂量适宜,即准确、均匀,同时尽量使靶区周围正常脑组织受量低,而周围未侵及的重要结构如脑干、颅神经等免受照射或在耐受量以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放射治疗原则一)、放射治疗原则:1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现代放射治疗常规的特点:1)采用高能X线2)采用固定装置的立体定向定位3)适形照射或IMRT4)常规剂量分割1.8-2.0Gy/次5)多叶光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现代放射治疗常规的特点:1)采用高能X132、有效、安全,许多临床资料均基于传统技术3、最大限度缩小高剂量体积4、认可较大的但低剂量的体积5、避免平行对穿野照射6、健侧结构免受照射,保护其功能。2、有效、安全,许多临床资料均基于传统技术14二)三维适行调强放射治疗
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此法特别适合非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二)三维适行调强放射治疗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15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照射技术,将高能放射线在空间三维集束聚于某一局限性的病变靶区进行单次或分次大剂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毁损,而病变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此法用于脑部肿瘤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16四)、全脑放疗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2、多发性脑转移瘤3、大脑胶质瘤病(Gliomotosiscerebri)4、多灶性恶性胶质瘤5、软脑膜恶性播散癌四)、全脑放疗适应症:17五)、全脑全脊髓放疗
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五)、全脑全脊髓放疗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18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降低20%左右(45-50Gy/45-50天)。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2)位于中脑.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当肿瘤体积略有增大即压迫邻近正常组织,继而出现颅内高压等。照射肿瘤区DT50Gy/5W。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3)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单纯放疗。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化较高,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且多有钙化。其原因可能是血管损伤的间接结果,也可能是脑组织直接受损的结果。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Gliomotosiscerebri)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禁忌症:在CT、MRI上肿瘤显示不清,瘤内出血或囊性变者;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15-20%,几乎都是胶质细胞瘤,以星行胶质细胞瘤为多见,儿童病例则以未分化胶质细胞瘤居多数。中脑剂量可达60Gy/60天四
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
Ⅰ、Ⅱ、Ⅲ、Ⅳ级。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191.
分化型(Ⅰ-Ⅱ级)
治疗原则: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Ⅱ级:常规作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如:脑干)进行单纯放疗(单纯手术的5年SR为0%,若行术后放疗则5年SR为25%-50%)。放射方法:全脑或半脑放射至40Gy/4-5W,缩野追加肿瘤床15-20Gy/2W。小脑区的肿瘤肿瘤剂量控制在45-50Gy/50天。1.分化型(Ⅰ-Ⅱ级)
治疗原则:20低或未分化型(Ⅲ-Ⅳ级)
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5月。治疗预后差。文献资料报告:一般仅20%病例生存一年,10%生存2年。现主张行去瘤手术(即使无法切除也应行减压手术),然后再作高剂量放射。先全脑放疗40-45Gy,再追加肿瘤床至DT65Gy/50-60天或全脑30Gy/2W,加肿瘤床21Gy/7次/12天。低或未分化型(Ⅲ-Ⅳ级)
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21五少枝胶质细胞瘤
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化较高,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且多有钙化。肿瘤虽呈浸润性生长,但肉眼可分辨边界,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较慢。
五少枝胶质细胞瘤
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22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须行术后放疗。除此之外,一般可以不考虑术后放疗。放疗技术:不需全脑或半脑照射,只需放射区域略大于可见瘤体。DT65Gy/50-60天。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23六室管膜瘤的放疗
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内,生长缓慢,其中良性占55-80%,恶性较少见,占20-45%。室管膜母细胞瘤和生长于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易随脑脊液出现脊髓腔内种植(其余类型则罕见种植性播散)。
六室管膜瘤的放疗
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24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Gy/5W。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DT30-35Gy/5W。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25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26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27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28总剂量45-55Gy/6-8W。DT65Gy/50-60天。2)位于中脑.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2、多发性的转移瘤:全脑照射30Gy/2W,或45Gy/4-5W,病员情况差者可12Gy/2天,或20Gy/5天,只作对症治疗剂量:45-50Gy/45-50天。浸润性大腺瘤周围骨质结构破坏;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Gy/5W。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肿瘤虽呈浸润性生长,但肉眼可分辨边界,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较慢。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周围神经:60Gy(神经炎)1.
耐受剂量放射方法:全脑或半脑放射至40Gy/4-5W,缩野追加肿瘤床15-20Gy/2W。四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皮质运动区等手术危险区者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15-20%,几乎都是胶质细胞瘤,以星行胶质细胞瘤为多见,儿童病例则以未分化胶质细胞瘤居多数。六室管膜瘤的放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照射技术,将高能放射线在空间三维集束聚于某一局限性的病变靶区进行单次或分次大剂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毁损,而病变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Ⅰ、Ⅱ、Ⅲ、Ⅳ级。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晶状体:5Gy(白内障)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总剂量45-55Gy/6-8W。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29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30七
儿童脑肿瘤的放疗
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
31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降低20%左右(45-50Gy/45-50天)。2)儿童原发性脑肿瘤对射线敏感性较好,年龄越小越敏感。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4)放疗前先作颅内减压手术,否则很危险。
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322、髓母细胞瘤的放疗最常见于儿童,一般发生在小脑中线处,不仅局部复发率高,且经常由蛛网膜下腔扩散到脑及脊髓;髓母细胞瘤复发主要在后颅凹部分而成为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治疗失败的70%。它具有高度恶性,高度放射敏感性。2、髓母细胞瘤的放疗33治疗原则:先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肿瘤,另一方面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绝不允许用放射线进行诊断性治疗。放疗技术:全脑放射50Gy/6-7W,全脊髓腔放疗20Gy/2W,后颅窝追加15Gy(后颅窝剂量不低于50Gy)。在设计照射野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全脑及后颅窝照射区与全脊髓腔照射野上端的重叠而致高剂量照射的危险,同时又要防止照射间隔区太宽而出现漏照区。治疗原则:先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肿瘤,另一方面取得病理组织34八
颅内转移性脑肿瘤的放疗的治疗原则:
1、孤立的转移瘤可手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射外科治疗2、多发性的转移瘤:全脑照射30Gy/2W,或45Gy/4-5W,病员情况差者可12Gy/2天,或20Gy/5天,只作对症治疗八颅内转移性脑肿瘤的放疗的治疗原则:
1、孤立的转移瘤可35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有人认为大剂量DXM对肺和乳腺癌的脑转移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一般用DXM10-20mgivqd。4、“急淋”作全脑预防性放疗24Gy,约60%病例在40-120月内无颅内复发。但应注意在婴幼儿患者作预防性全脑放疗有可能促使在原期发生脑肿瘤。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36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37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38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39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40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
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垂体腺瘤是指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肿瘤,常见于30-45岁的成年人,儿童中罕见。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
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
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41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
功能性腺瘤(70%):GH腺瘤、泌乳素腺瘤、Cushing’sdisease、混合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等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30%)
常见的局部症状有:头痛、视力、视野和眼底视乳头的症状及体征,以及肿瘤侵犯下视丘的症状(嗜睡、多饮、多尿等)。
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42放射治疗技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疗。照射区域很小,针对蝶鞍区用4×4cm2或5×5cm2二野相对照射或三野交叉照射或进行同中心旋转治疗。剂量:45-50Gy/45-50天。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视交叉的放射后遗症。放射治疗技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疗。照射区域很小,针对蝶鞍区用43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四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一般最多只能作活检或减压手术。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Ⅰ、Ⅱ、Ⅲ、Ⅳ级。5)多叶光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中脑、脑干肿瘤所处位置较深,很难进行手术探察或切除。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剂量:45-50Gy/45-50天。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中脑剂量可达60Gy/60天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2)弥漫性退行性脑炎.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髓母细胞瘤复发主要在后颅凹部分而成为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治疗失败的70%。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适应症:垂体微腺瘤(有症状者),但肿瘤边缘距视通路至少5mm;拒绝或禁忌开颅的患者;蝶窦内残留,复发的肿瘤。禁忌症:在CT、MRI上肿瘤显示不清,瘤内出血或囊性变者;浸润性大腺瘤周围骨质结构破坏;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肿瘤侵及海绵窦者;肿瘤压迫三室后部,有下视丘功能障碍者。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44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45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46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47十中脑,脑干肿瘤的放疗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15-20%,几乎都是胶质细胞瘤,以星行胶质细胞瘤为多见,儿童病例则以未分化胶质细胞瘤居多数。中脑、脑干肿瘤所处位置较深,很难进行手术探察或切除。一般最多只能作活检或减压手术。有时只能凭临床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给予放疗而无法取得病理诊断。十中脑,脑干肿瘤的放疗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48放疗前先行颅内减压手术,放疗期间用药物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脑疝的形成。放疗技术:用双侧野及后野三野交叉治疗,或四野交叉治疗(肿瘤较大)。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总剂量45-55Gy/6-8W。中脑剂量可达60Gy/60天放疗前先行颅内减压手术,放疗期间用药物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脑疝的49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
2)位于中脑.桥脑.皮质运动区等手术危险区者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
3)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单纯放疗。但囊性病变或某些脑膜瘤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4)不宜手术治疗的小脑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松果体瘤;多发性转移性脑肿瘤。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50五)、全脑全脊髓放疗
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五)、全脑全脊髓放疗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51四
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
Ⅰ、Ⅱ、Ⅲ、Ⅳ级。四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星行胶质细胞52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53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54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降低20%左右(45-50Gy/45-50天)。2)儿童原发性脑肿瘤对射线敏感性较好,年龄越小越敏感。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4)放疗前先作颅内减压手术,否则很危险。
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55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562)位于中脑.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3、最大限度缩小高剂量体积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须行术后放疗。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现代放射治疗常规的特点: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视神经:60Gy(视力丧失)照射肿瘤区DT50Gy/5W。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成人则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多见,如星行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多见。先全脑放疗40-45Gy,再追加肿瘤床至DT65Gy/50-60天或全脑30Gy/2W,加肿瘤床21Gy/7次/12天。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Ⅰ、Ⅱ、Ⅲ、Ⅳ级。成人则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多见,如星行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多见。十中脑,脑干肿瘤的放疗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2)位于中脑.57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颅内和椎管内的肿瘤,包括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以及胚胎残余组织。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继发性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形成的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颅内和椎管内的肿瘤,包括原58
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9%。其中颅内肿瘤约为85%,脊髓腔内肿瘤约为15%。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儿童的原发性脑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59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少年儿童以后颅窝及中线肿瘤较常见,如低度恶性星行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则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多见,如星行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多见。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少年儿童以后60一
颅内原发肿瘤的特点:
1.颅内原发肿瘤的生长.扩展仅局限在没有弹性的颅腔内,不向脑外转移,只有种植。当肿瘤体积略有增大即压迫邻近正常组织,继而出现颅内高压等。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3.脑肿瘤的放疗剂量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很接近。而某些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照射时需要较高的剂量。一颅内原发肿瘤的特点:
1.颅内原发肿瘤的生长.扩展仅61
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肿瘤范围常常大于辅助检查所见的范围,故在放疗计划时,放疗区域应适当大于所见范围。
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62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
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
63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
2)位于中脑.桥脑.皮质运动区等手术危险区者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
3)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单纯放疗。但囊性病变或某些脑膜瘤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4)不宜手术治疗的小脑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松果体瘤;多发性转移性脑肿瘤。
1.
适应症:
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64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此法特别适合非浸润性生长的肿瘤。适应症:垂体微腺瘤(有症状者),但肿瘤边缘距视通路至少5mm;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内,生长缓慢,其中良性占55-80%,恶性较少见,占20-45%。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晶状体:5Gy(白内障)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而某些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照射时需要较高的剂量。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垂体腺瘤是指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肿瘤,常见于30-45岁的成年人,儿童中罕见。4、认可较大的但低剂量的体积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一般用DXM10-20mgivqd。
2
放疗禁忌症
1)脑肿瘤的诊断证据不足
2)弥漫性退行性脑炎.脑萎缩,昏迷,弥漫性神经胶质增生症
3)
疑有脑肿瘤术后复发但尚未证实者。
4)放疗后脑肿瘤复发
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
2
放疗禁忌症
165三脑组织,脊髓的放射耐受剂量及放射损伤
1.
耐受剂量脑组织:60Gy(全脑)70Gy(1/4脑)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
晶状体:5Gy(白内障)视网膜:50Gy(视力丧失)
视神经:60Gy(视力丧失)周围神经:60Gy(神经炎)
三脑组织,脊髓的放射耐受剂量及放射损伤
1.
耐662.
脑组织的放射反应
1)
急性放射反应:大多数发生在24小时到7天内,临床表现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加重,发热、烦躁不安或昏睡,反应性降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而突然死亡。2.
脑组织的放射反应
1)
急性放射反应:大多数发672)
后期放射反应:
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神经系统体征随发生坏死的部位不同而异。其原因可能是血管损伤的间接结果,也可能是脑组织直接受损的结果。
2)
后期放射反应:
临床症状出68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放射治疗原则一)、放射治疗原则:用“有效、安全”来概括。符合这一原则的计划必须做到靶区剂量适宜,即准确、均匀,同时尽量使靶区周围正常脑组织受量低,而周围未侵及的重要结构如脑干、颅神经等免受照射或在耐受量以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放射治疗原则一)、放射治疗原则:69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现代放射治疗常规的特点:1)采用高能X线2)采用固定装置的立体定向定位3)适形照射或IMRT4)常规剂量分割1.8-2.0Gy/次5)多叶光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现代放射治疗常规的特点:1)采用高能X702、有效、安全,许多临床资料均基于传统技术3、最大限度缩小高剂量体积4、认可较大的但低剂量的体积5、避免平行对穿野照射6、健侧结构免受照射,保护其功能。2、有效、安全,许多临床资料均基于传统技术71二)三维适行调强放射治疗
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减少30-50%正常脑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因而可安全地使肿瘤靶区剂量适当提高,从而提高治疗增益,如对脑转移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采用此法可提高放疗剂量。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此法特别适合非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二)三维适行调强放射治疗此法用于治疗脑瘤比传统放疗可72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照射技术,将高能放射线在空间三维集束聚于某一局限性的病变靶区进行单次或分次大剂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毁损,而病变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此法用于脑部肿瘤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73四)、全脑放疗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2、多发性脑转移瘤3、大脑胶质瘤病(Gliomotosiscerebri)4、多灶性恶性胶质瘤5、软脑膜恶性播散癌四)、全脑放疗适应症:74五)、全脑全脊髓放疗
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五)、全脑全脊髓放疗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75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降低20%左右(45-50Gy/45-50天)。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2)位于中脑.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当肿瘤体积略有增大即压迫邻近正常组织,继而出现颅内高压等。照射肿瘤区DT50Gy/5W。采用此法使受照射的正常脑组织体积大为减少,因而放疗所致副作用降低。3)术后局部复发进行单纯放疗。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化较高,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且多有钙化。其原因可能是血管损伤的间接结果,也可能是脑组织直接受损的结果。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Gliomotosiscerebri)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禁忌症:在CT、MRI上肿瘤显示不清,瘤内出血或囊性变者;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15-20%,几乎都是胶质细胞瘤,以星行胶质细胞瘤为多见,儿童病例则以未分化胶质细胞瘤居多数。中脑剂量可达60Gy/60天四
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
Ⅰ、Ⅱ、Ⅲ、Ⅳ级。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761.
分化型(Ⅰ-Ⅱ级)
治疗原则: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Ⅱ级:常规作术后放疗,不能手术者(如:脑干)进行单纯放疗(单纯手术的5年SR为0%,若行术后放疗则5年SR为25%-50%)。放射方法:全脑或半脑放射至40Gy/4-5W,缩野追加肿瘤床15-20Gy/2W。小脑区的肿瘤肿瘤剂量控制在45-50Gy/50天。1.分化型(Ⅰ-Ⅱ级)
治疗原则:77低或未分化型(Ⅲ-Ⅳ级)
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5月。治疗预后差。文献资料报告:一般仅20%病例生存一年,10%生存2年。现主张行去瘤手术(即使无法切除也应行减压手术),然后再作高剂量放射。先全脑放疗40-45Gy,再追加肿瘤床至DT65Gy/50-60天或全脑30Gy/2W,加肿瘤床21Gy/7次/12天。低或未分化型(Ⅲ-Ⅳ级)
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78五少枝胶质细胞瘤
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化较高,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且多有钙化。肿瘤虽呈浸润性生长,但肉眼可分辨边界,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较慢。
五少枝胶质细胞瘤
较少见,青年者较多,肿瘤细胞分79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须行术后放疗。除此之外,一般可以不考虑术后放疗。放疗技术:不需全脑或半脑照射,只需放射区域略大于可见瘤体。DT65Gy/50-60天。治疗原则: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母细胞瘤者,必80六室管膜瘤的放疗
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内,生长缓慢,其中良性占55-80%,恶性较少见,占20-45%。室管膜母细胞瘤和生长于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易随脑脊液出现脊髓腔内种植(其余类型则罕见种植性播散)。
六室管膜瘤的放疗
室管膜瘤主要生长在脑室81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Gy/5W。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DT30-35Gy/5W。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82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83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84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85总剂量45-55Gy/6-8W。DT65Gy/50-60天。2)位于中脑.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2、多发性的转移瘤:全脑照射30Gy/2W,或45Gy/4-5W,病员情况差者可12Gy/2天,或20Gy/5天,只作对症治疗剂量:45-50Gy/45-50天。浸润性大腺瘤周围骨质结构破坏;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放疗技术:先尽量切除肿瘤,加作术后放疗。照射肿瘤区DT50Gy/5W。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肿瘤虽呈浸润性生长,但肉眼可分辨边界,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较慢。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时术后均应进行放疗。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周围神经:60Gy(神经炎)1.
耐受剂量放射方法:全脑或半脑放射至40Gy/4-5W,缩野追加肿瘤床15-20Gy/2W。四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Ⅰ级:凡手术完整切除者不作放疗,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者进行术后放疗。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皮质运动区等手术危险区者以及手术探查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原发性椎管内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肿瘤。除髓母细胞瘤外,后4种是有选择地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发生在中脑、脑干的肿瘤约占全部脑肿瘤的15-20%,几乎都是胶质细胞瘤,以星行胶质细胞瘤为多见,儿童病例则以未分化胶质细胞瘤居多数。六室管膜瘤的放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采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照射技术,将高能放射线在空间三维集束聚于某一局限性的病变靶区进行单次或分次大剂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毁损,而病变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Ⅰ、Ⅱ、Ⅲ、Ⅳ级。脑肿瘤的
放疗适应症
与禁忌症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脊髓:42Gy(全脊髓)45-50(10cm)晶状体:5Gy(白内障)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常为弥漫浸润型,发展迅速,平均存活期仅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成人与儿童也各有其特点。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总剂量45-55Gy/6-8W。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86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87七
儿童脑肿瘤的放疗
七儿童脑肿瘤的放疗
88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期脑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剂量比成人低,总剂量应比成人降低20%左右(45-50Gy/45-50天)。2)儿童原发性脑肿瘤对射线敏感性较好,年龄越小越敏感。3)放疗过程中症状缓解快4)放疗前先作颅内减压手术,否则很危险。
1、儿童脑肿瘤放疗的特点
1)脑的发育成熟年龄为15岁,儿童892、髓母细胞瘤的放疗最常见于儿童,一般发生在小脑中线处,不仅局部复发率高,且经常由蛛网膜下腔扩散到脑及脊髓;髓母细胞瘤复发主要在后颅凹部分而成为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治疗失败的70%。它具有高度恶性,高度放射敏感性。2、髓母细胞瘤的放疗90治疗原则:先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肿瘤,另一方面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绝不允许用放射线进行诊断性治疗。放疗技术:全脑放射50Gy/6-7W,全脊髓腔放疗20Gy/2W,后颅窝追加15Gy(后颅窝剂量不低于50Gy)。在设计照射野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全脑及后颅窝照射区与全脊髓腔照射野上端的重叠而致高剂量照射的危险,同时又要防止照射间隔区太宽而出现漏照区。治疗原则:先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肿瘤,另一方面取得病理组织91八
颅内转移性脑肿瘤的放疗的治疗原则:
1、孤立的转移瘤可手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射外科治疗2、多发性的转移瘤:全脑照射30Gy/2W,或45Gy/4-5W,病员情况差者可12Gy/2天,或20Gy/5天,只作对症治疗八颅内转移性脑肿瘤的放疗的治疗原则:
1、孤立的转移瘤可92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100%症状改善,同时它能预防大剂量照射后迟缓发生的放射性脑病。有人认为大剂量DXM对肺和乳腺癌的脑转移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一般用DXM10-20mgivqd。4、“急淋”作全脑预防性放疗24Gy,约60%病例在40-120月内无颅内复发。但应注意在婴幼儿患者作预防性全脑放疗有可能促使在原期发生脑肿瘤。3、地塞米松可以明显降低脑水肿和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使用2天后93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94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95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96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课件97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
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常见。垂体腺瘤是指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肿瘤,常见于30-45岁的成年人,儿童中罕见。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
九脑垂体肿瘤的放疗
脑垂体本身的肿瘤较98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
功能性腺瘤(70%):GH腺瘤、泌乳素腺瘤、Cushing’sdisease、混合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等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30%)
常见的局部症状有:头痛、视力、视野和眼底视乳头的症状及体征,以及肿瘤侵犯下视丘的症状(嗜睡、多饮、多尿等)。
目前通过免疫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发展了对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99放射治疗技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疗。照射区域很小,针对蝶鞍区用4×4cm2或5×5cm2二野相对照射或三野交叉照射或进行同中心旋转治疗。剂量:45-50Gy/45-50天。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视交叉的放射后遗症。放射治疗技术:术后放疗或单纯放疗。照射区域很小,针对蝶鞍区用1002.脑肿瘤扩散的唯一解剖通道是沿着蛛网膜下腔间隙的脑脊液循环。5)某些通过手术可以完整切除的脑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细胞瘤为最常见(42-50%),转移性脑肿瘤约占15%。四星行胶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对于恶性程度高者常需先作全脑放射,因瘤细胞可随CSF循环而出现种植或转移。一般最多只能作活检或减压手术。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星行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星行胶质细胞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少明显的分界,病理分型Ⅰ、Ⅱ、Ⅲ、Ⅳ级。5)多叶光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进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出现视N.中脑、脑干肿瘤所处位置较深,很难进行手术探察或切除。鉴于上述特点,在放疗前要依靠CT、MRI、DSA等进行准确定位。其他较多见于成人的为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剂量:45-50Gy/45-50天。对于室管膜母细胞瘤和天幕下的室管膜瘤需作全脊髓的预防性放疗。中脑剂量可达60Gy/60天临床症状出现迟缓,潜伏期为6月-几年,一旦出现则为不可逆转的损害,常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2)弥漫性退行性脑炎.肿瘤压迫视交叉发生视力、视野损伤;髓母细胞瘤复发主要在后颅凹部分而成为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治疗失败的70%。其他较多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安全教育计划
- 串串店店面转让合同样本
- 农资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主管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计划
- 债权继承合同样本
- 2025广州企业员工标准劳动合同范本
- 入驻经营合同标准文本
- 班级工作计划完善技巧
- 农村安装果园合同样本
- 202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招聘劳务外包制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10kv变压器安装施工方案
- 《外科护理学》课件-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
- 2025年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2025至2031年中国蝴蝶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咯血的护理与急救
- 房地产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中汇税务师事务所》课件
- 2024年1月广东省自学考试06270技术经济学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