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1.gif)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gif)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3.gif)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4.gif)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2f099aac8a98893a2797016d9117346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章综合素质提升2高考经典回放3课堂巩固训练4课时作业5知识网络构建1综合素质提升2高考经典回放3课堂巩固训练4课时作业5知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综合素质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意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水系差异的形成。①气候要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河水流速大小。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等现象。(2)地貌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粮食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对比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英文缩写(RS)(GIS)(GPS)别称人的视力的延伸地图的延伸特征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少、应用广①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②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③计算机系统支持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作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应用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矿产、军事、交通、测绘、水利、通讯、公安、教育、能源等优势领域绘制地图数据分析图层分析空间定位、导航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对比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三、“3S”技术手段的选取方法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活动。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与导航),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面”。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在解答从“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同样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并得出预测结果则是GIS技术的应用。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高考经典回放高考经典回放 (2014·福建)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2014·福建)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空间信息进行输入、分析、管理和表达,因此选A项。选项B为GPS的作用;选项C不需要GIS提供;选项D为RS的作用。第(2)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3S”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广泛服务于政区、社区、交通、物联等领域,可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在图中没有体现;扩大空间规模、加速人口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关。【答案】(1)A(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2014·江苏)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2014·江苏)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形的有关知识。第(1)题,影像图一般是由卫星或飞机从高处进行遥感获得的,但快速确定淹没的范围及需要转移的人口则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分析。第(2)题,堰塞湖是由堰塞体堵塞河道形成,并位于堰塞体的上游方向。所以图中丁在堰塞体下游方向,故海拔最低,甲位于堰塞湖尾,其海拔与堰塞体处水位的海拔相当,其海拔高于丁但低于乙和丙。乙、丙为山体的滑坡体,相比较而言,乙处海拔更高。所以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乙丙甲丁。【答案】(1)B(2)D【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形的有关知识。第(1) (2014·重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2)题。 (2014·重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A.① B.②C.③ D.④(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浏览窗口中选中对象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应地图窗口中的④。第(2)题,本题考查地图放缩。根据比例尺,缩小后的用地长为30cm,宽为22cm。对比四个选项,选用纸B4、A3、B3均可,其中选用纸张幅面积最小的是B4。因此本题选B项。【答案】(1)D(2)B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 (2014·北京)“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2014·北京)“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差异。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从位置和土地面积方面对比,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从资源条件分析,川渝地区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结合题干文字说明,有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政策支持;从劳动力分析,川渝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 (2014·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2014·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农业生产。第(1)题,三江平原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该地区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较少,环境污染较轻,因此环境质量优良。第(2)题,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气温方面分析。较低的气温,较高的日温差都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第(3)题,化肥施用量主要与区域的土壤肥力有关,土壤肥力越高,作物生产量越大,施用化肥量越少。同时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也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第(4)题,“中国绿色米都”美誉的获得主要与区域的大米品质、生产规模、单产量、商品率等方面分析,该地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农业生产。第(1)【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1.以上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阶段性【答案】1.C2.A3.B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此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很明显为综合性指标。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部分主体功能区域是重叠的。划分的国土空间地区各具特色,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点。【解析】此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4~7题。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5.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B.“金色中国”——高寒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D.“银色中国”——伏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7.应该说,这位教授所做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答案】4.C5.C6.B7.D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解析】
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为分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分为大西北和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由此可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和主要成因。蓝色中国指的是中国的海洋部分。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014·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2014·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8.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答案】C【解析】
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8.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9.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C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读图可知,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014·邯郸模拟)读“GIS过程分析图”,完成第10题。(2014·邯郸模拟)读“GIS过程分析图”,完成第10题。10.该图最终成果反映的主题是()A.地面塌陷 B.泥石流C.地震 D.滑坡【答案】B【解析】
该灾害的成因与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条件有关,因而最可能为泥石流。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系统建设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如医院利用该系统抢救某重危病人的过程。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1~12题。11.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化城市”是利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12.“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①高速网络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④虚拟现实技术⑤全球定位系统技术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11.C12.D【解析】
“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只是“数字化城市”的一部分,数字化城市不仅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创造财富。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凡是数字地球能用到的技术,同样适用于数字化城市。12.“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二、综合题13.下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二、综合题(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________。①太阳高度相同②地方时相同③昼夜长短相同④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同⑤地形相同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广的是________气候。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5)图中c处附近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答案】(1)③④⑦(2)温带大陆性(3)气候干燥,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地处内陆,距海较远,加之地形闭塞使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地处西部高原,距东部海洋较远,虽然距西部海洋较近,但西侧高大山脉阻隔了海上湿润气流的深入。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4)相同点: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内陆山区城市稀少;不同点:中国西部城市密度小,而美国西部沿海平原城市密集。(5)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城市密集,接近市场,农业的基础条件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衰落,环境质量下降。(4)相同点: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内陆山区城市稀少;不同点:中【解析】
本题以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叠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的影响。由于位置的相似,两国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的条件相似,表现在基础资源、交通、人口、城市分布等方面。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共同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14.2014年7月4日,基于汛前调水调沙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正式启动。黄河防总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实施黄河汛前调水调沙。期间,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14.2014年7月4日,基于汛前调水调沙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市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市小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市为第一级城市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3)第七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14年9月17日-19日在山东省东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近年来,东营市依托胜利油田庞大的产业、市场、技术和人才优势,举全市之力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取得明显成效,被命名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中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基地。东营市市长曾说过:“作为‘石油城’,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七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1【答案】(1)BC(2)RS先扩大,后缩小流水沉积作用;海水侵蚀作用;地壳升降运动;海平面变化;人类活动。(任答3点)(3)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任答3点)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济南市为省会城市,等级最高;滨州市和东营市之间因为是行政区有明确的区域界线。第(2)题,卫星影像资料主要是通过遥感获得;其面积的变化从影像资料可以明显观察得出结论;而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泥沙供应量和海水的侵蚀、河流的冲积作用有关。第(3)题,由“石油城”转型,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改善交通,大力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章综合素质提升2高考经典回放3课堂巩固训练4课时作业5知识网络构建1综合素质提升2高考经典回放3课堂巩固训练4课时作业5知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综合素质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意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水系差异的形成。①气候要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河水流速大小。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等现象。(2)地貌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粮食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对比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英文缩写(RS)(GIS)(GPS)别称人的视力的延伸地图的延伸特征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少、应用广①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②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③计算机系统支持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作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应用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矿产、军事、交通、测绘、水利、通讯、公安、教育、能源等优势领域绘制地图数据分析图层分析空间定位、导航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对比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三、“3S”技术手段的选取方法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活动。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与导航),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面”。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在解答从“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同样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并得出预测结果则是GIS技术的应用。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高考经典回放高考经典回放 (2014·福建)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2014·福建)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空间信息进行输入、分析、管理和表达,因此选A项。选项B为GPS的作用;选项C不需要GIS提供;选项D为RS的作用。第(2)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3S”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广泛服务于政区、社区、交通、物联等领域,可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在图中没有体现;扩大空间规模、加速人口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关。【答案】(1)A(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2014·江苏)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2014·江苏)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形的有关知识。第(1)题,影像图一般是由卫星或飞机从高处进行遥感获得的,但快速确定淹没的范围及需要转移的人口则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分析。第(2)题,堰塞湖是由堰塞体堵塞河道形成,并位于堰塞体的上游方向。所以图中丁在堰塞体下游方向,故海拔最低,甲位于堰塞湖尾,其海拔与堰塞体处水位的海拔相当,其海拔高于丁但低于乙和丙。乙、丙为山体的滑坡体,相比较而言,乙处海拔更高。所以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乙丙甲丁。【答案】(1)B(2)D【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形的有关知识。第(1) (2014·重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2)题。 (2014·重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A.① B.②C.③ D.④(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浏览窗口中选中对象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应地图窗口中的④。第(2)题,本题考查地图放缩。根据比例尺,缩小后的用地长为30cm,宽为22cm。对比四个选项,选用纸B4、A3、B3均可,其中选用纸张幅面积最小的是B4。因此本题选B项。【答案】(1)D(2)B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 (2014·北京)“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2014·北京)“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差异。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从位置和土地面积方面对比,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从资源条件分析,川渝地区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结合题干文字说明,有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政策支持;从劳动力分析,川渝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 (2014·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2014·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农业生产。第(1)题,三江平原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该地区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较少,环境污染较轻,因此环境质量优良。第(2)题,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气温方面分析。较低的气温,较高的日温差都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第(3)题,化肥施用量主要与区域的土壤肥力有关,土壤肥力越高,作物生产量越大,施用化肥量越少。同时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也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第(4)题,“中国绿色米都”美誉的获得主要与区域的大米品质、生产规模、单产量、商品率等方面分析,该地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农业生产。第(1)【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1.以上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阶段性【答案】1.C2.A3.B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此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很明显为综合性指标。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部分主体功能区域是重叠的。划分的国土空间地区各具特色,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点。【解析】此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4~7题。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5.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B.“金色中国”——高寒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D.“银色中国”——伏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7.应该说,这位教授所做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答案】4.C5.C6.B7.D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解析】
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为分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分为大西北和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由此可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和主要成因。蓝色中国指的是中国的海洋部分。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014·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2014·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8.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答案】C【解析】
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8.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9.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C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解析】
读图可知,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2014·邯郸模拟)读“GIS过程分析图”,完成第10题。(2014·邯郸模拟)读“GIS过程分析图”,完成第10题。10.该图最终成果反映的主题是()A.地面塌陷 B.泥石流C.地震 D.滑坡【答案】B【解析】
该灾害的成因与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条件有关,因而最可能为泥石流。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系统建设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如医院利用该系统抢救某重危病人的过程。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1~12题。11.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化城市”是利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12.“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①高速网络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④虚拟现实技术⑤全球定位系统技术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11.C12.D【解析】
“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只是“数字化城市”的一部分,数字化城市不仅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创造财富。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凡是数字地球能用到的技术,同样适用于数字化城市。12.“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二、综合题13.下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二、综合题(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________。①太阳高度相同②地方时相同③昼夜长短相同④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同⑤地形相同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广的是________气候。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件(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45186-2024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
- PB-22-7-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6693
- 9-Keto-tafluprost-生命科学试剂-MCE-9653
- 二零二五年度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劳动仲裁应对与劳动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计件工资与创意成果量化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化妆品销售提成奖励合同
- 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者的摇篮
- 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研究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与防护措施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高中英语原版小说整书阅读指导《奇迹男孩》(wonder)-Part one 讲义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汇编(9篇-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设
- 运动技能学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